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赵伟 《中国保健营养》2013,23(6):2950-2951
目的 探讨网塞型聚丙烯补片在疝环填充式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本次临床研究选择我院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之间收治的60例腹股沟疝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平塞型聚丙烯补片治疗,实验组患者接受塞型聚丙烯补片疝环填充式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手术指标和手术前后生化指标对比无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但实验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由本次临床研究结果可知,网塞型聚丙烯补片疝环填充式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具有较为满意的临床疗效,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因而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应用平面补片与网塞补片,进行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的应用与对比研究。方法:使用平面型聚丙烯补片行腹股沟疝无张力疝修补术304例,使用网塞型补片行腹股沟疝无张力疝修补术315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手术并发症。结果:两组手术时间、平均住院日、切口脂肪液化、阴囊水肿均无统计学意义。随访期间局部疼痛感无统计学意义,局部异物感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两种补片用于腹股沟疝无张力疝修补术均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特点。平面补片在疝修补术后异物感少,价格低的优点,可优先选用。  相似文献   

3.
《临床医学工程》2017,(1):93-94
目的探讨聚丙烯充填式网塞补片无张力修补腹股沟疝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6年6月期间收治的60例腹股沟疝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疝修补术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聚丙烯充填式网塞补片无张力修补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平均手术时间和平均住院时间明显较短,且肠蠕动恢复明显较快,术中出血量明显较少,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肺部感染率、切口感染率和粘连复发率分别为3.33%、3.33%和0.00%,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0.00%、26.67%和2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聚丙烯充填式网塞补片应用于腹股沟疝患者无张力修补术中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安全度较高,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相似文献   

4.
龙其文 《智慧健康》2022,(29):106-109+170
目的 本文研究腹股沟疝行平片无张力和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的对比临床效果。方法 研究时间为2019年9月-2021年9月。研究对象选择广东省中山火炬开发区医院收治的80例腹股沟疝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填充组采用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平片组采用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最后收集并分析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手术情况、术后生活质量、疼痛感、并发症情况、治疗满意度等数据。结果 平片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填充组(P<0.05)。其中,平片组治疗有效率97.50%(39例);填充组治疗有效率82.50%(33例)。平片组手术情况各项指标数据低于填充组(P<0.05)。平片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水平数据优于填充组,P<0.05。术后平片组疼痛感评分低于填充组(P<0.05)。平片组患者的满意度数据优于填充组(P<0.05。平片组满意度100.00%(40例);填充组满意度87.50%(35例)。平片组并发症数量低于填充组(P>0.05)。平片组并发症数量1例(2.50%);填充组并发症数量3例(7.50%)。结论 在针对腹股沟疝进行治疗时,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的手术效果更好,患者...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充填式无张力和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4月—2014年3月收治的腹股沟疝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充填式无张力组和平片无张力组各60例,分别采取相应的术式进行治疗。术后半年随访,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及术后并发症。结果充填式无张力组和平片无张力组手术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充填式无张力和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临床效果相当,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来选择修补材料以及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6.
目的 总结Bard充填式网塞及成型补片和普理灵疝装置(PHS)治疗老年腹股沟疝的手术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年1月-2004年10月应用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老年腹股沟疝540例的临床资料,其中采用Bard充填式网塞及成型补片462例,PHS 78例。结果全部患者治愈出院。手术时间30-140min,平均45min。平均住院5d。术后伤口均一期愈合,无一例切口感染。术后疼痛轻微,仅7例应用止痛药物。术后并发尿潴留11例,切口脂肪液化2例,皮下及阴囊血肿、浆液肿8例。随访时间3—82个月,复发2例。结论无张力疝修补术对腹股沟疝的解剖缺陷具有针对性,符合生理,创伤小,修补可靠,恢复快,并发症少,复发率低。两种修补材料各有特点,针对性选用能更好地发挥其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Bard充填式网塞及成型补片和普理灵疝装置(PHS)治疗老年腹股沟疝的手术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年1月~2004年10月应用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老年腹股沟疝540例的临床资料,其中采用Bard充填式网塞及成型补片462例,PHS 78例。结果全部患者治愈出院。手术时间30~140 m in,平均45 m in。平均住院5 d。术后伤口均一期愈合,无一例切口感染。术后疼痛轻微,仅7例应用止痛药物。术后并发尿潴留11例,切口脂肪液化2例,皮下及阴囊血肿、浆液肿8例。随访时间3~82个月,复发2例。结论无张力疝修补术对腹股沟疝的解剖缺陷具有针对性,符合生理,创伤小,修补可靠,恢复快,并发症少,复发率低。两种修补材料各有特点,针对性选用能更好地发挥其疗效。  相似文献   

8.
<正>腹股沟疝是指腹腔内脏器通过腹股沟的缺损向体表突出所形成的疾病,俗称"疝气"。腹股沟疝是普外科常见疾病,如果处理不及时,可进行性加重,影响患者的生活和工作,严重者甚至危及生命。外科手术是最主要的治疗方法,尤其  相似文献   

9.
Kugel补片与Perfix网塞用于无张力疝修补术的对比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Kugel补片与Perfix网塞在无张力疝修补术中的效果。方法将110例腹股沟疝患者随机分成A、B两组,A组用Kugel补片修补与B组用Perfix网塞修补进行前瞻性对比研究。结果两组病人在手术时间、切口感染、复发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伤口明显疼痛、伤口肿胀反应、术后下床时间等方面A组优于B组(p<0.05)。结论在无张力疝修补术中应用Kugel补片比Perfix网塞不但具有伤口疼痛轻,肿胀轻和损伤少的优点,而且更适合腹股沟区的解剖特点,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使用补片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88例的临床经验.方法使用美国强生公司的PHS疝补片,对88例各类腹股沟疝病人进行无张力修补治疗.对手术方法及时间,手术指征,术后病人自主能力的恢复,术后切口疼痛,并发症,住院时间和复发率等进行观察.结果与传统疝修补手术相比,具有更宽的手术指征,术后疼痛轻,恢复快,住院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少和复发率低的优点.结论使用PHS疝补片的无张力腹股沟疝修补术是一项符合人体解剖结构和病理生理的手术方法,具有传统方法无法比拟的优势,尤其适合于巨大疝环和/或复发性疝.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Lichtenstein无张力疝修补术方法、原则、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分析25例成人腹股沟疝Lichtenstein无张力疝修补术的临床资料。结果手术时间35-80min,所有病例随访1-18个月,无1例复发。结论 Lichtenstein无张力疝修补术是一种操作简单、创伤小、疗效满意及复发率低的疝修补术。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后切口感染的原因及治疗方法,阐述其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医院2005年5月-2011年5月收治的632例腹股沟疝患者,将其分为行无张力疝修补术组486例,传统疝修补术组146例,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 486例无张力修补术后切口感染13例,感染率为2.67%,146例传统式修补术后切口感染4例,感染率为2.7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3例无张力修补术后切口感染患者中10例经过换药治愈,3例行二次手术治愈,随访6个月-1年,13例无张力修补术后切口感染的患者均愈合良好,无疝复发.结论 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虽然具有操作简单、创伤小、术后疼痛轻、恢复快等优点,但仍有切口感染等并发症,一旦发现患者切口感染,应及时处理,必要时进行二次手术.  相似文献   

13.
目的为了进一步研究和比较在临床治疗老年复发性腹股沟疝实践过程中采用腹腔镜修补术治疗方法与采用传统开放修补术治疗方法的临床治疗效果上的差异,从而为临床老年复发性腹股沟疝的治疗实践提供依据。方法本文选取了2010年12月-2012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204例老年复发性腹股沟疝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回顾性的分析和研究。结果①两组患者实施不同临床手术治疗方法后,在手术时间上组间比较,腹腔镜修补术组患者明显长于传统开放修补术组患者水平,且P〈O.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②在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和住院时间上组间比较,腹腔镜修补术组患者明显短于传统开放修补术组患者水平,且P均〈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③术后并发症率和复发率组间比较,腹腔镜修补术组患者水平显著地低于传统开放修补术组患者水平,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临床针对老年复发性腹股沟疝的相关研究实践过程中,采用经腹膜腹腔镜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方法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是临床治疗老年复发性腹股沟疝的可靠选择。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后发生切口感染原因分析和治疗及处理原则。方法:回顾性分析某院经治愈的20例无张力修补术后发生切口感染的患者,记录患者再次手术的手术时间及手术方法,并随访观察预后情况。结果:20例患者均行手术治疗(19例患者的补片部分取出,1例患者全部取出)。术后20例患者切口愈合良好,随访中未有疝的复发及切口再次感染,随访时间6~12个月,平均为9个月。结论: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后发生切口感染的原因与多种因素有关,积极的外科治疗,手术取出感染补片是治疗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疝环填充式无张力疝修补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1例腹股沟疝行疝环填充式无张力疝修补术的手术方法和术后随访结果进行总结分析.结果:21例手术均顺利,1例出现切口渗出,予引流、换药,5天后愈合,无切口及深部感染,随访20例,3~22 个月,平均13个月,无疝复发,无腹股沟区疼痛及睾丸萎缩.结论:疝环填充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安全、可行,手术简单,复发率低,恢复快,并发症少,较传统的术式有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后手术部位感染(SSI)的危险因素。方法 采用1:4配对病例对照研究,以2016年1月—2018年6月在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普通外科接受Ⅰ类切口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患者中发生术后SSI的25例患者作为病例组,按年龄、性别和手术日期匹配接受Ⅰ类切口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但术后未发生SSI的10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应用SPSS 16.0软件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配对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共收集1 648例接受Ⅰ类切口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的患者,发生术后SSI的患者共25例,SSI发生率为1.52%。合并糖尿病、高血压、呼吸系统疾病、恶性肿瘤等基础疾病和术前住院时间长是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发生SSI的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12.686、3.326:围手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与否、植入补片类型、腹腔镜手术与否、患者吸烟史等因素在导致术后发生SSI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合并糖尿病、高血压、呼吸系统疾病、恶性肿瘤等基础疾病可增加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发生SSI的风险,缩短术前住院时间可降低修补术发生SSI的风险。  相似文献   

17.
刘新克 《中国校医》2020,34(6):436-438
目的 探讨在腹股沟疝患者中实施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对术中出血量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8年1月—2019年3月在某医院进行治疗的96例腹股沟疝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实施传统疝修补术,观察组采用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记录并发症、下床活动、住院及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结果 观察组下床活动、住院及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分别为(13.24±3.29)h、(6.35±2.31)d、(35.53±4.81)min、(80.34±5.15)mL,均优于对照组的(21.48±2.76)h、(9.64±2.47)d、(37.89±4.76)min、(84.61±5.29)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8.33%,低于对照组的2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腹股沟疝患者中应用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可显著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术后恢复时间,降低并发症,利于患者转归。  相似文献   

18.
《Hospital practice (1995)》2013,41(4):233-237
ABSTRACT

Objectives: Inguinal hernias of the abdominal wall are common accounting for 75% of all hernia defects. They can be treated with laparoscopic surgery using a transabdominal preperitoneal (TAPP) approach. However, in surgery there is some contention on how to conclude the hernia repair, as there are alternatives of using fibrin sealant (FS) or tack screws for fixation of a mesh implant over the defect in the abdominal wall. In this study, we evaluate the economic consequences of using FS vs. tacks for mesh fixation in TAPP inguinal hernia repair for the UK from a hospital perspective.

Methods: The model was populated with clinical inputs (theater time, hospitalization days, occurrence of seroma, and neuralgia) from a previously conducted study comparing FS and tack screws in patients who had undergone TAPP hernia repair, and cost inputs from official government sources. One-way sensitivity analyses were also conducted to evaluate key drivers of cost analyses.

Results: The average cost per case treated with FS 2 mL Tisseel® and tack screws (ProTackTM) was £1,098 and £1,348, respectively, for resource expenses paid by the healthcare system. This would suggest a potential savings achieved of £249 per surgery using FS for mesh fixation. The sensitivity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key drivers for the cost difference were a variation in time to complete the surgery, followed by hospitalization days, and lower adverse outcomes such as seroma and neuralgia in the two cohorts.

Conclusion: Using FS resulted in cost savings in hospitals based on reduced time to complete surgery, hospitalization time post-op, and lower adverse outcomes. Indirect cost savings were also found in favor of FS when comparing the two alternatives from a societal perspective, as patients were able to return to work more promptly in the FS group versus the tack screws group.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后手术部位感染(SSI)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1∶4配对病例对照研究,以2016年1月—2018年6月在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普通外科接受Ⅰ类切口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患者中发生术后SSI的25例患者作为病例组,按年龄、性别和手术日期匹配接受Ⅰ类切口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但术后未发生SSI的10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应用SPSS 16.0软件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配对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共收集1 648例接受Ⅰ类切口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的患者,发生术后SSI的患者共25例,SSI发生率为1.52%。合并糖尿病、高血压、呼吸系统疾病、恶性肿瘤等基础疾病和术前住院时间长是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发生SSI的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12.686、3.326;围手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与否、植入补片类型、腹腔镜手术与否、患者吸烟史等因素在导致术后发生SSI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合并糖尿病、高血压、呼吸系统疾病、恶性肿瘤等基础疾病可增加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发生SSI的风险,缩短术前住院时间可降低修补术发生SSI的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