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6 毫秒
1.
普霞 《中国医师杂志》2012,14(2):227-228
目的探讨外耳道胆脂瘤及中耳胆脂瘤术后复发的治疗方法。方法耳内镜直视下对48例外耳道胆脂瘤及51例中耳胆脂瘤术后复发患者行手术治疗。结果术后1-2个月每周复查1次,10例外耳道狭窄者,清除病变后行外耳道扩大成形术,术后3年未复发。11例外耳道胆脂瘤在术后3个月行2次耳内镜局部清理,其中3例行3次以上的耳内镜局部清理,另有2例因破坏范围广而均行乳突改良根治手术。其余病例随访半年至3年以上均未见复发。结论耳内镜直视下行外耳道胆脂瘤切除以及中耳胆脂瘤术后复发清理手术,能观察病变与外耳道及中耳结构的关系,是值得推广的微创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Survivin基因在中耳胆脂瘤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选取我院2009年1月--2012年12月30例中耳胆脂瘤患者,设定为研究组,并选取3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以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 System)染色技术和RT-PCR法,分析对比Survivin基因在两组患者中的表达.结果 研究组患者中20例(66.67%)Survivin基因蛋白染色呈现阳性,对照组未呈现阳性表达,只有极少数分散状阳性细胞,两组存在较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中SurvivinmRNA有一定表达,对照组未出现表达.结论 中耳胆脂瘤患者组织能够显著呈现Survivin表达,健康者不会有表达现象.  相似文献   

3.
在对中耳生理学以及胆脂瘤的生物学特点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与分析之后,现阶段,中耳胆脂瘤的手术方法已经越来越成熟,但是其中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比如:在不采取开放式的手术治疗时,如何最大程度的提升患者根治的可能性;解决手术后胆脂瘤复发问题的措施等.相对于传统的显微镜技术,耳内镜技术具有非常显著地优势,而且在中耳胆脂瘤的治疗过程中,广泛应用耳内镜技术是未来主要的发展方向.该技术能够提高患者根治的概率,而且还能够保证耳道内正常结构不被破坏.文章主要探究在治疗中耳胆脂瘤的过程中,对耳内镜技术的具体方法和手术治疗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乳突根治术后的胆脂瘤复发在临床上较为常见。现分析91例 (96耳 )乳突再根治患者的临床资料 ,讨论其胆脂瘤复发或残留的原因 ,再手术时对听力和病灶的处理原则等。1 临床资料资料来源于北京同仁医院耳鼻喉科 1987年 1月到 1996年12月的住院患者 ,共 91例 (96耳 ) ,男 49例 ,女 42例 ;成人 76例(79耳 ) ,儿童 15例 (17耳 )。年龄 1~ 72岁 ,平均 3 4岁。其首次手术为乳突根治术者 91耳 (94.8% ) ,联合径路乳突根治加鼓室成形术 2耳 (2 .1% ) ,鼓室成形术 3耳 (3 .1% ) ,再手术前听力检查 (纯音侧听或ABR) :传导性聋 71耳 ,气导听阈为 40…  相似文献   

5.
胆脂瘤型中耳乳突炎是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没有及时治疗,长期耳内流脓、听力下降等,伴有鼓膜穿孔。是耳科常见多发病,病变侵及中耳粘膜、骨膜及骨质,造成不可逆性损伤,严重的造成耳部脓肿、迷路炎、面瘫、颅内感染等并发症。因此,治疗上应积极控制感染,清除病灶,尽可能地保留和提高患者的听力,提高生活质量。我科于2011年在援疆医疗专家的带领下,成功实施了14例鼓膜成形术,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急性非特异性肠系膜淋巴结炎(以下简称肠系膜淋巴结炎)是临床上的常见病,是小儿急性腹痛的重要原因之一.1996年~2005年,共治疗肠系膜淋巴结炎117例,其中采用地塞米松治疗82例,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大剂量地塞米松治疗百草枯中毒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百草枯是一种毒性中等的除莠剂,但口服中毒后病死率甚高,目前尚无特效解毒剂。我院1994~1998年曾收治百草枯中毒患者36例,有20例采用以大剂量地塞米松为主的综合疗法,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36例患者中男性9例,...  相似文献   

8.
外耳道胆脂瘤也称外耳道阻塞性角化症。本病较少见,据有关文献报道发病率占耳科病的 0.1%[1]。多发生于成人,以单耳发病为多见,患者以耳痛、耳痒、耳漏和耳聋就诊。据不完全统计我科门诊自1988-1996年经涂片化验证实外耳道胆脂瘤48例(51耳)。用10%硝酸银溶液烧灼治疗收到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本组48例(51耳),男31例(33耳),女17例(18耳)。年龄最小13岁,最大72岁。病程最长28年,最短2个月。检查见外耳道有干硬的褐色物及脱落的鳞状上皮角化物形成的团块…  相似文献   

9.
慢性支气管炎 (以下简称慢支 )是呼吸系统的常见病多发病之一。笔者从 1986年至 1999年 ,用中医“冬病夏治 ,扶正固本”的方法 ,对 42例慢支缓解期病人进行了治疗观察 ,通过 1年多的随访 ,发现有较好的疗效 ,现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1.1 病例选择全部病例均依据 1979年修订的慢性支气管炎临床诊断标准[1] 而确诊 ,采用分层随机分组法 ,将病人分为治疗组 (即扶正组 )与对照组 (即核酪组 )进行观察。治疗组共 42例 ,其中男 2 8例 ,女 14例 ;年龄 18~ 92岁 ,平均 ( 5 7.5± 19.4)岁 ;病程 2~ 3 0年 ,平均 ( 14 .7± 7.0 )年 ;单纯型 2 8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中耳胆脂瘤CT表现与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在组织中表达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对50例中耳胆脂瘤标本MMP-2、MMP-9的表达进行检测,分析与其CT表现的关系。结果中耳胆脂瘤CT显示听小骨不同破坏范围及程度,各组中MMP-2、MMP-9的表达差异有显著性(P<0.001)。结论胆脂瘤中MMP-2、MMP-9的表达与听小骨的破坏程度呈正相关关系,可成为中耳胆脂瘤预后不良的标志。  相似文献   

11.
中耳分泌液中DNA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为确定由PCR技术在小儿慢性分泌中耳炎中耳分泌液中检测到的细菌DNA是否来自于活的细菌。方法 观察中耳分泌液对DNA粘度和DNA酶消化DNA作用的影响。结果 中耳分泌液和DNA的粘度是稳定的,中耳分泌液不降解DNA,DNA酶迅速消化DNA,中耳分泌液显著抑制DNA酶消化DNA的活性。结论 应用PCR技术在大多数中耳分泌液中检测到的细菌DNA可能不是来自于活的细菌,可能是受到中耳分泌液保护的以前细菌感染的残余物。  相似文献   

12.
腭裂患儿中耳功能及听力障碍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患儿的中耳功能障碍及听力损失情况,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32例腭裂患儿及20例正常对照组儿童进行声导抗测试和听性脑干诱发电位(ABR)测试,将测试结果做统计学分析。结果腭裂组与对照组声导抗及ABR反应阈比较,P<0.05和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完全性腭裂和完全性腭裂中耳功能障碍及听力损失无显著差异;6岁以内,不同年龄段腭裂中耳功能障碍无显著差异,6~18月的听力损失程度与19月~6岁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多数腭裂患儿存在中耳功能障碍,并发分泌性中耳炎,导致听力减退,且与腭裂的类型无关,年龄越小,听力损失越严重。腭裂患者需要尽早手术治疗,同时积极治疗分泌性中耳炎。  相似文献   

13.
张国栋 《现代保健》2014,(22):72-74
目的:观察地塞米松与布比卡因联合应用于经鼻蝶入路患者术后的镇痛疗效。方法:将120例筛选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对照组接受布比卡因,实验组给予布比卡因加地塞米松。两组患者均接受全身麻醉,诱导麻醉成功后,立即进行双侧局部神经阻滞麻醉。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疼痛评分和需要止痛剂的量及频次。结果:术后1、2、4、6和12 h,实验组VAS疼痛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但术后24 h后两组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术后需要口服或肌注镇痛剂的患者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术中或术后24 h未发现相关并发症。结论:布比卡因联合地塞米松可减少经鼻蝶入路手术患者术后的疼痛和对镇痛药的需求,且未发现急性或短期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14.
霍建珊  黄宝琴  罗婷  张丁 《医疗保健器具》2011,18(11):1772-1773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降低患者再次发生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作用。方法选取73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通过个性化、集中式、随机性及出院后随访教育,对患者、家属及照顾者进行疾病常识教育,指导正确的卧姿、坐姿、站姿、腰椎运动及腰腹部肌肉训练。结果本组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达到98.6%,VAS疼痛指数平均降低66.8%,各项症状、体征明显改善,疾病复发率4.1%。结论有效的健康教育能提高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降低VAS疼痛指数、减少疾病复发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5.
智能化声阻抗中耳功能分析仪的研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一种智能化声阻抗中耳功能分析仪的测试原理,仪器组成,系统的主要功能等。并对临床试用结果进行了分析。作为一种客观的诊断方法,耳声阻抗测量仪在临床耳疾和听力障碍诊断方面具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地塞米松不同给药方式治疗慢性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慢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0例。两组均行5 mg地塞米松治疗,对照组内镜下通过鼓膜穿刺给药,研究组内镜下通过咽鼓管给药。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水通道蛋白水平、不良反应及术后复发情况。结果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50%(P<0.05)。研究组治疗后的水通道蛋白-4、水通道蛋白-1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术后复发率为7.5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7.50%(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5.00%vs.10.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镜下通过咽鼓管与鼓膜穿刺行地塞米松治疗的安全性相当,但前者可有效减轻慢性分泌性中耳炎临床症状,提高听力和水通道蛋白水平,降低复发率,疗效更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患者根治术后复发转移的相关临床病理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04年1月-2011年7月行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183例,Cox模型分析临床病理因素与复发转移的关系。结果:全组复发转移率为23.50%(43/183)。单因素分析显示,淋巴结转移、TNM分期、肠壁浸润深度、肠梗阻的存在与术后复发转移有关;多因素Cox模型分析显示,淋巴结转移、TNM分期、肠壁浸润深度、肠梗阻的存在是术后复发转移的危险因素。结论:淋巴结转移、TNM分期、肠壁浸润深度、肠梗阻的存在是结直肠癌患者根治术后复发转移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8.
张辉  周国林 《医疗保健器具》2011,18(10):1548-1549
目的观察阿扎司琼复合地塞米松预防剖宫产术后镇痛药物所致恶心呕吐(PONV)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90例ASAⅠ~Ⅱ级剖宫产术后吗啡镇痛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30例,在胎儿娩出后阿扎司琼组静脉注射阿扎司琼10mg,阿扎司琼复合地塞米松组(复合组)静脉注射阿扎司琼10mg+地塞米松10mg,对照组静脉注射4ml生理盐水。观察术后24h各组恶心、呕吐(PONV)发生情况及严重程度。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阿扎司琼组、阿扎司琼复合地塞米松组均能有效减少剖宫产术后24hPONV的发生率(P〈0.05),而与阿扎司琼组相比,阿扎司琼复合地塞米松组减轻恶心呕吐的临床疗效更加显著(P〈0.01)。结论阿扎司琼复合地塞米松对剖宫产术后镇痛药物所致恶心呕吐具有良好的预防和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9.
地塞米松复合氯胺酮抑制阑尾牵拉反应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地塞米松复合小剂量氯胺酮抑制阑尾牵拉反应的效果。方法  114例ASAⅠ~Ⅱ级阑尾切除术病人 ,T1 1~L1 间隙硬膜外麻醉下行阑尾切除术。随机分 3组 ,每组 3 8例 ,Ⅰ组在切腹膜时静注地塞米松 10mg和氯胺酮 0 5mg/kg ,Ⅱ组在切皮时静注哌替啶 5 0mg和氟哌啶 2 5mg ,Ⅲ组为对照组 ,单纯硬膜外麻醉不用辅助药物。观察并详细记录阑尾牵拉反应情况、牵拉阑尾时的镇静状态和脉搏氧饱和度与平均动脉压的变化。结果 Ⅰ、Ⅱ、Ⅲ组抑制牵拉反应的优良率分别为 10 0 %、81 5 8%和18 42 %,Ⅰ组与其余两组相比 ,P <0 0 1,差异显著 ;Ⅰ组和Ⅱ组镇静状态无差异 ,但与Ⅲ组相比 ,P <0 0 1;I组SpO2 和MAP注药前后无明显差异 ,与II组比较有显著差异 ( P <0 0 5 )。结论 地塞米松复合小剂量氯胺酮能更好地抑制阑尾牵拉反应  相似文献   

20.
卡介苗和干扰素灌注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为了解卡介苗(BCG)与α-干扰素联合应用膀胱灌注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的疗效,将72例膀胱癌随机分为两组:一组用BCG75mg+α-干扰素60万u,另一组单用BCG75mg膀胱内灌注。随访6~72个月,平均38.6个月,肿瘤复发者BCG+α-干扰素组2例(5.6%),BCG组9例(25%),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果表明:BCG与α-干扰素联合应用能更有效地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