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温病以祛邪为治疗的关键,在祛邪过程中要特别注意使邪能外透。热象偏重是温病主要特点,清热祛邪是其大法,辛味药物似应少用,然温病方中却以辛味药物与其它药物巧妙配伍,针对温病之热常有"郁"的特点,使其祛邪开郁、透邪外达之功具事半功倍效果。  相似文献   

2.
温病透法概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健勇  方凡夫 《河南中医》2009,29(11):1048-1050
温病透法立足于祛邪,适用于温病卫气营血各阶段。它是一种因势利导、引邪外出之法。透邪的目的是使邪热向上向外透达而不至于内陷,透邪是防其内陷的手段,在透的同时要注意顾护人体的正气,养护阴液;祛邪外出,不但要给邪以出路,而且时机与方法也要正确。  相似文献   

3.
"透邪"是温病治疗过程中一种重要的祛邪思想,它立足于温邪炎上开泄的病性和自外向内的传变规律,借助辛味之药,假道腠理,通过因势利导使内郁之温邪由深出浅、由里向外透达,广泛用于温病卫、气、营、血各阶段的治疗,同时配合"清"、"养"等其他治法,对改善温病的预后及转归起到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清透法是温病的主要祛邪大法,其运用贯穿于温病治疗的始终。由于温病卫气营血各阶段的病机复杂、证候各异且多有兼夹,故合理运用清透法,才能更有效地驱除病邪、固护正气、缩短疗程、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5.
<正> 温病透法是一种祛邪外出,促使病愈的综合疗法。叶天士提出“在卫汗之可也,到气才可清气,入营犹可透热转气……入血就恐耗血动血,直须凉血散血”,即是温病“从里透于外”,使入里之邪有外出之机的辨证施治大纲。由于温病传变最速,变证迭起,叶氏《温热论》多属于原则性概括,故临床上不能一成不变、机械套用。对于卫气营血的发病不同阶段,既要看到它们之间的区别,又要注意它们之间的联系,这样运用透法方能“伏其所主,先其所因”,针对疾病的症结所在。叶朗清、施维智两位老师治疗温病立法精当,选药严谨,能根据病人感邪的轻重,  相似文献   

6.
温病中的透法是一种祛邪的方法,是温病的重要治疗原则。“透”是具有透解外邪,透发邪热的作用。外感温热病邪之初期,正气旺盛,邪正相争,只需一种外力帮助即可透散外邪,防止杜绝入里之机,以截断病情的发展,这里透法之目的一也;如果外感温热病邪已经入里,仍借机体正气不衰,发挥其祛邪之本能,使入里之邪返出而解,这是透法之目的二也。关于透法之应用,著名的温病学家叶天士在他的代表著作《外感温热论》中做了正确的阐述,嗣后,近代医家又做了补充说明。透法在温病的治疗上应用的范围甚广,涉及到卫、气、营、血,下面仅就透法谈一谈应用。  相似文献   

7.
临床上温病须辨卫气营血。透法在温病治疗过程中占有重要位置。清代温病学家叶天氏认为温病邪在卫,“若无汗恶寒,卫偏胜,辛凉泄卫,透汗为要……,入于气分,热未伤津,犹可清热透表”,“可冀其战汗透邪”,“若白苔绛底者,湿遏热伏也,当先泄湿透热”;陷入营血,则...  相似文献   

8.
刘祖贻研究员对温病源流有其独到见解,提出“温病起源于秦汉之前,并不晚于伤寒学说”的观点;认为正虚邪伏是“伏气温病”的病机特点,扶正透邪是伏气温病的治疗原则,从而丰富了伏气温病的内涵;在温病治法方面独树一帜,提出“祛邪毒,透泄为要”、“重防变,早治当先”的温病治疗总则;并运用其温病新论指导临床治疗乙型肝炎、银屑病、恶性肿瘤等疾病.  相似文献   

9.
浅析温病清透法的配伍运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清透法是温病的主要祛邪大法,其运用贯穿于温病治疗的始终。由于温病卫气营血各阶段的病机复杂、证候各异且多有兼夹,故运用清透法应采取相应的措施,与其它治法配合使用,才能更有效地驱除病邪、固护正气、缩短疗程、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0.
温病是感受四时不同温热病毒所引起的多种急性热病的总称。其临床特征:发病急,传变速,初起即见热象偏盛,易于化燥伤阴。故有“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温热“热变最速”之说。温病的治法,古人总结出卫气营血和三焦辨证施治的理论。温病初起病邪在卫,亦在上焦。古人云:“在卫汗之可也”,因之常用的治法为辛凉解表,银翘散主之。但笔者认为,根据中医学理论结合临床实践,温病初起即当表里双解。其理由有三: 1 祛邪外出,同时预防病邪深入。温病初起,常见发热、咽痛、口微渴、脉浮数等卫  相似文献   

11.
清透法,即清热透邪,是针对温病是由于外感温邪引起的,以发热为主症,发病过程中始终存在着"热郁"这一病机特点而确立的治疗温病的基本祛邪大法。清透法用药以性寒凉、味苦辛、质地轻、气芳香为其特点。其作用则是多方面的,既有针对病变原因的,也有针对病变环节的,更有针对机体防御机能的。其作用的多环节、多因素既显示了中医辨证论治的特点,也更加显示了该法在温病治疗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2.
李跃庆 《中国中医急症》2005,14(12):1211-1211
自叶天士创卫气营血辨证及治疗理论,后世许多医家极重视透热祛邪法的临床运用.笔者通过对温热病临床治疗观察认为,在温热病的治疗中,应于苦寒泄热中加入、选用轻透祛邪之药,为邪热寻出路,以层层透邪,领邪外达而祛病.透邪与泄热两法,同为温热病治疗祛邪的一途径,其相互为补,有着同等重要意义,提示不可忽视轻透祛邪法的运用.  相似文献   

13.
清透法,即清热透邪,是针对温病是由于外感温邪引起的,以发热为主症,发病过程中始终存在着"热郁"这一病机特点而确立的治疗温病的基本祛邪大法。清透法用药以性寒凉、味苦辛、质地轻、气芳香为其特点。其作用则是多方面的,既有针对病变原因的,也有针对病变环节的,更有针对机体防御机能的。其作用的多环节、多因素既显示了中医辨证论治的特点,也更加显示了该法在温病治疗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4.
<正> “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见于吴鞠通《温病条辨·杂说》,做为上焦温病的治疗原则,为临床处方用药提供了理论依据和规范。一、辛透、清凉宜注重“轻”:辛凉透邪是温病治疗的第一要务,其目的在于开泄腠理,祛邪外出。蒲辅周老大夫曾说:“温病最怕表气郁闭,热不得越。”温病初期,见发热无汗或少汗,甚或有明显恶寒者都是表气郁闭之象。叶天士说:“若无汗恶寒,卫偏胜也,辛凉泄卫,透汗为要。”吴鞠通说:“温病亦喜汗  相似文献   

15.
下法也叫泻下法或攻下法,是攻逐里实、导邪下行的一种治疗方法,为温病治疗大法之一.温病学家柳宝诒曾说过"胃为五脏六腑之海,位居中土,最善容纳,邪热入胃则不复他传,故温热病热结胃腑,得攻下而解者十居六七",明确指出了温邪传变易入阳明、易结成实的病机特点,强调了攻下祛邪在温病治疗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李斌  曲道炜 《中华中医药学刊》2007,25(12):2627-2628
透法于温病治疗中应用广泛,无论邪气在卫分、气分、营分、血分何阶段,均可辨证使用。本法通过运用轻清灵动、辛香宣透之品,以达到畅气机、调气血,予邪出路,祛邪外出的治疗目的。笔者根据相关文献和名医医案对透法在温病不同阶段的运用进行阐述,以浅析透法之妙。  相似文献   

17.
温病属外感热病的范畴,其致病之因,主要是感受四时不同的“温热病邪”。致病的特点是起病较急,传变迅速,变化较多,热势亢盛。容易出现化燥伤阴,内陷营血,动风痉厥等危重之象。根据祖国医学“辨证求因,审因论治”“客者除之”的原则,祛邪就成为温病治疗的主攻方向,因为祛邪可以安正。常用的有清热解毒、苦寒攻下、清营凉血散  相似文献   

18.
郑邦本老师认为,瘟病发病不外毒、热、瘀、滞,把病邪尽快控制在卫气营血的浅层阶段,先发制病,祛邪救正,防止传变,是提高温病危重急症疗效的关键。郑老师临证时,强调须分清温热、湿热属性,将温病归纳为温热型和湿热型两大类,诊断时重视舌诊,治疗时先安未受邪之地,继承和自创肺炎合剂、加味四妙勇安汤、达原柴胡饮、加减甘露消毒丹、水牛角地黄白虎汤和加减五味消毒饮等方剂,广泛应用于温病临床。此外,郑老师认为,凡辨证属温热或湿热者,均可按夔门郑氏温病流派的辨证方法辨治。  相似文献   

19.
病毒性心肌炎从卫气营血辨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病毒性心肌炎发病前邪在卫分时应治以轻剂祛邪外出;发病时邪入营分,在清营育阴的同时,需佐以透热转气之品,将已入营分之热邪透转至卫、气分而解;重症者表现为阴竭气脱,治宜益气救阴、敛汗固脱;恢复期可见余邪不解,在养阴的同时应注意透解余热。病毒性心肌炎如按温病卫气营血辨证能更好地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20.
清气法,是温病治疗领域中的重要法则,它具清热、透邪、保津之功。吴鞠通《温病条辨》及其《医案》载用本法颇具独到,爰作初步探讨,祈抛砖引玉。透邪热,清气防逆传叶氏尝谓:“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指出温邪首侵上焦,若气痹郁闭,邪热烁金,不能顺传,可致逆传。抑或邪热传胃,热炽伤津,痹踞气分,渐次入营、动血(阳明多气多血),致肇变幻;或邪热伤阴,复又误汗、误下,亦可造成传变。为此,倘能及时清解邪热,透邪出表,庶免内传,故叶氏有“在卫,汗之可也;到气,才可清气”之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