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提高脊髓损伤患者清洁灌肠效果的有效方法。方法:将100例脊髓损伤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实验组采用平卧位,抬高臀部约5cm,肛管插入深度15~25cm进行灌肠,对照组采用传统清洁灌肠方法。观察两组患者有效灌肠量、无效灌肠量、灌肠后保留时间及灌肠次数。结果:实验组有效灌肠量增多,无效灌肠量减少,灌肠后保留时间延长,灌肠次数减少,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改进脊髓损伤患者清洁灌肠法能明显提高灌肠效果。  相似文献   

2.
大量不保留灌肠方法的改进与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改进大量不保留灌肠的方法,以减少病人不适,提高灌肠效果。方法将10 0例需大量不保留灌肠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 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大量不保留灌肠方法,灌肠时间5~8min ,实验组采用开放式膀胱冲洗装置连接16号双腔气囊导尿管,插入深度10~15cm ,气囊注气15~2 0ml,灌肠时间延长至2 5~3 0min ,观察灌肠效果及灌肠过程中病人的舒适度。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灌肠液量多,灌肠液保留时间长,灌肠效果好。结论改进后的大量不保留灌肠提高了灌肠效果,减轻了病人灌肠中的不适,减少了手术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改良灌肠法在急性脑出血便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0例急性脑出血便秘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灌肠法,即患者采用左侧卧位,两腿屈曲,臀部抬高10 cm,插管深度为7~10 cm,灌入开塞露以后以两腿屈曲样的体位保留10~15 min,患者有便意时排便。实验组采取改良灌肠法,即灌肠后采取左侧卧位-平卧位-右侧卧位,插管深度为25~30 cm,各体位维持的时间为5~10 min,患者有便意时排便。观察两组患者排便效果、开塞露外流发生率及灌肠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患者灌肠后排便效果优于对照组,灌肠后开塞露外流及不良反应发生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结论改良灌肠法对急性脑出血便秘患者的治疗效果好,不良反应少,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肛肠病病人术前清洁灌肠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有效的清洁灌肠方法.[方法]将60例术前清洁灌肠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在2次生理盐水1 000 mL大量不保留灌肠后不能解出大便或只能解出少许大便后,继续用生理盐水1 000 mL行大量不保留灌肠,每次灌肠后均保留10 min后排便.实验组在2次大量不保留灌肠无效后用开塞露40 mL塞肛,保留10 min后排便.[结果]实验组病人灌肠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在2次大量不保留灌肠后加用开塞露塞肛清洁肠道效果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密闭式输液方法在保留灌肠中应用的护理效果.方法 将60例需保留灌肠的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保留灌肠方法,实验组采用密闭式保留灌肠方法.观察2组患者灌肠液保留时间、临床疗效.进行x2检验和t检验.结果 实验组灌肠液保留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 密闭式保留灌肠法能延长灌肠液在肠内保留时间,从而提高灌肠效果,减轻患者的痛苦,取得了满意的效果,具有很好的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膝胸位开塞露灌肠治疗急诊老年性便秘的治疗效果。方法将120例急诊老年性便秘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实验组采用膝胸位开塞露灌肠法,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大量不保留灌肠法,观察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排便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膝胸位开塞露灌肠方法简单实用、方便有效。护士教会患者方法后,患者可在家自行治疗便秘,不仅节省了患者的时间费用,同时减轻了护士的工作量,能及时有效地解除了患者的痛苦,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黄娟娟  苏洁  周莹  陈露 《当代护士》2021,28(1):111-112
目的 探讨恒温灌肠法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行中药保留灌肠的效果.方法 将我院消化科6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为普通灌肠组,实验组30例为恒温灌肠组,观察12 d两组患者药液保留时间、舒适度、24 h大便次数的单项症状的改善情况.结果 患者24h排便次数在6d内排便次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2 d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保留时间在6 d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12 d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舒适度比较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恒温灌肠组总有效率高达9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恒温灌肠能改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保留灌肠的效果,有效增加药液保留时间,减少24小时排便次数,提高患者的舒适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扩肛法与开塞露灌肠法联合应用对长期卧床便秘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100例长期卧床便秘患者,按入院先后次序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扩肛法,实验组采用扩肛法与开塞露灌肠法,比较两组患者排便成功率、排便量和排便时间的差异。结果实验组排便成功率优于对照组,排便量较对照组多,排便时间较对照组短,两组比较,均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扩肛法与开塞露灌肠法联合应用于长期卧床便秘患者,提高了患者排便成功率和排便量,缩短排便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点滴式保留灌肠法的临床应用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目的探讨点滴式保留灌肠法在临床应用的护理效果。方法将60例需保留灌肠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保留灌肠方法,实验组采用点滴式保留灌肠法,观察2组患者灌肠液保留时间、灌肠液是否外溢、临床疗效及灌肠过程中患者的满意度和护士接受程度。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灌肠液保留时间长(P<0.01)、灌肠液外溢明显减少(P<0.01)、患者满意度和护士接受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点滴保留灌肠法可以提高灌肠效果,减轻患者灌肠中的不适,减少药液外溢,延长药物在肠内保留时间,提高治疗护理效果,具有较好的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0.
点滴式保留灌肠法的临床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点滴式保留灌肠法在临床应用的护理效果。方法将60例需保留灌肠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保留灌肠方法,实验组采用点滴式保留灌肠法。观察2组患者灌肠液保留时间、灌肠液是否外溢、f临床疗效及灌肠过程中患者的满意度和护士接受程度。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灌肠液保留时间长(P〈0.01)、灌肠液外溢明显减少(P〈0.01)、患者满意度和护士接受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点滴保留灌肠法可以提高灌肠效果,减轻患者灌肠中的不适,减少药液外溢,延长药物在肠内保留时间,提高治疗护理效果,具有较好的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1.
清洁灌肠液量及插管深度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524例需清洁灌肠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276例,采用新改进的灌肠法,对照组248例,采用传统灌肠法。以灌肠次数、灌入液保留时间、1次灌肠后排便次数为现察指标。结果显示,灌肠效果实验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  相似文献   

12.
两种不同灌肠法在清洁灌肠中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如何提高患者清洁灌肠的效果,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方法将80例需清洁灌肠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其中实验组采用一次性肠道冲洗袋,对照组采用传统清洁灌肠法,两组插入深度不同,灌肠时间不同,分别观察临床效果。结果实验组较对照组灌肠液量多、灌肠液保留时间长,大便彻底排出,不良反应少。结论实验组使用一次性肠道冲洗袋的清洁灌肠法效果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为探讨治疗脑血管意外便秘患者采用大量不保留灌肠选择最佳插管深度,解除由便秘引的并发症.方法采用大量不保留灌肠时,观察组将肛管插入25~30 cm观察灌肠效果,并与对照组(肛管插入7~10 cm)进行对照.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存在差异,经x2检验,P<0.05.结论对脑血管意外便秘患者进行灌肠时,插管深度以25~30 cm为宜.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温蒲屯汤点滴式保留灌肠法在治疗慢性盆腔炎中的护理效果.方法 将6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一般抗菌液传统灌肠法,实验组采用温蒲屯汤点滴式灌肠法,观察两组灌肠液保留时间、灌肠液外溢情况、治愈率及患者满意度.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灌肠液保留时间长(P《0.01)、灌肠液外溢明显减少(P《0.01),治愈率高,患者满意度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温蒲屯汤点滴式灌肠法治疗慢性盆腔炎明显优于抗菌药液传统式灌肠法治疗慢性盆腔炎.  相似文献   

15.
颠茄合剂对保留灌肠药物肠内存留时间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 探讨颠茄合剂对保留灌肠药物在肠内存留时间的影响。方法 选择住院患者68例,随机分为实验组40例和对照组28例,实验组在灌肠前口服颠茄合剂15m1,对照组未服,观察灌肠后药物保留的时间。结果 实验组药物保留的时间与对照组有显著的差别。结论 口服颠茄合剂可有效减轻患者排便反射,延长药物保留的时间。  相似文献   

16.
张玉 《当代护士》2009,(8):71-72
目的改进清洁灌肠的方法,探讨其对结肠癌患者术前清洁肠道的效果和效率的作用。方法采用单盲法将60例结肠癌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清洁灌肠法,实验组采用改进方法,评价2组灌肠效果。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有效灌肠量增加,无效灌肠量减少,灌肠后保留时间较长,灌肠总次数减少四项指标,2组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改进后的清洁灌肠方法效果较好,适用于结肠癌患者的术前肠道准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痔疮患者灌肠方法的改进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痔疮患者灌肠方法的改进,减轻患者的痛苦。方法:将100例痔疮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灌肠法,实验组采用改良灌肠法,即取0.2%肥皂水600 ml,温度39~41℃,抬高臀部20~30 cm,灌肠袋距肛门30~40 cm,润滑肛管全长及患者肛周皮肤,肛管自肛门插入直肠2.5 cm后即开放灌肠袋开关,再插入10 cm,灌肠时间10~15 min。结果:两组患者肛门疼痛、大便带血发生率、灌肠插管成功率及患者耐受情况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结论:减少灌肠袋距肛门距离、改变肛管插入方法、插入深度及灌肠液注入时机,延长灌肠液注入时间,能提高插管成功率,有效软化粪便,排尽粪便,减轻患者痛苦。  相似文献   

18.
清洁灌肠插管深度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清洁灌肠两种插管深度的比较.改进清洁灌肠插管深度.提高清洁灌肠效果。方法:将100例需清洁灌肠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结果: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清洁灌肠方法,熊制灌人速度,灌肠时间平均为10min.实验组采用开放式输液吊桶连接16号一次性硅胶导尿管,插入肛管深度增加为17~19cm.灌肠时间延长为30min。结论:通过观察灌肠后效果及灌肠中的不良反应,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灌肠后保留时间长,不良反应明显减少,其效果显著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19.
对脑血管意外便秘患者灌肠插管深度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秦屏  袁成渝  毛晓清 《现代护理》2004,10(7):638-638
目的 为探讨治疗脑血管意外便秘患者采用大量不保留灌肠选择最佳插管深度 ,解除由便秘引的并发症。方法 采用大量不保留灌肠时 ,观察组将肛管插入 2 5~ 30cm观察灌肠效果 ,并与对照组 (肛管插入 7~ 1 0cm)进行对照。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存在差异 ,经 χ2 检验 ,P <0 .0 5 。结论 对脑血管意外便秘患者进行灌肠时 ,插管深度以 2 5~ 30cm为宜  相似文献   

20.
不同插管深度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结肠炎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不同插管深度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结肠炎的疗效。方法将160例慢性结肠炎住院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插管30 cm,对照组插管15~20cm,分别进行药物保留灌肠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的差异。结果试验组药物在肠内的保留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患者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结论治疗慢性结肠炎采用30cm深度肛管插管药物保留灌肠的疗效优于传统插管深度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