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粘结合蛋白多糖-1(Syndecan-1)、甲壳质酶蛋白40(YKL-40)和骨桥蛋白(OPN)在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6月经病理学检查诊断为子宫内膜异位症的78例患者为子宫内膜异位症组,选择同期行健康体检的30例女性为对照组。两组女性入院后进行子宫内膜异位症分期和痛经评分。检测两组女性血清Syndecan-1、YKL-40和OPN水平,不同月经周期、分期和痛经评分的子宫内膜异位症组患者血清Syndecan-1、YKL-40和OPN水平,观察子宫内膜异位症组患者血清Syndecan-1水平、YKL-40水平和OPN水平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子宫内膜异位症组患者血清Syndecan-1、YKL-40和OPN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增生期患者血清Syndecan-1、YKL-40和OPN水平明显高于分泌期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血清Syndecan-1、YKL-40和OPN水平随着痛经分期的增加而升高(P0.05)。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血清Syndecan-1、YKL-40和OPN水平随着痛经评分增加而升高(P0.05)。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血清Syndecan-1水平、YKL-40水平与血清OPN水平呈正相关,血清Syndecan-1水平和血清YKL-40水平呈正相关。结论 Syndecan-1、YKL-40和OPN参与了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发展过程,各指标之间相互呈正相关,联合检测对于诊断疾病和病情评估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
刘清华 《现代保健》2014,(14):24-26
目的:探究信号传导和转录活化因子(STAT3)在子宫内膜癌组织当中的表达,及该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联性。方法:选择本院2010-2012年收治的子宫内膜癌患者共30例,设为观察组,另选择本院2010-2012年接受本院妇科检查后结果显示为健康的30例正常人,设为对照组。两组均应用免疫组化方法(SP法)进行检测,并对比两组STAT3阳性表达率的差异。结果:(1)观察组的人子宫内膜腺癌组织中STAT3表达明显升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人子宫内膜腺癌组织中STAT3阳性表达率与患者年龄、肿瘤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与否无关(P》0.05),而与肿瘤的病理分期及浸润深度有关(P〈0.05)。结论:子宫内膜癌组织中,STAT3显示出极高表达,而STAT3的阳性表达率和很多因素有关联,STAT3表达的上升,极有可能与子宫内膜癌的发生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雌、孕激素受体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于广西河池市人民医院就诊的子宫内膜癌患者40例,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所有患者癌组织中的雌激素受体(ER)及孕激素受体(PR).比较ER及PR在不同组织学类型及不同分期的子宫内膜癌患者中的表达情况.结果 40例子宫内膜癌患者中,ER阳性30例(75.00%),阴性10例(25.00%),PR阳性29例(72.50%),阴性11例(27.50%).手术-病理分期Ⅰ期ER、PR阳性率显著高于Ⅲ期(χ2值分别为3.987、3.987,均P<0.05).组织学分化高分化ER、PR阳性率显著高于低分化(χ2值分别为5.831、4.093,均P<0.05),且中分化ER阳性率显著高于低分化(χ2=4.804,P<0.05).肌层浸润程度ER、PR阳性率均无显著性差异(χ2值0.087~2.264,均P>0.05).有淋巴结转移者ER、PR阳性率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χ2值分别为5.840、4.675,均P<0.05).结论 ER及PR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与手术-病理分期及组织学分化程度相关,ER及PR在手术-病理分期越早,组织学分化越高的患者中的阳性率越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检测子宫内膜异位症(EMS)患者血清和腹腔液中甲壳质酶蛋白(YKL)-40和CA125水平,并探讨YKL-40、CA125和EMS患者临床病理学特征间的关系及其相关性。 方法选取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江苏省徐州市中心医院生殖医学中心收治的确诊为EMS的5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并纳入EMS组。选取同期在本院就诊并确诊为子宫良性肿瘤的40例患者纳入对照组。两组患者的年龄、体质指数、痛经所占比例、不孕所占比例及不孕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江苏省徐州市中心医院人体试验委员会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得到该委员会批准,分组征得受试对象的知情同意,并与之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采用电化学发光法对患者血清和腹腔液CA125水平进行测定,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对患者血清和腹腔液YKL-40水平进行检测,并进行统计学分析,同时分析EMS患者CA125与YKL-40水平的相关性关系。 结果①EMS组患者血清和腹腔液CA125及YKL-40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并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EMS组中Ⅲ~Ⅳ期患者血清和腹腔液CA125和YKL-40水平明显高于Ⅰ~Ⅱ期,并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EMS组中Ⅰ~Ⅱ期和Ⅲ~Ⅳ期患者的血清YKL-40水平分别高于对照组,EMS组中Ⅰ~Ⅱ期和Ⅲ~Ⅳ期患者的腹腔液中CA125、YKL-40水平分别高于对照组,并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EMS患者血清和腹腔液CA125和YKL-40水平间呈显著正相关关系(r=0.504,0.401;P<0.01)。 结论血清和腹腔液YKL-40水平有望成为EMS辅助诊断、提示其临床分期的检测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癌患者血清人附睾蛋白4(HE4)、糖类抗原125(CA125)表达水平及其与子宫内膜癌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月在该院行手术治疗的80例子宫内膜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同期选取23例子宫不典型增生患者为不典型增生组,体检健康正常子宫内膜者46例为对照组。采用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法(CMIA)检测受试者血清中HE4、CA125水平。结果子宫内膜癌组血清HE4、CA125水平明显高于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组(P0.05),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组血清HE4、CA125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HE4、CA125水平与子宫内膜癌患者年龄、组织分级以及病理类型无明显相关性(P0.05),子宫内膜癌Ⅲ~Ⅳ期患者血清HE4、CA125水平明显高于Ⅰ~Ⅱ期患者(P0.05),有肌层浸润患者血清HE4、CA125水平明显高于无肌层浸润患者(P0.05),淋巴结转移患者血清HE4、CA125水平明显高于淋巴结未转移患者。结论血清HE4、CA125在子宫内膜癌患者中高表达,推测两者参与子宫内膜癌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术前血清人附睾蛋白4(HE4)、糖类抗原125(CA125)、骨桥蛋白(OPN)及甲壳质酶蛋白40(YKL-40)联合检测对子宫内膜癌手术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3月在本院择期手术治疗的子宫内膜癌患者84例为内膜癌组,体检健康女性84例为对照组,分别在内膜癌组术前和对照组体检时取外周血检测血清HE4、CA125、OPN及YKL-40水平,分析其与内膜癌患者临床病理、术后3年生存预后的关系。采用受术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术前血清HE4、CA125、OPN、YKL-40联合检测对患者手术预后的评估价值。结果:内膜癌组术前血清HE4、CA125、OPN、YKL-40水平均高于术后、高于对照组,内膜癌组年龄、FIFO分期、组织分化、病灶范围、肌层浸润、淋巴转移等不同患者术前血清HE4、CA125、OPN、YKL-40水平均有差异,内膜组术后3年生存患者术前血清HE4、CA125、OPN、YKL-40水平均低于不良预后患者(均P<0.05)。ROC曲线显示,术前血清HE4(84.33 pmol/L)、CA125(39.85 U/ml)、OPN(3...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子宫内膜癌的临床病理特点,为提高该病的诊断与治疗水平提供依据。方法:对来大同市第二人民医院就诊的110例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χ2检验对绝经前后子宫内膜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进行比较。结果:绝经前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临床分期和细胞分化程度以及子宫层浸润程度与绝经后患者差异显著。结论:绝经后妇女更易患子宫内膜癌,并且绝经前患者多为高分化癌,且期别较早,相对于中老年妇女预后好;中老年子宫内膜癌患者恶性程度高,预后差,应尽早诊断和治疗;不孕症、高血压、糖尿病与子宫内膜癌的发病有一定关系,阴道不规则流血是子宫内膜癌患者重要的临床表现,患者就诊时如有该症状应考虑子宫内膜癌。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子宫内膜癌患者超声征象及其与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9年8月至2021年8月我院收治的80例子宫内膜癌患者为观察组,80例子宫内膜增生患者为对照组。两组均接受超声检查,分析超声征象与患者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 观察组阻力指数(RI)、搏动指数(PI)低于对照组(P <0.05)。不同临床分期、肌层浸润深度RI、 PI比较差异显著(P <0.05)。对80例子宫内膜癌患者随访1年,5例(6.25%)患者死亡。Logistic多因素分析显示临床分期(OR=2.326)、肌层浸润深度(OR=2.129)、 RI (OR=2.381)、 PI (OR=2.520)为影响子宫内膜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 <0.05)。结论 超声检查可获得子宫内膜癌患者的血流特征指标,且血流特征与患者的病理特征及预后存在联系,可用于患者预后评估。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子宫内膜癌合并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探讨可能存在的内在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1995-2006年间湖南省肿瘤医院收治子宫内膜癌患者合并子宫肌瘤62例(A组)的临床资料,随机抽取同期单纯性子宫内膜癌患者50例(B组)做对照。结果 A组的手术病理分期,肿瘤组织病理分级及ER、PR检测率分别与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内膜癌合并子宫肌瘤多属雌激素依赖性肿瘤,组织分化好,肌层浸润浅,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子宫内膜癌组织环氧合酶-2(COX-2)、p53、上皮细胞钙粘蛋白(E-cadherin蛋白)表达及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预后关系。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7年12月104例子宫内膜癌患者为恶性组,同期46例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不典型增生组)、34例正常增殖期子宫内膜(正常组)进行对照,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各组织COX-2、p53、E-cadherin蛋白表达,并分析其与子宫内膜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关系;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法探究COX-2、p53、E-cadherin蛋白表达相关性;随访5年,采用Kaplan-Meier法分析COX-2、p53、E-cadherin蛋白表达与患者生存预后关系。结果:恶性组COX-2(73.1%)、p53(58.7%)阳性表达率均高于不典型增生组(15.2%、6.5%)和正常组(8.8%、0),E-cadherin阳性表达率(38.5%)低于不典型增生组(89.1%)和正常组(97.1%)(均P<0.05)。恶性组COX-2表达与肌层浸润、淋巴结转移、FIGO分期有关,p53与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FIGO分期有关,E-...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子宫腺肌病合并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并比较子宫腺肌病合并子宫内膜癌患者与单纯的子宫内膜癌患者的高危影响因素及其对复发与预后意义.方法 对凉山州第二人民医院妇产科2005年2月至2015年7月期间治疗的307例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其中子宫腺肌病合并子宫内膜癌患者31例(A组,10.1%),其余276例为单纯的子宫内膜癌患者(B组,89.9%),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病理分期、病理类型、肌层浸润深度、雌激素受体和孕激素受体的表达、细胞学分型、腹水细胞学、淋巴结转移,复发率、3年无病存活率、3年总存活率等资料.结果 A组相比于B组,其肌层深度浸润较浅、组织分化程度好、PR阳性检测率高、ER阳性检测率高、复发率低、3年无病存活率高、3年总存活率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4.065、6.285、4.480、6.813、4.98、12.45、17.87,均P<0.05).两组患者手术病理分期、年龄、绝经率、体重指数、腹水细胞学阳性率、淋巴结转移及病理类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1.47、2.31、1.22、1.76、1.21、2.04、2.57,均P>0.05).结论 子宫腺肌病合并子宫内膜癌可能为雌激素依赖性肿瘤,肌层浸润较浅,组织分化好,相较单纯的性子宫内膜癌患者其高危因素少.患者术后复发率低,3年无病存活率高,3年总存活率高,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子宫内膜癌(endometrial cancer)患者的血清脂质运载蛋白-2 (lipocalin-2,LCN-2)、内脂素(visfatin)的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妇科收治的子宫内膜癌患者156例(试验组),另选健康体检者80名(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各组受试者的血清LCN-2、visfatin水平;分析血清LCN-2、visfatin与患者的病理类型、肿瘤直径、国际妇产科联盟国际妇产科联盟(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Gynecology and Obstetrics,FIGO)分期、病理分化等病理特征的关系;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分析血清LCN-2、visfatin对子宫内膜癌发生的预测价值。结果 试验组患者的血清LCN-2、visfatin水平均比对照组高(P<0.05)。子宫内膜癌患者不同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FIGO分期、病理分化、淋巴结转移、血管...  相似文献   

13.
目的结合临床病理学特征探讨Survivin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60例子宫内膜癌、34例癌旁组织和20例正常子宫内膜标本中Survivin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①Survivin蛋白在内膜癌组的阳性表达率为65.0%,显著高于正常内膜组5.0%及癌旁组织组8.8%(P<0.001).②Survivin在内膜癌组过表达率(++~+++)为51.7%,显著高于正常内膜组0%及癌旁组织组0%(P<0.001).③Survivin在临床晚期(Ⅲ~Ⅳ期)、组织学低分化(G2~G3级)、深肌层浸润(>1/2)及发生淋巴结转移的组织标本中的阳性表达率高于临床早期(Ⅰ~Ⅱ期)、组织学分化好(G1级)、肌层浸润浅(≤1/2)及未发生淋巴结转移组(P<0.05).结论Survivin在子宫内膜癌中表达增高且多为中等及强阳性表达.对Survivin在子宫内膜癌中表达的检测有助于临床很好的协助诊断、指导治疗并判断预后.  相似文献   

14.
[目的]总结分析我院近8年收治的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分析子宫内膜癌临床病理特点,以期对子宫内膜癌诊断有所帮助.[方法]回顾我院1998年1月~2005年12月收治住院的子宫内膜癌患者499例,总结患者的一般情况、临床症状、治疗方式及病理特点.[结果](1)499例患者平均年龄(52.8±9.2)岁,<45岁者72例(14.4%)平均年龄(37.2±6.0)岁,患者年龄有年轻化趋势. (2)临床症状:阴道异常出血者457例,占91.6%,其中绝经后出血者281例,占61.5%,未绝经者176例,占38.5%.阴道排液者110例,占22.0%.下腹痛者92例,占18.4%. (3)病理特点:①病理类型:子宫内膜样腺癌461例,占92.4%;非宫内膜样腺癌38例,占7.6%.②组织学类型:G1共164例,占32.9%;G2共229例,占45.9%;G3共102例,占20.4%.③淋巴结转移:499例患者中45例(9.02%)发生了淋巴转移,盆腔淋巴结转移者39例,其中7例同时有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 (4)临床分期误差率:Ⅰ期误差率为10.3%,Ⅱ期误差率为67.5%,Ⅲ期误差率8.3%.[结论](1)近年来,子宫内膜癌患者年龄有年轻化趋势,绝经前妇女一旦出现月经紊乱或经量增多,应考虑有予宫内膜癌的可能;未绝经患者病理类型以宫内膜样腺癌为主、肿瘤分化较好、深肌层浸润的发生率较低,若早期诊治预后良好. (2)临床分期诊断误差率,Ⅱ期较高,达67.5%.提高该期的诊断准确率在今后的临床实践中应当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乳脂肪球表皮生长因子8(MFG-E8)在子宫内膜癌(EC)组织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并判断其是否可以作为肿瘤进展或预后生物标志物。方法采用anti-MFG-E8抗体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EC组织、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组织及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MFG-E8蛋白表达,统计分析各组MFG-E8蛋白表达的相关性及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结果EC组织MFG-E8的阳性表达率(82.4%)明显高于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40%)及正常子宫内膜组织(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组织MFG-E8表达水平与浸润深度≥1/2肌层、肿瘤大小及淋巴结转移相关;EC组织MFG-E8强阳性表达组5年生存率明显低于MFG-E8阴性组;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发现,子宫内膜癌组织MFG-E8强阳性表达是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MFG-E8强阳性表达可以作为肿瘤进展的标志物,预测EC的不良预后。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究子宫内膜癌术后感染影响因素及外周血辅助性T细胞(Th)17/调节性T细胞(Treg)、糖链抗原125(CA125)、甲壳质酶蛋白40(YKL-40)水平诊断术后感染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5月-2021年3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收治的128例子宫内膜癌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其术后是否发生感染分为感染组25例,非感染组103例。分析子宫内膜癌术后感染影响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外周血Th17/Treg、CA125、YKL-40水平对子宫内膜癌术后感染的诊断价值。结果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临床分期、手术方式、接受化疗为子宫内膜癌术后感染影响因素(P<0.05);术后1 d,两组患者外周血Th17/Treg、CA125、YKL-40水平均明显升高,且感染组高于非感染组(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术后1 d外周血Th17/Treg、CA125、YKL-40水平联合诊断子宫内膜癌术后感染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69,预测效能较高。结论 临床分期、手术方式、接受化疗为子宫内膜癌术后感染...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绝经与未绝经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临床与病理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经手术病理确诊的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绝经组平均发病年龄(58.98±6.98)岁,未绝经组平均发病年龄(45.89±7.60)岁。未绝经组患者44例(45.8%),有年轻化趋势。两组合并高血压病、肥胖、不孕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手术-病理分期、病理类型、病理分级、肌层浸润深度方面比较,二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绝经后患者合并高血压病多见,未绝经患者合并肥胖、不孕多见。子宫内膜癌在手术-病理分期、病理分级、病理类型、肌层浸润深度与是否绝经无关。  相似文献   

18.
19.
子宫内膜癌46例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癌的临床病理特征、肿瘤的生物学行为,为该肿瘤的早期诊断与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我院1995~2005年间门诊和住院手术的46例子宫内膜癌患者进行临床病理分析。结果46例患者平均发病年龄为51.3岁,平均绝经年龄为48.8岁。绝经前发病者19例,占41.3%,主要表现为不规则阴道出血,部分表现为经量增多;绝经后发病者27例,占58.7%,主要表现为绝经后阴道出血,46例子宫内膜癌中,以子宫内膜样腺癌最多,占69.7%。结论凡有不规则阴道出血者均应考虑诊刮,明确病理诊断,使子宫内膜癌患者能够得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相似文献   

20.
子宫内膜癌是女性生殖道三大恶性肿瘤之一,占女性生殖道恶性肿瘤的20%~30%,近年来发病率逐年上升,严重威胁妇女的健康和生命。子宫内膜癌多在更年期或绝经期以后发生,其病因不十分清楚。子宫内膜癌术前临床分期以及诊断性刮宫的组织学类型对于病情的判断、手术范围的选择及术后辅助治疗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我们收集256例子宫内膜癌的临床及病理资料,对临床分期与手术病理分期及手术前后病理诊断存在的差异,淋巴转移及组织学分级与肌层浸润的关系等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