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海南医学院学报》2017,(13):1801-1804
目的:探讨通心络联合曲美他嗪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患者中应用对心功能影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3月~2016年9月期间因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需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患者190例,按入院时间先后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95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阿司匹林、单硝酸异山梨酯、酒石酸美托洛尔、硫酸氢氯吡格雷、卡托普利、阿托伐他汀钙和利尿剂)和曲美他嗪片,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通心络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生化指标超敏C-反应蛋白(hs-CRP)、醛固酮、N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6和心功能指标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每搏输出量(SV)。结果:治疗后两组生化指标均较本组治疗前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hs-CRP、醛固酮、NT-proBNP、TNF-α和IL-6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心功能指标均较本组治疗前显著改善,其中LVEDV、LVESV显著降低,LVEF、SV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LVEDV、LVESV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后,观察组治疗后LVEF、SV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心络联合曲美他嗪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患者中应用临床效果较好,可稳定斑块,有效改善微循环和心功能,推荐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2.
伍裕 《中国医药导报》2015,(4):129-132,136
目的探讨中医治疗对心肌梗死(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内介入治疗(PCI)后心肌再灌注和心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选择2013年2月~2014年2月在贵州省毕节市第一人民医院中医科就诊,明确诊断为AMI急性期且具有PCI适用征的83例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中医综合治疗组41例及对照组42例。两组均予PCI及西医相关治疗,中医综合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中医中药的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PCI术中心肌梗死溶栓治疗(TIMI)后心肌灌注分级(TMP)、PCI术后90 d的心功能相关指标左心室舒张末容量(LVEDV)、左心室收缩末容量(LVESV)、每搏输出量(SV)及左心室射血体积分数(LVEF)的变化情况。结果 1中医综合治疗组TMP 2~3级患者37例,TMP 0~1级患者4例,对照组分别为29、13例,中医综合治疗组TMP 2~3级所占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2两组住院期间心功能指标LVEDV、LVESV、SV、LVEF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PCI术后90 d,对照组LVESV、SV、LVEF等指标均明显优于同组住院期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而LVEDV与住院期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综合治疗组患者PCI术后90 d的LVEDV、LVESV、SV、LVEF等心功能指标[(122.47±38.45)、(66.07±20.20)、(75.01±18.12)m L,(52.84±6.07)%]均明显优于同组住院期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且LVESV、SV、LVEF均显著优于对照组[(77.45±17.31)、(67.03±15.49)m L,(48.25±7.5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据PCI治疗前后中医疾病机制变化,在PCI基础上加以中医治疗可以更明显地改善AMI患者心肌再灌注情况,缩小心肌梗死灶,改善心功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通心络联合曲美他嗪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患者血脂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1年5月~2013年5月三河市医院心内科160例STEMIPCI术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常规应用拜阿司匹林、硫酸氢氯吡格雷、硝酸异山梨酯、酒石酸美托洛尔、卡托普利、利尿剂、阿托伐他汀;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通心络胶囊、盐酸曲美他嗪,疗程12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变化。结果 两组治疗后TC、TG、LDL—C及HDL—C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血脂变化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LVEF升高,LVEDV、LVESV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组LVEF、LVEDV、LVESV指标较对照组变化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心络联合曲美他嗪对STEMIPCI术后患者血脂及心功能的改善效果明显,能显著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4.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3):35-38+封三
目的探讨曲美他嗪联合左卡尼汀治疗心力衰竭的效果及对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9月~2018年9月我院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34例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67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仅予以曲美他嗪进行治疗,研究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予以曲美他嗪联合左卡尼汀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有效率、左心室重构各项指标变化情况、心理状态变化情况及生存质量变化情况。结果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低于研究组(P0.05),治疗前两组LVEF、LVESV、LVEDV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LVEF、LVESV、LVEDV水平改善差于研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SAS、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SAS、SDS评分高于研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生存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生存质量低于研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心力衰竭过程中,曲美他嗪联合左卡尼汀可提升治疗效果、改善左心室射血分数,减少患者负面情绪,提升生存质量,值得临床上广泛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曲美他嗪联合芪苈强心胶囊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影响。方法:分析2013年6月-2018年6月本院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00例的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方式不同进行分组,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0例。观察两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治疗前后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室射血分数(LVEF)情况,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前LVESV、LVEDV、LVEF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LVESV、LVEDV均低于治疗前,LVEF高于治疗前,观察组患者治疗后LVESV、LVEDV均低于对照组,LVEF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曲美他嗪联合芪苈强心胶囊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具有很好的协同效果,在改善心功能方面的效果更佳,心功能改善明显,提高了心肌收缩水平,效果良好,利于患者临床疗效的改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补阳还五汤辅助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对心肌梗死后患者心脏重塑及心功能改善的作用。方法将90例心肌梗死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5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服补阳还五汤,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左心室舒张期内径(LVDd)、左心室收缩期内径(LVDs)、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T)、左心室心肌重量(LVM)、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每搏输出量(SV)、心搏量(CO)、射血分数(EF)、二尖瓣E波峰值流速/A波峰值流速(E/A)。结果治疗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5. 55%(34/45),治疗组的总有效率93. 33%(42/4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患者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 0. 05);且治疗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 0. 05)。两组患者治疗后LVDd、LVDs、LVPWT、LVM心脏重塑指标均低于治疗前(P 0. 05);且治疗组患者治疗后LVDd、LVDs、LVPWT、LVM心脏重塑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 05)。两组患者治疗后心脏功能指标LVESV和LVEDV均显著性低于治疗前(P 0. 05),SV、CO、EF、E/A均显著性高于治疗前(P 0. 05);且治疗组患者治疗后LVESV和LVEDV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 05),SV、CO、EF、E/A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 05)。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显著大于对照组(P 0. 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的中医证候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治疗后(P 0. 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的LVDd、LVDs、LVPWT、LVM均显著小于对照组患者治疗后(P 0. 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的LVESV和LVEDV均显著小于对照组治疗后,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的SV、CO、EF、E/A均显著大于对照组治疗后(P 0. 05)。结论在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的基础上加服补阳还五汤治疗心肌梗死患者时,改善心脏重塑和心脏功能的作用更理想,具有临床应用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糖尿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长期服用曲美他嗪的效果。方法:选取78例AMI合并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术后是否给予曲美他嗪治疗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其中对照组给予PCI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长期服用曲美他嗪治疗,比较治疗前后两组心功能指标的变化情况及心脏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超声心动图E/A比值、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内径(LVES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及B型利钠肽(BNP)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FBG、2 hFBG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7.95%(7/39),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8.72%(19/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合并糖尿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给予曲美他嗪长期服用,可有效改善患者心功能和血糖水平,减少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曲美他嗪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介入治疗(PCI)后心功能、左心室重构的影响及可能的机制。方法:选择60例首次行择期PCI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成曲美他嗪治疗组(31例)和常规治疗组(29例),两组均接受冠心病二级预防治疗且使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种类及剂量相同,曲美他嗪组在术前7d加用曲美他嗪治疗(20mg,3次/d)共12周。分别在用药前及用药12周后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比较两组患者的心功能指标每搏量(SV),心输出量(CO),心脏指数(CI),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房(LA),左室(LV),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舒张末期容积指数(LVEDVI),左室收缩末期容积指数(LVESVI)。同时测定两组患者用药前和用药12周后血清胎盘生长因子水平。结果:用药12周后曲美他嗪治疗组患者的SV,CO,CI及LVEF较常规治疗组显著增高(P<0.05),而LA,LV,LVEDD,LVESD,LVEDVI,LVESVI较常规治疗组明显减小(P<0.05)。曲美他嗪组用药前和用药12周后血清胎盘生长因子水平低于常规治疗组,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曲美他嗪可能通过抗炎作用而改善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后心功能及左心室重构。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曲美他嗪联合辛伐他汀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左心室重构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病例80例,根据用药方案不同分成观察组、对照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给予辛伐他汀治疗,观察组给予曲美他嗪联合辛伐他汀治疗,对两组患者左心室重构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疗效优良率97.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7.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LVEF、LVESD、LVEDD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LVEF、LVESD、LVEDD指标改善情况较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舒张压、收缩压、心率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治疗前,两组患者IL-6、TNF-α、Hs-C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IL-6、TNF-α、Hs-CR个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给予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左心室重构应用曲美他嗪联合辛伐他汀治疗,可显著提高患者心功能指标,对于改善血压、心率,提高患者自身免疫水平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参麦注射液联合比索洛尔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8月-2016年8月就诊的100例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参麦注射液+比索洛尔)和对照组(常规治疗)各50例。对比两组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LVEDV、LVESV和LVEF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LVEDV、LVESV和LVEF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LVEDV和LVESV均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LVEF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冠心病心力衰竭应用参麦注射液联合比索洛尔治疗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心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沙库巴曲缬沙坦钠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的效果,使其更好改善预后。 方法 纳入急性心肌梗死伴有心力衰竭且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86例,据临床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贝那普利)和观察组(沙库巴曲缬沙坦钠),每组43例。比较2组术后3个月心脏超声指标[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eft ventricular end-systolic volume,LVESV)、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ef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volume,LVEDD)、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 LVEF)、每搏输出量(stroke volume,SV)]、血清学炎症因子变化[超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和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erminalpro-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6 min步行实验、不良反应发生率、预后及转归等。 结果 治疗后,2组LVESV、LVEDD低于治疗前,LVEF、SV高于治疗前,观察组LVESV、LVEDD低于对照组,LVEF、SV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hs-CRP、IL-6、NT-proBNP水平低于治疗前,观察组hs-CRP、IL-6、NT-proBNP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低血压、高钾血症、肾功能不全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再发心肌梗死、室性心动过速/频发室性期前收缩、心源性猝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心力衰竭再住院率低于对照组,6 min步行实验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与贝那普利相比,沙库巴曲缬沙坦可改善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左心室心功能、左心室重塑,增强其活动耐量,降低心力衰竭再住院率,但并不增加不良反应及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参芎葡萄糖注射液对急性心梗冠脉介入治疗后心室重塑的影响。方法:2011年6月-2012年6月本院心内科收治的急性心梗患者118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取常规药物治疗并行PCI术,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参芎葡萄糖注射液,比较两组治疗后心室重塑的影响。结果:两组术后4周心脏超声各项指标较术后1周均有明显改善(P〈0.05);观察组术后1周和术后4周LVESV、LVEDV和LVEF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芎葡萄糖注射液对急性心梗冠脉介入治疗后心室重塑效果较好,可明显改善心室功能,抑制心室重塑,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清脑钠肽(BNP)水平与梗死后左室重构(LVR)及心功能的关系。方法测定21例AMI患者血清BNP水平并同时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测量左室舒张末期、收缩末期内径(LVDd、LVDs)、左室舒张末期、收缩末期容积(LVEDV、LVESV)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21例AMI患者血清BNP水平显著升高,在LVR升高更为显著(P<0.01)且BNP水平与LVDd、LVEDV、LVESV显著呈正相关(r=0.44,0.48,0.62;P<0.05,0.05,0.01)与LVEF呈负相关(r=-0.64,P<0.01)。结论BNP可作为AMI早期诊断和发现LVR及心功能减低的一种简单易行的标志物。  相似文献   

14.
庞新权  郭鑫  李洁 《中原医刊》2009,(12):30-31
目的评价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对心肌梗死并左心功能不全患者左心收缩功能的作用。方法62例心肌梗死并左心功能不全患者,其中急性心肌梗死32例,陈旧性心肌梗死30例。行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及支架植入术,术后随访3个月。超声心动图测定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左房内径(LAD)、左室舒张末容积(LVEDV)、左室收缩末容积(LVESV)、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左室短轴缩短率(LVFS),比较治疗前后各参数的变化。结果PCI治疗后LVED、LAD、LVEDV、LVESV较治疗前均明显减少。LVEF和LVFS明显增高(P〈0.01),血运重建时间越早,心功能恢复越好。结论心肌梗死并左心功能不全患者尽早行PCI治疗,可改善心脏功能,逆转左室重构。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血运重建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心室重塑和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5例AMI患者分为两组,常规强化内科保守治疗组(A组,n=20)和在此基础上的血运重建治疗组(B组,n=45),20例正常人为对照组(C组);应用超声心动图观察两组AMI后1周、3月及6月时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二尖瓣血流舒张早期流速与心房收缩期流速的比值(VE/VA)。。结果:A组和B组各时点的LVEDD、LVESD、LVEDV及LVESV均大于C组(P〈0.05),LVEF和VE/VA均小于C组(P〈0.05);B组6月时LVEDD、LVEDV、LVESV及3月和6月时LVESD较A组相应时点显著降低(P〈0.05),而B组6月时LVEF较A组显著升高(P〈0.05),A组和B组同时点间的VE/VA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AMI患者出现明显左室重塑和心脏收缩、舒张功能减退,血运重建可有效恢复冠状动脉前向血流,抑制AMI后中期心室重塑,并改善左室收缩功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早期脑钠肽(BNP)水平与左室重构的关系。方法:选择AMI患者(60例)和对照组(22例)在入院后(24 h内)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测定血清BNP浓度,入院后第7~10天内行心脏超声检查,测量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和舒张末期容积(LVEDV)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观察BNP水平与AMI患者心功能,心肌梗死范围及左室重构指标LVESV、LVEDV和LVEF的关系。结果:AMI患者心功能越差,心肌梗死范围越大,BNP浓度越高(P〈0.01);血清BNP水平与LVESV、LVEDV呈正相关,与LVEF呈负相关。结论:急性心梗后BNP水平升高与左室重构相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倍他乐克对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心室重塑的影响作用。方法:选取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70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2例常规治疗,观察组38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倍他乐克,观察、测定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3个月及6个月的心功能及心室重塑指标和两治疗6个月后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治疗6个月后LVESV、LVEDV和LVEF得到显著的改善(P<0.05),且治疗6个月后,两组患者间LVESV和LVEF间的变化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倍他乐克能有效防止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室重塑,改善心功能,有效改善患者的长期临床结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卡维地洛联合奥美沙坦长期应用治疗心肌梗死患者对左室重构及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选取62例心肌梗死患者,给予卡维地洛和奥美沙坦治疗。于治疗前和治疗后6个月,测定其血浆中肾素活性(PRA)、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血浆醛固酮(ALD)、血浆去甲肾上腺素和肾上腺素的变化;随访2年,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测定左心室舒张期末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期末内径(LVESD)、左心室舒张期末容积(LVEDV)、左心室收缩期末容积(LVESV)和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观察各组患者在用药前后心室重构的逆转、心脏功能变化。结果治疗组经过2年的治疗后,患者体内PRA、AngⅡ水平均显著下降,治疗前后LVESD下降和LVEF上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卡维地洛联合奥美沙坦可以降低体内激素水平,并对左室重构及左室功能均有一定疗效。  相似文献   

19.
Leftventricularremodeling(LVR,bywhich ismeantthemorphologicalandfunctionalchangeofleftventricle)afteracutemyocardialinfarction (AMI)couldcausenotonlysevereinjuryofleftventriclefunctionbutalsoincreasetheoccurrence ofcomplicationsaswellasdeathrate(1).Forthisreason,treatmentofLVRbecomesoneofthehot spotsintheresearchfieldofcardiologyatpresent.Ithasbeenprovedthatsometherapieshaveanim pactonLVRsuchasbloodcirculationreconstruc tion,angiotensin convertingenzymeinhibitor(ACEI)andβ acceptorbloc…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