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硬化腹水的临床疗效。方法:对照组25例采用西医常规综合方法治疗,治疗组27例在对照组治疗相同的基础上加用中药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3%,对照组72.0%,两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AST、TBil等肝功能改善较对照组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远期腹水复发率治疗组11.54%,对照组66.67%,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硬化腹水临床疗效好,腹水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2.
刘洪波 《新中医》2006,38(10):26-27
目的:观察健脾益气活血利水法治疗肝硬化腹水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58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80例,以健脾益气活血利水法组成的活血利水汤(处方:红参、商陆、大黄、黄苠、茯苓、炒白术、陈皮、泽泻、丹参、山药、益母草、薏苡仁、牵牛子)内服,同时配合西医常规治疗;对照组78例,以西医常规治疗。主要观察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肝功能、血脂等指标变化情况。结果:显效率、总有效率治疗组分别为67.50%、93.75%,对照组分别为60.26%、80.77%,2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后白蛋白、总胆红素、ALT等指标2组均有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治疗组治疗后血脂各项指标均有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采用健脾益气活血利水法治疗肝硬化腹水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中西医治疗肝硬化合并腹水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肝硬化合并腹水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水剂。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肝功能变化及腹水消退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6.0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疗前后AST、ALT、TBIL及ALB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对照组腹水平均消退时间为(31.22±3.03)天,观察组为(23.37±2.17)天,观察组时间短于对照组,两组腹水消退时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硬化合并腹水的临床疗效显著,腹水消退更快,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李新 《新中医》2011,(10):45-46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汤加减治疗原发性膜性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分别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和西医常规治疗,并将治疗前后的相关指标进行对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7.5%,对照组总有效率75.0%,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前后血肌酐(Cr)、血尿素氮(BUN)、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血清白蛋白(Alb)、24h尿蛋白定量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治疗后2组Alb和24h尿蛋白定量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结论:采用自拟益气活血汤加减结合西医常规治疗原发性膜性肾病,疗效优于单纯使用西医常规治疗。  相似文献   

5.
陈坪霞 《新中医》2006,38(5):50-51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8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7例,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41例,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益气活血通络汤(处方:黄芪、党参、丹参、川芎、当归、地龙、桃仁、红花、鸡血藤、白芍、水蛭、僵蚕、甘草)。主要观察治疗前后梗死灶体积和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情况。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5.1%,对照组为75.7%,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经CT扫描测定梗死灶体积,治疗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均有明显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死疗效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6.
姚民武 《新中医》2007,39(5):22-24
目的:观察健脾利水、活血化瘀法治疗肝硬化腹水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肝硬化腹水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0例,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4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辨证使用健脾利水、活血化瘀中药(基本方:丹参、赤芍、桃仁、穿山甲、黄芪、猪苓、白术、茯苓、枳实、大腹皮、泽泻、莪术、当归、甘草)。观察患者主要临床症状、体征及肝功能指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的变化情况,评价2组的近期和远期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2、5%,对照组70、0%,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治疗后腹围、体重以及肝功能主要指标值均下降,治疗组下降尤为明显,2组均差值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停药15天后,腹围、体重及肝功能主要指标值与治疗结束时比较,治疗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对照组明显高于治疗结束时,2组均差值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提示对照组反跳幅度明显大于治疗组。治疗组在缓解临床症状,改善体征、肝功能及影像学结果以及控制远期腹水复发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结论:健脾利水、活血化瘀法治疗肝硬化腹水见效快,消除腹水较彻底,近期和远期疗效均较好。  相似文献   

7.
何林  陈少华 《新中医》2011,(8):87-88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护理对前列腺增生症(BPH)手术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4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70例,西医护理组(西医组)予西医基础护理;中西医结合护理组(中西医结合组)在西医组的基础上予中医综合护理。采用健康普适性量表sF一36进行生存质量评分,并比较2组评分情况。结果:治疗后2组健康普适性量表sF一36积分的各项指标分别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明显好转,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O.01)。2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提示中西医结合组疗效优于西医组。结论:中西医结合护理能提高BPH手术患者生存质量,效果优于单纯西医基础护理。  相似文献   

8.
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硬化腹水35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梁锡卫 《新中医》2002,34(3):43-44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硬化腹水的疗效。方法:将65例患者承分为治疗组35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给予自拟化瘀复肝煎主,配合大黄Zhe虫丸及适量西药利尿剂治疗,对照组以西药治疗,均治疗8周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1.4%,对照组53.3%,2组总有效率比较,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组腹水及浮肿消退时间平均2.56周,对照组为3.60周,2组腹水及浮肿完全消退时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硬化腹水疗效显著,副作用少,是一种较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川崎病18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川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法分为2组,治疗组以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级以西医常规治疗。2组均以2月为1疗程,结果:治疗组治愈率,总有效率分别为82.3%,100%,对照组治愈率,总有效率分别为18.75%,68.75%,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川崎病疗效优于单纯西医治疗。  相似文献   

10.
痰热清注射液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5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刘建博  孙志佳  张伟 《新中医》2006,38(3):27-29
目的:观察痰热清注射液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CAP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备50例。2组均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痰热清注射液。观察2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白细胞计数(WBC)、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总活力(T—SOD)及血清丙二醛(MDA)等指标的变化。结果:愈显率治疗组为88%,对照组为62%,2组比较,羞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后治疗组第1天体温已经明显下降,2天已基本降至正常,3天体温已完全正常,与对照组同时段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后WBC第1天开始明显下降,2天已降至正常,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与对照组同时段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后2组T—SOD、MDA均有所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结论:痰热清注射液治疗CAP效果良好,退热作用显著,并有清除氧自由基的怍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通痹胶囊治疗Ⅰ、Ⅱ期周围动脉硬化性闭塞症的疗效。方法:将96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4例,治疗组52例。2组均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另加服通痹胶囊治疗。2组均治疗60天为1疗程,3疗程后评定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2.3%,对照组为61.3%,2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2组治疗后临床症状计分(除对照组静息痛外)均有显著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2组(除间歇性跋行外)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2组治疗后血脂各项(除对照组HDL—C外)均有显著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2组治疗后(除HDL—C外)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Ⅰ、Ⅱ期周围动脉硬化闭塞症疗效优于单纯西医治疗。  相似文献   

12.
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硬化腹水35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素琴 《四川中医》2008,26(7):58-59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硬化腹水的疗效。方法:将65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5例,对照组30例,两组均给予西药保肝、利尿及支持疗法。治疗组在应用西药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调营饮加减口服。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5.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0%。两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硬化腹水,疗效优于单纯西药组。  相似文献   

13.
中西医结合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9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采用盐酸阿米替林片、甲钴胺片,同时加服中药方(组成:当归、赤芍、生地黄、川芎、柴胡、枳壳、牛膝、红花、桃仁、甘草)。对照组29例,单纯采用西药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6.67%,对照组75.86%,2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2组均可有效的改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瘙痒感评分(P〈0.01,P〈0.05)。治疗后2组VAS评分、瘙痒感评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2组治疗前后烧灼感评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2组烧灼感评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疗效。方法:应用麻杏石甘加味结合西医治疗支气管肺炎94例为观察组,并与单纯西医治疗88例对照。结果:有效率分别为:91.5%、78.4%,两组疗效有显著性差异(P〈0.05);显效率分剐为:78.7%、52.3%,两组问显效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运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疗效优于单纯西医治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益气温阳法治疗肝硬化腹水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4例)和对照组(36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综合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益气温阳汤。疗程结束后均服用复方鳖甲软肝片或大黄雇虫丸。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3.18%,对照组有效率为72.22%,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两组治疗前后组间比较,肝功能(TBIL、ALT、AST、ALB)、腹水消退时间、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益气温阳汤能明显提高肝硬化腹水患者临床疗效,迅速消退腹水,改善临床症状及肝功能。  相似文献   

16.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4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颜国富 《新中医》2007,39(5):86-87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2例,采用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4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滋肾活血方(组成:熟地黄、丹参、黄芪、山药、沙参、山茱萸、茯苓、牡丹皮、泽泻、水蛭、鬼箭羽)。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87.50%,对照组56.25%,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临床症状改善率治疗组为95.00%,对照组为65.63%,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尿、血、肾功能及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2组间各项指标治疗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在西药基础上加用滋肾活血方治疗糖尿病肾病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7.
中西医结合治疗顽固性肝硬化腹水56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党中勤  孙俊波 《新中医》2002,34(12):48-49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顽固性肝硬化腹水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86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56例,对照组30例。2组均给予西医保肝、支持疗法,治疗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口服双味泽苓汤、消臌方灌肠及逐水膏贴敷神阙穴等。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5.7%,对照组为60.0%,2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2组肝功能(Tbil、ALT、Alb)及B超(腹水深度、脾脏厚度)疗效比较,治疗组均亿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顽固性肝硬化腹水具有保肝、降低门静脉高压及通便利尿作用,疗效比单用西药显著。  相似文献   

18.
中西医结合治疗帕金森病3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马云枝  李社芳  沈晓明  贾奎 《新中医》2005,37(10):55-56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帕金森病的减毒增效作用。方法:将60例帕金森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0例以美多巴治疗;治疗组3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熄风定颤丸(由制何首乌、龟板、天麻、僵蚕、石菖蒲、川芎、白芍等组成)治疗。2组均以3月为1疗程。观察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帕金森病评定量表(UPDRS)评分、中医症状积分值变化和不良反应监测。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0.0%,对照组为63.3%,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第8周、第12周及对照组治疗第12周UPDRS评分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治疗组第8周、第12周与对照组同一时段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治疗后治疗组中医症状各项积分值均有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除震颤、言语謇涩外,其余症状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帕金森病有明显的增效减毒作用。  相似文献   

19.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乳腺炎46例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范铧 《浙江中医杂志》2006,41(8):485-485
目的:观察急性乳腺炎的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4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西医组38例予青霉素针静脉滴注。中西医结合组46例,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加疏肝清热、通乳消肿的中药治疗,并进行疗效对比分析。结果:5天治愈率中西医结合组达73.91%(34/46),西医组21.05%(8/38),2组对比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未治愈率(脓肿形成)中西医组合组8.70%(4/46),西医组21.05%(10/38),2组对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乳腺炎能明显缩短疗程,提高疗效,减少脓肿形成。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清经散加减治疗黄体功能不全的临盏床疗效。方法:将109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采用清经散加减治疗,对照组采用促性腺激素(HCG)治疗。治疗前后测雌二醇(E2)、孕酮(P),并对证候进行评分。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6.37%,对照组75.96%,2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治疗后E2、P均有明显上升,黄体期和月经周期延长,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2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证候积分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2组治疗后积分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清经散加减治疗黄体功能不全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