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张月战 《当代医师》2014,(11):1513-1516
目的 探讨颅脑损伤(TBI)后早期凝血功能、血白细胞(WBC)及血糖水平的变化与损伤程度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依据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将126例颅脑损伤患者分为轻中型、重型损伤两组;1个月后随访依据牛津残障评分(OHS)分为预后不良组和预后良好组,测定其入院时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血小板(PLT)、WBC和血糖的水平.选取同期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比较各组PT、APTT、FIB、PLT、WBC及血糖水平.结果 轻中型TBI组、重型TBI组PT、APTT、WBC和血糖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而PLT和FIB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随着损伤程度加重,PT、APTT、WBC和血糖水平逐渐升高,而PLT和FIB水平逐渐降低(P<0.05);与预后良好组相比,TBI预后不良组PT、APTT、WBC和血糖水平明显升高,PLT、FIB水平和GCS评分明显降低(P<0.05);PT、APTT、WBC、血糖分别与GCS、OHS评分呈负相关,PLT、FIB与GCS、OHS评分呈正相关(P<0.05).结论 TBI患者早期凝血功能、血WBC及血糖与颅脑损伤程度和预后密切相关,可初步用于病情评估和预后判断.  相似文献   

2.
《中国现代医生》2021,59(30):77-80
目的 评价凝血指标对颅脑损伤患者病情程度和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 年10 月至2019 年12 月我院收治的113 例颅脑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于入院时、伤后3 个月检测所有患者的凝血功能指标(PT、APTT、D-二聚体、FIB、PLT 及DIC 评分),并采用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进行评分,根据GCS 评分将患者分为轻度组、中度组及重度组,比较各组患者凝血功能指标差异,根据伤后3 个月格拉斯哥预后量表(GOS)评分将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采用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影响颅脑损伤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轻度组、中度组及重度组颅脑损伤患者PT 明显延长,D-二聚体及DIC 评分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两比较结果显示,三组患者PT、D-二聚体及DIC 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不同严重程度颅脑损伤患者APTT、FIB 及PLT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入院病情严重程度为重度、GCS评分、PT 和APTT 延长、D-二聚体升高及DIC 评分升高是导致颅脑损伤患者预后不佳的影响因素(P<0.05);将上述指标纳入多因素Logistic 分析结果显示,入院时低GCS 评分、PT 延长、D-二聚体及DIC 评分升高是导致颅脑损伤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凝血功能指标异常与颅脑损伤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密切相关,临床上可根据凝血功能水平判断患者病情,从而采取针对性诊疗措施,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3.
张小兵 《当代医学》2011,17(35):24-26
目的 探讨急性颅脑损伤患者凝血功能的变化及其与进展性颅内出血(progressive intracranial hemorrhage,PIH)的关系.方法 据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将106例颅脑损伤患者分为轻、中、重度三组,测定其入院时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血小板计数(PLT)、纤维蛋白原(Fg)和D-二聚体(DD)的水平,并与5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对照.通过头颅CT表现,确定颅脑损伤患者是否发生PIH,分析凝血功能变化与PIH的关系.结果 颅脑损伤者PT、APTT和DD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LT、Fg低于对照组(P<0.05),随着伤情加重,颅脑损伤者PT、APTT及DD水平依次增加,而PLT、Fg依次下降(P<0.01);与非PIH者相比,PIH者PT、DD明显升高,Fg明显下降(P<0.05).结论 急性颅脑损伤患者凝血功能异常,其程度与颅脑损伤程度密切相关,早期监测凝血功能有助于判断颅脑损伤的严重程度及预测PIH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急性中重型颅脑损伤凝血功能的变化情况及其与病情的关系。方法收集确诊的60例中、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为观察组,20例健康人为对照组,收集观察组和对照组凝血功能指标并对凝血指标进行分析。结果颅脑损伤后,无论是中型还是重型,PT、TT、APTT较对照组增高,而FIB、PLT较对照组降低;重型较中型颅脑损伤,D-二聚体明显增高。结论中重型颅脑损伤后,凝血功能发生了改变,尤其D-二聚体对病情及预后判断有着重要作用;正确把握颅脑损伤后凝血功能变化,及早采取一定的措施,对减少并发症和改善患者预后有着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颅脑损伤急性期凝血常规及D-二聚体变化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察单纯性颅脑损伤患者的凝血功能改变与伤情和预后的关系.方法 本组112例患者入院时抽取肘静脉血检查凝血常规指标[包括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FTT)、凝血酶时间(TT)和纤维蛋白原(FBG)]及D-二聚体.按照患者伤情和预后不同对比凝血指标差异.结果 (1)根据GCS评分分组,TT在GCS≤5分组比GCS6~8分(P0.05)、GCS 9~12分(P<0.001)两组都高,FBG在GCS≤5分组较后两组降低(P<0.001);(2)根据GOS评分分组,GOS 1分组TT值比GOS2、3、4、5分组延长(P<0.01),FBG在GOS 1分组较GOS2、3、4、5分组明显降低(P<0.001);(3)有继发性颅内血肿患者比无继发性颅内血肿患者的PT、APTT值延长(P<0.05),Fbg降低(P(0.05);(4)存在外伤性脑梗死比无外伤性脑梗死患者的PT、APTT值缩短,Fbg值降低(P<0.001);(5)D-二聚体:GCS评分越低,D-二聚体阳性率(0.5 ?g/ml)越高(P<0.001),GOS评分预后不良(1~3分)D-二聚体阳性率比预后良好(4~5分)组高(P<0.001),有继发性血肿者D-二聚体阳性率比无继发性血肿者高(P<0.001);有外伤性脑梗死者D-二聚体阳性率比无外伤性脑梗死者低(P<0.01).结论 颅脑损伤后患者存在凝血异常,这种凝血异常与患者的伤情严重程度有关,也与伤后并发症和患者预后有相关性,D-二聚体比凝血常规项目更能敏感地反应出这种凝血功能改变.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急性颅脑创伤患者伤后早期凝血和纤溶变化以及与病情危重度GCS及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对528例急性颅脑创伤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以同期健康体检者257例作为对照。检测伤后早期(6 h内)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g)、凝血酶时间(TT)、D-二聚体(D-D)、血小板(PLT)的含量改变,结合临床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分型及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预后分级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本组患者早期出现凝血-纤溶指标异常的百分比为80.49%(425/528),其中不同凝血-纤溶指标根据异常的百分比由高到低依次为D-D>PT>Fg>APTT>PLT>TT。(2)急性颅脑创伤患者PT、D-D与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且随着颅脑创伤伤情加重PT、D-D含量明显升高;Fg含量在重型和中型患者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中型与轻型患者组比较、轻型患者组与对照组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APTT、TT含量只有重型患者组与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中型、轻型患者及对照组之间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LT在各颅脑创伤组及对...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早期连续性血液净化联合参麦注射液对脓毒症患者凝血功能、血清炎症指标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1—10月南阳南石医院收治的92例脓毒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45例)和对照组(47例)。对照组接受早期连续性血液净化,研究组接受早期连续性血液净化联合参麦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血小板、超敏C反应蛋白(hs-CRP)、降钙素原(PCT)、白细胞介素-6(IL-6)、快速序贯器官衰竭评分(qSOFA)、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PACHEⅡ)、28 d病死率、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前,两组PT、APTT、TT、FIB、D-二聚体、血小板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PT、APTT、TT缩短,血浆FIB水平升高,血浆D-二聚体水平降低,血小板计数升高(P<0.05);研究组PT、APTT、TT短于对照组,血浆FIB水平高于对照组,血浆D-二聚体水平低于对照组,血小板计数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血清hs-CRP、P...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急性外伤性颅脑损伤患者凝血纤溶系统与其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110例急性外伤性颅脑损伤患者,根据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分为两组(GCS>8分组和GCS≤8分组),同时选取10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观察患者伤后24小时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BG)、D-二聚体(DD)及血小板计数(PLT)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在伤后24h内,急性外伤性颅脑损伤患者除TT外,其余5项指标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GCS>8分组与GCS≤8分组比较,上述6项指标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急性外伤性颅脑损伤后患者凝血纤溶系统有不同程度的变化,且与其预后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孙思辉  杨安强  贺杰 《西部医学》2023,35(6):885-888
探讨颅脑损伤患者血浆可溶性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受体(suPAR)、凝血功能及血清钠离子水平与其病情、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8年5月—2021年5月本院收治的颅脑损伤患者116例行回顾性分析,并设为研究组,根据术前GCS评分研究组中重型(重型组)39例、中型(中型组)36例、轻型(轻型组)41例;选取同时间段进行健康体检者104例作为对照组。对比不同人群suPAR、APTT、PT、Fbg及钠离子水平,收集随访资料,分析颅脑损伤患者suPAR、APTT、PT、Fbg及钠离子水平与预后的相关性。结果 研究组suPAR、APTT、PT及钠离子水平较对照组高,Fbg水平较对照组低(均P<0.05)。不同病情颅脑损伤患者suPAR、APTT、PT及钠离子水平比较:重型组>中型组>轻型组(均P<0.05)。所有患者均成功完成随访,预后良好患者75例,预后不良患者41例,预后不良组suPAR、APTT、PT及钠离子水平明显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Pearson结果显示:颅脑损伤患者suPAR、APTT、PT及钠离子与GOS评分呈正相关(P<0.05)。结论 suPAR、凝血功能及血清钠离子水平是影响颅脑损伤患者病情进展、预后的重要指标,临床可通过检测suPAR、凝血功能及血清钠离子水平评估颅脑损伤患者病情进展及预后情况  相似文献   

10.
闫莉妍  辛晓敏 《黑龙江医学》2007,31(11):805-806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疾病时凝血4项:PT(凝血酶原时间)、AP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TT(凝血酶时间)、FIB(纤维蛋白原)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美国库尔特ACL Futura plus全自动血凝分析仪检测,收集GCS评分13~15分18例;9~12分26例;3~8分42例;对照组30例。结果PT、APTT、TT与正常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发现颅脑损伤不同程度发生凝血功能障碍不同,它们发生凝血功能异常的程度与疾病严重程度相关。结论检测PT、APTT、TT可以了解颅脑损伤患者的凝血功能,判断疾病的严重程度,及时了解有无出血倾向,有助于颅脑损伤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11.
目的:检测急性胰腺炎(AP)患者血小板(PLT)、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浓度(FIB)和D-二聚体(D-dimer,D-D)水平,评估其在AP分型中的早期预测价值。方法:检测94例24 h内入院的AP患者PLT、PT、APTT、FIB、TT、D-D水平变化,并与AP分型(SAP、MAP)进行相关分析。结果:除PLT外,SAP组患者PT、APTT、FIB、TT、D-D水平均较MAP组和对照组高(P<0.05),其中FIB、D-D值与APACHEⅡ评分存在直线相关关系(r=0.82和0.84,P<0.05)。结论:FIB、D-D水平变化有利于AP病情评估。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三七总皂甙(PNS)对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和碱性髓鞘蛋白(MBP)含量的影响,为PNS用于临床颅脑损伤的治疗提供更充分的依据.方法:按标准选取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82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行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PNS治疗.治疗前和治疗后不同时间点分别测患者血清NSE和MBP的浓度,并行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3月后行格拉斯哥预后分级(GOS),然后对所得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后治疗组血清NSE 和MBP 含量低于对照组,GCS和GOS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PNS能降低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血清NSE和MBP的含量,并表现出明显的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低分子肝素辅助治疗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EOSP)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63例EOSP孕妇分为对照组29例和研究组3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红细胞压积(HCT)、PLT、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产后出血量以及胎儿脐动脉血收缩末期峰值/舒张末期峰值(S/D)、延长孕周时间、新生儿Apgar评分、终止妊娠时间及死胎发生情况.结果 (1)治疗后研究组HCT、PLT、FIB、D-二聚体低于治疗前(均P<0.05),研究组APTT长于对照组,FIB、D-二聚体水平低于对照组(均P<0.05).(2)两组产后出血量、新生儿体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研究组入院3 d、5 d内终止妊娠率、S/D值及死胎率均低于对照组,孕周延长时间、终止妊娠时孕周长于对照组,新生儿生后1 min Apgar评分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低分子肝素可以缓解EOSP高凝状态,改善微循环,从而延长孕周,改善围产儿结局,减少母儿并发症,但不增加出血量,有效安全.  相似文献   

14.
盐酸纳美芬治疗急性重症颅脑损伤的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盐酸纳美芬治疗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120例急性重症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盐酸纳美芬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比较2组病人生命体征、颅内压、头颅CT变化和远期疗效,治疗期间严密观察有无药物不良反应。结果伤后1周内盐酸纳美芬治疗组病人生命体征较快恢复稳定,颅内压及头颅CT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GCS评分和GOS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盐酸纳美芬治疗急性重型颅脑损伤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无创颅内压监测在重型颅脑损伤治疗上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近3年来我院神经外科收治194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97倒,对照组接受外科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使用闪光视觉诱发电位PVEP进行颅内压监测。比较分析伤后3个月两组患者的预后情况。结果:治疗组预后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GOS评分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创颅内压监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有助于早期判断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提高治治愈率,降低残死率,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亚低温在治疗重度颅脑损伤病人中的作用。方法:随机抽取48例重度颅脑损伤病人(24例作常温治疗,24例作亚低温治疗)作回顾性分析,比较其治疗前后GCS评分及治疗6个月时的GOS评分,评价其疗效及预后。结果:常温及亚低温治疗4~10天后两组病人的GCS评分对比及治疗6个月时的GOS评分比较,均有明显统计学差异,亚低温治疗组的疗效及预后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亚低温治疗能明显改善重度颅脑损伤病人预后,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老年颅脑损伤急性期患者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评分与血清中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基质金属蛋白质-2(MMP-2)和基质金属蛋白质-9(MMP-9)的关系,为临床诊疗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老年颅脑损伤急性期患者150例,根据GCS评分将患者分为轻度组(57例)、中度组(51例)和重度组(42例),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5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各组受检者的hs-CRP、MMP-2和MMP-9水平,应用Spearman秩相关性分析GCS评分与hs-CRP、MMP-2和MMP-9的关系.结果 对照组受检者的hs-CRP、MMP-2和MMP-9水平分别为(2.09±0.62)ng/mL、(15.23±0.86)ng/mL、(13.09±1.59)ng/mL,均明显低于轻度组的(7.09±1.32)ng/mL、(87.08±5.34)ng/mL、(70.53±8.53)ng/mL以及中度组的(18.34±0.87)ng/mL、(103.64±6.62)ng/mL、(108.71±6.08)ng/mL和重度组的(28.13±0.63)ng/mL、(189.42±9.03)ng/mL、(189.42±2.64)ng/mL,轻度组hs-CRP、MMP-2和MMP-9水平均明显低于中度组和重度组,中度组hs-CRP、MMP-2和MMP-9水平明显低于重度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秩相关性分析显示,GCS评分与hs-CRP、MMP-2和MMP-9均呈负相关(P<0.05).结论 老年颅脑损伤急性期患者的hs-CRP、MMP-2和MMP-9水平均会升高,且GCS评分与hs-CRP、MMP-2和MMP-9水平呈负相关关系,临床上可通过测定血清hs-CRP、MMP-2和MMP-9水平来反映颅脑损伤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