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82 毫秒
1.
急性心肌梗死的实验室诊断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李立和 《医学综述》2004,10(4):222-224
早期诊断心肌梗死是目前研究热点之一,只有在急性心肌梗死(AMI)发病6h内,心肌细胞病变才有可能出现可逆性变化,溶栓治疗以及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或者搭桥手术才有价值。早期诊断AMI对决定治疗方案、判断预后大有影响。研究指出,CK、CK-MB、MB、CRP、TnT联合起来作为判断AMI的生化指标价值更高。  相似文献   

2.
急性心肌梗死( A MI ) 是心脏内科急危重症疾病, 发病率高。早期诊断、 积极治疗, 挽救缺血而濒临 死亡的心肌, 降低临床死亡率。谷胱甘肽是体内抗氧化的一个重要化合物, 对 A MI 的诊断及治疗均有着极其重 要的临床意义。本文就谷胱甘肽在心肌梗死中的应用现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全世界范围内急性心肌梗死(AMI)的发病率持续升高,病死率也比较高。对AMI的治疗,时间是最重要的,再灌注效果与溶栓治疗的时间呈负相关性。因此,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对AMI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生化标志物对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治疗水平的提高,挽救濒死的心肌,挽救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患者的生命已成为可能,因此早期诊断变得至关重要。而早期诊断的关键是生化标志物的检测。目前公认的反映心肌坏死的金标准是心肌肌钙蛋白(cardiactroponin,cTn),cTn的异常变化可作为诊断急性心肌梗死确定标志物。美国临床生化科学院建议常规AMI诊断可应用两类生化标志物:一类是早期标志物,另一类是确定标志物。下面将分别作一综述。1急性心肌梗死的早期生化标志物一般将AMI症状出现后6h内血中升高标志物成为早期标志物。早期标志物有助于AMI的…  相似文献   

5.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具有临床症状不典型、并发症多、预后差等特点。尤其是首发症状表现各异,给诊断及治疗带来一定困难,本文对38例不典型老年AMI患者的临床特点进行分析,以助老年AMI的早期诊断及治疗。  相似文献   

6.
非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和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急性心肌梗死(AMI)据ST段变化可分为ST段抬高AMI和非ST段抬高AMI两类,二者在发病的病理生理学基础、临床表现、治疗原则以及预后方面都存在明显的区别,本文主要对目前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的诊断和治疗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7.
胡建华 《中原医刊》2011,(11):111-112
目的探讨肌钙蛋白I(cTnI)测定对旱期急性心肌梗死(AMI)的诊断意义。方法对60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检测cTnI,并与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加以比较。结果AMI后发病12h内cTnI诊断效率为90.00%,CK—MB(6.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cTnI检测有利于AMI的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非典型急性心肌梗死(AMI)的发病机制及临床特点。方法选择26例2014年1月~2016年6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非典型AMI患者作为非典型AMI,选择同期接受诊治的典型AMI患者作为典型AMI组,对比分析2组患者临床特点。结果在心肌梗死部位上,非典型AMI组下壁、前壁心肌梗死发生显著低于典型AMI组(P0.05);非典型AMI组患者发病至就诊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典型AMI组(P0.05);非典型AMI患者临床症状表现出多样化,且缺乏典型性。结论非典型急性心肌梗死临床特点有多样性,临床诊断过程中须结合相关检查结果及患者临床症状进行综合考虑,进而对患者病情诊断。  相似文献   

9.
急性心肌梗死早期生化标志物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代佩灵  张翠丽 《医学综述》2013,19(7):1228-1231
随着我国急性心肌梗死(AMI)的患病率和病死率日趋增高,早期生化标志物对AMI的早期诊断、积极治疗越来越重要,目前主要的AMI早期生化标志物,如髓过氧化物酶、C反应蛋白、基质金属蛋白酶、缺血修饰白蛋白、心肌型脂肪酸结合蛋白和心肌肌钙蛋白等在AMI诊断和治疗过程中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0.
为探讨和分析院前急救与急诊救治对急性心肌梗死治疗的影响。分析84例急性心肌梗死(AMI)病人院前急救,急诊救治的各种相关因素来研究AMI的发病,治疗,并发症及病死率。结果,AMI发病后的治疗效果与诊断,救治时间,治疗方式及年龄,并发症都有一定的相关性。加强AMI的院前报救工作,开展院前和急诊溶栓治疗是缩短病人发病至得到有效治疗之间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1.
我国是胃癌大国,胃癌早期诊断率低( < 10%),在胃癌高危人群中进行筛查和内镜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改变我国胃癌诊治现状的高效可行途径。为此,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等制定了《中国早期胃癌筛查及内镜诊治共识意见》。本文对该共识意见中我国胃癌诊治现状、病因、高危人群以及如何提高早期胃癌诊断率做了解读,并综述了近几年血清学检查和内镜技术在早期胃癌诊断中的应用进展。该共识认为,采用非侵入性诊断方法筛选出胃癌高风险人群,继而进行有目的的内镜下精查是较为可行且高效的诊断策略。  相似文献   

12.
目的回顾性分析和比较伊马替尼治疗新诊断和重组人干扰素α2b(以下简称干扰素)治疗失败的慢性髓性白血病患者的疗效。方法收集86例应用伊马替尼(每天400mg)治疗的慢性髓性白血病患者的临床资料, 其中新诊断患者61例, 干扰素治疗失败患者25例; 采用R显带技术和实时定量PCR检测细胞遗传学和BCR-ABL融合基因进行疗效分析比较。结果新诊断组和干扰素治疗失败组治疗6个月时就获得部分细胞遗传学缓解的患者分别为50/61(81.9%)和9/25(36.0%); 两组获得完全细胞遗传学缓解的患者分别为53/61例(86.9%)和17/25例(68.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01);两组患者达到完全细胞遗传学缓解的中位时间分别为10个月(3~34个月)和5个月(1~17个月),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01)。新诊断组和干扰素治疗失败组获得完全分子生物学反应分别为43/61(70.4%)和10/25(40.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33)。两组患者中有28例是细胞遗传学耐药, 新诊断组为14例(22.9%), 其中原发性细胞遗传学耐药4例; 干扰素治疗失败组为14例(56.0%), 均为原发性细胞遗传学耐药。 结论干扰素治疗失败的慢性髓性白血病患者应用伊马替尼治疗, 其原发耐药发生率高, 治疗6个月和12个月获得最佳反应的患者比例低; 提示这些患者应适时更换第二代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治疗。  相似文献   

13.
我国《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2016年版)》重点更新和修订了哮喘的诊断和慢性持续期的规范化治疗两大方面内容。哮喘是一种异质性疾病,新版指南强调了肺功能在哮喘诊断中的作用,提出重视不典型哮喘的诊治,并新增哮喘流行病学、哮喘的评估、重症哮喘的规范诊治、特殊类型哮喘及哮喘的某些特殊问题等四方面内容,为哮喘规范化诊治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相似文献   

14.
神经内分泌肿瘤的发病率逐渐增多, 而绝大多数神经内分泌肿瘤发生在胃肠胰。随着近年靶向治疗药物在临床上的应用, 临床对病理诊断的要求愈来愈高。正确的靶向治疗首先需要正确的靶向诊断, 因此需要临床医师和病理医师形成共识的神经内分泌肿瘤诊断规范。本文阐述了胃肠胰神经内分泌肿瘤的基本概念和百年认识过程; 概要呈现神经内分泌肿瘤诊断名称和分级的演化过程; 从临床需求出发, 胃肠胰神经内分泌肿瘤诊断的八个步骤; 本文还对目前病理诊断中尚无统一意见的四个问题进行了讨论, 包括病理诊断过程的免疫组织化学标记的选择和应用, 高增殖活性亚群神经内分泌肿瘤, 普通腺癌神经内分泌分化和分子遗传学特征及靶向治疗。这些问题的正确理解有助于临床神经内分泌肿瘤的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15.
肺癌是发病率、死亡率较高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许多研究集中在对DNA甲基化与肺癌的发生发展的相互关系,了解DNA甲基化修饰异常在肺癌发生发展中的机制,从而有助于肺癌病人的早期发现、诊断、治疗和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6.
胃肠胰神经内分泌肿瘤(GEP-NET)是具有神经内分泌标志物和产生多肽激素的一类生物学行为各异且难以预测的肿瘤。本文简要介绍CT、MRI、超声和内镜对GEP-NET的诊断价值, 重点介绍针对GEP-NET高表达生长抑素受体、G蛋白偶联受体、胆囊收缩素受体、胰高血糖素相关肽受体等, 放射性核素 68镓与其他放射性核素标记核素分子显像剂的最新进展及分子成像在GEP-NET中的诊断价值、检查前注意事项和临床适应证。 68镓标记生长抑素类似物及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ET-CT)已成为GEP-NET诊断的金标准, 对临床治疗决策起关键作用。G蛋白偶联受体和胰高血糖素相关肽等新的靶向分子探针的不断涌现, 生长抑素受体介导的肿瘤显像在GEP-NET诊疗中将会发挥更大作用。  相似文献   

17.
陈红  张红 《中国乡村医生》2010,12(23):200-201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降糖治疗中,血糖控制水平与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的相关性以及护理体会。方法:分析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48例。根据血糖水平分为两组,标准组(A组)18例,血糖控制于4.4~8.0mmol/L;较好组(B组)30例,血糖控制于6.1~10.0mmol/L,比较两组间急性心肌梗死第1周内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情况,总结护理经验。结果:标准组低血糖发生率高(P<0.01),由此导致的心律失常、心梗面积延展及住院病死率显著高于较好组(P<0.05),加强护理能明显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结论: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治疗中,适度控制血糖于合理水平,可显著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与死亡率,加强护理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中晚期妊娠合并阑尾炎的诊断和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8月~2009年8月35例中晚期妊娠合并阑尾炎患者临床资料。结果:35例多数有腹痛、恶心呕吐、发热等症状,均有明显的腹部压痛及反跳痛,血常规检查提示血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均行阑尾切除术,术后予抗炎治疗及加强药物保胎治疗。有1例出现死胎,3例同时行剖宫产术,其余31例均无出现流产、早产及死胎、腹腔感染等母婴并发症。但有2例出现切口感染,切口感染率为5.7%。结论:中晚期妊娠合并阑尾炎的早期诊断有赖于详细的询问病史、查体及血常规等实验室检查,一旦诊断,应尽早手术。术后加强保胎治疗,有利于预防切口感染及母婴并发症。  相似文献   

19.
急性肾损伤是影响住院患者住院时间、预后以及医疗费用的重要疾病之一,涵盖从轻度血肌酐升高到肾功能衰竭需要替代治疗的一系列疾病谱。随着对疾病重视程度的提高,相关流行病学研究也越来越多,尤其是近年来,国内一些高质量的大样本、多中心研究成果陆续发表。但是,由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及目标人群、客观观察指标的选择和检测、基于急性肾损伤诊断定义的研究策略等的不同,住院患者急性肾损伤流行病学研究的结果仍有较大异质性,国内报道的急性肾损伤发病率明显低于发达国家。本文对中国住院患者急性肾损伤的流行病学研究现况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旨在引起临床和相关卫生工作系统人员的重视,为设计更加客观的流行病学研究策略提供借鉴,以期获得详实的流行病学数据,为实现中国急性肾损伤的零病死率计划而努力。  相似文献   

20.
《幽门螺杆菌胃炎京都全球共识报告》于2015年7月在《消化道》( Gut)杂志全文发表。该共识对胃炎的病因学分类、诊断评估、幽门螺杆菌(Hp)感染相关消化不良及Hp胃炎治疗理念进行了革新, 是继欧洲Maastricht Ⅳ共识之后发布的又一项有关Hp感染的重要国际共识。该共识的发布将有助于提高我国临床医师对Hp感染胃炎诊治的认识。但是, 我国Hp感染人口基数大、抗生素耐药率高、卫生资源相对缺乏, 因此临床实践中不能照搬国际共识, 应制定适合我国国情的Hp感染诊治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