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2.
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形态定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探讨急性髓系白血病(AML)一疗程缓解与一疗程内死亡患白血病细胞的形态定量参数的差异及临床意义。方法:用体视学方法,利用普通光镜,手工测试23例AML患首次骨髓瑞化染色涂片中白血病细胞各自参数,并进行形态定量分析。结果:AML,M1,M2型缓解细胞体参数明显大于死亡组(P<0.01),M3,M4型缓解组细胞体参数小于死亡组(P<0.05)。胞核参数缓解组均大于死亡组(部分P<0.01)。结论:测量AML细胞形态学参数可能较早期地提示患的预后。  相似文献   

3.
全髓白血病的骨髓超微结构及细胞化学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4.
5.
本文应用透射电镜(TEM)对21例各种类型白血病患儿的白血病细胞的超微结构进行了观察,发现各型白血病细胞具有共同的超微结构的异常变化,如均出现核泡、核内假包涵体、核内小体及线粒体的结构破坏等,亦观察到可作为各类型白血病鉴别特征的各自特殊的形态表现,并见到两种不同结构的病毒样颗粒及一些白血病细胞的少见表现,如颗粒型急淋及急淋白血病细胞中的包绕核染色质的核泡(Sep-aration)。初步探讨了用透射电镜观察白血病细胞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小儿急性白血病骨髓有核细胞的形态定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对39例小儿急性白血病及8例对照组骨髓涂片中的有核细胞进行形态定量测定。选择11个 参数作各不同组间的差别显著性检验,采用Bayes准则逐步判别分析,建立判别函数式。结果:(1)除细胞形状参数外,其余10个参数(涉及细胞面积、核面积、核面积与细胞面积比、胞浆面积及核的形状)在对照组与白血病之间及各白血病亚型之间均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显著性差别.(2)3组判别函数式(对照组、ALL、AML间的判别;L1、L2、L3间的判别;M2、M3、M30、M56、M6间的判别)具有满意的判别分类效果,四代准确率均在90%以上。  相似文献   

7.
目的:进一步了解急性白血病 ( AL)形态、细胞化学、免疫分型及髓过氧化物酶基因 ( MPO m RNA)表达。方法:采用细胞形态学、细胞化学染色、间接免疫荧光法和链亲和素 -胶体金原位杂交法对 137例 AL 患者进行分型。结果 :4 1例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 AL L)中有 5例表达髓系抗原 ,7例 MPO m RNA表达为阳性 ;91例急性髓系白血病 ( AML)中有 8例表达淋系抗原 ,所有髓系均不同程度的表达 MPO基因。 5例为 FAB不能分类的 AL( U AL) ,其中 1例表达淋系抗原 ,2例表达髓系抗原 ,3/ 5例 MPOm RNA为阳性。 结论 :联合分析 AL 形态学、细胞化学、免疫学及 MPO m RNA表达等特点 ,对于 AL 的诊断和指导治疗均有重要意义。此分型弥补了 FAB分类法的不足  相似文献   

8.
急性白血病各亚型细胞形态鉴别体会右江民族医学院附院检验科潘云(百色533000)急性白血病的分型是临床制订治疗方案、评定疗效和判断预后的重要依据。目前虽然急性白血病的分型向MIC方向发展,但形态学检查仍为分型的基本手段,在工作中常发现急性白血病各亚型...  相似文献   

9.
10.
脊索瘤细胞形态定量分析第三临床学院病理科崔亚南,杨华,王维忠,赵连生关健词脊索瘤,定量分析,细胞形态中图号R738R365脊索瘤是发生在脊椎的恶性骨肿瘤,免疫组织化学的应用,为临床病理专业工作者提供了鉴别诊断的较有价值的依据。然而对该肿瘤的细胞做形态...  相似文献   

11.
应用系列单克隆抗体对29例小儿急性白血病进行免疫表型研究,并对其中的12例作电镜超微结构、电镜细胞化学观察。结果显示,用不同研究手段对白血病进行髓系、淋系的分类诊断基本(?)符,根据白血病细胞免疫表型可以明确细胞的不同来源及分化程度,研究中还发现,有较多的混合表型病例(24%)。提示白血病细胞常表现为异质性抗原表达紊乱。电镜观察可以弥补光镜的不足,与光镜结合可提高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12.
运用电镜及形态测量技术对7例毛细胞白血病患者的骨髓穿刺及外周血标本进行了系统观察。结果表明,不同病例毛细胞的超微结构不全相同,根据其超微形态特征可分为二类:典型Ⅰ型毛细胞白血病和Ⅱ型毛细胞白血病。在一例典型毛细胞白血病细胞胞浆中见有少数小的电子致密颗粒,其性质和意义尚不清楚。本文根据两类毛细胞白血病的细胞超微结构差异,对其不同来源的可能性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用电镜及超微结构细胞化学方法,观察并比较了RA及DMSO诱导HL-60细胞分化的演变过程,两种诱导剂均可使HL-60细胞分化为有吞噬功能的粒细胞,但DMSO处理组尚出现少量分化为单核细胞。超微结构和细胞化学的结果说明RA诱导HL-60细胞分化有一个清晰的成熟演变过程。在诱导剂处理四天中,从最初表现为核变形至分裂、胞浆A颗粒由疏松变为致密以及S颗粒和吞噬活动出现;MPO反应从开始时出现于内质网、核膜腔、A颗粒,演变为最终只存在于A颗粒。DMSO处理细胞在第二、三天间有一个诱导分化的转折点。对上述结果进行了初步讨论、  相似文献   

14.
用定量细胞化学方法观察了小鼠白血病淋巴细胞及正常淋巴细胞中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乳酸脱氢酶、琥珀酸脱氢酶及两种黄递酶的活性变化.结果提示:磷酸戊糖途径在小鼠白血病细胞的糖代谢中占有重要地位,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的活性变化似乎是细胞癌变的一种生物化学标志.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大鼠肾小体发育过程中上皮细胞超微结构的形态变化规律。方法 采用电镜切片技术,对不同时期大鼠肾小体上皮细胞发育过程中各阶段超微结构的变化规律进行观察。结果 上皮细胞在发育过程中,细胞排列从紧密到分散,细胞质从少到多。胞体从柱状到扁平,细胞突起从无到有,从少到多。结论 随着发育过程中形态的改变,上皮细胞逐渐参与了肾小球滤过屏障的组成。  相似文献   

16.
在81例嗜铬细胞瘤病理分析的基础上,作了10例良性嗜铬细胞瘤(benign pheochromocytoma,BP)和2例恶性嗜铬细胞瘤(malignant pheochromocytoma,MP)的超微结构观察,其中3例做了扫描电镜。发现BP和MP瘤细胞胞浆内的分泌颗粒,明显多于对照组;深电子密度的颗粒尤多。肾上腺髓质内BP和主动脉旁BP,结构基本相同。后者瘤细胞核呈不规则型为多;核内见中等密度、园形、均质的脂滴样小体。2例青少年的MP椎体转移灶。均为肾上腺外瘤(膀胱和主动脉旁),瘤细胞呈明显异型性,BP和MP与血管关系密切,瘤细胞绕于毛细血管,小血管周围,分泌激素可见有内皮细胞逆向吞饮;血窦和小血管为弥散和管道而入血。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预防急性预防急性白血病化疗引起的胃肠道反应的疗效。方法:将90例联合化疗的急性白血病患者随机分为三组:A组(中西医结合组)30例,服用自拟降逆止呕汤结合盐酸利多卡因静滴。B、C组(胃复安组、蒽丹西酮组)各30例,分别单用胃复安肌注、蒽丹西酮静脉推注,观察各组化疗中恶性呕吐次数的变化。结果:A组有效率93.33%,显效率90.00%,疗效显著高于B组(有效率36.67%,显效率33.33%),P<0.01,与C组(96.67%,93.33%)疗效大致相同。结论:中药结合利多卡因预防急性白血病化疗引起的胃肠道反应,疗效高,价格低廉,可作为一种新的化疗辅助用药方法。  相似文献   

18.
电镜细胞化学及免疫标记检测在急性白血病诊断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电镜细胞化学及免疫标记检测在急性白血病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对临床初治急性白血病(AL)在形态学分类的基础上结合有关免疫标记的检测开展了电镜髓过氧化物酶(MPO)、血小板过氧化物酶(PPO)细胞化学的研究。结果 发现有2例细胞分别诊断为L1及L2的病例被重新诊断为轻向分化型急性髓系白血病(Mo),1例疑诊为急性原巨核细胞白血病的病例通过电镜PPO阳性得到确诊。结论 白血病细胞免疫标记的检测及电镜细胞化学对急性白血病分类中髓系特征的判断具有敏感性好,特异性高的优点。  相似文献   

19.
小鼠颗粒子宫腺细胞的组织学与超微结构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昆明种小鼠颗粒子宫腺细胞(GMG细胞)进行光镜及电镜观察,结果显示:GMG细胞以其胞浆中含耐淀粉酶消化的PAS阳性颗粒为特点,而该种颗粒在电镜下为带有帽状结构的膜包颗粒。GMG细胞有特殊的形态,其出现和消失与妊娠过程同步。  相似文献   

20.
目的回顾性评估化疗联合自体共培养树突状细胞、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o-cultured dendritic cellswith cytokine-induced-killer cells,DC-CIK)的过继免疫细胞治疗对儿童急性白血病的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体外培养扩增并质检合格的自体DC-CIK细胞回输给47例急性白血病患儿,观察输注期间的不良反应,治疗结束后定期复查患者生存情况、微小残留病(minimal residual disease,MRD)水平及淋巴细胞亚群。结果 47例患儿顺利完成61例次DC-CIK回输治疗,中位随访41(5~72)个月。38例MRD阴性患儿中36例处于持续完全缓解(continuous completeremission,CCR),其中1例伴乙肝大三阳化疗不耐受者,治疗后获CCR,同时大三阳转化为小三阳,肝功能恢复正常;9例MRD阳性患儿回输治疗后8例转阴。治疗后患儿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检测显示CD3+CD8+细胞比例显著增加。结论 DC-CIK过继免疫治疗对儿童急性白血病微小残留病有明显的清除优势,安全性好,是继化疗、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又一新的治疗白血病的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