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解脲支原体和沙眼衣原体感染与输卵管妊娠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解脲支原体和沙眼衣原体感染与输卵管妊娠的关系。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 ,检测 12 8例输卵管妊娠患者 (观察组 )和 5 0例行附件切除术、无输卵管妊娠史的卵巢囊肿患者 (对照组 )的宫颈分泌物和输卵管组织中解脲支原体和沙眼衣原体DNA。结果 ⑴观察组 5 6例宫颈分泌物检测出解脲支原体DNA ,阳性率为 43 8% ,对照组 10例阳性 ;48例输卵管组织检测出解脲支原体DNA ,阳性率为 3 7 5 % ,对照组 5例阳性 ;两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 (P <0 0 1) ;⑵观察组 3 5例宫颈分泌物检测出沙眼衣原体DNA ,阳性率为 2 7 3 % ,对照组 5例阳性 ;3 4例输卵管组织检测出解脲支原体DNA ,阳性率为 2 6 6% ,对照组 3例阳性 ;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⑶解脲支原体DNA阳性者盆腔粘连发生率为 70 6% ,沙眼衣原体阳性者盆腔粘连发生率为77 3 % ,两种病原体均阴性者盆腔粘连发生率为 13 3 %。结论 解脲支原体和沙眼衣原体感染与输卵管妊娠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2.
尚碧莲  张玲  王厚照 《职业与健康》2010,26(14):1588-1589
目的分析不孕不育患者输卵管积液中支原体、衣原体的检测结果 ,了解输卵管疾病与支原体、衣原体感染的关系。方法支原体采用解脲支原体和人型支原体培养鉴定、半定量计数及药物敏感性试验法,衣原体采用胶体金法检测。结果 63例不孕不育患者的输卵管积液中支原体培养结果为无生长,阳性率为零,衣原体检测结果有2例阳性,阳性率为3.2%。结论输卵管积液中有无支原体感染及能否引起输卵管感染等相关因素还有待研究,衣原体的感染与输卵管病变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1286例女性宫颈分泌物支原体属、衣原体属感染状况,分析其耐药性,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2011年1月-2012年12月在医院就诊的1286例女性患者,取宫颈分泌物,采用培养法检测支原属体并进行药敏试验,采用单克隆抗体胶体金法对衣原体属进行检测.结果 1286例女性患者中,沙眼衣原体(Ct)阳性106例,阳性率8.2%;支原体属阳性568例,阳性率44.1%,其中人支原体(Mh)阳性42例,阳性率3.2%、解脲脲支原体(Uu)阳性368例,阳性率28.6%,Uu+ Mh阳性158例,阳性率12.3%;Uu+Ct混合感染41例,阳性率3.2%;支原体属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单纯Uu和Mh红霉素均保持比较高的耐药性,两者混合感染的耐药性加强.结论 对女性生殖道疾病患者进行支原体属、衣原体属检查,并进行药敏试验,可以有效指导临床用药.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解脲脲原体(ureaplasma urealyticum,UU)和沙眼衣原体(chlamydia trchomatis,CT)感染与输卵管妊娠的关系,以降低输卵管妊娠发生率。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CT-DNA)技术和液体培养+固体培养的方法检测50例输卵管妊娠患者(观察组)和40例行附件切除术、无输卵管妊娠史的卵巢囊肿患者(对照组)的宫颈分泌物中沙眼衣原体和解脲脲原体DNA。结果:①观察组20例宫颈分泌物检测出解脲脲原体DNA,阳性率为40.0%,对照组4例阳性,阳性率为10.0%,两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②观察组16例宫颈分泌物检测出沙眼衣原体DNA,阳性率为32.0%,对照组3例阳性,阳性率为7.5%,两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③解脲脲原体阳性者盆腔粘连发生率为70.8%,沙眼衣原体阳性者盆腔粘连发生率为78.9%,两种病原体均阳性者盆腔粘连发生率为100%。结论:解脲脲原体和沙眼衣原体感染与输卵管妊娠的发生有关。早发现、早治疗女性生殖道解脲脲原体、沙眼衣原体感染可以减少输卵管妊娠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宫颈分泌物沙眼衣原体(CT)、解脲脲原体(UU)及人型支原体(Mh)检测结果与不孕症间的相关性。方法将2017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316例女性不孕症患者纳为不孕组,同期于妇科门诊要求终止妊娠的孕早期146例患者纳为早孕组,94例输卵管性不孕患者纳为输卵管性不孕组,103例腹腔镜手术者纳为手术组。比较不孕组与早孕组宫颈分泌物CT、UU及Mh培养阳性率;比较输卵管不孕组与手术组宫颈分泌物及盆腔积液CT、UU及Mh培养阳性率。根据患者输卵管功能将输卵管性不孕者分为低分组(24例)、中分组(26例)与高分组(44例),观察3组宫颈分泌物及盆腔积液CT、UU及Mh培养阳性率。结果不孕组CT培养阳性率为12. 97%,支原体感染率为41. 14%,均显著高于早孕组(均P<0. 05);输卵管性不孕组宫颈分泌物CT阳性率为11. 70%,支原体感染率为36. 17%,盆腔积液CT感染率为5. 32%,均显著高于手术组(均P<0. 05);低分组、中分组及高分组输卵管性不孕患者宫颈分泌物CT培养阳性率及支原体感染率依次升高,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 05)。结论女性不孕症及输卵管性不孕患者宫颈分泌物CT、UU及Mh感染率均明显高于正常水平,且患者输卵管功能越差,宫颈分泌物CT、UU及Mh感染率越高,提示CT、UU及Mh感染与不孕间关系密切,可能是诱发并加重输卵管障碍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异位妊娠患者的宫颈感染状况。方法:采集92例异位妊娠患者的宫颈分泌物,用直接涂片镜检法观察细菌形态,检测宫颈细菌感染情况;用胶体金免疫层析法检测宫颈衣原体抗原,用分离培养法检测支原体(包括解脲支原体、人型支原体)。结果:92例研究对象中,6例检出线索细胞,占6.52%;5例检出G+球菌,占5.43%;1例检出链状杆菌及霉菌孢子,占1.09%;42例宫颈解脲支原体阳性,占45.65%;9例衣原体阳性,占9.78%;6例人型支原体阳性,占6.52%。其中9例衣原体阳性中有4例与解脲支原体混合感染,6例人型支原体阳性中有5例与解脲支原体混合感染。结论:异位妊娠患者宫颈现存感染以解脲支原体感染多见。  相似文献   

7.
任艳芳 《中国妇幼保健》2009,24(32):4570-4571
目的:探讨衣原体和支原体感染与女性不孕症的关系。方法:选择2004年1月~2006年10月在本院就诊的100例不孕妇女作为观察组,70例生育能力正常的妇女作为对照组,取宫颈分泌物检测衣原体、支原体。结果:观察组宫颈分泌物中衣原体、支原体及两者混合感染的阳性率分别为42.0%、27.0%、7.0%,对照组衣原体、支原体及两者混合感染的阳性率分别为14.3%、8.6%、2.9%,两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衣原体、支原体感染与女性不孕症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本地区HR-HPV与阴道支原体、衣原体感染之间是否存在相关性,从而指导临床预防与诊治。方法筛选2015年1月-2016年1月就诊于内蒙古民族大学附属医院妇女共500例为研究对象,初次就诊时同时取阴道分泌物、宫颈分泌物及脱落细胞,分别进行阴道分泌物支原体、衣原体检测及宫颈HPV-DNA检测,分析宫颈HPV检测结果;选取HR-HPV和HPV(-)的支原体和衣原体结果来对比,以HPV(-)组为对照组,对比两组在支原体和衣原体感染方面是否存在差异性。结果 HR-HPV的阳性率为18.2%,在阴道支原体和衣原体感染方面HR-HPV与HPV(-)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阴道支原体和衣原体感染与HR-HPV阳性的表达均有密切联系,阴道支原体和衣原体感染很大可能均对HR-HPV的表达及发展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孕妇稽留流产与解脲支原体(UU)、沙眼衣原体(CT)感染及其相关因素的关系。方法:采用分离培养法对107例稽留流产妇女进行宫颈分泌物解脲支原体、沙眼衣原体培养,并对其清宫或流产的绒毛及部分蜕膜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结果:支原体、衣原体感染与年龄分组无显著相关性,与文化程度、居住条件、工作环境、孕周、孕产史和人员来源有相关性。在107例稽留流产孕妇中,支原体感染者中宫颈分泌物阳性42例,感染率为39.25%,组织物阳性10例,感染率为9.35%,衣原体感染者中宫颈分泌物阳性10例,感染率为9.35%,组织物阳性4例,感染率为3.74%。结论:文化程度、居住条件、工作环境、孕周、孕产史和人员来源等因素都与孕妇稽留流产有关,解脲支原体、沙眼衣原体感染可能通过上行传播引起宫内感染、绒毛膜炎,最终导致胚胎停止发育,造成稽留流产,故支原体、衣原体感染与稽留流产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衣原体属及支原体属阳性与宫颈糜烂存在的相关性,并研究不同程度宫颈糜烂患者感染衣原体属及支原体属的阳性率。方法于2012年12月-2013年12月收治的326例宫颈糜烂患者中,在排除假丝酵母菌阴道炎患者后,按照数学随机选取的方法抽取180例患者作为试验组,根据临床症状以及血样检测判断其患病程度,并以此将患者分为重、中、轻度患者3组,选取180名宫颈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分别对宫颈糜烂患者及宫颈健康者进行宫颈分泌物采样,并检测其衣原体属、支原体属阳性率,数据采用SPSS1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试验组病原体阳性率70.5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20~40岁的性活跃期患者病原体阳性率较高,其中30~39岁年龄段病原体阳性率最高为83.56%,<20岁患者2例,>50岁患者4例,判定为阳性者分别为2例和1例,但由于样本数量过少,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试验组患者宫颈糜烂程度的不同其病原体阳性率不同,宫颈糜烂程度越深、阳性率越高。结论衣原体属及支原体属阳性与宫颈糜烂关系密切,宫颈糜烂程度的不同其衣原体属及支原体属的阳性率不同,总体表现为宫颈糜烂程度越深,阳性率越高。  相似文献   

11.
女性生殖道支原体及其他病原体在急性盆腔炎中的检出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根据急性盆腔炎妇女与正常妇女的解脲支原体(Ureaplasma Urealylium,Uu)、人型支原体(Mycoplas-ma Hominis,Mh)、生殖支原体(Mycoplasmag enitalium,Mg)检出情况,结合急性盆腔炎妇女衣原体(Chlamydi trachomatis,Ct)及需氧菌的检出率,探讨支原体与急性盆腔炎的相关性。方法:取30例患急性盆腔炎的育龄期妇女的阴道后穹窿分泌物与子宫内膜分别进行解脲支原体(Uu)、人型支原体(Mh)的培养,生殖支原体(Mg)的PCR方法检测并以30例正常妇女为对照组,以及盆腔炎组取子宫内膜作衣原体(Ct)的PCR检测、细菌培养、内膜病理检验。结果:急性盆腔炎妇女阴道后穹窿分泌物解脲支原体(60%)、生殖支原体(33.3%)检出率明显高于正常妇女(30%、6.7%),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盆腔炎妇女子宫内膜解脲支原体(40%)、生殖支原体(33.3%)检出率明显高于正常妇女(6.7%、6.7%),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盆腔炎妇女阴道后穹窿、子宫内膜人型支原体(23.3%、23.3%)检出率与正常妇女(10%、6.7%)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能与例数较少有关;盆腔炎组阴道后穹窿分泌物与子宫内膜Uu(60%vs40%)、Mh(23.3%vs23.3%)、Mg(33.3%vs33.3%)的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对照组阴道后穹窿分泌物与子宫内膜Uu的检出率(30%vs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Mh(10%vs6.7%)、Mg(6.7%vs6.7%)的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0例送检标本中子宫内膜的5种病原体的检测结果显示,盆腔炎组子宫内膜Uu检测出12例阳性(40%),Mh检测出7例阳性(23.3%),Mg检测出10例阳性(33.3%),Ct检测出9例阳性(30%),需氧菌检测出9例阳性(30%),两种混合感染检测出17例阳性(56.6%),三种混合感染检测出3例阳性(10%)。结论:①解脲支原体、生殖支原体与盆腔炎关系密切;②盆腔炎中解脲支原体的检出率最高,衣原体与细菌也是盆腔炎的重要病原体;③Uu的检测推荐首选子宫内膜检测;④盆腔炎为多种病原体混合感染。  相似文献   

12.
宫颈管支原体、衣原体感染局部微波治疗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桂英 《中国妇幼保健》2005,20(9):1074-1075
目的:妇女宫颈管支原体、衣原体感染造成宫颈红、肿、充血后用微波局部治疗,在非药物方面找到临床依据。方法:用微波直接加热法,使宫颈受感染的柱状上皮细胞层凝固、轻微变色。结果:123例病人术后6个月内观察,均无宫颈损伤及粘连。复查3次以上,宫颈分泌物无阳性反应,临床症状明显恢复正常。结论:微波治疗宫颈管内支原体、衣原体感染极其有效,特别是改善临床症状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与探讨人型支原体(MH)、解脲支原体(UU)与衣原体(CT)感染的致病机制及其对女性生殖道感染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我院诊治的患有阴道炎、宫颈炎、盆腔炎的56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设为观察组,同时选择30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分析所有检查者生殖道的人型支原体(MH)、解脲支原体(UU)与衣原体(CT)的感染情况。结果观察组568例患者中:解脲支原体(UU),阳性株278例,检出阳性率为48.94%;人型支原体(MH)阳性株130例,检出阳性率为22.89%;衣原体(CT)阳性株30例,检出阳性率为5.28%。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人型支原体(MH)、解脲支原体(UU)和衣原体(CT)的感染易造成阴道炎、宫颈炎、盆腔炎等生殖道感染,临床应给予积极治疗,这对减少女性生殖道的感染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泌尿生殖道支原体属与衣原体属感染及药敏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运城地区疑似非淋菌性尿道炎(NGU)患者,支原体属和沙眼衣原体(Ct)的感染及支原体属的耐药率,为临床医师抗感染治疗提供依据。方法用支原体属试剂盒培养法对解脲脲支原体(Uu)和人支原体(Mh)进行分离鉴定和药敏试验,用胶体金标法测沙眼衣原体(Ct)。结果 1012例标本中分离出解脲脲支原体471株占46.5%,高于人支原体28株占2.8%及解脲脲支原体和人支原体混合感染75株占7.4%(P<0.01),沙眼衣原体134株占13.2%;支原体属对常用药物有不同程度的耐药,Uu感染对红霉素、氧氟沙星的耐药率最高,分别为76.7%、80.0%;对多西环素、米诺环素的敏感率较高,分别为75.5%、73.3%;Mh感染中,交沙霉素、米诺环素、多西环素、甲砜霉素敏感性较高,分别为81.4%、69.9%、67.3%、51.2%;在Uu与Mh混合感染中,耐药率普遍增加,对多西环素、米诺环素、交沙霉素的耐药率较低,分别为18.7%、23.6%、31.8%。结论可以将多西环素、米诺环素、交沙霉素、甲砜霉素作为运城地区临床初步治疗支原体属感染的首选药物,以后根据药敏试验调整抗菌药物;解脲脲支原体是非淋菌性尿道炎的主要病原菌,支原体属和衣原体属可以引起混合感染,监测支原体属的耐药性对指导合理用药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输卵管性不孕(TFI)的病因,并为其预防和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病例组为在弋矶山医院确诊为输卵管性不孕妇女,对照组为在妇产科人流妇女。两者均填写统一调查表,并检测衣原体(CT)、支原体(UU)。资料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病例组衣原体、支原体感染(25.7%、18.8%)明显高于对照组(6.7%、2.5%)。危险因素为:初次性生活年龄20岁(OR:3.373)、性伴侣数1人(OR:3.056)、人流史(OR:1.057)、输卵管妊娠史(OR:6.579)、宫颈炎(OR:2.890)、盆腔炎史(OR:6.488)、结核史(OR:4.986)、阑尾炎史(OR:4.915)。结论:UU、CT感染,初次性生活年龄过小、性伴侣多、输卵管妊娠史、宫颈炎、盆腔炎史、结核史、阑尾炎史是输卵管性不孕的危险因素。人流史与TFI无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6.
急性呼吸道感染(ARTI)是儿童时期最常见的感染性疾病,其病原体包括病毒、细菌、真菌、支原体及衣原体等。近年来,随着病原检测手段的发展,急性呼吸道多病原体混合感染逐渐多见并引起重视,包括病毒与病毒、病毒与其他病原如细菌、支原体、衣原体等的混合感染。此文就儿童急性呼吸道多病原体混合感染的现状、感染特征、与疾病严重程度的关系等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两种药物联合治疗非淋菌性尿道炎及混合感染的疗效。方法348例患者口服克拉霉素与加替沙星,疗程12 d。结果对衣原体、支原体、衣原体 支原体及混合感染总有效率分别达100%、95%、91%、86%。结论联合用药治疗非淋菌性尿道炎及混合感染具有高效、安全、服用方便等优点。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生殖道支原体和沙眼衣原体(CT)感染对女性不孕的影响.方法 选择150例女性不孕患者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行人工流产或药物流产的妇女作为对照组,检查两组妇女的解脲支原体(UU)、人型支原体(Mh)及CT的感染情况,同时分别对这些不孕患者的流产次数、年龄阶段与支原体、CT感染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1)观察组的UU、Mh和CT感染率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以UU感染率最高;(2)女性不孕患者中,随着流产次数增加,UU、Mh和CT感染率也明显上升;(3)女性不孕患者中,20~30岁患者病原体检出率明显高于31~40岁患者.结论 UU、Mh和CT是导致不孕症发生的重要因素,其中UU感染与女性不孕关系最为密切,因此,在妇科各项诊疗活动中应重视UU、Mh和CT的检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