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2.
淮安市清浦区位于城乡结合部 ,水陆交通较好 ,人口密集 ,是疾病的高发地带。 2 0 0 2年 6月 ,我们采用发调查表、开座谈会、走访群众等多种方式 ,对全区社区疾病预防工作进行了调研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一般情况 1.全区概况 全区总面积 2 93.5平方公里 ,辖四个街道办事处、五个乡镇 ,总人口 31万 ,流动人口 15万 ,年人均收入 390 0元。 14岁以下儿童 4 0 6 6 8名 ,其中 0~ 7岁儿童2 12 4 8名。2 .卫生机构与人员 全区共设防保所 9所 ,有防保人员4 6人 ,其中 ,中专以上学历 31人 (初级以上职称 2 4人 ) ,非卫技人员 3人 ,临时工 12人… 相似文献
3.
三级预防保健网络是开展疾控工作的基础,对于落实各项措施发挥着积极作用[1],新农合以前,阿图什市三级预防保健网不健全,严重影响了各项工作的全面落实. 相似文献
4.
我国疾病预防控制人力资源现状分析与对策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文章以2004年中国卫生统计提要的相关数据为主,分析了我国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人力资源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制约我国疾病预防控制人力资源的因素,探讨了优化疾病预防控制人力资源配置的对策,以促进疾病预防控制人力资源的开发和疾控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贫困山区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方法通过对照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基本职能和主要职责,调查本县履行职能的运行情况。结果本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两项体制改革后的三年运行当中,凸显出人力配备不足、业务用房紧缺、投入机制不完善、队伍建设乏力以及思想观念的束缚等深层问题。结论贫困地区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要履行好职责,各级政府就要在人力资源、业务用房和投入机制、队伍建设等方面加大投入,同时,要切实转变观念,切实把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摆在公共卫生的重要的位置上来抓紧抓好。 相似文献
6.
目前,我国县区级以下的疾病预防控制部门,特别是乡镇卫生院的工作人员少、素质低、任务繁重、待遇较差。这种现状极大地影响了乡镇卫生院的工作质量。所以说,基层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情况不容乐观。本文就基层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指出相应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7.
人类最重要的财富是健康。人生成功、人生幸福的基础是健康。随着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工作节奏的加快,心脑血管疾病已成为威胁中老年人健康和长寿的第一号杀手,因心脑血管疾病死亡者占总死亡率的50%左右,预防和治疗心脑血管疾病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严重而艰巨的课题。有学者指出,许多人不是死于疾病,而是死于无知。只要采取正确的预防措施至少能减少一半人的死亡,也就是说有一半的死亡完全是可以预防的。健康专家洪昭光教授也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心脑血管疾病预防花上一元钱,医疗费省上100元。”让我们一起认识有关心脑血管病的知识,来达到自我预防、自我保健,防病于未然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为全面掌握聊城市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情况,分析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存在的问题,研究加快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与发展的政策措施,笔者选择了东昌府区、莘县、阳谷、高唐4个县级疾控机构和郑家、姜店等8个乡镇医院防保站,对全市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经费、人员、仪器设备等进行了专项调研。调查结果发现存在以下问题,①疾病预防控制形势非常严峻,危害人群健康因素不断增多,疾病控制面临巨大挑战;②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仪器设备陈旧落后,疾控队伍结构不合理,业务素质有待提高;财政投入不足,经费缺口较大。③改善和加强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的任务非常紧迫。因此,今后应逐步建立以政府投入为主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长效机制;认真落实"四保一补助"政策,强化农村基层防保职能;加强管理,改善疾控队伍结构;探索建立市级统筹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 相似文献
9.
昆明市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人力资源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昆明市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人力资源现状,为进一步加强疾控机构人才队伍建设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设计调查表对2006年昆明14个县级疾控中心现有人员情况进行普查,用Excel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我市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共有人员615人:本科、大专、中专、高中、初中及以下学历分别占14.6%、26.9%、44.9%、7.8%、6.3%;高职、中职、初职、无职称分别占3.9%、36.6%、42.1%、17.4%。流行病学、公共卫生、卫生检验、临床、其他卫技人员、其他技术人员、政工、工勤、其他人员的专业分布分别为17.6%、22.6%、12.4%、10.2%、14.1%、4.9%、3.3%、12.7%、2.3%。结论:我市县级疾控队伍编制严重不足,专业结构不合理,疾控人员整体素质和能力偏低,必须有针对性地制定科学合理的规划、对策和措施,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海南省基层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人力资源现状,为制定海南省的卫生人才培养规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对全省22个市县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通过公函方式寄送问卷进行调查。结果海南省基层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在职人员超出其编制人数35.0%,专业技术人员占在职人员总数的81.5%,大专及以下学历占专业技术人员的75.7%,所学专业居前三位的分别为预防医学(30.7%)、临床医学(22.1%)与检验检测(20.9%),具有高级职称的人员仅占3.1%,英语人才占专业人员总数的8.2%。结论海南省基层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专业技术人员缺乏,尤其缺乏高学历、高层次的专业技术人员和检验检测专业人员。 相似文献
11.
12.
13.
傣族医药是我国传统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气候,傣族聚居地传染病高发,傣医药防治传染病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本文通过对傣医药防治疫病历史源流、理论及实践的梳理,总结傣医药防治疫病的经验,以期对防治传染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一起副伤寒暴发疫情的消毒处理措施及其效果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扑灭副伤寒流行,实施疫区消毒,考察消毒效果。方法采用化学消毒剂对疫区进行全面消毒处理,进行采样检测,以考核消毒效果。结果该公司因自来水管道改造停水而改用未经消毒的污染的井水后,共出现55名发热病人,体温在38℃~39℃之间,部分病例体温39℃以上,出现相对缓脉、食欲差、表情淡漠等临床症状,经开展流行病学调查,样品检测,结果血培养有4份找到甲型副伤寒杆菌,证实为一起甲型副伤寒杆菌引起的暴发疫情。经按消化道传染病积极防治,疫区进行了全面消毒处理和卫生管理,易感人群应急接种伤寒菌苗,疫情很快得到控制。再从病人肛拭、化粪池水、河水、井水采样检测结果均为阴性。结论经疾控中心和医护人员的积极控制和治疗,很快控制了疫情,自首例病人出现至第25天疫情全部被扑灭,所有病人康复出院,经随访一年未出现一例类似病人,说明此次处理措施效果很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东莞市1994~2003年痢疾的发病特点,掌握流行规律,提出防制对策。方法对东莞市1994—2003年痢疾疫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994~2003年东莞市痢疾年均发病率为29.25/10万,死亡率为0.49/10万。其中细菌性痢疾占总发病例数97.27%,阿米巴痢疾占总发病例数2.73%。流动人口痢疾的发病率显著高于本地人口(X2=605.30,P<0.05),水乡片区的发病率又显著高于其他地区(X2=-35.56,P<0.05)。夏秋季节为痢疾发病的高峰季节,8-9月份共发病3 527例,占全年病例数的29.42%。发病年龄以0-岁组和20-岁组发病,分别占发病总数22.64%和40.11%。不同职业中,以工人和散居儿童最多,分别为7 230例和2 219例, 占总病例数的60.30%和18.51%。结论东莞市痢疾夏秋季发病数较多,青壮年民工和散居儿童为发病的高危人群,应以防止病从口人为主的综合措施,重点抓好工厂的防治。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广东省梅州市1951~2003年53年来六种与预防接种相应的传染病:白喉、麻疹、百日咳、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性乙型脑炎、脊髓灰质炎(以下简称:六病)发病与死亡情况,评价预防接种成效。方法利用1951~2003年梅州市人口及疫情报告资料对以下六病按年份、病种进行分析,并对计划免疫冷链系统实施前(1951~1985年)和实施后(1986-2003年)的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自实施计划免疫冷链系统以来,六病发病率与死亡率都大幅下降,年均总发病率从实施前的624.99/10万,降至实施后的5.31/10万,下降了99.16%。死亡率从实施前的7.21/10万降至实施后的0.05/10万,下降了99.31%。结论实施计划免疫冷链系统是控制和消灭急性传染病最有效的措施。目前,仍要警惕麻疹和乙脑爆发流行。 相似文献
17.
隋唐时期政治经济、科技文化持续发展,医学也有了长足的进步,朝廷对疫病的防治非常重视,颁发了一系列的卫生法规制度。医疗行业也提出了各种新的防疫措施,本文借古道今,详细总结,以期更加丰富我们面对新疫病时的防治经验。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贯彻落实《传染病防治法》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加强法定传染病疫情报告的监督管理,完善网络直报。方法对昭通市辖区内118所医疗机构法定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及报告卡片质量进行抽查。结果抽查法定传染病9种4896例,报告4677例,报告率95·53%,漏报率4·47%;市、县、乡、民营医院和个体诊所报告率分别为98·53%,95·85%,87·92%,73·53%和33·30%。结论各级医疗机构均有疫情漏报,重点要加强乡镇卫生院、民营医院和个体诊所的监管,以防法定传染病在本地区流行。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掌握襄樊市2006年疟疾流行态势,找出防治工作重点,为制定科学的抗疟措施提供依据。方法统计2006年各县(市)发病率,分析比较疟疾疫情及疟疾流行的三间分布。结果襄樊市2006年疫情报告疟疾发病1210例,发病率为22.2193/10万,与2005年的935例比较,上升28.87%,占湖北省疟疾病例数(1753例)的69.02%。其中枣阳、襄阳、老河口发病率居湖北省81个疫情报告单位的前三位。结论襄樊市的疟疾发病近几年一直是湖北省的主体部分,虽然通过积极防治有了大幅度下降,但疫情极不稳定,是目前湖北省疟防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