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4 毫秒
1.
目的了解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相关知识及康复护理知识的认知情况,为保证健康教育质量,开展干预治疗及护理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08年8月~2009年8月在我院腰椎间盘科住院的120例患者,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其进行腰椎间盘突出症相关知识的调查。结果调查的患者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原因及诱因知晓率为32.7%,对疾病的临床表现、治疗知识及康复护理相关知识认知极缺乏,除遵医嘱治疗外,认知率均未超过50%。结论患者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疾病相关知识及康复护理知识认知普遍缺乏,对不良生活方式缺乏正确的认识,极需要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普及健康教育知识,开展有效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防治工作及提高患者自我康复护理的能力。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给予康复护理干预后对疾病恢复产生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12月~2017年11月收治的10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抽签法分组;研究护理方法期间,对照组(54例):选择传统护理方法进行干预;观察组(54例):选择传统护理方法 +康复护理方法进行干预;最终就两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护理总有效率、疾病复发率、JOA评分以及住院时间展开对比。结果:同对照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护理总有效率(77.78%)对比,观察组(98.15%)提升程度明显(P0.05);同对照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疾病复发率(16.67%)对比,观察组(1.85%)下降程度明显(P0.05);同对照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JOA评分对比,观察组提升程度明显(P0.05);同对照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住院时间对比,观察组下降程度明显(P0.05)。结论: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选择康复护理方法进行干预,对于护理总有效率提升、疾病复发率降低、腰腿功能改善以及住院时间缩短可以做出充分保证,从而促进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病情康复。  相似文献   

3.
隆玲 《中国保健营养》2013,23(3):1502-1503
目的 分析中医护理方法用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56例,并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的治疗和护理措施,观察组在予以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予以中医护理干预.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6.4%,明显比对照组的78.6%更佳(P<0.05).结论 在临床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中采用中医护理干预有利于提高治疗疗效,能够缓解患者的腰腿疼痛等症状,可有效降低复发率,值得推广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思维导图健康教育在经皮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患者康复训练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6-2019年某院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9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8例、对照组4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联合应用基于思维导图的健康教育.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健康相关知识、康复锻炼依从行为及腰椎功能.结果 教育前,两组患者健康相关知识、康复锻炼依从行为、腰椎功能各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随访6个月后,两组患者健康相关知识、康复锻炼依从行为评分均高于教育前(P值均<0.01),且观察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t值为2.100~4.895,P值均<0.05),两组患者视觉疼痛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低于同组教育前,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高于同组教育前(P值均<0.05),且观察组VAS、ODI评分低于对照组,JOA评分高于对照组(t值为7.285~9.847,P值均<0.05).结论 思维导图健康教育有助于提高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健康相关知识水平,促进康复锻炼依从行为的养成,改善患者腰椎功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临床治疗中将骶管神经阻滞与腰部核心肌力训练结合起来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6年10月骨科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随机抽取150例,以电脑随机数表法分组,对照组给予骶管神经阻滞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腰部核心肌力训练,统计两组的VAS评分、JOA评分等。结果治疗8周后,观察组ODI指数和VAS评分较对照组低,且JOA评分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姿势总体稳定性指数低于对照组,总体稳定性极限指数高于对照组(均P0.05);随访1年,观察组的再住院率和复发率(12.0%、14.67%)均低于对照组(26.67%、32.0%)(均P0.05)。结论骶管神经阻滞配合腰部核心肌力训练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确切,提高患者静态、动态的平衡能力,改善患者的腰腿痛症状和腰椎功能,预防病情的反复发作,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术后疗效与术前邻近椎间盘退变程度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2012年5月至2016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腰椎间盘突出患者82例,按照Pfirrmann退变椎间盘MRI分级退变指数,分为Ⅰ组(正常:4分)、Ⅱ组(轻度退变:5~10分)、Ⅲ组(重度退变>10分),观察比较三组患者治疗后的腰背、下肢VAS疼痛评分以及ODI功能障碍指数。结果三组患者的下肢VAS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Ⅲ、Ⅱ、Ⅰ组患者的年龄、Modic改变发生率、腰背VAS疼痛评分和ODI障碍指数依次下降,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邻近椎间盘退变程度与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术后疗效具有密切联系,Pfirrmann退变椎间盘MRI分级退变指数对于评估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术后疗效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将经皮椎间孔镜用于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中,对其效果进行研究。方法 :收集我院疼痛科47例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临床资料,并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行经皮椎间孔镜治疗,分析患者治疗前后疼痛、功能改善情况。结果:本组患者治疗后ODI指数、VAS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均相对更低(p0.05);本组患者优良率为93.62%。结论:对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而言,使用经皮椎间孔镜治疗效果显著,可改善腰椎功能,减轻疼痛,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8.
王聪玲 《现代保健》2009,(26):125-127
目的了懈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因及影响因素,探讨健康教育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03年至2005年12月收治的100例腰椎闯盘突出症患者和2006年1月至2008年1月收治的100例患者分别作为对照组和试验组,试验组采用发放健康教育宣传单,出院后跟踪电话随访,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措施,分别对两组患者保守治疗与手术治疗的复发半及保守治疗手术率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分别在保守治疗复发率、保守治疗手术卒及手术治疗复发,牢进行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实施健康教育能使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早日康复,减少复发,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全程引领式健康教育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和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5月-2020年5月在该院治疗的88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和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按照随机法则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4例。观察组的患者实施一般的健康教育,对照组的患者实施全程引领式健康教育,对两组患者的健康知识掌握程度以及饮食和运动措施的实施情况、骨质疏松症及腰椎间盘突出症不良症状的发生率对比。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在接受干预前,骨质疏松和腰椎间盘突出症健康知识问卷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接受干预后,观察组的患者无论是骨质疏松症还是腰椎间盘突出知识的得分都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患者(P0.05),患者的日常饮食和运动锻炼的实施情况比较发现,观察组的患者实施率为90.91%,要比对照组患者的52.27%明显升高(P0.05);两组患者在进行健康干预后,对比骨质疏松不良症状发生率发现,观察组的患者的肢体疼痛、下肢抽搐、运动障碍以及骨折的发生率相比较于对照组出现显著的下降(P0.05);两组患者在进行健康干预后,对比腰椎间盘突出症不良症状发生率发现,观察组的患者的腰部疼痛、下肢疼痛麻木以及运动障碍的发生率相比较于对照组出现显著的下降(P0.05)。结论全程引领式健康教育在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和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健康有促进作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预防不良症状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疼痛的病例对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静  吴青  杨磊 《中国医师杂志》2004,6(8):1022-1024
目的 通过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疼痛的病例对照研究 ,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疼痛及其后果进行评价。方法 采用McGill疼痛调查表对 94名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和 3 98名对照者进行疼痛调查。结果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感觉性疼痛总分值为 ( 5 2 2± 2 2 2 )分 ,情感性疼痛评分值为 ( 2 68± 0 81)分 ,VAS评分值为 ( 7 79± 1 42 )分 ,均高于对照组 ,P <0 0 1,差异有极显著性。典型相关分析结果表明疼痛的强度与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受损程度有正相关 ,r=0 762 96,P <0 0 1。结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疼痛非常严重 ,且疼痛的强度与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受损有关 ,情感性疼痛评分值和VAS评分值越高 ,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上下床起坐的影响越严重  相似文献   

11.
何玉丽  黄治林  张丽梅 《职业与健康》2010,26(24):3059-3060
目的观察运用临床护理路径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选择2008年6月—2009年12月行传统经后路腰椎间盘摘除术患者186例,随机分为2组,试验组96例,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对照组90例,采用传统方法进行健康教育。出院时,经统一培训的调查员负责对两组患者发放健康教育效果调查问卷,收集相关信息。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患者在疾病相关知识的掌握及相关技能的实施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试验组较对照组患者的术后不良反应中尿潴留、胃肠道反应发生率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试验组较对照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日短、平均住院费用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有利于树立正确的认知理念和健康行为,能缩短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还能有效降低尿潴留、胃肠道反应等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沈凤 《社区卫生保健》2011,(5):353-356,361
目的了解社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生活质量状况及相关因素,为社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康复指导提供依据。方法以本院中医伤科门诊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SF-36中文版健康调查简表,以问卷形式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调查。结果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生活质量下降,除精力和精神健康两个维度得分略高于常模人群(P〉0.05)外,其余各维度得分显著低于中国常模人群(P〈0.05),单因素分析与年龄、性别、劳动强度及病程等有关,年龄30-50岁、男性、从事轻中度体力劳动,病程≤1年的患者生活质量较好。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生活质量低于正常人群,且受年龄、性别,劳动强度及病程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各种手术的疗效进行分析。方法对我院41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采取不同的手术治疗方式进行治疗,根据术后随访,对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在41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中,治疗有效者23例,显效者11例,无效者5例,经治疗恶化者2例。结论手术治疗是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重要有效手段,根据不同病例的特点,应选择不同的手术方式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14.
曾心一 《实用预防医学》2007,14(5):1522-1523
目的探讨后路椎间盘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手术适应征及技巧。方法对本科2002年1月-2006年12月共收治的3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取后路椎间盘镜的手术治疗方法,采用NaKai标准对病人术后疗效进行评定。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有1例患者发生脑脊液漏,1例神经根损伤,无大血管损伤、椎间隙感染等其它并发症发生;随访12~36个月,平均24个月,功能恢复优良率达91.67%。结论后路椎间盘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损伤小、恢复快、疗效肯定、并发症少等优点,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较好方法,熟练掌握操作要点和适应证是手术成功的保证,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腰椎间盘突出与腰椎间管狭窄运动疗法的治疗效果。方法采取自愿报名的办法,在社区选择明确诊断的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和腰椎间管狭窄患者各60例,进行腰背部活动度、腰背部肌力和腰背部肌肉耐力训练,时间1年,干预前后分别进行疼痛强度、身体损害程度、生活功能障碍指数评定。结果运动治疗后,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在疼痛程度、身体损害程度、活动能力、社会参与能力方面明显改善,腰椎间管狭窄患者改善不明显。结论运动疗法可以巩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效果,是在社区进行推广,而运动疗法对于腰椎间管狭窄者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康复护理联合针灸理疗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 将78例患者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针灸理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康复护理,比较护理效果.结果 实验组患者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加强康复护理工作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7.
等离子刀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铁 《现代预防医学》2011,38(10):1974-1975
[目的]比较等离子体手术系统与传统手术方法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作用。[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前瞻性研究,对14例腰椎间盘突出症行经皮穿刺,应用等离子体手术系统对突出的腰椎间盘进行汽化消融成形治疗,并与同期采用传统手术方法治疗腰椎间盘凸出症21例进行对比。全部病例获得6~24个月(平均11.7个月)随访。按Macnab治愈标准进行术后评价两组优良率,并比较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等离子组在出血量及住院时间方面优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等离子组术后优良率为92.8,传统手术组优良率85.7,两者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发现任何并发症。[结论]应用等离子体手术系统进行椎间盘汽化成形术,是一种安全、微创、操作简单、疗效较好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方法,可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脑脊液胱抑蛋白C水平进行研究,以了解其与腰椎间盘突“;症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2006年4月至2008年12月于笔者所在医院治疗的39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腰椎间盘膨出组(A组)13例、腰椎间盘突出组(B组)13例和腰椎间盘脱出组(C组)13例,同时选取健康对照组(D组)13例,对所有人员的脑脊液胱抑蛋白C水平进行检测后,将结果进行研究比较。结果经研究比较发现,D组的脑脊液胱抑蛋F1C水平明显低于其他三组(P〈0.01),而A、B、C三组之间比较,C组明显高于A组与13组(P〈0.05),A组与B组比较,差异不大(P〉0.05)。同时发现其与其他因素也有关系。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脑脊液胱抑蛋白C水平明显高于健康人群,且腰椎间盘脱出型水平尤其高,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体外冲击波疗法(extraeorporeal shock wave therapy,ESWT)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应用国产体外冲击波骨科治疗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83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3例和对照组40例。治疗组以痛点为中心,行体外冲击波疗法;对照组行中频电疗、牵引、推拿等对症治疗。结果治疗后第4周,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治疗后第8周和第12周治疗组有效率85%,对照组有效率73%,治疗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体外冲击波疗法可改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疼痛症状,是腰椎间盘突出症保守治疗的一种好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针灸推拿配合中药内服外敷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8年5月-2019年5月来本院进行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共230例进行试验研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115例。对照组采用临床常规中药内服外敷进行临床治疗,研究组配合针灸推拿进行腰椎间盘突出治疗。对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治疗前后疼痛程度评分指标进行对比。结果研究组患者疼痛评分、治疗总有效率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治疗中,针灸推拿配合中药内服外敷的治疗方法能够提高临床治疗有效率,有效降低患者疼痛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