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陕西医学杂志》2016,(10):1396-1398
目的:探讨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hs-CRP、Hcy、D-二聚体联合检测对急性脑梗死患者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急性脑梗死患者59例作为观察组,同时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3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比较分析不同梗死灶组、不同NIHSS程度、不同类型及健康对照组OX-LDL、hs-CRP、Hcy、D-二聚体水平变化。结果:观察组OX-LDL、hs-CRP、Hcy、D-二聚体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不同梗死灶组OX-LDL、hs-CRP、Hcy、D-二聚体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大梗死灶组OX-LDL、hs-CRP、Hcy、D-二聚体水平显著高于中梗死灶组和小梗死灶组(P<0.05);中梗死灶组OX-LDL、hs-CRP、Hcy、D-二聚体水平显著高于小梗死灶组(P<0.05);不同NIHSS程度组OX-LDL、hs-CRP、Hcy、D-二聚体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重型组OX-LDL、hsCRP、Hcy、D-二聚体水平显著高于中型组和轻型组(P<0.05);中型组OX-LDL、hs-CRP、Hcy、D-二聚体水平显著高于轻型组(P<0.05);不同类型组OX-LDL、hs-CRP、Hcy、D-二聚体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进展型OX-LDL、hs-CRP、Hcy、D-二聚体水平显著高于完全型(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的发生与OX-LDL、hs-CRP、Hcy、D-二聚体水平变化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并分析脑卒中患者同型半胱氨酸(Hcy)、血脂、D-二聚体水平特点。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50例脑卒中(观察组)和50例健康者(对照组)进行对比研究,分别检测其同型半胱氨酸、血脂及D二聚体水平,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血清中同型半胱氨酸、血脂(TG)、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及D-二聚体的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检测脑卒中患者半胱氨酸、血脂(TG)、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及D二聚体水平,对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诊断和分析有诊断价值,对预防和治疗脑卒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D-二聚体及血脂水平对脑卒中的影响。方法:分别检测40例健康体检者和80例脑卒中患者发病时血浆Hcy、D-二聚体和血脂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脑卒中组血浆Hcy、D-二聚体、TC、TG、LDL-c及LDL-v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浆Hcy升高是脑卒中的重要危险因素,脑卒中患者D-二聚体、TC、TG、LDL-c及LDL-v水平均增高,对预防和治疗脑卒中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中国医学创新》2015,(35):63-66
目的:分析脑梗死患者与颈动脉不稳定斑块、D-二聚体、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的相互关系。方法:选取2012年2月-2014年2月在本院住院的60例青中年脑梗死患者作为试验组,同时在同时期住院的高血压患者中选取无脑梗死症状的60例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分别检测颈动脉彩超,查血清D-二聚体及Hcy水平,并对此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的颈动脉IMT严重程度、斑块硬化程度及颈动脉狭窄程度均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的血清D-二聚体、Hcy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动脉不稳定斑块、D-二聚体、Hcy是急性脑梗死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颈动脉不稳定斑块、D-二聚体、Hcy联合检测有助于预测脑梗死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脑梗死患者与颈动脉不稳定斑块、D-二聚体、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的相互关系。方法:选取2012年2月-2014年2月在本院住院的60例青中年脑梗死患者作为试验组,同时在同时期住院的高血压患者中选取无脑梗死症状的60例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分别检测颈动脉彩超,查血清D-二聚体及Hcy水平,并对此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的颈动脉IMT严重程度、斑块硬化程度及颈动脉狭窄程度均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的血清D-二聚体、Hcy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动脉不稳定斑块、D-二聚体、Hcy是急性脑梗死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颈动脉不稳定斑块、D-二聚体、Hcy联合检测有助于预测脑梗死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补阳还五汤防治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的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3月至2016年8月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60例,按照入院顺序编号,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补阳还五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比较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血同型半胱氨酸(Hcy)、C反应蛋白(CRP)、D-二聚体水平以及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arthel)评分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86.67%,显著高于对照组63.33%(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小板聚集率、纤维蛋白原水平、全血粘度、血浆粘度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Hcy、CRP、D-二聚体水平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NIHSS评分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Barthel评分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联合西药防治缺血性脑卒中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疗效确切,能通过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降低血脂、降低炎性水平达到提高脑神经功能水平的目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王美军 《中外医疗》2011,30(11):17-18
目的为探讨糖化血红蛋白(HbAIc)异常时2型糖尿病(2-DM)患者同型半胱氨酸(Hcy)、D-二聚体、血流变、血脂的临床意义。方法观察了HbAIc异常时,65例2-DM患者和30名正常对照组的血浆D-二聚体,Hcy、血粘度、血脂(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水平。结果 2-DM患者Hcy、D-二聚体、血粘度、血脂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具有显著性差别;伴视网膜病变2-DM组Hcy、D-二聚体、全血血浆粘度、红细胞聚积指数、变形指数均高于无视网膜病变组(P〈0.01);血浆D-二聚体、Hcy水平与空服血糖、血浆粘度呈正相关。结论 2-DM患者存在血凝、和纤溶性增高,并与血流变改变,Hcy增高密切相关,因此,HbAIc异常时,联合检测D-二聚体、Hcy、血流变、血脂是监测2-DM患者多脏器(尤其是眼、肾、心脏、血管)的损害和功能衰竭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8.
血清高半胱氨酸水平与缺血性脑卒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高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水平变化及与卒中严重程度的关系,探讨其临床意义和缺血性脑卒中的可能发病机制。方法:应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仪和荧光检测仪测定缺血性脑卒中115例和正常人50例Hcy水平,同时测定部分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血浆蛋白C活性、D-二聚体、GMP-140、TXB2、6-K-PGF1α等的水平。结果: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Hcy水平显著高于正常人,不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卒中患者之间血清Hcy水平差异有显著性,并与卒中严重程度一致。直线相关分析表明,血清Hcy水平与年龄呈正相关,与性别无关,与血浆蛋白C活性、D-二聚体水平呈负相关,与血浆GMP-140、TXB2呈正相关。结论:血清Hcy水平升高是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血清Hcy水平在一定程度上与缺血性脑卒中的严重程度一致;Hcy导致缺血性脑卒中与影响抗凝、纤溶机制和刺激血小板活化等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脑出血(CH)患者D-二聚体、同型半胱氨酸(Hcy)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水平变化.方法:测定54例CH患者急性期、恢复期和50例对照组的血浆D-二聚体、血清Hcy及hs-CRP水平,并分析CH患者D-二聚体与Hcy、hs-CRP的相关性.结果:CH患者急性期D-二聚体、Hcy和hs-CRP水平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重型患者hs-CRP水平均呈正相关(均P<0.05).恢复期三者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D-二聚体、Hcy和hs-CRP水平升高与CH的发病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凝血、纤溶指标变化的关系。方法 采用荧光偏振面依法检测88例缺血性脑卒中及96例健康体检者血浆Hcy水平,运用免疫火箭电泳法和ELASA法,分别测定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和健康对照组部分凝血、纤溶指标。结果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浆Hcy水平及部分凝血、纤溶指标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缺血性脑卒中组血浆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t-PA)、D-二聚体含量、抗凝血酶Ⅲ活性下降率、活化蛋白C敏感性下降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结论 (1)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升高的同时存在纤溶、凝血异常。(2)血浆Hcy与凝血、纤溶功能异常有一定相关性,两者可能都是缺血性脑卒中发生、发展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14):124-127
目的探讨同型半胱氨酸(Hcy)联合D二聚体(D-D)检测在脑卒中诊治中的临床价值。方法纳入2017年5月~2018年5月我院住院部86例脑卒中患者作为观察组研究对象,纳入同时期我院体检中心5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研究对象。比较两组入选者血清Hcy及血浆D-D水平差异,进一步按照脑卒中类型、脑卒中分期以及病灶直径将观察组患者进行分组,比较血清Hcy及血浆D-D水平差异,并分析Hcy、D-D水平与脑卒中分期以及病灶直径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患者Hcy、D-D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缺血性脑卒中与出血性脑卒中患者Hcy、D-D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但缺血性脑卒中与出血性脑卒中患者Hcy、D-D水平并无统计学差异(P0.05);脑卒中患者Hcy、D-D水平急性期亚急性期慢性期,差异显著(P0.05);经Spearman检验Hcy、D-D与脑卒中病情严重度均呈明显正相关(r=0.781,r=0.542,P0.05);脑卒中患者Hcy、D-D水平病灶直径4 cm组病灶直径1.5~4 cm组病灶直径1.5 cm组,差异显著(P0.05);经Spearman检验Hcy、D-D与脑卒中病灶直径均呈明显正相关(r=0.752,r=0.503,P0.05)。结论 Hcy与D-D检测可作为诊断和评估患者病情的可靠依据,也可指示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和其他常见危险因素的变化,并探讨它们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测定392例急性脑梗死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分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脑梗死组(HHcy脑梗死组)88例及同型半胱氨酸正常脑梗死组(nHcy脑梗死组)304例,并将其临床特点?血糖?血脂水平?尿酸水平?D-二聚体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HHcy脑梗死组患者中男性比例多于nHcy脑梗死组,血清Hcy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高于nHcy脑梗死组,梗死面积较nHcy脑梗死组大,且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相关性分析显示Hcy水平分别与尿酸及D-二聚体水平呈正相关(r值为0.144和0.129,P值均 < 0.05)? 结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脑梗死发病以男性多见,梗死面积较大,且与尿酸及D-二聚体水平相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选择发病72 h内的急性前循环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20例为观察组,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应用酶联免疫法(ELISA)测定血清MMP-9、hs-CRP浓度,同时选取门诊健康体检者72例作为健康对照组。观察组根据颈动脉斑块的性质分为不稳定斑块亚组(39例)、稳定斑块亚组(51例)及无斑块亚组(30例),将有斑块患者根据颈动脉狭窄程度分为轻度狭窄亚组(28例)、中度狭窄亚组(45例)、重度狭窄亚组(17例),比较各组间血清MMP-9、hs-CRP浓度的差异。结果缺血性卒中患者MMP-9、hs-CRP水平较健康对照组明显升高(分别为t=11.716,t=10.759,P均<0.01)。随着颈动脉斑块不稳定性增加,MMP-9、hs-CRP水平升高(P均<0.01);随着颈动脉狭窄程度加重,MMP-9、hs-CRP水平也升高(P均<0.01);且缺血性卒中患者急性期血清MMP-9与hs-CRP呈显著正相关(r=0.855,P<0.01)。结论 MMP-9、hsCRP参与了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过程,颈动脉粥样硬化严重程度不同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MMP-9、hs-CRP水平存在差异,MMP-9和hs-CRP可能是不稳定性斑块及缺血性脑卒中的一个潜在血清标志物。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单核细胞、单核细胞/高密度脂蛋白比值(MHR)与冠状动脉粥样斑块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行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检查的患者共97例,按冠状动脉主要血管斑块形成情况分为3组,无斑块组33例,1支血管有斑块组33例,多支血管有斑块组31例.比较各组单核细胞数量、MHR值.在无斑块组和有软斑块组中各取部分患者行单核细胞的提取,了解单核细胞对纤维蛋白原的黏附及对脂质的吞噬能力.结果 无斑块组、1支血管有斑块组和多支血管有斑块组的年龄、单核细胞、MHR值、纤维蛋白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6、0.024、0.021、0.001).有软斑块组与无斑块组相比,单核细胞对纤维蛋白原的黏附能力增强,对脂质的吞噬能力增强.结论 单核细胞与冠状动脉粥样斑块的形成及不稳定具有相关性,单核细胞可能从多环节促进冠状动脉粥样斑块的形成及发展.  相似文献   

15.
焦岩  徐江涛 《重庆医学》2012,41(6):550-551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临床疗效。方法 120例急性缺血性卒中且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观察两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斑块面积变化、血脂变化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颈动脉IMT变薄、斑块面积减小,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清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LDL-C)水平明显下降,高密度脂蛋白(HDL-C)水平升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血脂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可显著减轻患者的颈动脉粥样硬化,缩小斑块面积,调节血脂,预防卒中事件复发。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自拟活血益气方对气虚血瘀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临床疗效。方法符合标准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30例,按照随机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5例。对照组患者常规治疗基础上口服拜阿司匹林、瑞舒伐他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活血益气方。两组疗程均为4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IHSS)评分、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白介素-6(IL-6)、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变化,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NIHSS评分和MoCA评分降低(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NIHSS评分和MoCA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NIHSS评分和MoCA评分降低(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NIHSS评分和MoCA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NSE、IL-6、Hcy水平降低(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血清NSE、IL-6、Hcy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肝肾功能、血常规、尿常规及心电图均无异常,且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活血益气方对血瘀气虚证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临床疗效显著,具有重要临床研究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辛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脂调控及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改善效果.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8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阿托伐他汀组(n=40)和辛伐他汀组(n=40),阿托伐他汀组患者给予阿托伐他汀,辛伐他汀组患者给予辛伐他汀,两组均治疗1个月....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卒中病人颈动脉斑块特征与危险因素及与中性粒/淋巴细胞比值(NLR)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急性缺血性卒中住院病人205例,根据颈部血管超声结果,分为斑块组(硬斑块组、软斑块组、混合斑块组)和非斑块组。比较病人的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指标及中性粒/淋巴细胞比值,logistic回归分析颈动脉斑块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斑块组吸烟病人构成比、内膜厚度以及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血糖、白细胞、中性粒细胞、NLR均高于非斑块组(P < 0.05~P < 0.01)。回归分析显示,血糖、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内膜厚度、NLR是颈动脉斑块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P < 0.05~P < 0.01)。硬斑块组、混合斑组和软斑组在性别、低密度脂蛋白、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内膜厚度、NLR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P < 0.01)。结论吸烟、高脂血症、高血糖与颈动脉斑块及性质有关,同时作为新兴的炎症指标NLR也与颈动脉斑块形成及性质有关。  相似文献   

19.
王娟  鲁明 《中国全科医学》2008,11(7):562-564
目的研究脑梗死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与同型半胱氨酸(Hcy)之间的相关性,探讨其与脑梗死发生的关系和意义。方法以彩色多普勒显像仪检查102例脑梗死患者双侧颈总动脉及颈内动脉颅外段血管,根据粥样硬化斑块的回声强度把患者分为软斑组、硬斑组和无斑块组。患者均取空腹静脉血测定血清hs-CRP、Hcy、叶酸、维生素(Vit)B12、纤维蛋白原(Fib)、白细胞(WBC)及血脂水平。分析脑梗死患者血清hs-CRP与Hcy水平的相关性,比较各组间各检测指标的差异。结果脑梗死患者hs-CRP水平与Hcy水平呈正相关(r=0.465,P<0.01),3组患者各生化指标水平间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脑梗死患者中,高Hcy血症导致的动脉粥样硬化可能参与了炎性反应过程。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男性脑梗死合并高血压患者的同型半胱氨酸(Hcy)与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c(LDL-c)和颈动脉斑块的关系,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我院自2007年3月~2010年4月收治的120例男性脑梗死合并高血压患者为观察组,选取同期入院的120例男性单纯高血压患者为对照组,检测两组患者的Hcy、血脂及颈动脉斑块水平,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1)观察组与对照组Hcy及LDL-c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TG、T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各组患者的Hcy及LDL-c水平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Hcy及LDL-c水平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IHSS)评分呈现正相关性(r=0.813,P<0.01;r=0.572,P<0.01)。3)对照组发生颈内动脉斑块43例,患病率为35.8%;观察组发生颈内动脉斑块79例,患病率为65.8%。两组患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Hcy、LDL-c与颈动脉斑块形成可作为协助诊断脑梗死的重要指标,对脑梗死的发展及预后具有重要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