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 应用速度向量成像(VVI)技术评价不同左心室构型高血压患者左心房心肌应变(S)、应变率(SR)的变化特点,探讨其评价高血压患者左心房功能的价值.方法 高血压患者64例,根据左心室心肌质量指数分为左心室构型正常组(LVN组,n=37)和左心室肥厚组(LVH组,n=27);对照组为25名健康体检者.超声采集心尖四腔观及两腔观的二维动态图像,应用VVI技术获取左心房前壁、下壁、侧壁及间隔的基底段和中间段S、SR曲线,测量收缩期峰值应变(εsys)、应变率(SRs)及舒张早期、舒张晚期峰值应变率(SRe、SRa).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LVH组SRe降低、SRa增高(P均<0.05),LVN组SRe、SRa、SRs、εsys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LVN组比较,LVH组SRe、SRa、SRs、εsys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VVI技术所测左心房心肌S/SR参数可以反映左心室肥厚的高血压患者左心房管道功能降低、辅泵功能增强,但对左心室构型正常的高血压患者的左心房功能改变的敏感性不足.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速度向量成像(velocity vector imaging,VVI)技术评价左心房功能的临床价值.方法 应用VVI技术测量38例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rheumatic mitral stenosis,RMS)患者和42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左心房12节段的收缩期纵向峰值应变(S),纵向收缩期峰值应变率(SRs)、舒张早期峰值应变率(SRe)、舒张晚期峰值应变率(SRa)以及SRa达峰时间差值(Td-SRa).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RMS组左心房12节段S、SRs、SRe测值均减低(P<0.05),各节段SRa测值除主动脉侧基底段以外均减低(P<0.05).RMS组中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AF)患者左心房各节段SRa缺失比例约56%,舒张晚期无规律的往返心房的低振幅运动约18.6%,能分辨的舒张晚期正向峰值约25.4%.RMS组AF患者与组内窦性心律患者比较,左心房后壁基底段及中间段SRa测值减低(P<0.05).RMS组Td-SRa测值增大,时间延长(P<0.05),尤以AF患者更为明显.结论 VVI技术能够定量评价RMS患者左心房节段及整体功能,为临床评价左心房功能提供了又一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速度向量成像(VVI)技术评估左束支传导阻滞(LBBB)患者左室心肌收缩同步性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LBBB患者15例和健康志愿者30例,常规测量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收缩末期内径(LVDs)、舒张末期容积(LVEDV)、收缩末期容积(LVESV)和射血分数(LVEF)。在系列心尖长轴及胸骨旁短轴观上,VVI成像显示左室速度向量图。心尖长轴观测量各节段收缩期纵向速度达峰时间(Tvl),胸骨旁短轴观测量收缩期径向速度达峰时间(Tvr)和环向应变达峰时间(Tsc),计算上述各达峰时间的标准差(Tvl-SD,Tvr-SD,Tsc-SD)及任意两节段间最大达峰时间差值(Tvl-diff,Tvr-diff,Tsc-diff)。结果①与对照组相比,LBBB组LVESV显著增加(P〈0.05),LVEF显著降低(P〈0.05),而LVDd、LVDs、LVEDV测值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②LBBB组各节段Tvl、Tvr、Tsc测值及Tvl-SD、Tvr-SD、Tsc-SD、Tvl-diff、Tvr-diff、Tsc-diff测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相应测值(P〈0.05或0.01)。③LBBB组前间隔心尖段Tvr测值最小,左室侧壁心尖段Tvr测值最大,两者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LBBB患者左室心肌在纵向、径向与环向上均存在显著的收缩不同步。VVI技术为评价LBBB患者左室心肌收缩同步性,观察左室心肌收缩序列异常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速度向量成像评价DDD起搏前后心室收缩功能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应用速度向量成像(velocity vector imaging,VVI)技术分析DDD起搏前后心室心肌运动速度、应变、应变率变化规律,初步探讨VVI技术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17例DDD起搏患者于术前术后采用VVI技术检测心室各节段心肌收缩期纵向运动速度、应变、应变率和径向运动速度、环向应变及应变率,并比较术前术后差异.结果 术前术后左、右心室各室壁基底段、中间段、心尖段收缩期纵向峰值运动速度依次递减,基底段的速度最大,心尖段的速度最小;收缩期纵向应变、应变率在基底段、中间段及心尖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左心室各室壁收缩期径向峰值运动速度、环向应变及应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右室后间隔与游离壁术前、术后平均峰值运动速度与应变率和术后平均应变均高于左室后间隔与侧壁,术后右室平均应变及应变率均高于左室.与术前相比,术后左室平均应变显著降低.结论 VVI技术能准确地定量评价DDD术前后节段性室壁功能及其变化.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速度向量成像(velocity vector imaging,VVI)技术评估DDD起搏前后左心室心肌收缩同步性的应用价值.方法 13例DDD起搏患者,于手术前后应用VVI在系列心尖长轴及胸骨旁短轴观上显示左室速度向量图.心尖长轴观测量各节段收缩期纵向速度达峰时间(Tvl)和纵向应变达峰时间(Tsl),胸骨旁短轴观测量收缩期径向速度达峰时间(Tvr)和环向应变达峰时间(Tsc),并计算节段达峰时间的标准差(Tvl-SD,Tsl-SD,Tvr-SD,Tsc-SD)及任意两节段间最大达峰时间差值(Tvl-d,Tsl-d,Tvrd,Tsc-d).结果 与术前相比,术后左室收缩不同步指标Tvr-SD,Tsc-SD,Tsl-d,Tvr-d,Tsc-d均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DD起搏后左室心肌在纵向、径向和环向上均存在显著的收缩不同步.VVI技术可准确评价DDD起搏前后左室心肌收缩的同步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 应用速度向量成像(velocity vector imaging,VVI)技术分析DDD起搏前后心室心肌运动速度、应变、应变率变化规律,初步探讨VVI技术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17例DDD起搏患者于术前术后采用VVI技术检测心室各节段心肌收缩期纵向运动速度、应变、应变率和径向运动速度、环向应变及应变率,并比较术前术后差异.结果 术前术后左、右心室各室壁基底段、中间段、心尖段收缩期纵向峰值运动速度依次递减,基底段的速度最大,心尖段的速度最小;收缩期纵向应变、应变率在基底段、中间段及心尖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左心室各室壁收缩期径向峰值运动速度、环向应变及应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右室后间隔与游离壁术前、术后平均峰值运动速度与应变率和术后平均应变均高于左室后间隔与侧壁,术后右室平均应变及应变率均高于左室.与术前相比,术后左室平均应变显著降低.结论 VVI技术能准确地定量评价DDD术前后节段性室壁功能及其变化.  相似文献   

7.
目的 应用速度向量成像(velocity vector imaging,VVI)技术分析DDD起搏前后心室心肌运动速度、应变、应变率变化规律,初步探讨VVI技术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17例DDD起搏患者于术前术后采用VVI技术检测心室各节段心肌收缩期纵向运动速度、应变、应变率和径向运动速度、环向应变及应变率,并比较术前术后差异.结果 术前术后左、右心室各室壁基底段、中间段、心尖段收缩期纵向峰值运动速度依次递减,基底段的速度最大,心尖段的速度最小;收缩期纵向应变、应变率在基底段、中间段及心尖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左心室各室壁收缩期径向峰值运动速度、环向应变及应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右室后间隔与游离壁术前、术后平均峰值运动速度与应变率和术后平均应变均高于左室后间隔与侧壁,术后右室平均应变及应变率均高于左室.与术前相比,术后左室平均应变显著降低.结论 VVI技术能准确地定量评价DDD术前后节段性室壁功能及其变化.  相似文献   

8.
目的 应用速度向量成像(velocity vector imaging,VVI)技术分析DDD起搏前后心室心肌运动速度、应变、应变率变化规律,初步探讨VVI技术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17例DDD起搏患者于术前术后采用VVI技术检测心室各节段心肌收缩期纵向运动速度、应变、应变率和径向运动速度、环向应变及应变率,并比较术前术后差异.结果 术前术后左、右心室各室壁基底段、中间段、心尖段收缩期纵向峰值运动速度依次递减,基底段的速度最大,心尖段的速度最小;收缩期纵向应变、应变率在基底段、中间段及心尖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左心室各室壁收缩期径向峰值运动速度、环向应变及应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右室后间隔与游离壁术前、术后平均峰值运动速度与应变率和术后平均应变均高于左室后间隔与侧壁,术后右室平均应变及应变率均高于左室.与术前相比,术后左室平均应变显著降低.结论 VVI技术能准确地定量评价DDD术前后节段性室壁功能及其变化.  相似文献   

9.
目的 应用速度向量成像(velocity vector imaging,VVI)技术分析DDD起搏前后心室心肌运动速度、应变、应变率变化规律,初步探讨VVI技术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17例DDD起搏患者于术前术后采用VVI技术检测心室各节段心肌收缩期纵向运动速度、应变、应变率和径向运动速度、环向应变及应变率,并比较术前术后差异.结果 术前术后左、右心室各室壁基底段、中间段、心尖段收缩期纵向峰值运动速度依次递减,基底段的速度最大,心尖段的速度最小;收缩期纵向应变、应变率在基底段、中间段及心尖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左心室各室壁收缩期径向峰值运动速度、环向应变及应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右室后间隔与游离壁术前、术后平均峰值运动速度与应变率和术后平均应变均高于左室后间隔与侧壁,术后右室平均应变及应变率均高于左室.与术前相比,术后左室平均应变显著降低.结论 VVI技术能准确地定量评价DDD术前后节段性室壁功能及其变化.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应用速度向量成像(velocity vector imaging,VVI)技术分析DDD起搏前后心室心肌运动速度、应变、应变率变化规律,初步探讨VVI技术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17例DDD起搏患者于术前术后采用VVI技术检测心室各节段心肌收缩期纵向运动速度、应变、应变率和径向运动速度、环向应变及应变率,并比较术前术后差异.结果 术前术后左、右心室各室壁基底段、中间段、心尖段收缩期纵向峰值运动速度依次递减,基底段的速度最大,心尖段的速度最小;收缩期纵向应变、应变率在基底段、中间段及心尖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左心室各室壁收缩期径向峰值运动速度、环向应变及应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右室后间隔与游离壁术前、术后平均峰值运动速度与应变率和术后平均应变均高于左室后间隔与侧壁,术后右室平均应变及应变率均高于左室.与术前相比,术后左室平均应变显著降低.结论 VVI技术能准确地定量评价DDD术前后节段性室壁功能及其变化.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右室不同部位起搏对左室收缩功能及同步性的远期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49例植入DDD起搏器术后2年的患者及20例正常人的RT-3DE图像,得到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EDV)、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ESV)、每搏量(SV)、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16节段达最小收缩容积所用时间的最大差值(Tmsv16-Dif)及平均时间标准偏差(Tmsv16-SD).结果 A方案:病例组间各参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方案:近心尖组LEDV (P<0.05)及SV、LVEF (P<0.01)均小于高位间隔组,Tmsv16-Dif、Tmsv16-SD均大于高位间隔组(P<0.01).结论 右室高位间隔部起搏的优势显著,是较好的右室起搏部位.  相似文献   

12.
速度向量成像技术对心梗患者节段性收缩功能评定的价值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目的利用新的超声速度向量成像(VVI)技术评价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节段性收缩功能。 方法20例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15例健康对照组VVI条件下存储心尖四腔、两腔和左室长轴切面二维超声心动图,利用VVI脱机分析软件分析梗死节段、非梗死节段及正常节段之间收缩期峰值速度(Vs)、应变率(SRs)及应变(ε)差异。 结果(1)正常对照组左室壁各节段之间Vs从基底段至心尖段逐渐降低,差别有显著统计学意义,而SRs及ε各节段之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2)梗死节段Vs、SRs及ε明显低于对照组相对应节段;(3)梗死节段与非梗死节段及正常对照各节段的平均Vs、SRs、ε之间有显著差异。 结论VVI技术能区分梗死节段局部收缩功能异常,有望成为无创评价局部心功能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速度向量成像(VVI)技术评价扩张型心肌病(DCM)患者左室内收缩同步性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DCM患者25例和健康志愿者30例,在系列心尖长轴及胸骨旁短轴观上,VVI成像得到左室16节段速度、应变、应变率达峰时间等图像或曲线。心尖长轴观测量左室16节段收缩期纵向速度达峰时间(Tvl)和纵向应变达峰时间(Tsl),胸骨旁短轴观测量收缩期径向速度达峰时间(Tvr)和环向应变达峰时间(Tsc),计算左室16节段各达峰时间的标准差(Tvl-SD,Tsl-SD,Tvr-SD,Tsc-SD)及左室16节段任意两节段间最大达峰时间差值(Tvl-dif,Tvr-dif,Tsc-dif)。结果(1)DCM组各节段Tvl、Tvr、Tsc测值及Tvl-SD、Tsl-SD、Tvr-SD、Tsc-SD、Tvl-dif、Tvr-dif、Tsc-dif测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相应测值(P&lt;0.05或0.01)。DCM组Tvl测值后壁基底段最高,前间隔心尖段最低;Tvr、Tsc测值下壁最高,Tvr、Tsc测值前壁最低;(2)DCM组Tvl-dif与LVEF高度负相关(r=-0.859,P&lt;0.01),Tvl-dif与LVIDd、LVE...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应用速度向量成像(VVI)技术,测量不同左心室构型高血压患者的左心房容积变化,探讨其评价高血压患者左心房功能的价值.方法 64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分为左心室构型正常组(LVN组,37例)和左心室肥厚组(LVH组,27例);正常对照组25例.超声采集心尖四腔、二腔观的二维动态图像,应用VVI软件获取左心房时间-容积曲线,测量左心房最大容积(LAVImax)、收缩前容积(LAVIpre)及最小容积(LAVImin),并计算左心房总排空容积(LAVItotal)、被动排空容积(LAVIpass)及主动排空容积(LAVIact).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LVN组LAVIact显著增大(P<0.05);与LVN组比较,LVH组LAVIact更大(P<0.05).LVH组较对照组LAVImax、LAVIpre、LAVItotal显著增大(P<0.05);LVN组与对照组及LVH组与LVN组LAVImax、LAVIpre、LAVItotal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VVI测得的左心房容积参数可评估高血压患者左心房功能变化;LAVIact不仅较早反映高血压引起的左心房功能改变,而且还可反映其损害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应用定量组织速度成像 (QTVI)评价不同房室 (AV)间期对DDD双腔起搏患者的左室收缩功能的影响以探求最佳AV间期。方法  3 0例植入DDD双腔起搏器的患者 ,在DDD起搏方式下将AV间期程控为 10 0ms、13 0ms、15 0ms、170ms、2 0 0ms ,测定后间隔、侧壁、前壁、下壁、前间隔和后壁六个部位二尖瓣环的收缩期平均峰值速度(Vs)及从QTVI曲线上A波结束到S波开始的时间 (TA -S) ,并将Vs与二维法所测的心输出量 (CO )作相关分析。结果 QTVI所测定的二尖瓣环的Vs与CO呈正相关 (r =0 .62 ,P <0 .0 1)。不同的AV间期明显影响Vs的值 ,TA -S则随AV间期的延长而增大。以Vs为标准 ,DDD起搏方式下最佳AV间期为 ( 15 4± 2 4)ms ,相应的TA -S 的平均值为 ( 7.6±2 .3 )s- 2 。结论 DDD双腔起搏时房室 (AV)间期影响左室收缩功能。QTVI可用于选择DDD双腔起搏的最佳AV间期。  相似文献   

16.
速度向量成像技术对正常人左室扭转运动特征的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探讨速度向量成像(velocityvectorimaging,VVI)技术测量正常人左室扭转运动的方法,分析正常人左室扭转运动特征。方法采用Siemens公司Sequoia512超声诊断仪,在VVI模式下对32例健康志愿者取心底部短轴切面和心尖部短轴切面,勾画心内膜,应用VVI软件自动跟踪分析左室扭转角度。规定从心尖向心底部观察逆时针旋转为正方向,反之为负。左心室扭转角度等于心底部与心尖部旋转角度绝对值之和。结果32例健康志愿者左室扭转角度为6.10°±2.93°,男性左室扭转角度为5.45°±2.46°,女性左室扭转角度为7.04°±3.31°,男女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左室扭转方向分为4种类型:心底、心尖均为正方向;心底、心尖均为负方向;心底正方向、心尖负方向和心底负方向、心尖正方向;各组例数分别占总观察例数的34%、13%、25%、28%,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VVI技术是一种方便、无创的测量心脏扭转的方法。这一新技术还可进行各种心脏病的心脏扭转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速度向量成像(velocity vector imaging,VVI)技术分析双腔起搏(DDD)前后左室心肌运动速度和位移变化规律,初步探讨VVI技术的应用价值。方法 23例DDD起搏患者手术前后均采用VVI技术检测心室各节段心肌纵向运动收缩峰值速度和位移,并比较手术前后差异。结果 23例患者手术  相似文献   

18.
We hypothesized that pacing at two ventricular sites simultaneously would activate the myocardium more rapidly and improve ventricular function. We studied the effect of pacing at the right ventricular outflow tract (RYOT) and the RV apex (EVA) on systolic and diastolic function. In 14 patients with a reduced systolic ejection fraction < 40% (mean EF 32%±4%)we measured RV pressures, left ventricular pressures, EF, cardiac output, peak dP/dt, peak negative dP/dt, and the time constant of relaxation, Tau, during intrinsic rhythm, atrial pacing and DVI pacing at the RVA, the RVOT, and both RV sites combined in random order. Repeated measures analysis of variance showed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any of these parameters. The highest absolute values of dP/dt were observed during sinus rhythm and the lowest with RVA pacing. This parameter tended to improve progressively with pacing in the RVOT and at both sites. Peak negative dP/dt showed a similar nonsignificant trend. Conclusion: These data suggest that in patients with poor LV function, there may be subtle improvements in diastolic and systolic function with pacing in the RVOT and at combined sites in the RV compared to traditional RVA pacing.  相似文献   

19.
【目的14g讨速度矢量成像技术(VVI)无创性评价房间隔缺损封堵术前后左室长轴收缩功能中的价值。【方法】应用Sequoia512超声诊断仪采集23例正常对照组,23例房间隔缺损(ASD)患者Amplatzer介入封堵治疗术前及术后左心长轴切面和心尖四腔心切面。应用VVl分析软件对左心室各心肌节段长轴方向收缩期的速度(SVmax),应变(SSmax)、应变率(SSRmax)进行分析并比较。【结果】房间隔缺损封堵术前左心室心肌长轴方向SVmax、SSmax、SSRmax均较正常对照组降低,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封堵术后,左心室心肌长轴方向SVmax、SSmax、SSRmax虽仍较正常对照组降低(P〈0.05),但较术前升高(Pd0.05)。【结论】VVI技术能够客观、敏感的反应ASD患者介入封堵术前后左心室长轴收缩功能的变化。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右心室不同部位起搏对左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22例起搏器植入患者术中行右心室室间隔(RVS)及右心室心尖部(RVA)瞬间起搏,对照2种方法对左心功能的影响,其中12例最终行RVA起搏,10例行RVS起搏,随访6个月观察左心功能变化.超声检测指标包括: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每搏量(SV)、二尖瓣环平均收缩期峰值速度和舒张早期峰值速度(Mean Vs和MeanVe)、左心室收缩末容量(LVESV)和舒张末容量(LVEDV).结果 22例患者术中瞬间起搏与术前心功能比较,RVA起搏时LVEF和SV减低,RVS起搏时心功能无变化;术后6个月,RVA起搏组12例LVEF、SV、Mean Vs和MeanVe较术前均降低,RVS起搏组10例心功能与术前比较无差异.结论 瞬间和长期的RVA起搏均可降低左心功能,RVS起搏对左心功能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