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对比分析存在呼吸暂停症状的早产儿采用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和高流量加温湿化经鼻导管正压通气两种方式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以往由本院收治的存在呼吸暂停症状的早产儿60例,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方式进行治疗;治疗组采用高流量加温湿化经鼻导管正压通气方式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早产儿血气指标、住院治疗总时间、通气治疗期间出现的不良事件例数等。结果:治疗组早产儿呼吸暂停病情控制总有效率为91.7%,对照组为68.3%,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显著(P<0.05);两组早产儿血气指标:动脉血氧分压(Pa O2)、血氧饱和度(Sp 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 CO2)组间数据比较无差异性(P>0.05);与对照组相比较,治疗组患儿呼吸暂停消失时间、72h内呼吸暂停次数和无创通气时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存在呼吸暂停症状的早产儿采用高流量加温湿化经鼻导管正压通气方式进行治疗,能够在短时间内使患儿的呼吸状态恢复正常,尽可能缩短通气治疗时间,同时减少不良事件,充分保证患儿安全,并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加温湿化高流量鼻导管通气(HHHFNC)与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 2种无创通气呼吸支持治疗,对轻度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患儿初始治疗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择2017年6月至2018年11月,徐州市中心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收治的73例轻度NRDS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HHHFNC组(n=38)与NCPAP组(n=35),对其分别采取HHHFNC与NCPAP模式治疗。观察2组患儿初始呼吸支持治疗前及治疗后,动脉血气分析指标,如pH值、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 )及动脉血氧分压(PaO2),组间比较采用成组t检验,组内比较,则采用配对t检验。2组无创通气时间及中转机械通气治疗率、无创通气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分别采用成组t检验或χ2检验。本研究经过徐州市中心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审批文号:XZXY-LJ-20161122-010),患儿家长均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2组患儿性别构成比、出生胎龄、出生体重、入组时日龄、母亲产前24 h至7 d糖皮质激素使用率、HHHFNC或NCPAP治疗中肺表面活性物质(PS)使用率等一般临床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果①HHHFNC组患儿初始呼吸支持治疗后1 h、24 h动脉血气分析指标,如pH值、PaO2,均较治疗前显著增高,初始呼吸支持治疗后24 h PaCO2,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并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H值比较:t=2.090、2.945,P=0.040、0.004; PaO2比较:t=8.250、7.730,P均<0.001;PaCO2比较:t=9.677、P<0.001)。NCPAP组患儿初始呼吸支持治疗后1 h、24 h动脉血气分析指标,如pH值、PaO2均较治疗前显著增高,PaCO2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并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H值比较:t=2.020、3.632,P=0.047、0.001;PaO2比较:t=10.380、10.797,P均<0.001;PaCO2比较:t=2.666、10.627,P=0.010、<0.001)。2组患儿初始呼吸支持治疗后1 h、24 h的pH值、PaCO2、PaO2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2组患儿无创通气时间、中转机械通气治疗率分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HHHFNC组患儿鼻损伤发生率为0,显著低于NCPAP组的17.1%(6/3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07,P=0.025)。 结论HHHFNC与NCPAP对轻度NRDS患儿初始呼吸支持治疗疗效相当,HHHFNC导致的鼻损伤发生率显著低于NCPAP。由于本研究纳入样本量较小,并且未根据轻度NRDS患儿出生胎龄及出生体重进一步分层分析,HHHFNC与NCPAP对轻度NRDS患儿的初始呼吸支持治疗疗效,尚需要多中心、大样本、随机对照试验进一步研究、证实。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经鼻双水平正压通气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治疗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择2014年4月—2015年10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128例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数字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给予经鼻双水平正压通气)和对照组(给予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各64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65.43±3.36)、(75.68±4.26)mm Hg(1 mm Hg=0.133 k Pa),(49.88±3.97)、(41.04±2.59)mm Hg]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1.052、28.882、19.972、6.599,均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5.31%(61/64),高于对照组的81.25%(52/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117,P0.05)。两组患者通气时间、氧疗时间、住院时间[(68.72±5.67)、(138.78±14.21)h、(24.66±4.75)d与(59.28±3.56)、(94.51±6.64)h、(17.46±2.14)d]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经鼻双水平正压通气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可以有效增加潮气量与通气量,改善患儿的氧合功能,给予患儿更强的呼吸支持作用,值得在临床大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枸橼酸咖啡因联合加温湿化高流量鼻导管通气(HHHFNC)与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预防呼吸窘迫综合征(RDS)早产儿拔管失败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方法选择2017年9月至2019年2月,于东南大学附属徐州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接受气管插管、有创机械通气治疗后,准备拔除气管插管转为无创辅助通气治疗的72例胎龄为28~32周的RDS早产儿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联合治疗组(n=37,采用拔除气管插管前24 h开始应用枸橼酸咖啡因联合拔除气管插管后HHHFNC方案预防拔管失败)及对照组(n=35,拔除气管插管后单独采用NCPAP方案预防拔管失败)。采用成组t检验或χ2检验,对2组患儿一般临床资料、临床疗效、无创辅助通气相关并发症等,进行统计学比较。本研究经过东南大学附属徐州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审批文号:2017伦审第13号),患儿监护人均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 结果① 2组RDS早产儿性别构成比、出生胎龄、孕次、出生体重,以及母亲胎膜早破发生率、剖宫产术分娩率、受孕方式构成比、产前24 h至7 d糖皮质激素使用率、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生率,Ⅲ级RDS发生率、生后1 min及5 min Apgar评分、肺表面活性物质(PS)使用率及有创机械通气时间等一般临床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联合治疗组RDS早产儿拔管失败率、无创辅助通气时间、总用氧时间、住院时间、呼吸暂停次数分别为8.1%(3/37),3.5 d(1.0~15.0 d),11.0 d(4.0~28.0 d),15.5 d(6.0~29.0 d),11.0次(7.0~15.0次),均显著低于、短于或少于对照组的20.0%(7/35),6.5 d(2.5~18.0 d),15.0 d(6.0~32.0 d),22.0 d(7.0~36.0 d),18.0次(8.0~25.0次),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4.712、P=0.030,Z=-2.030、P=0.018,Z=-2.129、P=0.012,Z=-2.889、P=0.008,Z=-2.105、P=0.022)。联合治疗组早产儿达到足量经口喂养时间较对照组缩短,分别为10.0 d(6.0~20.0 d)和16.0 d(8.0~28.0 d),并且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Z=-2.857、P=0.010)。③联合治疗组RDS早产儿无创辅助通气相关并发症鼻损伤、腹胀及头部塑形发生率分别为10.8%(4/37)、10.8%(4/37)及8.1%(3/37),均分别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2.9%(8/35)、28.6%(10/35)及31.4%(11/35),并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4.782、5.140、5.982,P=0.028、0.021、0.012)。 结论较单独应用NCPAP,采用枸橼酸咖啡因联合HHHFNC方案预防RDS早产儿拔管失败,可降低拔管失败率、鼻损伤及腹胀等并发症发生率,缩短无创辅助通气及用氧时间,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经鼻间歇正压通气(NIPPV)和经鼻持续正压通气(NCPAP)治疗不同程度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为NRDS的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2012年3月-2017年6月聊城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221例符合本研究标准的NRDS患儿,结合胸部X光片进行Ⅰ、Ⅱ、Ⅲ、Ⅳ级分级,随机分为NIPPV组和NCPAP组进行监护治疗,观察治疗有效率及并发症。结果 Ⅱ、Ⅲ级患儿NIPPV组总有效率优于NCPAP组、应用肺表面活性物质(PS)例数、72 h内气管插管例数、严重呼吸暂停发生率明显少于NCPA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IPPV组和NCPAP组动脉导管未闭、颅内出血、气漏、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Ⅰ、Ⅳ级患儿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IPPV和NCPAP均可有效治疗Ⅰ级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对Ⅱ、Ⅲ级患儿经鼻间歇正压通气治疗优于经鼻持续正压通气。对Ⅳ级患儿两组治疗有效率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加温湿化高流量鼻导管通气(HHFNC)在预防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拔管失败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115例患儿,按照不同治疗方式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采用经鼻持续正压通气(NCPAP)治疗的、经过呼吸机机械通气后NRDS的60例患儿为对照组;采用HHFNC治疗同型NRDS的55例患儿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儿的动脉血氧分压(PaCO2)和二氧化碳分压(PaCO2)水平、拔管失败率、无创辅助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开奶时间、住院费用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PaCO2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无差异(t=1.07,P>0.05);观察组Pa CO2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3,P<0.05);观察组拔管失败率低于对照组,两组相比无差异(x2=0.20,P>0.05);观察组无创辅助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及开奶时间均小于对照组,两组相比无差异(t=0.24,t=1.09,t=1.36;P>0.05);观察组治疗费用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83,P<0.05);观察组鼻黏膜损伤率、腹胀率、肺气漏率及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22,x2=4.28,x2=4.30,x2=4.45;P<0.05)。结论:HHFNC对预防有创机械通气后拔管失败的效果与NCPAP近似,HHFNC在降低并发症发生及医疗费用方面具有一定优势。  相似文献   

7.
目的系统评价加温湿化高流量鼻导管通气(HHHFNC)和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措施预防早产儿拔管失败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等英文数据库,以及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及中国知网(CNKI)等中文数据库中,关于比较HHHFNC与NCPAP预防早产儿拔管失败疗效的随机对照试验(RCT)研究文献,对HHHFNC组与NCPAP组早产儿分别采用HHHFNC、NCPAP模式治疗。文献检索时间设定为2000年1月1日至2018年7月31日。由2位研究者按照本研究设定的文献纳入和排除标准独立筛选文献,评价纳入文献的质量并提取资料,采用Stata 12.0软件对HHHFNC与NCPAP预防早产儿拔管失败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进行Meta分析。HHHFNC与NCPAP预防早产儿拔管失败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的主要结局评价指标包括:有效性指标(治疗失败率、再插管率)与安全性指标(鼻损伤、气漏发生率);次要结局评价指标包括:院内死亡率,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动脉导管未闭(PDA)、脑室内出血(IVH)、早产儿视网膜病(ROP)等并发症发生率,以及达到全肠道喂养时间。 结果通过文献筛选,并追踪检索已获取全文的相关参考文献,共计8篇RCT研究文献符合本研究纳入、排除标准,纳入的早产儿为1 037例,其中HHHFNC组为518例,NCPAP组为519例。①针对HHHFNC与NCPAP预防早产儿拔管失败的主要结局评价指标的Meta分析结果显示,有效性指标方面,2组早产儿治疗失败率和再插管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OR=1.18、0.93,95%CI:0.87~1.59、0.67~1.30,P=0.286、0.687);而安全性指标方面,HHHFNC组鼻损伤与气漏发生率,则均低于NCPAP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OR=0.17、0.24,95%CI:0.11~0.26、0.09~0.63,P<0.001、=0.003)。②针对HHHFNC与NCPAP预防早产儿拔管失败的次要结局评价指标的Meta分析结果显示,2组早产儿院内死亡率(OR=0.93,95%CI:0.40~2.13,P=0.857),BPD发生率(OR=0.82,95%CI:0.66~1.11,P=0.202),IVH发生率(OR=0.76,95%CI:0.46~1.27,P=0.299),ROP发生率(OR=1.09,95%CI:0.69~1.73,P=0.713),PDA发生率(OR=0.89,95%CI:0.62~1.28,P=0.524)及达到全肠道喂养时间(SMD=0.47,95%CI:-0.35~1.29,P=0.264)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HHHFNC组早产儿NEC发生率显著低于NCPAP组,并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0.56,95%CI:0.33~0.95,P=0.032)。 结论HHHFNC与NCPAP相比,在预防早产儿拔管失败方面,有效性相似,而前者导致的鼻损伤、气漏和NEC发生率更低,安全性更高。但是,推荐HHHFNC模式作为预防早产儿拔管失败的首选无创通气模式仍然需谨慎。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经鼻间歇正压通气(NIPPV)治疗早产儿呼吸暂停(AOP)的临床疗效. 方法 选择2013年11月~2015年6月入住本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符合入选标准的早产儿,根据随机数字表分为NIPPV组与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组,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疗效、上机前、上机后2h、上机后48 h动脉血气、PaO2/FiO2(OI)、上机时间及并发症. 结果 共纳入符合标准的早产儿62例,其中NIPPV组33例,NCPAP组29例.NIPPV组和NCPAP组上机前血气pH[(7.275 ±0.104) vs.(7.260 ±0.095)]、PaO2[(50.6±11.2)vs.(46.6±11.2) mmHg]、PaCO2[(49.6±12.8)vs.(54.5±11.3) mmHg]、OI值[(213 ±62)vs.(188±6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上机后2h血气pH[(7.402±0.034) vs.(7.323±0.089)]、PaO2[(81.3±14.6)vs.(62.5±8.0) mmHg]、PaCO2[(38.1±5.6) vs.(44.0±9.6) mmHg]、OI值[(333±86)vs.(262±57)]及48 h血气pH[(7.419±0.029) vs.(7.363±0.052)]、PaO2[(79.9±10.4)vs.(68.7±15.4) mmHg]、PaCO2[(37.1±6.1)vs.(40.2 ±5.6) mmHg]、OI值[(370 ±59) vs.(316±7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NIPPV组治疗总有效率(69.7%)明显高于NCPAP组(34.5%),无创呼吸支持时间[(3.6±3.3)d]、用氧时间[(1.5±1.6)d]均短于NCPAP组[(7.8±9.4)d,(6.4±10.0)d],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两组使用氨茶碱比例(57.6% vs.55.2%)、有创呼吸支持比例(9.1%vs.3.4%)、住院时间[(34.8±20.1)d vs.(30.5±16.9)d]、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发生率(9.1%vs.17.2%)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NIPPV较NCPAP治疗AOP有更好的临床疗效,可减少呼吸支持及用氧,并且不增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早产儿合并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在“气管插管-应用肺表面活性物质-拔管”(INSURE)后使用经鼻同步间歇正压通气(NSIPPV)与经鼻持续正压通气(NCPAP)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3年7月于湖南省株洲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住院治疗的51例早产合并 NRDS,并需进行呼吸支持患儿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呼吸支持治疗方式,分为 NSIPPV组(n=25)与NCPAP 组(n=26)。分析比较两组患儿于呼吸支持治疗前及呼吸支持治疗后6 h、24 h、48 h等时间点的动脉氧分压(PaO2)、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呼吸指数(RI)、并发症及转归情况等(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湖南省株洲市妇幼保健院人体试验委员会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得到该委员会批准,分组征得受试对象监护人知情同意,并与监护人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两组患儿性别、胎龄、出生体质量等一般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本研究结果为:①两组患儿在治疗前,PaO2、PaCO2及 RI 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PaO2水平比较:两组在治疗后6 h及24 h比较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后48 h时,NSIPPV组显著高于 NCPAP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均在治疗后6h、24h及48h时较同组治疗前显著增高,治疗后24h及48h时较同组治疗后6h时显著增高,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治疗后24 h 时与同组治疗后48 h 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PaCO2水平比较:两组在治疗后各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在治疗后6 h时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及治疗后24 h 时与同组治疗后48 h 时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均在治疗后24 h、48 h时较同组治疗前及治疗后24 h、48 h时较同组治疗后6 h时显著降低,且?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经鼻间歇正压通气(NIPPV)和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治疗早产儿呼吸暂停的临床效果。方法100例呼吸暂停早产儿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间歇通气组予以NIPPV治疗,持续通气组予以NCPAP治疗,比较两组的呼吸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血气指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间歇通气组的呼吸功能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持续通气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PaCO_(2)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aO_(2)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间歇通气组的PaCO_(2)水平低于持续通气组,PaO_(2)水平高于持续通气组(P<0.05)。间歇通气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8.00%,低于持续通气组的24.00%(P<0.05)。结论与NCPAP相比,NIPPV治疗早产儿呼吸暂停的效果更佳,可有效促进早产儿康复,改善早产儿血气指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经鼻间歇湿化高流量正压通气联合纳洛酮在极低体重早产儿呼吸暂停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2月-2015年12月该院收治的78例合并呼吸暂停的极低体重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9例。治疗组采用经鼻间歇湿化高流量正压通气与纳洛酮联合治疗,对照组采用纳洛酮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效果、血气指标变化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治疗1个月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7.44%)明显高于对照组(76.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住院时间、氧疗时间、呼吸机使用时间、呼吸暂停持续时间、呼吸暂停次数及心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儿动脉血氧分压(Pa O_2)、氧饱和度(Sa O_2)及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 CO_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均显著提高(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5.13%)明显低于对照组(23.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经鼻间歇湿化高流量正压通气与纳洛酮联合治疗早产儿呼吸暂停患儿效果显著,可有效提高患儿血气指标,且安全高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加热湿化高流量鼻导管辅助通气(HHFNC)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PS)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9月-2016年10月张家口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早产儿84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通气方式分为观察组(39例)和对照组(45例)。两组患儿均给予PS治疗,对照组采用鼻塞式持续性正压通气(NCPAP)治疗,观察组采用HHFNC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检测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二氧化碳分压(PaCO_2)、氧分压(PaO_2)、动脉血氧饱和度(SaO_2)、氧合指数等血气指标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无创通气时间长于对照组,机械通气比例低于对照组,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鼻损伤、CO_2潴留、腹胀患者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气胸、动脉导管未闭合(PDA)、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院内感染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 h、24 h、72 h后,两组Pa O2、Sa O2、氧合指数逐渐升高,PaCO_2逐渐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SaO_2、氧合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S联合HHFNC或NCPAP治疗NRDS均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改善患儿呼吸状况、缓解临床症状,但HHFNC对患儿机体摄氧能力及气体交换功能改善更为显著,同时并发症发生率较低。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同步经鼻间歇正压通气(NSIPPV)及经鼻持续正压通气(NCPAP)治疗早产儿频发呼吸暂停的疗效。方法 将2015年1月1日-12月31日西北妇女儿童医院收治的≤34周发生频发呼吸暂停的早产儿40例纳入经鼻同步间歇正压通气(NSIPPV)组,并随机抽取2014年1月1日-12月31该院≤34周发生频发呼吸暂停的早产儿40例纳入经鼻持续正压通气(NCPAP)组,两组患儿胎龄均小于34周,出生时胎龄、出生体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儿分别给予综合治疗,观察两组效果。结果 NSIPPV组治疗频发呼吸暂停总有效率更高(P<0.01),两组给予辅助通气后1 h和12 h,24 h,48 h的pH、PCO2,PO2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两组总辅助通气时间和总氧气暴露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NIPPV组治疗失败转为气管插管机械通气几率明显少于NCPAP组(P<0.01),气漏发生率较NCPAP低(P均<0.01)。结论 NSIPPV治疗早产儿频发呼吸暂停较NCPAP更有效,血气结果明显改善,并减少气管插管机械通气几率,减少气漏发生,减少总体辅助通气时间。  相似文献   

14.
彭芬  吴华莉  田鹏 《中国妇幼保健》2014,(33):5530-5532
目的:比较经鼻间歇正压通气(NIPPV)与机械通气(SIMV+PC模式)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治疗情况。方法:将68例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IPPV)和对照组(SIMV+PC模式),两组均给予常规支持对症治疗,并应用肺表面活性物质替代治疗。比较两组血气分析指标、氧合指数(OI)、并发症等情况。结果:经过24 h、48 h的监测,两组Pa O2、Sa O2、Pa CO2、Fi O2、OI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两组同时间比较,上述指标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氧疗时间、呼吸机使用时间均较对照组短(P<0.05),两组住院时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和气漏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愈率为91.43%(32/35),对照组治愈率为84.85%,两组治愈率比较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NIPPV与机械通气均能改善患儿的通气和氧合状态,与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相比,可以降低VAP和气漏发生率,降低氧疗时间,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经鼻间歇正压通气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我院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接收的82例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为例,将其按照数字速记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41例患儿采取经鼻持续正压通气治疗,观察组41例患儿采取经鼻间歇正压通气治疗。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效果较好,其氧合指数、pH、PaCO2、成功率各项数据均优于对照组。结论使用经鼻间歇正压通气治疗方法,能够有效改善患儿的氧合指数和血气分析,减少患儿的无创通气治疗时间,并且能够有效减少并发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湿化高流量鼻导管辅助通气(HHFNC)呼吸支持在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机械通气撤机后的应用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3月该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收治的80例RDS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案分为鼻塞式持续性气道正压通气(NCPAP)组和HHFNC组,每组各40例。NCPAP组行NCPAP通气治疗,HHFNC组行HHFNC通气治疗。观察两组患儿通气治疗前和治疗48 h后的血气指标变化、无创通气时间和重新气管插管率及两组患儿的并发症情况。结果治疗48 h后,两组患儿的血气指标均显著改善,其中动脉血氧分压(PaO_2)、血氧饱和度(SaO_2)和pH值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但HHFNC组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_2)显著低于NCPAP组(P<0. 05);两组患儿的无创通气时间和重新气管插管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两组患儿的气胸、院内感染和颅内出血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但HHFNC组患儿的鼻部损伤和腹胀发生率显著低于NCPAP组(P<0. 05)。结论 HHFNC有助于改善RDS早产儿的血气指标,提高患儿的通气功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同步经鼻间歇正压通气+枸橼酸咖啡因对早产儿呼吸暂停(AOP)患儿治疗的临床效果,为促进AOP患儿的规范化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5年10月-2017年10月在邢台市第三医院新生儿科诊断为早产儿呼吸暂停的极低出生体质量早产儿67例随机分为研究组(NSIPPV组) 34例和对照组33例,研究组患儿在常规枸橼酸咖啡因基础上采用同步鼻塞式间歇正压通气治疗。对照组患儿在常规枸橼酸咖啡因基础上采用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如果未获得任何效果立即给予气管插管机械通气作为抢救性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效果。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患儿无创通气时间(9. 5±2. 8) d明显少于对照组患儿的(12. 0±2. 6) d,严重呼吸暂停发生率23. 5%和因无创通气失败须转为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的比例26. 4%明显低于对照组患儿的45. 5%和51. 5%,早产儿生发基质及脑室内出血发生率14. 7%明显低于对照组患儿的39. 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 05)。两组患儿在喂养不耐受、有创通气时间以及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发生率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 05)。结论与NCPAP比较,NSIPPV联合枸橼酸咖啡因组治疗极低出生体质量早产儿呼吸暂停虽未能减少有创通气时间、喂养不耐受及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发生率,但仍是可供临床选择的另一种安全和有效的无创辅助通气治疗方式,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加温加湿高流量鼻导管(HHFNC)呼吸支持与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在早产儿呼吸暂停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3月江阴市人民医院收治的90例呼吸暂停早产儿,使用投硬币法分为HHFNC组和NCPAP组,每组各45例。HHFNC组采用HHFNC呼吸支持治疗,NCPAP组采用NCPAP呼吸支持治疗。观察两组患儿的治疗有效率、机械通气时间、无创通气的时间、需氧时间、开奶时间、达全胃肠内喂养时间、住院时间及腹胀、鼻部损伤、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动脉导管未闭(PAD)发生率。结果两组患儿的治疗有效率、机械通气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HFNC组患儿无创通气时间及需氧时间短于NCPA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HFNC组患儿开奶时间、达全胃肠内喂养时间早于NCPA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HFNC组患儿住院时间短于NCPA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HFNC组患儿的腹胀及鼻损伤发生率低于NCPA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的BPD以及PDA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HFNC在早产儿呼吸暂停中呼吸支持效果与NCPAP无明显差异,但HHFNC能缩短无创通气时间、需氧时间及患儿住院时间,还能顺利开奶,减轻腹胀,使达全肠道喂养时间提前,同时住院时间更短,治疗费用更低。HHFNC还可以降低鼻部损伤的发生率,使患儿的舒适度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19.
《现代医院》2017,(3):409-411
目的探讨经鼻间歇正压通气(NIPPV)与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治疗极低出生体重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产科出生,诊断为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并排除合并先天畸形等的极低出生体重儿(VLBWI)69例,随机分为早期使用NIPPV组35例和早期使用NCPAP组34例,若这2种方式不能维持患儿生命体征则使用气管内插管,并使用肺表面活性物质(PS)气管内滴入,接呼吸机辅助呼吸。观察患儿出生5天后总气管插管有创呼吸支持率、PS使用率、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发病率、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无创呼吸机支持总时间、有创呼吸机使用时间、总用氧时间、气胸发病率、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发病率、总住院时间、死亡率。结果 NIPPV组早产儿出生5天后总插管有创呼吸支持率、PS使用率均低于NCPA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有创呼吸机使用时间短于NCPA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组间BPD发生率、VAP发生率、总用氧时间、气胸发病率、NEC发病率、总住院时间、死亡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早期使用NIPPV可降低RDS患儿出生5天后总插管有创呼吸支持率,降低PS使用率,缩短有创呼吸机使用时间,临床疗效优于NCPAP。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