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视网膜变性疾病是一类与遗传相关的变性疾病,导致患者渐进性视觉丢失,是主要的致盲性眼病之一,其共同病理基础是视网膜光感受器细胞的变性、坏死和凋亡,然而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细胞移植治疗是目前实验研究治疗视网膜变性疾病的主要方法之一。近年研究表明将感光前体细胞或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移植到视网膜下腔或玻璃体内,可以延缓宿主感光细胞的凋亡、替代凋亡的感光细胞、挽救残存的视觉功能和修复视网膜结构。细胞移植治疗的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是移植细胞的来源问题,目前主要的移植细胞来源是视网膜祖/干细胞、胚胎干细胞和诱导多潜能干细胞等。本文就干细胞移植治疗视网膜变性疾病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视网膜重构是指各种原因导致的光感受器变性、死亡,随后视网膜上所有神经元和非神经元细胞发生一系列病理改变,最终视功能完全丧失的一系列视网膜组织变化过程;以视网膜神经元死亡、细胞迁移和微神经瘤的形成,视觉信号去传人阻滞,产生异常的视觉输入为特征.认识视网膜神经元重构时结构、微环境和电生理变化的过程,阐明变性视网膜突触重构的机制,将为中晚期替换坏死或凋亡的细胞,挽救和恢复视功能的治疗提供实验依据和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
视网膜重构是指各种原因导致的光感受器变性、死亡,随后视网膜上所有神经元和非神经元细胞发生一系列病理改变,最终视功能完全丧失的一系列视网膜组织变化过程;以视网膜神经元死亡、细胞迁移和微神经瘤的形成,视觉信号去传人阻滞,产生异常的视觉输入为特征.认识视网膜神经元重构时结构、微环境和电生理变化的过程,阐明变性视网膜突触重构的机制,将为中晚期替换坏死或凋亡的细胞,挽救和恢复视功能的治疗提供实验依据和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
视网膜重构是指各种原因导致的光感受器变性、死亡,随后视网膜上所有神经元和非神经元细胞发生一系列病理改变,最终视功能完全丧失的一系列视网膜组织变化过程;以视网膜神经元死亡、细胞迁移和微神经瘤的形成,视觉信号去传人阻滞,产生异常的视觉输入为特征.认识视网膜神经元重构时结构、微环境和电生理变化的过程,阐明变性视网膜突触重构的机制,将为中晚期替换坏死或凋亡的细胞,挽救和恢复视功能的治疗提供实验依据和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
视网膜疾病由于其不可逆转的致盲性而影响人类生存质量.随着对干细胞研究的深入,基于干细胞移植的细胞替代疗法为视网膜疾病的治疗开辟了新的途径.近年来眼组织来源的视网膜干细胞或祖细胞、非眼组织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造血干细胞、神经干细胞、胚胎干细胞以及诱导多能干细胞在视网膜损伤疾病中的应用取得了很多突破性进展,它们不仅可以被诱导分化为各种视网膜神经元细胞、胶质细胞,而且移植到体内可以整合到损伤视网膜,甚至可以发挥正常视网膜神经元细胞功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绿色荧光蛋白标记的胚胎干细胞(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embryonic stem cells,GFP-ESC)源性视网膜前体细胞在rd小鼠视网膜下腔移植后的存活分化情况.方法 将GFP-ESC 源性视网膜前体细胞移植到伴有视网膜感光细胞变性和继发性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变性的rd 小鼠视网膜下腔,移植后1周、4周、8周取材行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检测,观察移植细胞存活、分化情况.对移植细胞进行核型分析,并接种裸鼠眼内观察是否成瘤,评价其安全性.结果 GFP-ESC 源性视网膜前体细胞移植眼内可存活、整合到宿主变性视网膜层间.1周时 GFP 阳性细胞移行于外层视网膜并呈视杆细胞标志抗原rhodop-sin阳性:4周时整合于内层视网膜,共表达成熟神经元标志抗原神经丝蛋白-200、微管相关蛋白-2,突触标志抗原synaptophysin检测阳性;8周时移至邻近玻璃体腔形成节细胞样结构,表达节细胞标志抗原Thy1.1;移植细胞维持正常二倍体核型,术后8周未见排斥反应及瘤性增殖.结论 GFP-ESC源性视网膜前体细胞在变性视网膜中可存活、整合,并有优先向变性的感光细胞及.神经节细胞类型分化的倾向,有望为青光眼等视神经视网膜病变的细胞移植治疗提供安全有效的种子细胞.  相似文献   

7.
视网膜退行性疾病包括视网膜色素变性、增殖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和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等,是一类由于视网膜感光细胞变性丢失而引起的不可逆性致盲性疾病.干细胞移植技术为此类疾病带来了一线希望,干细胞整合入视网膜,分化成为特定的感光细胞,可以重建视网膜功能.最近,科学家在骨髓和一些成人组织中发现了一种表达CXCR4受体的干细胞,称为极小胚胎样干细胞(VSELSCs),这种细胞表达多种胚胎细胞及原生殖细胞的标志物,有实验证实其具有分化为三个胚层细胞的潜能.VSELSCs这种可以定向分化的特性预示了它在治疗退行性疾病中的广阔前景.本研究主要着眼于VSELSCs的研究现状,探讨其在视网膜退行性疾病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人视网膜前体细胞移植到体外培养的人视网膜组织片下的细胞分化。方法取无眼部发育异常的4~5个月胚胎眼球,进行视网膜前体细胞分离培养。将传代的细胞移植到体外培养的视网膜神经上皮组织片下,通过光学显微镜和免疫组织化学观察细胞分化和组织整合情况。结果人视网膜前体细胞在体外培养时形成神经球样细胞团,传代后形成子代细胞团,表达神经干细胞标志Nestin。体外培养的视网膜组织片在5d、10d均能基本维持视网膜结构。移植到视网膜组织片下的视网膜前体细胞能够与其建立细胞连接。这些视网膜前体细胞分化后能够表达胶质纤维酸性蛋白、微管相关蛋白-2和视紫红质,分别为神经胶质细胞、神经元和光感受器细胞的特异蛋白。结论人视网膜前体细胞具有神经干细胞特征,在体外移植到培养的人视网膜组织片下,能够分化成相应的终末分化细胞。  相似文献   

9.
刘波 《眼科学报》2020,(2):106-112
视网膜变性是导致眼睛永久失明的主要原因之一,其特征是视网膜感光细胞的丧失,而感光细胞的丧失主要通过凋亡途径。近年来,虽然感光细胞的凋亡机制研究已经引起了重视,但目前仍缺乏有效的方式来抑制感光细胞凋亡。因此,本文将从凋亡的进程、凋亡发生过程中的关键分子、凋亡通路以及凋亡和自噬的联系等方面对其进行综述,旨在进一步阐明感光细胞凋亡的分子机制。  相似文献   

10.
视网膜退行性疾病,如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视网膜色素变性、青光眼视神经萎缩等,是以视神经细胞、感光细胞及视网膜色素细胞等退行性变为主要特征的一类疾病,是目前主要的致盲性眼病,一直以来都认为成熟哺乳动物视网膜细胞缺乏有效的自我修复及再生能力,因此视网膜细胞凋亡具有不可逆性,目前还缺乏有效的促进视网膜再生方法,而干细胞以其独有的具有向目的细胞分化增殖,以取代变性、凋亡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可作为一种替代疗法,为视网膜细胞的再生、恢复视功能提供了新的思路.本文从视网膜干细胞的来源及其在视网膜退行性疾病的应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1.
舒会叶  韦芊  邵毅 《眼科新进展》2022,(10):824-828
视网膜退行性疾病引起的光感受器细胞损伤会导致患者视力受损,出现进行性视野缩小、视野缺损等临床症状。由于视网膜的免疫赦免特性,异体光感受器移植成为治疗视网膜退行性疾病的潜在方法,但光感受器的组织来源又成为一大难题。人胚胎干细胞是由3D培养诱导分化而成的视网膜类器官,可以作为视网膜组织来源之一,为类器官移植提供了供体材料。本文就3D培养技术在视网膜类器官培养中的应用、类器官移植存在的问题、类器官与临床应用的距离等展开综述。  相似文献   

12.
余超  李秋玉  邵毅 《国际眼科杂志》2021,21(7):1175-1178

视网膜退行性疾病是影响人类视力的主要疾病,使人感光细胞受损,损害人的视力。而且哺乳动物的视网膜没有再生能力,一旦患病会严重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目前尚未有明确的预防和减缓该类疾病的方法,但移植光感受器以补充视网膜中受损的感光细胞可以治疗视网膜疾病。本文将讨论光感受器移植方法在视网膜退行性疾病中恢复视力的现状和移植技术。  相似文献   


13.
Zhu JL  Zheng QX  Li WS 《中华眼科杂志》2012,48(4):374-378
Retinal degeneration diseases are a group of severe eye diseases that can lead to blindness. They are characterized by degeneration and apoptosis of photoreceptor cells and still lacking effective therapeutic procedures. Pluripotent stem cells (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s, iPS cells) obtained from somatic cell reprogramming are similar to the embryonic stem cells (embryonic stem cells, ES cells), which have unlimited proliferation, differentiation and memory characteristics. Retinal cells from iPS cells have been used in cell transplantation for the treatment of retinal diseases, for the study of pathogenesis and drug toxicity evaluation in retinal degenerative diseases. This may provide new ideas and novel procedures for the treatment of retinal degenerative diseases in the future.  相似文献   

14.
视网膜变性类疾病是世界上主要的一类致盲性眼病,感光细胞等视网膜神经元细胞损伤及凋亡是其共同的病理基础.嘌呤能离子通道型7(P2 X7)受体在视网膜多种类型的细胞均有表达.研究发现,P2 X7受体激活及其介导的信号异常表达与视网膜神经元细胞变性死亡过程相关,而阻断或下调P2 X7受体的激活表达可显著减少视网膜胶质细胞激活...  相似文献   

15.
张敬学 《眼科研究》2011,29(7):665-668
视网膜退行性疾病的主要病理基础是视网膜各级神经元的结构和功能性异常,最终造成患者视力的不可逆性损害,目前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近年来干细胞替代治疗方法的出现为此类致盲性眼病的治疗带来了希望,其相关研究已取得一定的进展。但是在研究中发现,干细胞的眼部移植仍存在着一些难点,如移植后细胞的移行能力、存活效率以及向目的细胞的分化能力等。因此,最近研究显示,视网膜组织工程技术的研究和发展有助于解决或弥补以上问题。针对目前干细胞和组织工程视网膜的研究状况,对视网膜组织工程的种子细胞、支架材料、体内移植技术等研究进展、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6.
徐国兴 《眼科》2007,16(4):229-232
近年来对色素上皮细胞移植如PRE移植、自体虹膜色素上皮细胞移植以及干细胞移植等作为视网膜变性疾病的再生性疗法进行了许多研究,为视网膜变性疾病开辟新的治疗途径。色素上皮细胞移植治疗更能直接地解决视网膜的局部问题。然而,多数方法尚处在实验和试验阶段及存在不足与风险,其手术适应证、手术方法、供体细胞来源、伦理问题、移植后细胞存活、免疫、生理功能等多种问题均亟待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7.
Trophic factors are endogenously secreted proteins that act in an autocrine and/or paracrine fashion to affect vital cellular processes such as proliferation, differentiation, and regeneration, thereby maintaining overall cell homeostasis. In the eye, the major contributors of these molecules are the retinal pigment epithelial (RPE) and Müller cells. The primary paracrine targets of these secreted proteins include the photoreceptors and choriocapillaris. Retinal degenerative diseases such as 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 and retinitis pigmentosa are characterized by aberrant function and/or eventual death of RPE cells, photoreceptors, choriocapillaris, and other retinal cells. We discuss results of in vitro and in vivo animal studies in which candidate trophic factors, either singly or in combination, were used in an attempt to ameliorate photoreceptor and/or retinal degeneration. We also examine current trophic factor therapies as they relate to the treatment of retinal degenerative diseases in clinical studi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