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诊余话柴胡     
柴胡性味苦平微寒,质轻入少阳经,具有和解少阳、疏肝解郁、升提清阳之功能。笔者参考古人之说,结合自己数十年的用药体会,对此药的功效与应用有些见解,现介绍如下: 1.发散表热、和解表里柴胡在药物归类上属辛凉解表药,有发散风热的作用,如临床常用之柴葛解肌汤、柴胡升麻汤等治时邪感冒,均以柴胡为君,故张元素说:“柴胡性味俱轻,阳也,升也。”柴胡入少阳经能旋枢机和解表里邪热。《别录》谓:“柴胡除心下烦热、诸疾热结实。”甄权谓:“柴胡主时邪内外热不解。”《本经》谓:“柴胡治实热邪气、肠胃积聚。”张元素说:“柴胡主往来寒热。”其它如《伤寒论》中的大  相似文献   

2.
诊余话大黄     
大黄味苦性寒,重浊沉降,泻热毒,破积滞,行瘀血。走而不守,推陈致新。用之得当,立起沉疴。点滴体会,笔之于后。1 麦粒肿 赵某,女,30岁,1988年5月17日诊。双侧麦粒肿此伏彼起,致睫毛倒伏。最近颞部起一肿块,曾服中药2付,用抗生素静滴2d无效而求诊。症见:左颞部红肿热痛,根脚散漫,无波动感。左侧上眼睑2个、右侧上眼睑1个麦粒肿,红肿硬痛,无脓点。结膜充血,畏光流泪,大便秘结,舌红苔黄腻,脉洪数,体温38.5℃,白细胞17.4 x 109/L。证属肝胆火盛,邪毒上攻。治直泻火解毒,导热下行。大柴…  相似文献   

3.
诊余话温胆     
温胆汤首载于《千金要方》卷12胆虚实门,由半夏、竹茹、枳实、陈皮、生姜、甘草六药组成,功能清热化痰、和胃止呕,孙思邈用治胆虚痰热上扰之“大病后虚烦不得眠”。方名温胆,实是清胆,曰治胆虚,实疗胆实,是清胆和胃的著名方剂。后世医家在此基础上有所发展。如宋·陈言的《三因  相似文献   

4.
诊余话祝由     
<正> 清代名医吴鞠通在其所著《医医病书》中说:“吾谓凡治内伤者,必先祝由。详告以病之所由来……婉言以开导之,重言以振惊之,危言以悚惧之,必使之心悦诚服,而后可以奏效如神。余一生得力于此”。吴氏颇得祝由之神韵,临证运用,得心应手。近年来,笔者衬于情志内伤诸症,每效吴鞠通“必先祝由”之法,再酌配针药,深  相似文献   

5.
诊余话用药     
<正> 作用与副作用川乌、草乌是性热剧毒之药,功能逐寒凝回阳气,善治胸腹肢节疼痛等证.用之得当,确有起死回生之力;若用之不当,轻者仅有毒性反应,重者可中毒毙命.先前在治疗寒性疾病和痹病(痛痹),用乌、附,特别是  相似文献   

6.
诊余话细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药用细辛,乃马兜玲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细辛之全草。主产于辽宁、陕西等地,辽宁产者为辽细辛,陕西产者为华细辛。其性味辛温,入心肺肾经。功能发散表寒,祛风止痛,温肺化饮,兼能开窍。历代医家对细辛的运用,亦各有心得,代有发挥,使细辛更扬其所长,成为内服外用、一药多能的临证良药。然自宋《本草别说》提出:“细辛,若单用末,不可过钱匕,多即气闷塞,不通者死。”之后,李时珍倡其说:“细辛不过钱”之说也随之而生,使不少医者不敢越雷池半步,畏细辛如蛇  相似文献   

7.
诊余话处方     
从某种意义上讲,一张中医处方可以衡量一个中医业务水平和基本功的扎实与否(病房中医还要看病历的书写),因为它涉及面较广,包括基础理论、临床实践以及文墨书写等等。所以个人认为,凡是较好的处方必然能从书写、识证、疏方、遣药方面反映出精、准、守、本四项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8.
诊余话附子     
药用附子,乃毛茛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川乌头块根下所附生的块状子根。主产于四川、陕西,此外江西、湖南、云南等地也有分布。其味大辛、性大热、有毒。入心、脾、肾,通行十二经。功能回阳补火、助阳行水、温中止痛、逐散风寒。历代医家喜用附子者不乏其人。笔者统计仲景先师在《伤寒杂病论》中用附子者37方,均用于回阳救逆,治危急重症,代表方剂如四逆汤。后世医家在此基础上不断发展,亦各有心得,代有发挥,使附子更扬其长,应用更为广泛,成为内服外用一药多  相似文献   

9.
诊余话茅根     
茅根又名白茅根、味甘、性寒。既能清心、肺、胃之热而有凉血生津之功,又能入膀胱而利尿,导热下行。对于热症伤阴而津不足者,亦可用之。其优点为:味甘而不腻膈;性寒而不碍胃;利尿而不伤阴。药性平和,堪为佳品。在农村,山区易于采集,即使到药店去买,其价格亦甚低廉,但药简效宏。试举几例以说明之:  相似文献   

10.
中医诊断疾病是通过望、闻、问、切四种诊法,把主客观诊察所得,加以综合分析,对疾病的原因、病情的属性、病位的深浅、病机之进退、正邪的盛衰等种种情况,最后通过辨证,作出正确的诊断。那么,在护理工作中如何把辨证施护与四诊相结合呢?在实践工作中有几点体会。1望诊祖国医学认为:“有诸内必形诸外”,认为人体内部有了疾病,必然会在体表上反映出来。就以舌苔的变化来说:外感风寒的舌苔,多为薄白苔,属表证;医生在治疗时要用解表发汗之法;在护理上,首先要认识到是表实证、还是表虚证,如表实可发大汗,表虚则要发微汗,过汗就要伤津。两者在服药…  相似文献   

11.
<正> 某些中医让的脉象改变,对辨证有很重要的意义。“上工欲会其全,非备四诊不可。”(《濒湖脉学》),这说明祖国医学十分强调四诊合参。在四诊合参的情况下,脉诊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2.
舌诊是祖国医学望诊中的重要内容之一,早在<黄帝内经>和<伤寒论>等古典医籍中就有关于望舌诊病的记载,历代医家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也积累了许多丰富的舌诊经验,使舌诊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诊断方法.由于乳婴儿言语未通,即使是年长儿也难以正确的表述其病情,因此,舌诊在儿科辨证施治中尤显重要.  相似文献   

13.
舌诊在临床诊断上有很大的价值,尤其在急性病、热性病的诊断上,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在治疗脑血管意外急症的同时,认真学习古典医藉有关舌诊的论述,密切注视舌象变化及病情演变的规律,兹认识如下:舌诊,早在《内经》即提出“心开窍于舌”“心络系舌本”“脾脉连舌本”“肾脉挟舌本”等,说明当时已认识到舌的形态和功能与内脏反映人体气血的变化。后汉张仲景在《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更指出舌诊可归纳为舌质、舌胎、舌觉三类,且首创“舌胎”一词。后人发展为舌上浮垢的统称,即“舌苔”。  相似文献   

14.
中医诊断疾病是通过望、闻、问、切四种诊法,在护理工作中如何把辨证施护与四诊相结合呢?在实践中有如下体会: 望诊:祖国医学认为“有诸内必形诸外,”就以舌诊的变化来说,外感风寒的舌苔,多为薄白苔,属表证,治疗时要用解表发汗法。在护理上,首先要分清表实、表虚。表实可发大汗,表虚则要发微汗,过汗就要伤津。两者在服药的方法上都需热饮避风寒,复被厚薄。适当掌握发汗的程度,这在外感病的护理上很重要。在临床上观察一患者,舌尖红,口舌生疮,小  相似文献   

15.
本文根据<伤寒论>舌诊的有关内容,主要从舌苔、舌质两个方面,详细论述了舌诊在临证中的应用.通过舌苔、舌质的变化,来说明疾病之寒热、虚实、表里及阴阳归属,从而予以辨证论治.对临证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祖国医学在辨证论治过程中,通过望、闻、问、切四种基本方法,以观察和诊断疾病,称为四诊。中医眼科以问诊和望诊为主,闻诊和切诊为辅。眼作为人体的视觉器官,与脏腑、经络等有着密切联系,故眼病辨证必须局部结合整体,做到四诊合参,综合分析,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相似文献   

17.
陈已明 《山东中医杂志》2003,22(11):700-700
闻诊主要包括闻声音和嗅气味。闻声是通过对声音的节律、音色、性质的辨别 ,为疾病的诊治提供依据。笔者根据几十年的临床经验 ,就闻诊在咳嗽辨证中的应用 ,谈谈粗浅的体会。中医认为 ,肺属金主声。《医宗金鉴》三十四卷中指出 :“中空有窍 ,故肺主声 ,喉为声路 ,会厌门户 ,知为声机 ,唇齿扇助 ,宽隘锐钝 ,厚薄之故。”可见声音的产生和肺、喉等器官密切相关。肺部疾病的主要症状是咳嗽。通过对咳嗽的节律、音色、性质的辨别分析对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有十分重要的作用。1 咳嗽的节律1 .1 单发性咳嗽 咳嗽单发 ,咳声不扬 ,多为微咳 …  相似文献   

18.
全国名老中医张西俭老师2013年7月26日在重庆市綦江作“脉诊与辨证”的全国继续教育讲座。讲座中张师立足临床,针对文献中脉诊理论基本的缺陷,提出、分析问题,并总结出解决问题的独到的学术观点。广泛应用于临床实践.真正体现了脉诊在辨证论治中的重要性。笔者为张师弟子,多年侍诊中亲聆受教和切身体验到老师脉诊观点和技术的正确性和普遍性。今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19.
基因和新陈代谢的关系,遗传和获得和遗传的进化过程,中医“天人相应”理论,指导着“四诊八纲”,“君臣佐使”,“辨证施治”和临床医疗保健工作,用整体观点,辨证观点,进化论观点,指导临床医疗保健实践,是克服数百年来指导西方科学“机械思维范式”的有效理论。“生物,心理,社会,环境”“和天人合一”,将使现代医疗保健模式获得更大的发展和完善。“八纲”为本,证为本,病为标,标本兼治。“治病必求于本…标本治则”的选择,就是辨证施治。证病的因果关系,同样应引起临床的重视。“证病辨证,是“标本”的辨证,急则治其标和“治未病”,是辨本施治和辨证施治的完美体现,互为因果就是“标本转换”,健康管理,医疗保健,同样是一种干预,干预的“矫枉过正,过之不及”的辨证思维和“中病量勿过”的辨证观点,是顺应自然“适者生存”和完善医疗保健服务的关健,医疗干预和人体自洽及以人为本,将体现辨证施治者的人文水平和名医水平。  相似文献   

20.
脉象单因素者易于分析,如浮脉主气之升浮。沉脉主气之沉降。但单一因素的脉象临床罕见。疾病中脉象总是多因素以兼脉及不同部位脉象的有机组合面貌出现,是病机多因素综合的结果。有同性脉相兼,如浮滑数三个阳性脉共现,表明脉气的升浮活跃,可能是风热也可能是肺胃气热或其他阳盛浮动之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