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2022年2月,欧洲人类生殖与胚胎学会(European Society of Human Reproduction and Embryology,ESHRE)发布了第三版《子宫内膜异位症管理指南》。前两版分别发布于2005年、2014年。现对其进行简要解读。1定义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定义为子宫外存在子宫内膜样组织。这种子宫内膜异位组织的发生和生长依赖于雌激素,多见于育龄期妇女。据统计,在普通女性中,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病率在2%~10%,而在不孕女性中,发病率高达50%。子宫内膜异位症出现相关症状和明确诊断之间存在8~12年的时间差。子宫内膜异位症主要的临床表现为相关疼痛和不孕,治疗方案包括通过激素抑制内源性雌激素水平、促进子宫内膜异位组织凋亡,手术切除或破坏子宫内膜异位组织以及手术分离粘连,以改善疼痛症状和生育前景。  相似文献   

2.
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手术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关系。方法:选自1994年2月-2004年2月手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共51例。通过手术与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生的关系及术后发生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时间来判定,均有病理诊断为依托。结果:10年间共手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62例,占同期妇产科手术981例的6.32%,其中既往有妇产科手术史者51例,占同期子宫内膜异位症的82.25%。结论: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率与妇产科手术率的增加成正比,严格掌握手术指征是降低本病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3.
杨年红 《中国妇幼保健》2014,(33):5406-5407
目的:研究分析子宫内膜异位症异位内膜雌激素产生、代谢的具体情况。方法:通过RT-PCR、免疫组化法对134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患者进行检测,观察异位子宫内膜、在位内膜组织中17β-HSDⅡmRNA、蛋白质、P450A mRNA的表达,同时与70例正常子宫内膜情况相对比。结果:70例健康者正常子宫内膜没有P450 AmRNA、17β-HSD II mRNA在增生晚期的微量表达,在分泌期晚期升至高峰;在位内膜显示P450AmRNA的微弱表达,而17β-HSD II mRNA的表达情况近似于正常子宫内膜,强度比较小。134例卵巢异位内膜均发现P450A mRNA的表达,但是17β-HSD II mRNA的表达不足。结论: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异位内膜可以产生雌激素,但是存在局部雌激素代谢缺陷,所形成的雌激素微环境是造成异位内膜生长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survivin与子宫内膜异位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survivin是一种凋亡蛋白抑制因子,与细胞分裂、增殖有关,在胚胎组织和恶性肿瘤中表达,正常成年分化组织一般不表达或弱表达。子宫内膜异位症(EMs)虽为良性疾病,却具侵袭、种植和复发等“恶性”生物行为。研究表明survivin蛋白的抗凋亡功能在EMs浸润生长中可能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子宫内膜组织(腺体和间质)出现在子宫体以外部位时,称为子宫内膜。该病的发病率近年有明显增高趋势,是目前常见的妇科疾病之一[1]。本文收集了本科收治的10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临床症状、诊断及治疗进行初步探讨。1资料与方法统计自2000-01~2003-01,本科共收治经过手术和病理确诊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100例,年龄22~50(平均37·8)岁。45岁以下76例,占76%;未婚2例,未孕12例;有人流史的67例,占67%;有一胎生育史的74例,占74%,有二胎及二胎以上生育史的16例,占16%。放置宫内节育器者68例,占68%;进行性痛经6个月以上者49例,占49%…  相似文献   

6.
survivin是一种凋亡蛋白抑制因子,与细胞分裂、增殖有关,在胚胎组织和恶性肿瘤中表达,正常成年分化组织一般不表达或弱表达.子宫内膜异位症(EMs)虽为良性疾病,却具侵袭、种植和复发等"恶性"生物行为.研究表明survivin蛋白的抗凋亡功能在EMs浸润生长中可能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子宫内膜异位症对很多读者而言,是一个神秘的名词,而对不孕症病人来说可能并不陌生,因为它大约占不孕症患者的20%~25%的病因。事实上,即使已经生过一、二胎的妇女,子宫内膜异位症也不少见。这里,我们就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症状和实质进行一番细致的剖析。 何谓子宫内膜异位症 子宫内膜异位症到底是什么病?病在何处呢?不少人以为病灶在子宫,其实不然。我们可以说病源来自子宫,但这内膜跑到子宫之外了,所以才称之为“异位”啊!正  相似文献   

8.
细胞因子与子宫内膜异位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研究表明,细胞因子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关系密切,它们与内膜细胞的种植增生有关,形成子宫内膜异位症病损,降低了免疫监视、辨认及机体破坏异位细胞,同时可能助长内异细胞生长,在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发展中起了重要作用。对细胞因子的深入研究将为子宫内膜异位症寻求新的治疗方法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s)不孕患者中子宫内膜病变的发生情况。方法对2010~2014年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妇科微创中心490例因不孕症行宫、腹腔镜联合手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腹腔镜及病理证实的EMs患者131例纳入内异症组,将输卵管阻塞、积水、输卵管系膜囊肿、慢性盆腔炎及腹腔镜下盆腹腔无明显异常者359例纳入对照组。所有患者行宫腔镜全面探查宫腔,内膜病变由术后病理证实。对比两组患者内膜病变发生情况,并分析内异症组内膜病变的发生与内异症分期、病变部位、不孕症类型及患者年龄的相关关系。结果 1内异症组子宫内膜息肉发生率(42.75%)显著高于对照组(22.56%),(P0.05),内异症组子宫内膜增生症发生率(3.05%)略高于对照组(1.39%),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 EMs不孕患者子宫内膜息肉发生率随着年龄增长而逐渐升高,呈明显的线性相关关系(P0.05),36岁以上患者内膜息肉发生率是25岁以下患者的3.67倍;3EMs不孕患者子宫内膜息肉的发生与内异症分期、病变部位、不孕类型及不孕持续时间无关(P0.05)。结论 EMs相关不孕症患者子宫内膜息肉发生率明显升高,并随着年龄增长逐渐递增。  相似文献   

10.
目的子宫内膜异位症与子宫内膜息肉均为临床常见疾病,且其伴发风险较高,将对女性生殖功能产生严重影响,为此本研究将探讨两镜联合手术对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子宫内膜息肉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6-04-15—2016-10-27驻马店市妇幼保健医院就诊的98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B超等影像学检查结果进行分组,分别为非息肉组(未合并子宫内膜息肉,53例)与息肉组(合并子宫内膜息肉,45例),本研究中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均已接受宫、腹腔镜联合手术治疗,比较其术后妊娠情况与复发率。结果非息肉组和息肉组临床妊娠率分别为45.28%和37.7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非息肉组和息肉组胚胎停育率分别为1.89%和4.4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非息肉组和息肉组分娩率分别为43.40%和31.1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非息肉组和息肉组自然妊娠率分别为49.06%和44.4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非息肉组和息肉组术后复发率分别为11.32%和17.7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子宫内膜息肉患者两镜联合手术治疗的效果与非息肉组基本一致,可有效改善生殖预后。  相似文献   

11.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临床常见病,有逐年上升和年轻化趋势。笔者对69例该病患者进行了护理观察,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会阴伤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病因、发病机理,如何避免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方法对21例会阴伤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患者病因进行临床分析。结果 21例会阴伤口子宫内膜碎片没有清洗干净,导致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结论不彻底清除会阴伤口子宫内膜碎片,就可导致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井水  陈维珍 《工企医刊》1996,9(4):56-56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一种良性浸润性疾病,近年来发病率明显增加,为了探讨其发病的原因,进一步提高诊断和治疗,减少于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现将我们从1980年1月~1995年1月两家医院经手术及病理证实为子宫内膜异位症的351例病例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 ,国内外文献报告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病率明显上升 ,因而日益受到重视。我院妇科于 1995~1996年 2年中收治的经病理证实为子宫内膜异位症者 88例 ,经临床分析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88例年龄 2 1~ 52岁 ,平均发病年龄 35 8岁。其中 <30岁 14例 ,30岁~ 58例 (6 6 0 % ) ,4 1岁~ 52岁16例。既往有妇科手术史者 73例。其中人工流产史4 6例 (人流 1次 2 7例 ,2次 11例 ,3次 7例 ,4次 1例 ) ,上环 12例 ,剖宫产 9例 ,行一侧附件切除 6例。统计人流、上环及剖宫产宫腔操作手术史者 6 7例 ,占总数 76 %。临床症状包括痛经 4 0例 (45 5% )…  相似文献   

15.
子宫内膜异位症(EMs)是一种以盆腔疼痛、盆腔包块以及不孕为特征的常见妇科疾病。发病机制尚不清楚,而且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动物模型的应用为研究该病提供了便利。就医学界常用EMs动物模型的类型以及应用动物模型进行的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6.
细胞因子与子宫内膜异位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研究表明 ,细胞因子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关系密切 ,它们与内膜细胞的种植增生有关 ,形成子宫内膜异位症病损 ,降低了免疫监视、辨认及机体破坏异位细胞 ,同时可能助长内异细胞生长 ,在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发展中起了重要作用。对细胞因子的深入研究将为子宫内膜异位症寻求新的治疗方法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青春期子宫内膜异住症的临床特征、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对14例青春期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青春期子宫内膜异住症患者14例患者中痛经12例(85%)、盆腔包块10例(71%),慢性盆腔疼痛6例(43%),急性下腹痛2例(14%),伴生殖器畸形5例(35.7%);Ⅰ期2例(14%),Ⅱ期2例(14%),Ⅲ期8例(57%),Ⅳ期2例(14%)。患者均在腹腔镜或剖腹探查后确诊。结论青春期子宫内膜异位症主要症状为痛经、盆腔包块及慢性盆腔疼痛,腹腔镜是青春期子宫内膜异住症的确诊及治疗手段,术后合理用药,坚持随诊,减少和预防复发。  相似文献   

18.
李悦 《职业与健康》2001,17(10):153-154
1 诊断的新进展1.1 高危因素 年龄在26~40岁居多;月经初潮早,周期短,经期长(周期小于25 d,经期大于8 d);经期负重,经期性交,不孕症;盆腔手术史,如刮宫,剖腹产,剖腹取胎等;家族倾向为多基因遗传;免疫因素以内膜异位症患者及变态反应性疾病发生率高;绝经后接受雌激素替代治疗者。1.2 临床表现1.2.1 症状 痛经,继发性、进行性加重,发生在经前、经期及经后1~2d;非周期性、特异性慢性盆腔炎;原发或继发不孕;月  相似文献   

19.
survivin与子宫内膜异位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survivin是一种凋亡蛋白抑制因子,与细胞分裂、增殖有关,在胚胎组织和恶性肿瘤中表达,正常成年分化组织一般不表达或弱表达。子宫内膜异位症(EMs)虽为良性疾病,却具侵袭、种植和复发等“恶性”生物行为。研究表明survivin蛋白的抗凋亡功能在EMs浸润生长中可能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指具有生长功能的子宫内膜生长在子宫腔内壁以外的身体其他部位而引起的一种疾病。在中医文献中无此病名,以往根据其临床症状、体征可归属于“痛经”、“微瘕”、“不孕症”、“月经不调”等范围辨证论治。现结合临床实践,谈谈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辨证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