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杨玲 《新医学》2012,43(4):243-247
目的:探讨厄贝沙坦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高血压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房颤)的临床疗效.方法:282例合并阵发性房颤的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4组:胺碘酮加硝苯地平组(A组)、胺碘酮加硝苯地平加厄贝沙坦组(B组)、胺碘酮加硝苯地平加阿托伐他汀组(C组),胺碘酮加硝苯地平加厄贝沙坦组加阿托伐他汀(D组),治疗随访1年,比较4组治疗前后CRP、IL-6、肾素、血管紧张素Ⅱ(Ang Ⅱ)水平,左心房内径及窦性心律维持率的变化.结果:治疗前后CRP及IL-6水平,C、D组均显著低于A、B组(P<0.05),A、B两组间,C、D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肾素、Ang Ⅱ水平及左心房内径B、D组均显著低于A、C组(P<0.05),A、C两组间,B、D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窦性心律维持率B、C、D组均显著高于A组(P<0.05),B、C两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D组高于B、C组(P<0.05).结论:在降压达标的基础上,阿托伐他汀及厄贝沙坦均能减少高血压患者阵发性房颤的复发;阿托伐他汀能有效降低血中CRP、IL-6的水平;厄贝沙坦能降低血中肾素、Ang Ⅱ水平,长期应用可抑制左心房的扩大.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瑞舒伐他汀联用厄贝沙坦在心房颤动(简称房颤)转复后维持窦性心律中的作用。方法将持续性房颤恢复窦性心律的134例患者,随机分为胺碘酮组(A组42例)、胺碘酮+厄贝沙坦组(B组44例)、瑞舒伐他汀+厄贝沙坦+胺碘酮组(C组48例)。随访6个月,观察三组治疗前后左心房内径、射血分数、血脂、C-反应蛋白(CRP)和窦性心律的维持率。结果在抑制左心房内径、增加射血分数方面,C组、B组均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CRP较治疗前均有下降(P<0.05),但C组较A组、B组下降更为明显(P<0.05);治疗结束时,C组的TG、TC、LDL-C明显降低,HDL-C明显升高,A组、B组则无明显变化;在维持窦性心律方面C组优于B组,B组优于A组(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联合厄贝沙坦能抑制心脏重塑,增加射血分数,良好的调脂及抗炎作用使其更有效地维持房颤转复后的窦性心律。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厄贝沙坦和胺碘酮联用对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病窦综合征)并阵发性心房颤动(房颤)双腔起搏(DDD)起搏后房颤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病窦综合征并阵发性房颤患者60例,DDD起搏后随机分为胺碘酮组(30例)和厄贝沙坦+胺碘酮组(30例),胺碘酮组治疗方案:DDD起搏后,给予胺碘酮0.2 g,口服1次/d;厄贝沙坦+胺碘酮组在上述方案基础上加厄贝沙坦75~150 mg/d,疗程观察18个月。结果与胺碘酮组比较,厄贝沙坦+胺碘酮组房颤的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且厄贝沙坦+胺碘酮组窦性心律维持率高于胺碘酮组。结论厄贝沙坦联合胺碘酮对植入DDD型起搏器患者心房颤动的发生有明显的协同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4.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6):1056-1057
分析阿托伐他汀联合胺碘酮对原发性高血压并阵发性心房颤动(PAF)患者血管紧张素水平的影响。选取在我院进行治疗的原发性高血压并PAF患者62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1例。对照组实施胺碘酮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治疗,比较两组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IL-6)、血管紧张素Ⅱ(AngⅡ)水平。治疗后,研究组CRP、IL-6、AngⅡ水平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显著(P0.05)。对原发性高血压并PAF患者实施阿托伐他汀联合胺碘酮治疗可降低血管紧张素水平,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对充血性心力衰竭(心衰)合并心律失常患者应用厄贝沙坦、胺碘酮治疗疗效.方法 随机将心衰伴室性心律失常患者70例分为实验A组、B组各35例.两组均进行常规治疗,B组同时应用胺碘酮,A组应用厄贝沙坦、胺碘酮.结果 两组左室射血分数均较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A组左室射血分数较实验B组有明显上升(P<0.05).实验A组心律失常控制有效率80.00%,高于实验B组(x2=5.25,P<0.05).结论 厄贝沙坦、胺碘酮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疗效明显,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胺碘酮联合缬沙坦、阿托伐他汀预防阵发性心房颤动复发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4例阵发性心房颤动复律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胺碘酮组(对照组)34例、胺碘酮联合缬沙坦组(治疗1组)34例、胺碘酮联合阿托伐他汀组(治疗2组)32例和胺碘酮联合缬沙坦、阿托伐他汀组(治疗3组)34例。对照组采用胺碘酮治疗,治疗1组采用胺碘酮联合缬沙坦治疗,治疗2组采用胺碘酮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治疗3组采用胺碘酮联合缬沙坦、阿托伐他汀治疗。观察4组患者治疗前、治疗6、12、18、24个月后左心房内径(LA)、C反应蛋白(CRP)的变化及治疗6、12、18、24个月后窦性心律维持率等情况。结果治疗1、2、3组患者治疗12、18、24个月后LA值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2、3组患者治疗6、12、18、24个月后CRP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1、2、3组患者治疗12、18、24个月后窦性心律维持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对阵发性心房颤动复律后患者采用胺碘酮联合缬沙坦、阿托伐他汀治疗可以有效的预防阵发性心房颤动的复发,减轻心肌重构,减少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阿托伐他汀治疗原发性高血压伴阵发性心房颤动的疗效及对左心房内径、C反应蛋白(CRP)的影响.方法 入选原发性高血压伴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80例,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40例;阿托伐他汀组40例.均服药1年.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疗效及左心房内径、C反应蛋白的变化.结果 ①两组治疗后,对照组有效率38.4%,阿托伐他汀组有效率62.5%(x2=4.56 P<0.05);②两组治疗后比较,阿托伐他汀组左心房内径增大程度低于对照组(P<0.05),血CRP浓度比对照组降低明显(P<0.05).结论 阿托伐他汀能通过抗炎、抑制左心房重构作用预防阵发性心房颤动复发.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厄贝沙坦联合胺碘酮对原发性高血压合并持续性房颤心律转复的影响.方法 选择高血压合并房颤患者98例,随机分为两组,A组(n=50)给予钙拮抗剂和胺碘酮治疗,B组(n=48)给予厄贝沙坦和胺碘酮治疗,随访1年,观察两组左心房内径(LAD)、左室射血分数(LVEF)、脑钠素(BNP)变化及房颤转复率和窦性心律维持率.结果 B组LAD变小,LVEF升高,房颤转复率和窦性心率维持率明显优于A组(P均<0.05).两组BNP水平均有下降,B组优于A组(P<0.05).结论 厄贝沙坦联合胺碘酮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合并持续性房颤在改善心脏功能、提高房颤的转复率和窦性心律维持率方面优于钙拮抗剂联合胺碘酮.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厄贝沙坦联用胺碘酮在心房颤动(房颤)复律后维持窦性心律的作用及对左房大小的影响.方法 选择住院的房颤复律的非瓣膜性持续性房颤患者83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1例)和试验组(42例).对照组给予胺碘酮,试验组用胺碘酮+厄贝沙坦.入选患者转复为窦性心律后即为试验起始时间,试验终点为转复后12个月.终点事件:症状或无症状房颤首次复发.结果 试验组窦律维持率显著高于对照组(83.3%与61.0%,P<0.05),而左心房内径(LAD)显著小于对照组[(36.9±1.2) mm 与(34.1±1.4) mm,P<0.05].结论 厄贝沙坦联用胺碘酮复律后维持窦性心律较单用胺碘酮更有效,并可逆转左房扩大.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阵发性房颤采用厄贝沙坦和胺碘酮联合治疗对左房重构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12月~2017年2月收治的阵发性房颤患者14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组和常规组各70例。常规组给予胺碘酮治疗,联合组在常规组基础上加用厄贝沙坦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及治疗6、12个月左房前后径、窦性心律维持率,治疗12个月心房颤动发生次数及持续时间,记录不良反应。结果治疗6、12个月后,两组左房前后径比治疗前扩大,且联合组比常规组扩大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12个月后,两组窦性心律维持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治疗12个月,两组窦性心律维持水平比治疗6个月降低,治疗6、12个月,联合组窦性心律维持水平比常规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房颤持续时间及发作次数均低于治疗前,且联合组房颤持续时间及发作次数均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阵发性房颤采用厄贝沙坦和胺碘酮联合治疗能减缓左房重构,维持窦性心律,减少房颤持续时间及次数。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氯沙坦联合胺碘酮对阵发性心房颤动(房颤)的疗效.方法:124例阵发性房颤随机分为Ⅰ组(胺碘酮)、Ⅰ组(胺碘酮+氯沙坦),观察房颤转复率、窦性心律维持率及左心房内径.结果:治疗后7 d房颤转复率Ⅰ组为84.48%,Ⅱ组为94.44%.随访1 a时窦性心律维持率Ⅰ组为70.24%,Ⅱ组为86.48%(P<0.05);左心房内径Ⅰ组为(38.25±1.52)mm,Ⅱ组为(35.12±1.46)mm(P<0.05).结论:氯沙坦联合胺碘酮对阵发性房颤的复律及复律后窦性心律的维持均优于单用胺碘酮,并能抑制左心房扩大.  相似文献   

12.
董萌 《临床医学》2013,33(8):58-60
目的 对比分析胺碘酮、胺碘酮联合厄贝沙坦在治疗持续性非瓣膜性心房颤动转复后窦性心律维持的时间及对左心房重构的影响.方法 选择因持续性非瓣膜性房颤就诊的患者86例,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44例为胺碘酮治疗组;B组42例为厄贝沙坦与胺碘酮联合治疗组.A、B组均服用胺碘酮,第1周600 mg/d,第2周400 mg/d,第3周200 mg/d,持续至试验结束或房颤复发;A组如同时伴有高血压病(〉140/90 mm Hg,1 mm Hg=0.133 kpa),加用钙离子拮抗剂;B组在此基础上常规加用厄贝沙坦,根据患者血压情况选择(40~80 mg/d).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治疗1年后B组(73%)患者窦性心律维持率高于A组(54%);B组患者左心房内径为(35.1±1.2)mm,优于A组的(37.3±1.6)mm.结论胺碘酮联用厄贝沙坦在治疗持续性非瓣膜性心房颤动转复、窦性心律维持时间、改善心脏功能方面,优于单用胺碘酮.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胺碘酮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选择58例发作频繁的阵发性房颤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胺碘酮联合阿托伐他汀),对照组(单用胺碘酮),随访时间1年。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72.4%(21/29),对照组总有效率48.1%(13/2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显著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安全性相当。结论和单纯应用胺碘酮相比,胺碘酮联合阿托伐他汀能显著减少阵发性房颤的复发,且未增加严重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4.
王希宁 《医学临床研究》2010,27(7):1298-1300
【目的】观察氯沙坦联合胺碘酮与参松养心胶囊治疗高血压伴阵发性心房颤动(AF)的疗效。【方法】105例高血压伴阵发性AF患者给予常规降压药物(除外ACEI和ARB类药物),AF转复后随机分为3组:A组胺碘酮治疗组;B组氯沙坦+胺碘酮治疗组;C组参松养心胶囊+氯沙坦+胺碘酮治疗组。疗程12个月。治疗前后均行动态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UCG)检查。【结果】B组和c组左房内经明显小于A组(P〈0.05),窦性心律维持率B纽和C组明显高于A组(P〈o.05,P〈0.01),尤以C纽更为明显(P〈0.01)。【结论】胺碘酮联合氯沙坦治疗高血压伴阵发性AF,可在降低血压的同时,有效维持窦性心律,加服参松养心胶囊疗效更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厄贝沙坦联合胺碘酮治疗高血压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PAF)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4例高血压合并PAF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7例.试验组采用厄贝沙坦+胺碘酮治疗,对照组采用硝苯地平+胺碘酮治疗.治疗12个月后对2组患者的降血压(SBP、DBP)水平、心房颤动(AF)复发率、窦性心律维持率、左心房内径(LAD)变化进行比较.结果 2组患者均随访12个月,在随访中对照组3例、试验组2例患者因甲状腺功能异常、转氨酶升高退出研究.2组患者治疗后血压较治疗前均有明显下降(均P<0.05);试验组治疗前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试验组中6例(17.1%)患者发生心电图证实的AF发作,对照组中13例(38.2%)发生心电图证实的AF发作,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后窦性心律维持率为82.9%,对照组窦性心律维持率为61.8%,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后LAD为(37.0±3.6)mm,对照组LAD为(38.9±3.3) mm,试验组LAD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 厄贝沙坦联合胺碘酮治疗高血压合并PAF能有效地控制血压,预防PAF的复发,对延缓左心房扩大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治疗原发性高血压伴阵发性心房颤动的疗效及对左心房内径、C反应蛋白(CRP)的影响。方法入选原发性高血压伴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80例,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40例;阿托伐他汀组40例。均服药1年。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疗效及左心房内径、C反应蛋白的变化。结果①两组治疗后,对照组有效率38.4%,阿托伐他汀组有效率62.5%(χ^2=4.56P〈0.05);②两组治疗后比较,阿托伐他汀组左心房内径增大程度低于对照组(P〈0.05),血CRP浓度比对照组降低明显(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能通过抗炎、抑制左心房重构作用预防阵发性心房颤动复发。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厄贝沙坦与胺碘酮联合运用在持续性心房颤动复律中的作用。方法持续性心房颤动患者128例,以入选时间顺序按自然数编号,单数者64例(A组)抗凝3周后以胺碘酮0.2g,3次/d,随后0.2g每日一次;双数者64例(B组)开始抗凝3周的同时给予厄贝沙坦150mg每日一次,3周后加用胺碘酮复律(剂量和服法同A组),观察一个月后转复窦性心律的例数及已复律者在6个月时维持窦性心律的情况。结果 治疗1个月后,A组转窦性心律成功率54.60%,B组转窦性心律成功率76.56%。治疗6个月,A组维持窦性心律占74.29%;B组维持窦性心律占91.84%。B组转复成功率及中期(6月)维持窦性的情况均优于A组(P〈0.05)。结论 复律前短期服用厄贝沙坦能提高胺碘酮对持续性房颤的复律效果;中期使用厄贝沙坦能防止房颤的复发。  相似文献   

18.
将我院2011年6月~2012年6月112例原发性高血压左心室肥厚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56例患者采用厄贝沙坦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对照组56例仅给予厄贝沙坦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及24h动态血压。结果两组治疗后24h平均收缩压、平均舒张压、LVPW、LVWd、IVST、LVMI较治疗前明显降低,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两组治疗后LVMI比较,观察组下降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厄贝沙坦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左心室肥厚效果显著,可作为临床治疗的首选。  相似文献   

19.
阿托伐他汀联合厄贝沙坦治疗糖尿病肾病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联合厄贝沙坦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疗效.[方法]99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在严格执行糖尿病饮食、减少蛋白摄入、控制血糖、血压达标的基础上,治疗组给厄贝沙坦150 mg/d口服,同时给阿托伐他汀20 mg/d口服;对照组单用厄贝沙坦150 mg/d口服.两组均随访3个月.[结果]两组治疗后血肌酐(Scr)、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均有改善(对照组P<0.05,治疗组P<0.01),治疗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C-反应蛋白(CRP)及总胆固醇(TC)下降明显(P<0.05),而对照组治疗前后差畀无显著性(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联合厄贝沙坦治疗糖尿病肾病能降低血胆固醇含量并发挥抗炎作用、减少尿蛋白排泄、改善肾功能、延缓肾功能衰竭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胺碘酮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的疗效。方法:60例心房颤动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胺碘酮组)和对照组(普罗帕酮组),每组各30例,胺碘酮组口服胺碘酮0.2/次,3次/d,连服2周;普罗帕酮100 mg/次,3次/d,疗程同胺碘酮组。结果:胺碘酮组总有效率(90.0%)明显优于普罗帕酮组总有效率(56.6%),两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胺碘酮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的有效率较普罗帕酮更有效,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