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孟治木 《吉林医学》2009,30(3):200-201
目的:探讨脑脊液置换术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近年来收治的28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性患者随机分为腰穿置管脑脊液置换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等容等压大量脑脊液置换,对照组常规甘露醇脱水降颅压治疗,15d后对比治疗效果及其头痛持续时间。结果:治疗组有效12例,总有效率85.71%,对照组有效7例,总有效率50.0%,治疗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两组头痛持续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穿脑脊液置换治疗SAH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30例脑脊液置换治疗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的疗效.方法 将60例原发性SAH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卧床休息、降颅内压、预防脑血管痉挛、控制血压、抗纤溶等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脑脊液置换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并发症、血红蛋白清除率及头痛缓解时间.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90.0%、66.7%;脑积水发生率为3.3%、16.7%;脑血管痉挛率为10.0%、20.0%;头痛缓解时间为(3.4±2.2)d、(12.6±7.5)d,P<0.05,且观察组第1d、第3 d、第5 d及第7 d的血红蛋白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同期水平,P<0.05.结论 脑脊液置换在治疗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具有效率高、并发症少、血红蛋白清除效果好、头痛缓解时间短等优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尼莫地平联合脑脊液置换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2月至2013年2月在许昌市万荣心脑血管病医院治疗的90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将90患者分为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内科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尼莫地平注射液持续静脉滴注联合脑脊液置换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的头痛缓解时间、脑膜刺激征消失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尼莫地平联合脑脊液置换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疗效确切,能够有效降低血管痉挛及脑梗死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杜玲 《中国伤残医学》2013,21(6):251-252
目的:研究脑脊液置换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效果.方法:蛛网膜下腔出血5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增加脑脊液置换疗法.结果:治疗组头痛缓解快,脑血管痉挛及脑积水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脑脊液置换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脑脊液置换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的疗效。方法:将90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随机分成置换组45例(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脑脊液置换并鞘内注射地塞米松)和对照组45例(常规治疗),两组入院时的年龄、性别、临床症状的轻重、出血部位、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分别观察两组头痛平均天数,临床疗效,脑脊液正常时间及脑血管痉挛,脑积水等并发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头痛缓解时间明显缩短,脑血管痉挛,脑积水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早期腰穿脑脊液置换可以缩短患者头痛时间还可以减少脑血管痉挛,脑积水并发症。  相似文献   

6.
程丽 《基层医学论坛》2016,(15):2115-2116
目的 探讨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脊液置换术围术期采用舒适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60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将其分为30例观察组与30例对照组,其中对照组患者在脑脊液置换术围术期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则采用舒适护理.对2组护理效果、以及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结果 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低于观察组(P<0.01).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6.7%,远远高于对照组的66.7%(P<0.01).结论 脑脊液置换术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在围术期采用舒适护理能够有效提高治疗的总有效率,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脑脊液置换联合鞘内注药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4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治疗组,每组32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脑脊液置换联合鞘内注药,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症状体征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头痛缓解时间、意识清醒时间、蛛网膜下腔积血清除时间、颅压恢复正常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01);观察组脑积水和继发性脑血管痉挛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脊液置换联合鞘内注药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纯常规治疗,可明显缓解病情,缩短治疗时间,减少并发症,有效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脑脊液置换术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0月收治的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63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30)和观察组(n=33).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脑脊液置换术治疗,对比2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头痛消失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9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头痛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脑脊液置换术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可快速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率,且安全性高,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①目的探讨脑脊液置换联合地塞米松鞘内注射对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治疗的临床疗效。②方法将90例蛛网膜出血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48例)和对照组(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加用脑脊液置换治疗并地塞米松鞘内注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头痛、恶心呕吐、颈项强直、发热患者体温恢复正常时间、脑脊液血红蛋白清除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③结果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比较,头痛、恶心呕吐、颈项强直等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明显缩短,有统计学意义( P <0.01);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P <0.01)。④结论脑脊液置换联合地塞米松鞘内注射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安全有效,能迅速缓解病情,明显减少并发症,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脑脊液置换术在蛛网膜下腔出血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26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3例,其中观察组行脑脊液置换术治疗,对照组仅采取常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头痛缓解时间、颈强直时间、脑脊液Hb清除时间指标与对照组相比均呈显著性差异(P〈0.01);观察组患者脑血管痉挛、脑积水、脑梗死发生率指标与对照组相比均有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06%,对照组仅为63.49%,两组相比呈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脑脊液置换术运用于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时能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脑脊液置换术与腰大池引流术在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86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脑脊液置换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腰大池引流术治疗.比较2组头痛缓解时间、CSF压力恢复正常时间、积血消失时间、意识恢复时间等.随访观察患者预后情况.结果 观察组头痛缓解时间、意识恢复时间、脑脊液压力恢复正常时间、积血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恢复良好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脑血管痉挛、脑梗死、脑积水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腰大池引流术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效果显著,术后并发症少,患者恢复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脑脊液置换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70例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35例(常规疗法基础上加用脑脊液稀释置换疗法)和对照组35例(常规疗法),比较两组病人平均住院天数、头痛平均天数、早期脑血管痉挛发生率、脑积水发生率和病死率.结果 除病死率外,其他各项观察指标治疗组较对照组低,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脑脊液稀释置换疗法可以改善蛛网膜下腔出血病人的临床症状和预后.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腰椎穿刺脑脊液置换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曾收治的112例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的不同方法将其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法,实验组采用常规治疗法+腰椎穿刺脑脊液置换治疗法,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6.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3.9%,对比两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7.9%,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3.9%,对比两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椎穿刺脑脊液置换治疗对蛛网膜下腔出血具有明显的疗效,能够快速缓解病情,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脑脊液置换联合鞘内注药对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的治疗价值。方法将收治的95例SAH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6例)给予内科综合疗法,观察组(49例)在内科综合治疗基础上加腰穿脑脊液置换联合鞘内注药治疗,对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症状体征及并发症等作对照分析。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头痛消失时间、脑膜刺激征消失时间及脑脊液恢复正常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脊液置换联合鞘内注入地塞米松在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法舒地尔联合脑脊液置换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血管痉挛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1月-2013年1月期间收治的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血管痉挛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法舒地尔联合脑脊液置换治疗,对照组给予尼莫地平联合脑脊液置换。观察两组患者大脑中动脉流速、痉挛指数等。结果两组患者均完成治疗,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观察组大脑中动脉流速、痉挛指数在治疗前和对照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后大脑中动脉流速、痉挛指数与本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大脑中动脉流速、痉挛指数分别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法舒地尔联合脑脊液置换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血管痉挛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脑脊液置换联用尼莫地平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继发脑血管痉挛的临床疗效。方法56例SAH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8例,两组均给予内科常规治疗,观察组加用脑脊液置换联用尼莫地平。结果观察组较对照组头痛缓解时间明显缩短(P〈0.05);脑血管痉挛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减少(P〈0.05)。结论脑脊液置换联用尼莫地平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可缓解头痛,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17.
王建峰  王婉 《吉林医学》2010,(35):6477-6478
目的:观察脑脊液置换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8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采用常规内科保守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脑脊液置换治疗。结果:治疗4周后,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再出血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预防脑积水、脑血管痉挛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脊液置换术具有操作简单、疗效显著、安全性较大的特点,是治疗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腰大池置管持续外引流联合法舒地尔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的临床疗效。方法:按入院先后顺序将38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隔天行腰椎穿刺脑脊液置换治疗,治疗组采用早期腰大池置管持续外引流联合法舒地尔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P<0.05);头痛缓解时间缩短(P<0.05);脑脊液恢复正常时间缩短(P<0.05);脑血管痉挛和脑积水的并发症发生率减少(P<0.05);再出血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腰大池置管持续外引流结合法舒地尔较传统方法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在预防脑血管痉挛、缓解头痛、防止脑积水等方面取得良好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舒血宁注射液结合脑脊液置换术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的临床疗效.方法观察采用舒血宁注射液结合脑脊液置换术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70例(治疗组)与未加用舒血宁注射液结合脑脊液置换术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66例(对照组)的治疗效果、头痛消失时间、脑血管痉挛(CV S)、脑积水以及再出血发生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P<0.05);头痛缓解时间缩短(P<0.05);再出血率(P<0.05)、脑血管痉挛发生率(P<0.05)、脑积水发生率(P<0.05)降低.结论舒血宁注射液结合脑脊液置换术能有效地改善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症状,提高治愈率,预防脑血管痉挛,防止脑积水,对降低病死率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动脉瘤栓塞术联合脑脊液置换治疗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3月至2016年9月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16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接受动脉瘤栓塞术联合脑脊液置换治疗,对照组仅接受动脉瘤栓塞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脑脊液恢复正常时间、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脑脊液恢复正常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6.3%)高于对照组(8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5%)低于对照组(1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脉瘤栓塞术联合脑脊液置换治疗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能缩短患者脑脊液恢复正常时间,提高治疗效果,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