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我院影像科成立了医技护一体化的应急三级防控小组;快速实施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理论知识、防护技能的培训与考核;合理进行放射检查区域划分,确定不同的防护级别;制订标准化检查流程和应急预案;跟进工作人员及患者的防护管理等措施。我院影像科在此次疫情诊治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放射检查医院感染防控的应急方案和标准流程,提高了医技护的防护意识、防护技能,规范了操作行为,加快了检查速度,实现了医护人员的零感染。  相似文献   

2.
2020年,由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感染引起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在国内和其他国家暴发流行。实时荧光定量PCR(RT-PCR)法以其高灵敏度与强特异性,被认为是COVID-19的确诊方法。然而,SARS-CoV-2核酸检测对于阳性患者的阳性率仅有30%~50%,临床较多的疑似病例需多次核酸检测之后才得到阳性结果,使SARS-CoV-2核酸检测阳性作为确诊标准备受质疑。本文结合相关文献及在SARS-CoV-2核酸检测中的工作经验,从病原学、标本采集、核酸提取过程、试剂盒等各个方面对SARS-CoV-2核酸检测方法的影响因素进行深入探讨,对SARS-CoV-2检测出现假阴性或假阳性的原因进行分析与归纳总结,为检测的准确性提供依据,也旨在为基层医院的核酸检测工作提供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3.
从2019年12月开始识别和救治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感染的肺炎至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确诊病例数已超过70 000例,快速、准确地诊断对于SARS-CoV-2感染的控制至关重要。目前已知的用于人类流感病毒感染的诊断方法主要有:病毒的分离、特异性抗原检测以及核酸扩增等,核酸扩增所需窗口期短、耗时短,因此在病毒的早期、快速诊断中有一定的优势。SARS-CoV-2为单链RNA病毒,针对RNA病毒的较成熟的核酸诊断技术主要有: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逆转录环介导等温扩增、依赖核酸序列扩增、重组酶聚合酶扩增技术和基因芯片等。本文对这些常用的核酸诊断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在SARS-CoV-2检测中的应用现状进行了综述,为目前抗击疫情的临床一线提供一些有用参考。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淮南市336例新型冠状病毒疑似病例核酸检测结果,为控制淮南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提供实验室诊断依据。方法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新型冠状病毒防控方案(第四版)》及《新型冠状病毒防控方案(第五版)》要求,通过对淮南市336例新型冠状病毒疑似病例同时采集咽拭子和痰液标本进行实验室核酸检测,并对核酸检测结果按年龄、性别分布、发病时间与检测阳性率关系及标本类型检测进行分析。结果淮南市从发现到零确诊(2020年1月24日~2020年2月19日)共检测新型冠状病毒疑似病例336人,核酸检测阳性病例总数为27例,阳性率8.04%(咽拭子或痰液标本中有任何一个核酸检测结果阳性即判定该病例为阳性);27例阳性病例中有19例为家庭聚集性病例;阳性病例中最小年龄15岁,最大年龄78岁,年龄中位数为40岁;阳性病例中男性15例(55.56%)、女性12例(44.44%),男女比例为1.25∶1;核酸检测阳性病例数主要集中在发病1~14天,核酸检测阳性平均发病时间为5天;痰液标本核酸检测阳性率大于咽拭子标本核酸检测阳性率;痰液标本核酸检测Ct值普遍低于咽拭子标本核酸检测的Ct值;27例阳性病例中病情发展为普通型26例,重型1例;截至3月2日,27例病例中已出院病例23例,剩余4例病情基本稳定。结论通过对淮南市336例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结果分析,有利于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例进行早期诊断;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实验室诊断病例及出院病人实验室诊断时不能仅以咽拭子标本核酸检测阴性作为排除感染及治愈标准,而需同时检测病人咽拭子和痰液标本进行综合判断;加强个人卫生管理及人员密集的密闭公共场所的环境消毒工作,更有利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  相似文献   

5.
<正>自2019年12月以来,全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对社会层面核酸检测能力带来挑战[1]。移动方舱实验室的核酸检测能力强大且机动性强,在大规模核酸检测应急救援中发挥着重要作用[2]。疫情期间,自贡市25家医疗机构抽派人员组成支援队,建立核酸检测方舱实验室,在川西高原地区开展了大规模人群筛查,历时37 d,共完成核酸检测62 786管,检测690 369人次,将阳性样本信息及时通知当地疾控部门,有效降低了疾病传播风险。援助期间未发生方舱实验室核酸污染和工作人员病毒感染事件。本文结合执行该项任务的疾病防控经验,对病毒核酸检测方舱实验室建设及感染防控策略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6.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是因感染2019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以肺部炎性病变为主的急性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其传染性强,潜伏期长。目前确诊COVID-19的金标准是核酸检测阳性,而部分患者核酸检测结果呈假阴性,且需排查患者数量较大。对于无症状患者及大量待筛查者,影像学检查尤为重要。本文围绕CT及超声检查辅助诊断COVID-19的要点及其优势和防护规范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
气膜舱实验室作为新型冠状病毒及其变异株核酸检测的重要工具,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防控中的关键性医疗资源。气膜舱实验室内的医务人员、保安、保洁、维修工人和志愿者等工作人员与标本接触频率高,因此感染新型冠状病毒的风险较高。为降低这种风险,该文以南充气膜舱实验室运行流程为线索,对个人防护用品的穿脱、环境卫生的管理、使用后物品的管理、医疗废物的管理、工作人员的培训管理及职业暴露后的处置流程等方面的感染管理措施进行了探讨,并分析运行中的常见问题,以为其他气膜舱实验室的构建和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影像学辅助诊断指南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自2019年12月发生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后,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组织相关专家制定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一至六版)》,将具有特征性肺部影像学改变的疑似患者纳入临床诊断病例。肺部影像学检查主要以胸部CT为主、胸部X线片为辅。目前国内外影像学专家已针对COVID-19形成共识,即胸部HRCT(层厚≤1.0 mm)是当前筛查与诊断COVID-19的主要手段之一,突出了胸部CT作为临床循证诊断COVID-19指标的重要性。本指南由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感染与炎症放射学专业委员会主导,中国性病艾滋病防治协会感染(传染病)影像工作委员会、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传染病学组、中国医师协会放射学分会感染影像专业委员会、中国医院协会传染病分会传染病影像学组、中国装备协会普通放射装备专业委员会传染病学组、北京影像诊疗技术创新联盟等精英专家团队协同制定,将进一步提升广大医务工作者对于HRCT在影像学诊断COVID-19及疗效观察中的价值的认识,理解流行病学、临床指标、实验室指标及CT影像学指标之间的互补关系,利于客观进行临床诊断。  相似文献   

9.
目的初步探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呼吸道标本核酸扩增循环阈值(cycle threshold,Ct值)变化规律。方法筛选2020年1月21日至2020年3月2日间安徽省某定点医院收治的45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确诊患者,用实时荧光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对患者的痰液与咽拭子混合液进行检测,观察Ct值与发病天数、性别、年龄、疾病分型的变化规律。结果随着发病天数的增加,ORF1ab基因、N基因及E基因Ct值均不断升高,E基因首先消失,其次是ORF1ab基因,最后是N基因。出现症状后1~6 d男性与女性核酸Ct值均为最低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7~12 d Ct值逐渐升高,男性低于女性Ct值,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段间Ct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病情分型间Ct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值与患者出现症状的天数、性别有关,与年龄、疾病分型无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初步探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呼吸道标本核酸扩增循环阈值(cycle threshold,Ct值)变化规律。方法筛选2020年1月21日至2020年3月2日间安徽省某定点医院收治的45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确诊患者,用实时荧光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对患者的痰液与咽拭子混合液进行检测,观察Ct值与发病天数、性别、年龄、疾病分型的变化规律。结果随着发病天数的增加,ORF1ab基因、N基因及E基因Ct值均不断升高,E基因首先消失,其次是ORF1ab基因,最后是N基因。出现症状后1~6 d男性与女性核酸Ct值均为最低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7~12 d Ct值逐渐升高,男性低于女性Ct值,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段间Ct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病情分型间Ct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值与患者出现症状的天数、性别有关,与年龄、疾病分型无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不同检测系统对新型冠状病毒(2019-n Co V)核酸的检测能力差异,为选择2019-n Co V核酸检测试剂提供指导。方法用本实验室在用的提取试剂、扩增试剂及扩增仪组合成8个检测系统,分别对国家卫生健康委临床检验中心2019-n Co V室间质评发放的12个样本进行检测。结果纳入统计指标的10个样本中,有5个2019-n Co V阴性样本,8个检测系统对5份阴性样本均为未检出,与预期结果相符,另5份2019-n Co V阳性样本中,8个检测系统均未检出202010(128 copies/m L),均检测出202004、202008、202011。对202002(640 copies/m L)弱阳性样本,只有B及D 2个检测系统检出,其余均未检出。B及D检测系统扩增试剂均为e扩增试剂,检测的符合率总体优于f扩增试剂。N区的阳性率高于ORF区,样本2019-n Co V拷贝数越低,这一现象越显著。A-D检测系统检测到的ORF1ab基因的阳性率高于E-H检测系统,A-D检测系统均使用的是b快速提取试剂,而E-H检测系统使用的是a提取试剂,提取试剂的提取效率对检测结果影响较大。结论...  相似文献   

12.
2019年12月以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引起的肺炎病例数快速攀升。因患者体内病毒核酸的存在是目前唯一的确诊依据,而目前临床上普遍反映核酸检测阳性率不够理想,故对病毒核酸检测的实验室条件、检验人员及检测过程中各个环节都有较高要求。本文着重阐述了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各个环节中的检测要点、最新的行业规范及共识内容,同时探讨临床检测中的疑难问题,以期为新型冠状病毒所致疾病的准确诊断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新冠肺炎疫情是百年来全球发生的最严重的公共卫生事件,其持续爆发凸显了快速准确的诊断分析是大流行得到控制的密钥.该文结合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现状和当前最新标准指南,对不同分子诊断技术进行评述,并对这些技术在未来传染病暴发中的应用和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4.
目的验证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检测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检测系统的主要性能。方法参考《医学实验室质量和能力的要求》第1部分通用要求GB/T22576.1-2018和第10部分分子生物检验学领域的要求GB/T22576.10-2018对该实验室RT-qPCR检测SARS-CoV-2核酸的检测系统的符合率、重复性、检出限、抗干扰能力、交叉反应等性能特征进行验证及评价。结果该实验室与国家卫生健康委临床检验中心2020年第1、2次SARS-CoV-2室间质评标本的阳性符合率为92%,阴性符合率为100%,总符合率为95%,其中有1例阳性标本未检出阳性,系标本浓度低于最低检测限;弱阳性标本检测的靶基因ORF-1ab和N的Ct值的批内变异系数(CV)分别为1.38%和1.16%,批间CV分别为1.84%和1.72%,均小于5%;检测限浓度(500 copies/mL)标本5次重复检测SARS-CoV-2核酸结果均为阳性;在加入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SARS-CoV)、磷酸盐缓冲液(PBS)、人冠状病毒NL63(NL63)、人冠状病毒HKU1(HKU1)、人冠...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究不同标本类型检测新型冠状病毒核酸的阳性检出率,从而选择该实验室检测系统下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的最适合标本,以提高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诊断率.方法 对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2020年1月28日至3月4日1851例不同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同时对已确诊的10例COVID-19患者的核...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估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样本混采对提取、扩增步骤的影响。方法:取10只阴性咽拭子储存在6 ml病毒保存液中,充分混匀后1∶2、1∶10稀释,加入灭活2019-nCoV病毒培养液,以模拟10混1、5混1和单人份检测。使用a、b、c 3种提取方式和体系不同的核酸提取试剂及A~E 5种模板上样量和检测灵敏...  相似文献   

17.
2019新型冠状病毒(2019 novel coronavirus,2019-nCoV),从2019年底武汉病毒性肺炎病例中被发现,2020年1月12日被世界卫生组织命名。2019-nCoV是一种以前从未在人体中被发现的冠状病毒新毒株,其基因组大小和结构与其他的冠状病毒相似,但在进化树上与人SARS冠状病毒关系较远。2019-nCoV基因组大约由29 000个核苷酸组成,有12个开放读码框(ORF),属于一种全新的β属冠状病毒。该文针对2019-nCoV的生物学特性、基因结构以及分子生物学检测进行综述,并对实验室检测规范及其质量控制给予建议。  相似文献   

18.
大规模人群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的护理组织与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根据国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防控工作要求,圆满完成南宁市大规模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核酸检测工作。方法 2021年1月我院组建核酸检测队伍并在第一时间启动护理应急工作方案,从严密组织、规范流程、调配人力、筹备物资并进行精准化管理、应急处置等方面着手进行大规模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工作。结果 我院采样队伍于工作启动后的15 h内完成了重点区域38 977人的核酸采样,采集标本全部合格,采集速度达到120人/ h·点位,无不良事件发生。结论 任务结束后护理部独立编写了医院《大规模人群新冠肺炎病毒核酸采样护理应急工作方案》,并联合医务部、检验科等部门共同编写了医院《大规模核酸检测工作手册》,为全区《新冠肺炎全员核酸检测工作方案》的出台提供了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9.
正自2019年12月开始,新型冠状病毒(世界卫生组织将其命名为2019 novel coronavirus,2019-n Co V)感染机体引起的肺炎首先在武汉暴发,此后,全国各地多处有报告新病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引起的疾病被世界卫生组织命名为COVID-19(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而在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声明中,则将新型冠状病毒命名为"SARSCo V-2"(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目前,我国卫生健康委员(卫健委)发布的关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暂命名事宜的通知,决定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暂命名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出现高循环阈值(Ct值)情况的原因。方法用实时荧光RT-PCR法检测疑似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鼻咽拭子、肛拭子样本新型冠状病毒核酸,回顾性分析Ct值处于33~38的高Ct值样本在同一患者重复采样检测、不同品牌基因扩增仪检测及不同实验室相同型号仪器检测情况下结果的一致性。结果8例单靶位高Ct值阳性患者次日重复采样检测结果双靶标均为阴性。7例高Ct值样本有6例同一样本核酸在LC480及ABI 75002台扩增仪上检测结果不一致,包括ORF1ab基因检测结果不一致4例,N基因不一致4例,其中ORF1ab基因和N基因均不一致2例。5例高Ct值样本不同实验室相同基因扩增仪结果均不一致。结论该病毒核酸检测高Ct值时结果重复性较差,需要其他检测方法同时进行补充检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