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 分析剖宫产率升高的原因,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严格掌握剖宫产的手术指征,使诊治更为科学,确保母婴健康。方法 对1996年1月1日~2005年10月31日在我院进行剖宫产手术分娩的1570例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分析剖宫产率上升的原因及因素变迁,并提出相应的对策。结果 剖宫产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尤其近5~6年来,上升明显,究其原因,胎儿窘迫、头盆不称、孕妇精神因素及部分社会因素为主要因素。结论 加强围产期宣教,认真做好孕产期监护,医患之间加强沟通,减少医患纠纷,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以最大限度地降低剖宫产率和母婴死亡率。  相似文献   

2.
造成剖宫产率上升的社会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胜兰 《中国医刊》2000,35(9):32-32
目前除有明确剖宫产指征的手术外 ,社会因素造成的剖宫产也呈上升趋势。现将我院 1 995年 1月到1 997年 1 2月 ,3年中由于社会因素施行剖宫产手术的病历进行分析与讨论。1 资料与方法1 1   1 995年 1月到 1 997年 1 2月我院一共分娩 2 4 40例 ,其中剖宫产 6 59例 ,剖宫产率为 2 7%。 1 995年分娩 984例 ,其中剖宫产 1 50例 ,剖宫产率为 1 5 3%。1 996年分娩 80 0例 ,其中剖宫产 2 4 7例 ,剖宫产率为30 9%。 1 997年分娩 6 56例 ,其中剖宫产 2 6 2例 ,剖宫产率为 39 8%。1 2  逐例分析剖宫产指征凡无明确指征或指征不正确的归纳为社会…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剖宫产率呈上升趋势,我国的剖宫产率由50年代的1%~2%上升至现在的40%以上。本文就我院4年来剖宫产现状原因进行回顾分析,探讨剖宫产率上升的相关因素。[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探讨分析当前导致剖宫产率逐年上升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4年1月间我院收治的实施剖宫产手术的产妇624例作为研究对象,归纳总结令其选择接受剖宫产手术进行分娩的各种影响因素,并将总结的结果及所有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在这624例产妇中,因产妇因素令其选择接受剖宫产手术进行分娩的产妇有320例,其中高龄初产妇有37例(占患者总数的11.56%),伴有先兆子痫的产妇有31例(占患者总数的9.69%),伴有盆骨狭窄的产妇有36例(占患者总数的11.25%),伴有瘢痕子宫的产妇有51例(占患者总数的15.94%),伴有妊娠并发症的产妇有165例(占患者总数的51.56%)。可见,伴有妊娠并发症是令产妇选择接受剖宫产手术进行分娩的重要影响因素,其次是高龄初产、合并瘢痕子宫及盆骨狭窄等。在这624例产妇中,因胎儿因素令其选择接受剖宫产手术进行分娩的产妇有173例,其中发生胎儿宫内窘迫的产妇有109例(占患者总数的63.01%),胎儿属于巨大儿的产妇有32例(占患者总数的18.50%),存在臀位及双胎情况的产妇有32例(占患者总数的18.50%)。在这624例产妇中,因其他因素令其选择接受剖宫产手术进行分娩的产妇有131例(占患者总数的20.99%),其中影响因素为头盆不对称的产妇有61例(占患者总数的46.56%),影响因素为妊娠合并症的产妇有39例(占患者总数的29.77%),影响因素为胎位异常的产妇有16例(占患者总数的12.21%),影响因素为产程异常的产妇有5例(占患者总数的3.82%),影响因素为社会因素的产妇有10例(占患者总数的7.63%)。结论:当前导致剖宫产率逐年上升的影响因素较多,主要包括产妇因素、胎儿因素及其他因素等。因此,医务工作者应加大健康知识的宣传力度,并根据产妇的实际情况为?  相似文献   

5.
剖宫产率上升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慢性盆腔炎是妇科常见病和多发病,也是引起异位妊娠、不孕、盆腔疼痛及盆腔粘连性疾病的常见原因之一。近年来,其发病有逐渐增高的趋势,临床医师在诊断慢性盆腔炎时应注意与其他引起慢性下腹痛的疾病相鉴别,这是诊断盆腔炎的关键。诊断慢性盆腔炎主要依靠详细询问病史、了解疼痛的性质,疼痛的持续时间,疼痛与月经周期以及与体位的关系等,结合病史和体征,一般是不难做出诊断的。必要时借助超声波和腹腔镜检查来了解病情和指导治疗。1诊断(1)病史:慢性盆腔炎是急性盆腔炎治疗不彻底或治疗不恰当或患者体质较差病程迁延所致,但也…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剖宫产率上升的相关因素.方法 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随机抽取在我院和县医院就诊的剖宫产孕妇2200例进行临床观察.结果 剖宫产率上升影响因素与家庭月收入、不良分娩史、宫内窘迫、多次人工流产史,及胎位异常有关系.结论 剖宫产率有逐年升高的趋势,其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  相似文献   

7.
郭丹 《吉林医学》2011,32(22):4576-4577
目的:剖析近年来剖宫产率居高不下的主要影响因素,引起全社会对母婴健康的关注。为合理控制剖宫产率的具体措施提供资料,为政府决策提供依据,以提高产科质量。方法:对近6年来我院所有剖宫产病例的手术指征顺位变化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剖宫产占分娩总数的比例逐年上升,产钳助产占分娩总数的比例呈逐年下降趋势。剖宫产手术主要指征的变迁因素,剖宫产构成比有升高的是瘢痕子宫、胎儿窘迫、产程异常、社会因素。结论:剖宫产率逐年上升,其手术指征已远远超过单纯医学指征的范围,随时代而发生相应的变化。导致其上升的主要因素为:瘢痕子宫、胎儿窘迫、产程异常、社会因素。  相似文献   

8.
王莉 《吉林医学》2013,(32):6784-6785
目的:通过分析我院近年剖宫产的主要手术指征,从而找出降低剖宫产率的有效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剖宫产的病例资料,统计剖宫产指征。结果:剖宫产率逐年增长的主要因素为:胎儿宫内窘迫、产程异常、瘢痕子宫、社会因素。结论:只有加强围产期保健,及早发现并减少妊娠期合并症,做好孕产妇健康教育与交流沟通工作,使其树立分娩信心;严密观察产程,提高医生和助产士的助产技术,正确处理难产;合理掌握剖宫产指征,才能降低剖宫产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我院15年来剖宫产率上升情况,探讨如何降低剖宫产率,提高产科质量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1995年1月至2009年12月间9478例孕妇临床资料,着重分析新生儿出生体重、新生儿窒息率、新生儿死亡率与剖宫产的关系.结果:⑴剖宫产率呈逐渐上升的态势,由1995年的19.21%上升至2009年的44.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2.87,P<0.01).⑵新生儿平均出生体重15年来一直稳定在3500g左右.⑶巨大儿(wt>4000g)在新生儿中的比例稳定在18%左右,但巨大儿剖宫产率却由1995年的26.47%猛增到2009年的69.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7.26,P<0.01).⑷随着剖宫产率的上升,新生儿窒息率由3.84%下降至3.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4.3,P<0.01).结论:⑴新生儿出生体重偏高,提示孕妇营养过剩是15年来一直存在的问题,做好孕期营养指导,降低新生儿平均出生体重,有望降低剖宫产率.⑵巨大儿的剖宫产率的快速上升说明在一定程度内降低剖宫产率是可行的.⑶新生儿平均体重在3500g的水平上,剖宫产率在40%左右可获得较佳的母儿结局.  相似文献   

10.
剖宫产率上升的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剖宫产率上升的相关因素。方法:对2001~2005年间在我院行剖宫产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剖宫产率有逐年升高的趋势;(2)剖宫产的手术指征以难产、胎儿宫内窘迫为主,而社会因素也有逐渐上升的趋势。结论:剖宫产率升高主要为剖宫产除有绝对医学指征外的社会因素行剖宫产术增多所致。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对147例重度妊高征围生儿进行的结局分析,探讨重度妊高征终止妊娠的最佳时间和方式。方法:1998—2004年共接收孕产妇6096例,其中妊高征421例,重度妊高征147例。对147例重度妊高征围生儿的资料进行了分析。结果:胎龄达36孕周的围生儿无1例死亡度重度窒息,仅3例有青紫窒息,预后好。孕36周组新生儿窒息度围生儿病死率均低于〈36周组和≥37周组。以重度妊高征为剖宫产指征者66例(44.89%)。剖宫产组新生儿窒息和围生儿病死率明显低于阴道分娩组,对产前子痫患者用药物控制抽搐后行剖宫产结束分娩,以防止再抽搐。结论:重度妊高征达36周对胎儿影响最小,应考虑终止妊娠,以免病情加重;剖宫产是重度妊高征患者终止妊娠的主要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患者产后出血的基本原因,并对不同分娩方式下产后出血的差异情况进行对比。方法对在我院妇科分娩的患者进行分娩方式统计,并对其中因为剖宫产和阴道分娩而产后出血的情况进行对比,比较两者出血频率、出血原因以及出血量等。结果剖宫产产后出血量明显高于阴道分娩(P〈0.05);两种分娩方式出血时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阴道分娩产后出血主要原因为宫缩乏力,剖宫产主要原因为手术与体位因素。结论分析剖宫产与阴道分娩产后出血情况与原因的差异,有利于控制产后出血。  相似文献   

13.
目的剖析我院前5年来剖宫产率居高不下,近1年剖宫产率明显下降的原因,探讨降低剖宫产率的对策。方法对我院2003年10月1日~2009年9月30日,3963例产妇的剖宫产率及手术指征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过去6年,平均剖宫产率为50.44%,近1年剖宫产率为39.14%,经过各方面努力降低了刮宫产率。剖宫产的主要指征是:胎儿宫内窘迫、相对头盆不称、妊娠并发症、社会因素。结论剖宫产指征已远远超过单纯医学指征的范围。加强围产期保健,提高产科医生的技术水平及合理控制社会因素的介入,降低剖宫产率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4.
目的 通过分析我院所采用的几种剖宫产术中的缝合止血方法,总结各种止血缝合术的操作方法、适用范围、止血效果、术后并发症。方法 分析我院产科在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间对剖宫产术中出血所采用的4种方法缝合子宫(宫腔内“8”字缝合、宫腔外大“8”字缝合、改良B-Lynch子宫缝合术、子宫动脉结扎术)的所有病例。结果 以上几种缝合子宫止血术安全、效果良好、操作简单,但分别适合于不同情况下的止血要求,临床应用时应正确选择、以有确切效果且尽量减少损伤为原则。结论 在产科临床工作中,灵活掌握并运用剖宫产术中多种缝合止血方法,对降低剖宫产术中及术后出血、降低产科DIC及子宫切除发生率有十分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苯肾上腺素对剖宫产术脊麻后低血压的合适预注射剂量.方法 择期行剖宫产术产妇80例,ASAⅠ或Ⅱ级,随机分成4组(n=20):苯肾上腺素预注射50 μg(P1组)、100 μg(P2组)、150 μg(P3组)和对照组(C组,无预注射),快速输注羟乙基淀粉130/0.4氯化钠至胎儿取出前(控制总量≤500 mL,于L3~4间隙鞘内注入布比卡因9 mg+吗啡0.2 mg,注药后随即产妇平卧位静脉注射上述不同剂量的苯肾上腺素,胎儿取出前若发生产妇低血压,给予适当(50 μg或100 μg)苯肾上腺素静脉注射.结果 胎儿取出前低血压发生率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心动过缓发生率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产妇未发生反应性高血压;随着苯肾上腺素预注射剂量增加,各组产妇胎儿取出前平均最低收缩压(SBP)增加,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随着鞘内苯肾上腺素预注射剂量的增加低血压出现时间延迟且低血压出现的次数及苯肾上腺素总干预剂量逐渐减小,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术中恶心呕吐发生率,新生儿Apgar评分和脐静脉血气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苯肾上腺素预注射100 μg联合胶体快速输注有利于减少择期剖宫产脊麻后低血压发生次数,心动过缓发生率较低,能较好维持产妇血流动力学稳定.  相似文献   

16.
分娩是生理现象,发动的原因复杂,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临床表现有正常分娩和异常分娩。笔者通过多年的实践,对剖宫产进行了钻研。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的分娩方式进行探讨。方法:回顾性分析120例剖宫产术后患者再次妊娠的分娩方式及分娩结局,并对其中剖宫产术后阴道分娩21例(观察组)与同期非瘢痕子宫阴道分娩21例(对照组)进行对照分析,再次剖宫产(RCS)99例与随机抽取同期首次剖宫产(PCS)99例进行对照分析。结果:120例产妇中27例阴道试产,21例试产成功,成功率为77.78%(21/27)。RCS99例的手术产率为82.50%(99/120)。观察组(VBAC)新生儿窒息率、产后出血、先兆子宫破裂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较观察组产后出血量多,平均住院天数比观察组长,医疗费用高,两组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分娩并非是剖宫产的绝对指征,如无产科指征,应予以试产,阴道试产可以减少再次开腹给患者带来的各种危险和并发症,可减少患者手术痛苦和经济负担,所以,无试产禁忌者可在严密监护下阴道试产,临床医生应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8.
用因子分析法探索医疗数质量指标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用因子分析方法探讨医疗数质量指标的潜在影响因素。方法:统计近3年来某医院中西医结合科的9项医疗数质量指标,包括门诊人次、出院人数、出院者平均住院日、床位使用率、床位周转次数、治愈好转率、病死率、门诊与出院诊断符合率、抢救成功率,使用SPSS软件包进行因子分析。结果:提取出4个公因子,第一公因子主要由门诊人次、出院人数、出院者平均住院日、床位周转次数决定,为数量因子;第二公因子主要由治愈好转率、病死率决定,为治疗因子;第三公因子主要由床位使用率、门诊与出院诊断符合率决定,为诊断因子;第四公因子主要由抢救成功率决定,为急救因子。这4个因子的累积贡献率达85.1%。结论:医疗工作数量、治疗技术、诊断水平和抢救能力是医疗数质量指标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不同分娩方式对初产妇产后子宫复旧的影响。方法自然分娩组580例,剖宫产组550例,比较产后宫底下降速度、子宫体积、出血过多者发生率与出血量、血性恶露持续时间与恶露干净时间。结果分娩后2~5d,剖宫产组宫底下降速度小于自然分娩组(P〈0.05);产后2周、4周、6周自然分娩组子宫体积明显缩小(P〈0.05);自然分娩产妇血性恶露持续时间与恶露干净时间缩短明显(P〈0.05);剖宫产组出血量明显高于自然分娩组(P〈0.05)。结论剖官产子宫复旧速度较自然分娩慢,应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降低剖宫产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