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多普勒超声检测年轻心肌梗塞患者的左室舒张功能颜如玉①白蓉吴玉丽②本文通过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对一组年龄≤45岁的年轻心肌梗塞患者进行左室舒张功能检测,研究室壁瘤形成与否其左室舒张功能变化的情况。1资料与方法患者系我院住院病人,均经病史、心电图、心肌酶谱和...  相似文献   

2.
目的 :运用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分析心肌梗塞后左室重构对左室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 5 2例心肌梗塞患者分为左室不扩大组与左室扩大组 ,并选取 4 6例正常对照者 ,分别检测左室舒张末内径、容积、左室心肌重量指数、左室射血分数指标以及二尖瓣、肺静脉血流指标 ,对检测结果作统计分析。结果 :左室扩大组的左室舒张末内径和左室心肌重量指数大于左室不扩大组 (P<0 .0 1 ) ,左室射血分数低于左室不扩大组 (P<0 .0 1 )。左室扩大组中左室舒张末容积与左室射血分数呈中度负相关 (r=- 0 .6 4 4 ,P<0 .0 5 )。 5 2例心肌梗塞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舒张功能损害 ,但左室扩大组严重受损者有 6例而左室不扩大组则没有。结论 :心肌梗塞后左室重构影响左室收缩功能及舒张功能 ,且左室重构越明显 ,左室收缩功能及舒张功能受损越严重  相似文献   

3.
目的 检测冠心病心肌梗塞患者左室整体功能,力图寻找与左室功能相关性良好的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参数以作为临床评价的主要依据。方法 对经临床及冠状动脉造影确证的心肌梗塞(1—6个月)患者41例行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根据其二尖瓣口血流频谱形态将患者分为三组:(1)左室松弛性减低组,(2)假性正常化组,(3)限制性充盈组;又根据EF值将患者分为两组:(1)EF≥50%,(2)EF〈50%,将各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参数在各组及健康对照组之间对比分析。结果 随着心脏舒张功能障碍进展,TDI测得的Em值及Em/Am比值降低(P〈0.01),其显著性差别尤其表现在对照组与左室松弛性减低组及假性正常化组(P〈0.01)。在正常对照组、冠心病心肌梗塞EF正常组及冠心病心肌梗塞EF减低组TDI测得的Sm、Em及Em/Am比值呈逐渐降低趋势(P〈0.01)。而且Spearman相关分析表明:Em值及Em/Am比值与左室舒张功能障碍分级相关性良好,相关系数分别为ps=-0.6907、ps=-0.6069(P〈0.01);Sm与EF值相关性良好,相关系数为ps=0.6202(P〈0.01)。结论 冠心病心肌梗塞患者出现左室舒张功能障碍常先于左室收缩功能障碍,TDI测得的Em及Em/Am比值可用于鉴别左室舒张功能的假性正常化;TDI测得的Sm可作为评估冠心病心肌梗塞患者左室收缩功能的重要参数,结合其他超声心动图指标可更为全面地对患者进行临床评价。  相似文献   

4.
超声心动图评价左室舒张功能新方法章仁品,罗福成,陈训,杨仁君业已证明超声心动图测量房室(Atrioventricular;AV)平面位移可用于评价左室舒张功能[1、2]。上述研究只限于正常人AV平面位移幅度测量。关于此方法评价高血压病患者左室舒张功能...  相似文献   

5.
6.
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评价左室舒张功能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评价左室舒张功能的研究进展陈立军杨浣宜刘汉英左室舒张功能的研究近年来引起了广泛关注。研究表明,大多数心脏病人左室舒张功能异常早于收缩功能异常;在心衰中,30%~40%的病人收缩功能正常,而舒张功能异常系导致心衰的原因;且即使存在收缩功...  相似文献   

7.
组织多普勒超声测量二尖瓣环运动速度评价左室舒张功能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目的:用组织多普勒技术测定二尖瓣环舒张期运动速度评价左室舒张功能,方法;对80全空和进行门控血池造影后3小时的30例心肌梗患者的舒张期二法瓣环运动速度进行测量,分别在心尖四腔切面和二腔切面上测量二法瓣环间隔处,侧壁处、前壁处及后壁处的各位点舒张早期运动速度峰值Em、舒张晚期运动速度峰值Am及二者的比值Em/Am,并计算各点处的平均值。结果:1.心梗患者各位点的Em测值及Em/Am比值较正常对照组明  相似文献   

8.
村卫京  张广明 《临床荟萃》1990,5(7):329-330
对冠心病人心脏功能的全面了解,尤其是左室舒张功能的改变,正受到临床的关注。本文研究的目的是利用脉冲超声多普勒技术测量39例冠心病人二尖瓣血流频谱,以探讨无创伤评价冠心病人左室舒张功能的实用意义。 材料与方法 对象为39例(男33,女6)冠心病患者,平均年龄62.7(48~78)岁,符合WHO的诊断标准,临床上无心衰表现。其中陈旧性心肌梗塞6例,另有4例合并高血压(190~170/100~110Hg),2例合并不完全右束枝传导阻滞,1例合并糖尿病,均经超声心动图检查证实无瓣膜狭窄及返流。同时选择严均年龄47.9(25~  相似文献   

9.
超声心动图评价急性心肌梗塞后左室重构的方法学和发展前景张高星综述浦寿月沈学东审校上海医科大学中山医院上海市心血管病研究所左室重构或重塑(LeftVentriculaRemodeling)是急性心肌梗塞后,心室的慢性进行性病理生理过程。可导致心室构形改...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多巴酚丁胺对心肌梗塞患者左室舒张功能有何影响。方法:在静注多巴酚丁胺的同时应用二维和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观察33例陈阳性主肌梗塞患者的心室壁运动及心内血流。结果:在多巴酚丁胺峰值剂量时,左室等容舒张时间(IVRT)和心率校正后的IVRT(IVRTc)存活心肌(VM)组比无存活心肌(NM)组明显缩短,VM组的二尖瓣口血流A峰用药后比用药前明显增高。结论:本研究提示,在多巴酚下胺注射时IVRT和  相似文献   

11.
定量组织多普勒评价心肌梗死患者左心功能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用定量组织多普勒成像(QTVI)技术测算Tei指数评价心肌梗死(MI)患者左心功能。方法应用脉冲血流多普勒方法测量30例正常人和30例MI患者二尖瓣关闭至下一次开放的时间(a)、主动脉射血时间(b),计算传统Tei指数(c-Tei);QTVI条件下,测算二尖瓣环各位点的Tei值及其均值(t-Tei);所有MI患者行同位素门控心血池造影检查,记录左心室射血分数(ECT-EF)、左心室局部射血分数(REF)及左心室峰充盈率(PFR)。结果(1)心肌梗死组(MI)患者左室整体t-Tei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延长;且不同部位的心肌梗死患者,其各室壁Tei值延长的程度不同;(2)t-Tei值与c-Tei值有密切的相关性;MI患者t-Tei值与LVEF、门控心血池造影所测得的ECT-EF、PFR之间呈明显的负相关性,二尖瓣环各位点的Tei指数与REF之间呈负相关关系。结论利用QTVI测算Tei指数可准确评价心脏整体和局部功能,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采用多普勒组织成像技术(TDE)测量二尖瓣环收缩期下行速度,评价陈旧性前间壁心肌梗死患者的左室收缩功能。方法对30例正常人和38例陈旧性前间壁心肌梗死患者的二尖瓣环收缩期下行速度(MAV)进行测量,取样容积分别置于心尖四腔心切面及两腔心切面上的二尖瓣环间隔、侧壁、前壁和下壁处,并计算各点均值。结果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各点的收缩期下行速度均较正常对照组下降(P<0.01),以前壁、间壁处为明显。其二尖瓣环下行速度的均值(MAV-m)与Simpson方法测量的左室射血分数EF值有良好的相关性,相关系数为0.91(P<0.01)。结论采用多普勒组织成像技术测量二尖瓣环收缩期下行速度,可作为评价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左室收缩功能的新指标。  相似文献   

13.
组织追踪法定量测定左室的节段运动位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本研究旨在用一种新的超声心动图技术—组织追踪法定量测量正常人群左室各个部位心尖方向运动及比较中国和德国人群的差异。方法:我们研究47例左室功能正常,无明显器质性疾病的中德人群,在心尖四腔心、三腔心和二腔心切面,用组织追踪法超声心动图测量收缩期前间隔、后间隔、前壁、后壁、下壁、侧壁向心尖方向的运动位移。结果:在47例试验者中,组织追踪法可以定量测量正常人群左室各个部位心尖方向运动位移,22例中国人和25例德国人相应运动位移有明显差异,德国人的运动位移高于中国人(P<0、05)。结论:组织追踪法是一种可以简单的、快速的定量评价左心室纵向运动的方法,德国人的左心室纵向运动位移高于中国人。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应用多普勒组织成像(DTI)检测心肌梗死患者心肌等容收缩期运动的变化,探讨其评价左室局部收缩功能的价值.方法 应用DTI检测30例正常人和20例陈旧性心肌梗死(OMI)患者左心室心肌长轴方向上等容收缩期运动系列指标,取样容积分别置于心尖四腔观切面、心尖两腔观切面及心尖左心长轴观切面之后间隔、侧壁、前壁、下壁、前间隔、后壁基底段、中段的心内膜下,测量等容收缩期正、负向波峰值速度(VIVC1,VIVC2),持续时间(TIVC1,TIVC2),速度时间积分(VTIIVCl,VTIIVC2)和收缩期峰值速度(Vs),并计算该时相正、负向波峰值速度差值(DIVC).结果 正常人左心室6个壁(除后壁外)每个壁基底段、中段的VIVC1>VIVC2,TIVC1>TIVC2,VTIIVC1>VTIIVC2(P<0.05).OMI组梗死区与正常对照组相应部位相比,VIVC1、DIVC减低(P<0.05~0.01),VIVC2、TIVC2、VTIlVC2增大(P<0.05);TIVC1、VTIIVC1两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OMI组非梗死区心肌运动上述测值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病变区心肌等容收缩期系列指标具有明显变化,可作为评价左室局部收缩功能的新指标.  相似文献   

15.
多普勒组织成像技术对心肌梗死患者左室功能的评价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运用多普勒组织成像(DTI)技术,对心肌梗死患者梗死区域、二尖瓣坏处的运动速度进行检测,探讨DTI技术在心肌梗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通过多普勒组织成像二维彩色、M型及频谱形式,检测25例心肌梗死患者梗死区域和心尖四腔观二尖瓣环侧壁处色泽变化及收缩、舒张期运动速度(VS、VE、VA),时间速度积分(TVIS、TVIE、TVIA),并与20例健康成人对照分析。结果:心梗组梗死区域和二尖瓣坏处的彩色暗淡,VS、VE、TVIS、TVIE显著降低而A、TVIA无显著差异。结论:DTI技术能准确显示梗死区域运动异常,精确测定局部收缩和舒张运动速度。尤其二尖瓣环处的运动能准确反映整体的收缩、舒张功能。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定量组织速度成像(QTVI)和组织追踪法(TT)对扩张型心肌病(DCM)患左室收缩和舒张功能的价值。方法 获取标准心尖位左室长轴切面,两腔切面及四项切面,分别应用QTVI和TT技术分析30例正常人和20例DCM患左室长轴方向不同室壁节段即左室前壁、后壁、侧壁、下壁、前间隔和后间隔的心肌多普勒速度曲线和位移曲线;用M-型超声心动图测量收缩期二尖瓣环下移距离(Don);用二维超声心动图测量左室射血分数(LVEF):用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测量二尖瓣口血流快速充盈速度E峰、左房收缩充盈速度A峰,计算E/A值。结果 DCM患左室不同室壁节段Vs,Ve,Va和Ds以及LVEF均比正常人显减低。在DCM患中,用定量组织速度成像和组织追踪法测量的二尖瓣环水平Ds与用M-型超声心动图测量的Dm显相关(r=0.64,P=0.005),二尖瓣环水平的平均Vs(r=0.73,P=0.001)、平均Ds(r=0.64,P=0.005)与LVEF分别显相关。正常人与DCM患两组间E/A值无显统计学差异,而DCM患二尖瓣环平均Ve/Va较正常人显减低;正常人中二尖瓣环平均Ve/Va与E/A显相关(r=0.63,P=0.008),而DCM患二尖瓣环平均Va与E/A无显相关。结论 定量组织速度成像和组织追踪法技术可快速、直观、元创性定量评价扩张型心肌病患左心室收缩舒张功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本研究旨在用一种新的超声心动图技术一组织追踪法评价致心律失常型右室发育不良的心肌运动位移,评估该技术的诊断价值。 方法采用GE Vivid7研究11例致心律失常型右室发育不良患者的心肌组织多普勒显像及组织追踪法测值。 结果在11例致心律失常型右室发育不良患者中,7例患者右室心尖部局部变薄,膨出,活动减弱至矛盾运动(其中3例为家族性的),4例患者右室流出道局部变薄、膨出,活动消失至矛盾运动。病变节段的室壁运动速度、室壁运动位移明显低于正常节段。 结论组织追踪法测量收缩期右室壁各节段向心尖方向的运动位移为临床提供了一种简单、快速和无创伤的方法评价致心律失常型右室发育不良。  相似文献   

18.
彩色室壁运动技术定量评价陈旧心肌梗塞左室舒张功能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应用彩色室壁运动技术(CK) 定量评价存在收缩功能异常的陈旧心肌梗塞患者的左室局部和整体舒张功能。方法: 19 例心肌梗塞患者 (左室射血分数: 34.9±5.89% ) 和21 例正常人进行了CK 检测, 同时记录二尖瓣血流频谱。CK 测量参数: 左室壁各节段全舒张期及前1/3 舒张期心内膜位移(DEM, 1/3DEM), 前1/3 舒张期心内膜位移分数 (1/3DEMF); 全舒张期、前1/3 及后2/3 舒张期心内膜位移平均速度 (VDEM, 1/3 VDEM , 2/3VDEM)。二尖瓣血流频谱主要记录1/3 充盈分数 (1/3FF)。根据二维定性方法对运动正常、运动减弱和运动消失三种室壁运动状态CK 测量。结果: 运动正常节段: DEM8.89±1.21m m , VDEM2.30±0.76cm /s; 运动减弱节段: DEM4.56±0.53m m , VDEM1.89±0.35cm /s; 运动消失节段: DEM2.13±0.45m m , VDEM0.95±0.07cm /s; 三种不同室壁运动状态间的DEM、VDEM均存在显著性差异 (P< 0.0001)。运动正常节段的1/3VDEM 显著快于2/3VDEM (4.56±1.18cm /s vs 1.26±0.34cm /s, P< 0.0001); 运动减弱节段的1/3 VDEM 略快于2/3VDEM (2.14±0.66cm /s vs 1.76±0.47cm /s, P< 0.05); 而运动消失节段的1/3 VDEM显著低于2/3 VDEM (1.23±0.52cm /s vs 1.37±0.30cm /s, P<0.0001)。正常组的1/3FF和1/3DEMF (r=  相似文献   

19.
DTI对急性心梗患者左室功能动态改变的定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应用多普勒组织成像(DTI)技术定量测定二尖瓣环及梗死节段室壁运动速度,动态观察急性初发前壁心梗患者(AMI)冠状动脉内支架(经桡动脉介入)术后,左室局部及整体功能的改变。方法:经心尖二腔、、四腔、心尖左室长轴三个切面,测定15例正常对照,28例AMI患者的二尖瓣环、左室各壁中段及近心尖段18个位点心肌组织峰值收缩速度(Vs)、舒张早期速度(VE)、舒张晚期速度(VA),观察AMI患者术后1周内、1个月及3个月时心功能恢复情况。结果:反映左室整体功能的二尖瓣环平均VS、VE、VE/VA及局部VS、VE,AMI患者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减低。无室壁瘤组其梗死节段VS、VE于术后1个月时有恢复,而整体功能术后3个月较1周内明显恢复。而有室壁瘤组局部及整体功能3个月内均无改善。结论:多普勒组织成像技术可定量、精确反映心梗患者局部及整体功能,对鉴别梗死节段心肌存活、预测左室重塑有一定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0.
Tei指数评价大鼠心肌梗死模型左室整体功能变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应用Tei指数评价大鼠心肌梗死(心梗)模型左室整体功能的变化。 方法雌性Wistar大鼠20只,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成功建立心梗模型。术前及术后72h所有大鼠均采用超声心动图检查,测量二尖瓣血流频谱:心室早期充盈速度(E)及心房充盈速度(A),计算E/A,左室射血分数(LVEF)、等容收缩期时间(IcT)、等容舒张期时间(IRT)、左室射血时间(ET),计算Tei指数。 结果与术前相比,LVEF显著减小(P〈O.01),E/A、IRT、ICT、Tei指数显著增大(P〈0.01),ET减小(P〈O.05);Tei指数与Simpson法所测LVEF显著相关(γ=-0.96,P〈0.001);Tei指数测量方法的组间及组内差异比较具有高度的一致性。 结论Tei指数重复性高,结合高频多普勒超声心动图为准确评价大鼠心梗模型左室整体功能的变化提供了有效实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