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现代护理学从“以疾病为中心”的护理模式进入“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发展阶段,护理“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与现代护理学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理念不谋而合。我院对2000级和2001级本科生41人,实行导师制带教模式,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体会如下。  相似文献   

2.
对中医情志护理的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现代护理学从“以疾病为中心”转变为“以病人为中心”,并进一步向“以人的健康为中心”的新的护理模式发展。在这当中,中医护理遵循“治未病”的原则,重视患者的情志护理,体现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使患者恢复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3.
随着医学模式的发展与转变,人们对健康要求的提高。护理工作从以前的“以疾病为中心”的护下向“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转变,护理人员为,适应新的护理方式,必须在诸多方面提高、完善自己,从而适应新的护理模式对护理工作的要求,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相似文献   

4.
陈勇  陈丽 《新疆医学》2010,40(8):136-138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医学模式的转变,护理模式也随之发生了转变,已从过去单纯的“以疾病为中心”转变到“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并将发展为“以人的健康为中心”,这将使护理专业人员工作范围从医院临床向健康体检,向社区扩展,提倡健康生活理念,预防减少疾病发生发展,为人类健康提供高质量的护理服务。  相似文献   

5.
高欣 《吉林医学》2008,29(14):1211-1212
我院的护理工作近年来始终坚持“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管理理念,认真落实“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措施,服务态度从根本上有了明显好转,护理质量得到了显著提高,经过近几年实践,总结出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6.
随着科学事业的突飞猛进,医学模式已由“生物医学”模式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护理观念也随之作出了相应调整,从“以疾病为中心”发展到“以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而心理护理又占据护理工作的重要位置,越来越被重视。因此,重视术前患者的心理护理显得十分重要,已成为外科护理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一项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7.
庞艳蓉  颜麒麟  陈静 《西部医学》2012,24(6):1223-1225
目的探讨建立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工作模式,落实“优质护理服务”。方法将16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病房管理工作及护理,观察组采用“鱼骨图”分析方法指导病房管理工作,切实推进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工作模式,包括转变护理理念,深化基础护理;合理配置护士人力,实施护士分层次使用,完善护理工作制度和流程,建立切实有效的绩效考核体系等。结果建立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工作模式以来。病人满意度、基础护理质量评分提高,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病房管理中,建立以病人为中心,提供优质护理服务的护理工作模式,可有效提高护理质量和病人满意度。  相似文献   

8.
田利平 《实用医技》2007,14(35):4868-4869
过去,手术室的护理工作较机械被动,每天护士在手术室等待护工将患者接到手术室来,并错误的认为手术室的配合工作,应更多地体现在与手术医生的默契配合,而忽视了患者的亲身感受;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健康内涵的升华,我院的护理模式也相应地由“以疾病为中心”转为“以患者为中心”的整体护理。近年来,我科积极开展整体护理,优化为患者服务的工作流程,开展了术前、术中、术后“一条龙”服务的工作模式,具体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对儿科护理工作及对患儿家长的影响。方法树立“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服务理念,为患儿营造温馨的家庭式的就医环境,为家长提供信息支持及健康指导。结果提升了儿科护理服务内涵,密切了护患关系,使90%以上的家长在婴幼儿喂养、护理技能方面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结论“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符合了“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使家长从服从、配合治疗到共同参与型治疗,潜移默化中锻炼了家长育儿能力,提升了护理服务品质,营造了和谐医患关系。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随着社会发展以及人们对护理质量要求的不断提升,产科护理服务理念逐渐由以往传统的“以疾病为中心”模式转变为“以孕妇为中心、以家庭为主体”的模式[1];家庭作为社会最基本的社会单元,不仅可以满足孕妇诸多基本需求,同时还是重要的教育和社会化场所,能有效满足孕产妇心理及生理需求[2]。本研究将“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运用产科的护理工作中,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社会的进步,人们对健康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护理工作也必须从以前的“以疾病为中心”的护理向“以疾病为中心,以人本为理念”的人性化护理转变。护理人员为了适应新的护理模式,就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以满足患者在生理、心理、社会、精神等方面的要求,为患者营造舒适的就医环境,使患者在就医全过程中感到方便、舒适和满意。根据我科住院患者的特殊性,在整体护理的基础上,为住院患者开展了人性化护理,体现了对患者的人性化、人文化关怀,通过人性化服务,带来了一种和谐、相互理解的氛围,获得满意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2.
王君华 《中外医疗》2009,28(36):191-192
当前,以病人为中心开展护理工作已成为卫生行业的共识。本文探讨了“以病人为中心”的质量评定方法,从护理态度和护理技能两方面,把“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转化成具体的可操作的工作标准和方法,为落实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提供了实践的标准。  相似文献   

13.
贺艳  范红 《中国民康医学》2007,19(4):159-159
“以病人为中心,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为主题”的医院管理年活动已在全国展开,作为护理管理者如何更新管理理念,改进管理模式,提高管理水平是适应医院管理挑战的当务之急。质量管理是护理管理的核心,也是近年来国内外医院管理关注最多、发展最快、研究最活跃的课题。现代护理管理研究的成果集中体现在管理理念的更新、工作模式的建立和服务模式的转变3个方面,其中,最重要的是护理质量管理理念的更新。  相似文献   

14.
随着社会的进步,我国中医事业的蓬勃发展,人们对健康的需求不断提高,促使社区护理工作更进一步深入到人类生活的每一个方面。为实现“人人享有卫生保健”这一全球性战略目标,社区护理模式也出现了巨大变革。社区中医护理以人的健康为中心,以家庭为单位,以中医理论为指导,全面贯彻中医护理程序的一种工作模式,它与祖国医学“天人合一”的自然观,“身心统一”的整体观,辨证施护的护理观相吻合,而如何将传统的中医护理与发展中的社区护理模式有机地结合,创造出具有中医特色的社区护理模式,是我中心开展中医特色的社区护理的关键,现将其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
王芳  卞加花 《卫生职业教育》2007,25(17):107-107
1培养“以健康为中心”的护理新观念 以系统化整体护理模式逐渐取代传统的护理模式,“以疾病为中心”的护理观念逐步向“以健康为中心”的护理观念转变。过去的护理教育基本上是“以疾病为中心”、以技术操作为分工来设置课程和教学内容,所培养出来的护士把疾病护理看作是中心任务,认为疾病痊愈也就意味着护理的结束,忽略了病人的心理需要,与现代护理的要求存在较大距离。系统化整体护理模式的开展,要求护理人员视服务对象为一个功能整体,在进行护理服务时,提供包含对服务对象生理、心理、社会、精神、文化等方面的全面帮助和照顾。  相似文献   

16.
秦晶  崔杨  刘敏 《吉林医学》2009,30(16):1837-1837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护理模式已由传统的以“以疾病为中心”转变为以“以患者为中心”,强调人的生理、心理、精神、文化的统一整体。目前,树立以人为本的整体护理理念,满足患者身心的健康需求已成为临床护理工作发展的方向。在护患纠纷中,患者不满意的主要不是技术问题,而是护士在护理工作中缺乏耐心,从而产生的沟通障碍。患者来自不同地域,文化水平也各有不同,  相似文献   

17.
兰小云  谈丽明 《基层医学论坛》2010,14(6):I0001-I0001
为了适应新时期的护理工作,提高护理服务水平,护士应改变以往的护理服务理念,并把“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模式充分运用到实际中去,要有高尚的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较强的业务素质,擅长处理各种各样关系的能力,还要有长远的眼光,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临床专业水平,在护理工作中体现自身的价值。  相似文献   

18.
在医疗改革形势下,产科病房工作人员通过开展优质护理,改变了服务理念,规范了护士行为,改革了工作模式,明确了岗位职责,夯实了基础护理,丰富了护理工作内涵,加强安全措施防范,在“优质护理示范工程”的大潮下,真正体现了“以人为本”, “以病员为中心”,为孕产妇提供高教、安全、优质的护理服务.  相似文献   

19.
现代护理学从临床实践到理论研究经历了“以疾病为中心”、“以患者为中心”和“以人的健康为中心”的发展阶段,护理工作的地位、任务、作用、目标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现代护理观要求护理工作承担身体、心理、社会治疗的三重任务——将躯体治疗与心理护理融为一体,既会护理“病”,更会护理“人”。因此,今天的护理教学在专业培养目标上强调了运用护理程序进行整体护理的能力,并按医学模式转变和整体护理需要优化了课程结构,使传统的生物医学课程偏重状况得以改善,人文学科比重要有较大提升,使传统护士培养中以医学为导向的课程体系向“突出护理、注重整体、加强人文、体现社区”的新型护理课程体系转化,着重体现出了护理工作中人文精神的需要所在。  相似文献   

20.
精神分裂症整体护理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医学的目的不再只是寿命的延长,而是更注重生存质量的提高。精神科整体护理最好地体现了这一目标。下面就其研究概况以及与康复的关系进行讨论。1历史回顾1.1护理模式的转变纵观护理一百多年的历史,护理的概念和内涵随其理论研究和临床实践的发展,逐步从简单的“照顾、照料”向纵深方向拓展和延伸。现代护理学的发展经历了“以疾病为中心”到“以病人为中心”到“以人的健康为中心”三个阶段〔1〕。“以疾病为中心”的护理工作模式是在生物医学模式特定的时代背景下产生的,而“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模式则是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