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研究荧光定量PCR检测在儿童支原体肺炎(MP)感染早期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利用荧光定量PCR检测呼吸系统受感染儿童咽拭子中肺炎支原体(MP)的DNA含量,并与血清中MP特异性抗体(MP-IgM)检测阳性结果比较。结果共检测540例,在3岁以下患儿组中,咽拭子中MP-DNA阳性率显著高于血清MP-IgM的阳性率(P<0.05),而3岁以上各组中两种方法阳性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荧光定量PCR法可作为早期快速诊断儿童(尤其3岁以下患儿)MP呼吸系统感染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荧光定量PCR和ELISA法检测肺炎支原体(MP)在诊断支原体肺炎中的意义。方法采集61例支原体肺炎患者和138例非支原体肺炎患者的咽拭子和血清标本,分别采用荧光定量PCR和ELISA法检测MP DNA和MP-IgM,对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61例支原体肺炎患者中,荧光定量PCR检出MP阳性59例,ELISA法检出MP阳性53例,检出率分别为96.7%和86.9%;138例非支原体肺炎患者中,荧光定量PCR检出MP阳性4例,特异性为97.1%;ELISA法检出MP阳性30例,特异性为78.3%。结论 PCR法的检出率和特异性均高于ELISA法,其对支原体肺炎的诊断意义大于ELISA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早期诊断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方法。方法对350例14岁以下的疑似肺炎支原体上呼吸道感染的患者进行血清金标渗滤法检测肺炎支原体抗体,同时用咽拭子标本进行肺炎支原体(MP)核酸扩增(PCR)荧光定量检测法检测标本中的肺炎支原体病原体(DNA)。结果金标渗滤法检测350例上呼吸道感染MP-IgM 76例阳性,阳性率为21.7%。MP-IgG有56例阳性,阳性率为16%。PCR法检测结果MP-DNA有150例阳性,阳性率是42.9%。结论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在早期诊断肺炎支原体感染优于金标渗滤法,是早期诊断肺炎支原体感染的金标准。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小儿支原体肺炎的实验室检测方法。方法对100例疑似支原体感染患儿同时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法、荧光PCR法、明胶颗粒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培养法进行检测。结果 100例患儿中确诊为肺炎支原体感染者43例,其中PCR法检测阳性13例,阳性率13%;荧光PCR法检测阳性14例,阳性率14%;明胶颗粒法检测阳性7例,阳性率7%;ELISA法检测阳性9例,阳性率9%;43例阳性患儿标本进行病原体培养,阳性10例,阳性率23.3%(10/43)。结论临床上可根据患儿的实际情况选择检测方法,以利于早期、快速、高效地检测,提高肺炎支原体(MP)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3种检测肺炎支原体(MP)感染的方法[被动凝集法、多重聚合酶链反应(PCR)及荧光定量PCR]的差异,探讨不同方法在不同年龄段及不同病程肺炎患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接受纤维支气管镜灌洗治疗的MP肺炎患儿213例。采用被动凝集法、多重PCR及荧光定量PCR分别检测血清MP抗体、痰液MP DNA及肺泡灌洗液(BALF)中的MP DNA。以荧光定量PCR在BALF中检出MP DNA为病原学判断标准,比较3种方法的一致性。将所有患儿按年龄分为1岁组(8例)、1~3岁组(29例)、4~6岁组(97例)、6岁组(79例),按病程分为≤7 d组和7 d组。比较各组3种方法的阳性检出率。结果 213例MP肺炎患儿中,被动凝集法、多重PCR及荧光定量PCR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98.12%、76.06%和89.20%。以荧光定量PCR在BALF中检出MPDNA为病原学判断标准,多重PCR与荧光定量PCR的Kappa值为0.301,优于被动凝集法与荧光定量PCR的Kappa值(0.043)。按年龄分组,3种方法的阳性检出率均与年龄有关(P0.05)。病程7 d组荧光定量PCR阳性率高于≤7 d组(P=0.003),而被动凝集法和多重PCR的阳性检出率2个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使用纤维支气管镜灌洗治疗的MP肺炎患儿中,荧光定量PCR与多重PCR的一致性优于被动凝集法,荧光定量PCR的阳性检出率与患儿病程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咽拭子标本以及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标本在肺炎支原体(MP)临床核酸检测、细菌定量以及实验室分离培养中的效果,初步评估咽拭子作为核酸检测及分离培养标本的意义,并评估MP肺炎患儿的同期咽拭子的MP核酸载量能否准确预测出BALF的MP核酸载量。方法采集29例MP肺炎住院患儿的同期咽拭子及BALF,利用人源性β-globin内参基因质控所有标本采集及核酸提取质量,合格标本使用MP荧光定量PCR对同一患儿同期咽拭子及BALF标本中MP进行定量分析,计算两种标本的MP核酸载量。并对所有标本进行MP培养,比较两类标本的MP阳性培养率、细菌污染率。结果标本的β-globin内参基因检测阳性率为100%,咽拭子和BALF标本荧光PCR检测阳性率均为86.2%(25/29),其中咽拭子MP核酸定量范围是3.2×10~2拷贝/ml~1.8×10~7拷贝/ml,BALF为6.8×10~2拷贝/ml~5.4×10~8拷贝/ml。两种方法检测结果一致率为93.1%(27/29)。按照BALF标本MP载量递增排序后,阳性标本的咽拭子载量没有显示出类似的伴随升高趋势。BALF标本培养阳性率为65.5%(19/29),标本污染率为6.9%(2/29);咽拭子标本的MP培养阳性率为51.7%(15/29),标本污染率为51.7%(15/29)。结论咽拭子可以作为MP荧光PCR定性检测标本使用,但其不适合用于MP的定量研究,这说明咽拭子的MP核酸载量与BALF中载量不存在明显的相关性;BALF相比咽拭子标本培养率高、污染率低,更适合MP分离培养研究。  相似文献   

7.
选取我院2013年6月~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120例疑示支原体肺炎患儿。分别采用快速培养法和PCR法对患儿进行MP检测,并比较两种检测方法的MP检测结果。结果 120例疑是支原体肺炎患儿,快速培养法MP检测阳性52例,阳性率为43.3%,PCR法检测MP阳性55例,阳性率为45.8%。两种检测方法阳性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PCR法与快速培养法均能有效的检测肺炎支原体,快速培养法能满足临床需求而且成本较低,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13):2444-2446
探讨基层医院开展肺炎支原体(MP)快速培养对早期诊断MP感染的可行性及意义。选取2015年3月~2016年6月中山市南区医院儿科住院及部分门诊就诊的呼吸道感染患儿1535例,分为1月~3岁组(787例)和大于3岁~14岁组(748例),分别取咽拭子进行MP快速培养及抽血作MPIgM抗体检测。1535例呼吸道感染患儿中,1月至3岁组:MP快速培养阳性率5.0%,MPIgM检测阳性率5.0%,两者阳性率总和10.0%。大于3岁至14岁组:MP快速培养阳性率7.0.0%,MPIgM检测阳性率8.0%,两者阳性率总和16.0%。两者同时阳性1.0%。婴幼儿MP检测阳性率明显低于学龄前及学龄儿童,同时进行MP快速培养及MPIgM抗体检测,比单行MPIgM检测,MP感染检出率明显升高,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p-IgM检测与real-time PCR检测阳性及阴性符合率具有高度一致性。肺炎支原体快速培养及其抗体IgM检测具有快速、灵敏、准确的特点,是早期诊断患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良好指标,值得临床上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住院患儿急性下呼吸道感染肺炎支原体(MP)感染的诊断方法.方法 选取深圳市龙岗区第二人民医院2007-01-2008-01呼吸道感染的患儿200例,将其分为A、B两组,A组的起病<7 d,B组起病≥7 d,分别进行肺炎支原体咽拭子培养与肺炎支原体MP-IgM检测.比较两组不同方法的阳性率.结果 A组中咽拭子培养阳性率显著高于肺炎支原体MP-IgM检测,P<0.05;B组中两组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肺支原体咽拭子快速培养用于早期诊断支小儿支原体感染的效果要优于肺炎支原体MP-IgM检测.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分析聚合酶链反应(PCR)结合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用于肺炎支原体(MP)感染检验的价值。方法本次研究行回顾性调查法,采集126份MP标本,分别采用PCR和ELISA对每个标本的MP进行检测,对比记录各组标本的检出阳性率,分析两种方法结合使用进行检验的效果。结果对于MP的检验,ELISA与PCR的阳性检出率分别82.5%、81.0%,阴性检出率分别为17.5%、19.0%,两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结合使用的阴、阳性检出率分别为25.6%,99.3%。结论对于MP检测而言,PCR与ELISA对其的敏感性与特异性均较理想,两者联合可提高阳性检出率,有利于支原体肺炎疾病的早期诊断与治疗。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肺炎支原体快速培养与肺炎支原体抗体检测在儿童支原体感染早期诊断的价值及比较.方法 对肺炎支原体快速培养及肺炎支原体抗体(IgM)检测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快速培养法和血清学的阳性率分别是44.3%和42.1%,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两种方法检测肺炎支原体各有其优缺点,均是诊断肺炎支原体感染的良好指标.  相似文献   

12.
317例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检验结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荧光聚合酶链反应(PCR)、被动凝集法、C反应蛋白(CRP)检测在儿童呼吸道肺炎支原体(MP)感染的临床应用价值及意义,寻求合理的检测方法以提高病原体的检出率,综合各种检测方法的优势,合理的指导临床用药。方法选择本院诊治的呼吸道感染患儿317例,荧光PCR检测咽拭子及深部痰液,被动凝集法检测患儿血清,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浆CRP。结果荧光PCR阳性率15.1%(48/317),单份血清被动凝集法30.6%(97/317),双份血清被动凝集法35.6%(113/317),荧光PCR联合被动凝集法41.6%(132/317)。荧光PCR与被动凝集法的结果一致性比较差,荧光PCR阳性患者检测平均病程8.2 d,被动凝集法阳性患者检测平均病程12.6 d,t=11.67,P<0.001,两者检出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荧光PCR更适用于早期诊断。联合血浆CRP检测,以CRP>6 mg/L为阳性,各种方法检测阳性患儿中CRP阳性率为荧光PCR阳性率的52.1%(25/48);被动凝集法阳性滴度(1∶40)组71.6%(53/74);被动凝集法阳性滴度大于(1∶40)组79.5%(31/39);荧光PCR与CRP的阳性符合率低于被动凝集法。在不同年龄段3种方法的检测,0~3岁组62例呼吸道感染患儿单份及双份血清被动凝集法阳性率分别为3.2%(2/62)和4.8%(3/62),与荧光PCR阳性率14.5%(9/62)比较,χ2=6.64,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荧光PCR更适用于婴幼儿的MP感染检测。结论荧光PCR更适用于早期诊断及婴幼儿的MP感染检测。被动凝集法与CRP对荧光PCR的检测结果,尤其对带菌人群的临床假阳性结果可提供辅助诊断,合理的指导临床用药。  相似文献   

13.
1379例儿童肺炎支原体快速培养鉴定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MP)快速鉴定培养在儿童MP感染早期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采用MP快速鉴定培养基对本院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患急性呼吸道感染的1379例患儿咽拭子标本进行MP培养检测。结果 1 379例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的咽拭子标本MP培养阳性494例,总阳性率35.82%;其中男性阳性率36.48%,女性阳性率35.11%,男、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各年龄组中,4~8岁组阳性率最高(45.72%),2岁组最低(17.23%),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年中,11月至次年1月阳性率最高(42.62%),5~7月阳性率最低(23.74%),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P快速鉴定培养基检测肺炎支原体感染总检出率较高,结果准确、简便、快速,为临床尽快诊断肺炎支原体感染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可作为一般实验室诊断MP感染的首选试验。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快速液体培养法检测肺炎支原体(MP)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其假阳性的情况及原因.方法 对93例呼吸道标本进行MP快速液体培养,培养液用荧光定量PCR(FQ-PCR)检测肺炎支原体核酸,同时测定血清中肺炎支原体抗体,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在93例检测标本中,肺炎支原体快速培养阳性16例,检出率是17.2%(16/93);FQ-PCR法阳性10例,检出率10.7%(10/93);血清学检测阳性22例,检出率23.6%(22/93).3种方法检测结果无显著差异.结论 快速液体培养法干扰因素多,影响其特异性;结果判断时结合显微镜检查,排除细菌或真菌等导致的假阳性,其特异性可达到与血清学及FQ-PCR法一致水平.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肺炎支原体菌株培养特点及其引起疾病的临床特点,提高对肺炎支原体感染疾病的认识,为国内临床肺炎支原体的诊治提供数据支持。方法对346份临床咽拭子标本进行肺炎支原体分离培养与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CR)检测,了解临床标本中肺炎支原体分离培养特点,对不同年龄段和不同类型临床标本中肺炎支原体感染率比对分析。结果 346份标本肺炎支原体的分离培养和real-time PCR检测阳性率分别为28.6%和32.1%;其中205例社区获得性肺炎病例中肺炎支原体感染率为52.2%,141例上呼吸道感染病例标本中肺炎支原体检测阳性率仅为4.2%,两组感染率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肺炎支原体人群感染率有随年龄段增加而降低的趋势,但感染率在14岁的儿童组中与40岁以下的成年人组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本研究表明肺炎支原体是引起社区获得性肺炎的重要病原,但在上呼吸道感染病例中少见;相比儿童病例而言,成人病例中肺炎支原体感染率也非常高,需引起临床更多关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实时荧光定量PCR(FQ-PCR)方法检测肺炎支原体在临床儿童感染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425例表现为不明原因持续咳嗽、发热、咽炎、支气管肺炎等上呼吸道感染患儿,采用FQ-PCR方法检测其咽拭子中肺炎支原体核酸(MP-DNA)。结果检测出98例患儿咽拭子MP-DNA阳性,阳性率23.1%,其中男性42例,女性56例,年龄2岁26例,2岁~6岁56例,6岁16例。结论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对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的诊断具有准确、早期、快速、简便等优点。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微生物快速培养(MRD)与肺炎支原体免疫球蛋白M(MP-IgM)抗体检测在诊断患儿肺炎支原体(MP)感染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3月—12月天津市宝坻区人民医院确诊患有MP感染的148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检测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两组,其中74例患儿采用MRD法进行检测,74例患儿采用MP-IgM抗体检测法进行检测,对比两种检测方法的阳性率情况。结果 MRD法测出阳性者68例(91.89%),MP-IgM法测出阳性者58例(78.38%),MRD法的阳性率较MP-IgM法明显升高(P0.05)。结论 MRD法与MP-IgM抗体检测法在早期MP感染的诊断中均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应用MRD法诊断较MP-IgM抗体检测法具有一定的优势,但两种方法各有优缺点,临床可考虑将两种方法联合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比较肺炎支原体(MP)的RNA和DNA的检测在儿童支原体感染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0月至2018年12月某院收治的86例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儿在入院24 h内进行采集咽拭子标本,并分别用肺炎支原体RNA实时荧光核酸恒温扩增检测技术(MP-SAT)检测RNA和肺炎支原体DNA实时荧光定量PCR(MP-DNA)法检测DNA.并与最终诊断结果对比,比较MP的RNA和DNA的检测在儿童支原体感染诊断中的应用效果.结果经最终诊断,86例患儿中MP感染阳性49例,MP感染阴性37例.其中MP-SAT检测诊断的MP感染阳性者43例,阴性34例;MP-DNA检测的MP感染阳性者31例,阴性27例.MP-SAT检测诊断儿童MP感染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性分别为87.76%,91.89%,89.53%,MP-DNA检测诊断儿童MP感染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性分别为63.27%,72.97%,67.74%,MP-SAT检测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性均高于MP-DNA检测诊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儿童支原体感染的初期诊断中,RNA实时检测的灵敏度和准确性更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肺炎支原体(MP)DNA在疑似MP感染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RT-PCR对疑似MP感染患者血清、痰、胸腔积液、鼻咽拭子、肺泡灌洗液、支气管灌洗液标本进行MP-DNA检测。结果 1 402例标本MP-DNA检测总阳性率为12.20%,血清标本检测阳性率最低,仅为2.36%,痰、肺泡灌洗液及支气管灌洗液检测阳性率较高,依次为62.96%、77.08%和88.71%。结论 RT-PCR法适用于多种类型标本MP-DNA检测,是诊断MP感染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20.
郭春燕 《检验医学与临床》2008,5(5):275-275,277
目的探索一种适合临床使用检测肺炎支原体(MP)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分别测定漱口液、咽拭子的MP。结果在28例培养或补体结合试验(CFT)阳性的标本中漱口液阳性率为89.3%(25/28),咽拭子阳性率为71.4%(20/28),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培养或CFT阴性的34例咳嗽、发热患儿的漱口液和咽拭子的MP均为阴性。结论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测定漱口液中MP可以代替培养法,可作为诊断MP感染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