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探讨热毒宁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AURI)的疗效.方法:对2013年1月~12月在我院就诊的200例AURI患儿的临床资料行回顾性分析,根据随机数字表分组,观察组100例联用热毒宁、利巴韦林,对照组100例单用利巴韦林,比较两组的临床资料、疗效及不良反应. 结果:两组AURI患儿在性别、年龄、疾病类型等临床资料方面,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观察组、对照组的治疗总显效率分别为94%(94/100)、83%(83/100),观察组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出现影响正常治疗的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热毒宁联合利巴韦林治疗AURI,有效且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治疗中应用热毒宁和利巴韦林的疗效。方法选取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10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2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在此之上对照组给予利巴韦林治疗,观察组给予热毒宁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退热时间、咽部充血消退时间、咳嗽停止时间及鼻塞流涕停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热毒宁在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治疗中疗效显著,可快速缓解患儿临床症状,有效缩短病程,在治疗中无不良反应发生,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相似文献
3.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5,(15)
目的观察热毒宁注射液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1年8月-2013年8月在医院就诊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11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9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措施的基础上加用利巴韦林注射液静脉滴注,观察组在常规治疗措施的基础上加用热毒宁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3d后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指标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数据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患儿痊愈率为57.63%、总有效率为94.92%,对照组患儿痊愈率为28.81%、总有效率为81.36%;观察组患儿体温恢复正常时间为(2.16±1.15)d,咳嗽消失时间为(2.18±1.26)d,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在治疗过程中未发现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热毒宁注射液可缩短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病情、提高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其临床疗效优于利巴韦林注射液,且安全性良好,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小儿常见病、多发病,主要是由病毒引起,少数为细菌引起。目前治疗上主要是对症、支持治疗,尚无特效疗法。2008年11月.2009年3日,我院儿科应用热毒宁注射液治疗急性上呼吸感染患儿60例,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曹欣 《今日健康(家庭版)》2014,(7):63-63
目的:探讨热毒宁注射液对儿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治疗效果,从而为疾病的治疗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方法:选取我院在2013年至2014年期间收治的158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儿童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患儿72例,该组患者使用α-干扰素进行治疗,实验组患儿86例,该组患者使用热毒宁注射液联合α-干扰素进行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3天及5天治疗的效果。结果:实验组3天后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4%,而对照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78%,实验组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通过统计学方法进行检验分析,上述两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相比较单纯使用α-干扰素进行治疗,使用热毒宁注射液联合α-干扰素对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具有更好的治疗效果,且安全可靠。因此,该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使用。 相似文献
6.
胡雁 《今日健康(家庭版)》2014,(10):251-251
目的对比分析热毒宁注射液与利巴韦林注射液在儿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疾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我院儿科患儿80例,均诊断为上呼吸道感染,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2组均给予常规对症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给予热毒宁注射液静脉点滴,对照组应用利巴韦林注射液静脉点滴,疗程均为3~5d,观察2组临床症状及体征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在退热时间、咳嗽持续时间、咽充血及流涕改善时间方面均短于对照组,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的显效率及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儿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热毒宁注射液有显著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利巴韦林注射液。且在使用的过程中安全、无明显毒副作用,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热毒宁与利巴韦林注射液治疗成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疗效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热毒宁注射液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门诊、急诊、住院共640例确诊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20例,其中男161例,女159例,采用热毒宁注射液静脉滴注;对照组320例,其中男158例,女162例,采用利巴韦林静脉滴注,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 两组比较,治疗组主要临床症状好转时间、总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 热毒宁注射液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8.
9.
10.
目的 探讨热毒宁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伴发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1年1月~2011年12月于某院采用热毒宁进行治疗的98例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伴发热患者为观察组,同期的98例采用病毒唑治疗的患者为对照组,将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发热、咳嗽消失时间及治疗前后的血清CRP、β2-MG、 ESR、 PA水平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要高于对照组,而发热、咳嗽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血清CRP、 β2-MG、 ESR、 PA水平均优于对照组,P均< 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热毒宁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伴发热不仅具有较好的效果,且显效较快. 相似文献
11.
抗生素在儿科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中的使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抗生素的应用情况。方法调查金昌市第二人民医院2006年1月—2008年12月儿科住院病例中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病例181例,对其中抗生素的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抗生素使用率达100%,共涉及4类6种;无联合使用抗生素者;全部采用静脉途径给药。结论该医院在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时存在不合理应用抗生素现象,规范化管理有待加强。 相似文献
12.
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与心肌损害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上呼吸道感染 (AURI)与心肌损害的关系。方法 以 3 0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 ,对 86例AURI患儿采用全自动分析仪检测了磷酸肌酸酶 (CK)及同功酶 (CK -MB)、乳酸脱氢酶 (LDH)、谷草转氨酶 (AST)及ECG检查。结果 观察组CK、CK-MB和GOT、ECG的异常率均高于对照组 ,差异显著 (前者P <0 0 1后者P <0 0 5 )。结论 AURI可引起心肌损害 ,提醒儿科医师高度警惕AURI,防止心肌损害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13.
头孢硫脒治疗小儿急性呼吸道感染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头孢硫脒对小儿急性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治疗组65例采用头孢硫脒50~100mg/(kg.d);对照组63例头孢唑啉50~100mg/(kg.d);均为静脉注射q8~q12h,疗程7~10d.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6.9%和84.1%,两组比较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结论头孢硫脒治疗小儿呼吸道感染疗效确切,未见明显副作用. 相似文献
14.
张旭明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0,20(2)
目的探讨炎琥宁对小儿急性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疗效。方法选择小儿急性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共120例,随机分为炎琥宁组和利巴韦林组,每组各60例,分别用炎琥宁针和利巴韦林针治疗,两组均治疗3~5 d,并给予相应对症治疗,观察两组疗效。结果炎琥宁组在治疗后平均退热天数(2.1±0.4)d、鼻塞流涕消失时间(2.7±0.8)d、咽部充血消失时间(3.2±0.7)d、咳嗽消失时间(5.1±0.6)d,均较利巴韦林组显著缩短(P0.01)。结论炎琥宁治疗小儿急性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有良好的治疗作用,疗效明显优于利巴韦林。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评价葡萄糖酸锌喷鼻剂预防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效果.方法 使用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方法,选择河北省廊坊市卫生学校学生,随机分成药物组和安慰剂组,观察2个月,使用卡方检验比较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和流感样病例的人时发病率.结果 共有1 945名学生合格完成调查表格,用药组978人,安慰剂组967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发病率用药组为14人/100人月,安慰剂组为20人/100人月,差别有统计学意义(χ2=12,P<0.01).流感样病例发病率用药组为0.2人/100人月,安慰剂组为1.8人/100人月,差别有统计学意义(χ2=12,P<0.01).结论 葡萄糖酸锌喷鼻剂对上呼吸道感染具有一定程度的预防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舒普深联合莫西沙星治疗慢阻肺(COPD)合并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54例COPD合并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舒普深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莫西沙星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免疫功能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6.3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9.26% (P ...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社区获得性肺炎(CAP)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的凝血功能结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7年1月至2019年8月期间收治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和社区获得性肺炎患儿各40例,分别设为上感组和CAP组;另选取同期来我院体检的正常儿童40例,设为正常组。收集三组对象的血样标本,检测并比较三组的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血浆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FIB)。结果三组的TT、PT、APTT无统计学差异(P>0.05);CAP组的DD、FIB均显著高于上感组和正常组,上感组的DD、FIB均显著高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社区获得性肺炎和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在DD和FIB两项凝血指标方面差异显著,可作为早期评估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的重要指标,能够增加诊断精度,提高诊断速度,有助于临床对患儿进行早期治疗。 相似文献
18.
胡桂芳 《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2005,2(4):37-38
目的 探讨鱼腥草治疗上呼吸道感染所致发热病人的疗效。方法 将确诊的病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给予鱼腥草、青霉素钠静滴,对照组用病毒唑、青霉素钠静滴。结果 治疗组退热时间多在2d以内,对照组多在2d后。治疗组症状消失时问多在5d以内,对照组多在5d以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用鱼腥草和青霉素静滴可缩短发热时间,且症状消失快。 相似文献
19.
胡桂芳 《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2005,(4)
目的探讨鱼腥草治疗上呼吸道感染所致发热病人的疗效。方法将确诊的病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给予鱼腥草、青霉素钠静滴,对照组用病毒唑、青霉素钠静滴。结果治疗组退热时间多在2d以内,对照组多在2d后。治疗组症状消失时间多在5d以内,对照组多在5d以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用鱼腥草和青霉素静滴可缩短发热时间,且症状消失快。 相似文献
20.
莫西沙星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评价莫西沙星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评价病例99例,随机分为试验组50例,对照组49例,试验组静脉滴注莫西沙星注射剂400 mg;1次/d,对照组静脉滴注左氧氟沙星注射剂400 mg,1次/d,疗程均为7~14 d。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94.0%和79.6%,细菌清除率分别为94.3%和77.8%,两组临床有效率及细菌清除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6.0%和8.2%,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莫西沙星注射剂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疗效确切,安全性好,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