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对45例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者行脑脊液(CSF)细胞学检查,其中结核性脑膜炎(结脑)15例,病毒性脑炎(病脑)21例、化脓性脑膜炎(化脑)5例、隐球菌脑膜炎(隐脑)4例。结果:结脑CSF细胞学呈混合细胞反应12例(80%),淋巴细胞反应3例(20%);病脑呈转化型淋巴细胞反应8例(38%),淋巴细胞反应7例(33.3%);化脑呈大量嗜中性粒细胞反应;隐脑呈混合细胞反应,1例细胞学检出隐球菌。  相似文献   

2.
对45例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者进行脑脊液(CSF)细胞学检查,其中结核性脑膜炎(结脑)15例、病毒性脑炎(病脑)21例、化脓性脑膜炎(化脑)5例。隐球菌脑膜炎(隐脑)4例。结果:结脑CSF细胞学呈混合 细胞反应在12例(80%) 淋巴细胞反应3例(20%)。病脑呈转化型淋巴细胞反应8例(38%)、淋巴细胞反应7例(33.3%) 混合细胞反应3例(124.3%)、细胞学正常3例(14.3%)。化脑呈大量嗜中性粒细胞反应。隐脑呈混合细胞反应,其中1例检出隐球菌。并对其结果与临床诊断关系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
应用脑脊液细胞玻片离心沉淀法,对35例脑囊虫病人脑脊液(CSF)中白细胞总数、嗜酸性粒细胞、嗜硷性粒细胞、激活淋巴细胞、浆细胞进行分类分析,并与其中23例的CSF猪囊虫ELISA及头颅CT扫描比较。结果提示,CSF细胞学异常(主要表现为嗜酸性粒细胞、浆细胞和嗜硷性粒细胞的增高),特别在ELISA阳性和CT扫描正常者中对本病具有较高的辅助诊断价值。三者配合检测,能提高对本病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临床特征、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在结核性脑膜炎(tuberculous meningitis,TBM)和非结核性脑膜炎[病毒性脑膜炎(viral meningitis,VM)和隐球菌性脑膜炎(cryptococcal neoformans meningitis,CNM)]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83例TBM、31例VM和19例CNM患者的临床特征、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结果。结果发病至确诊时间CNMTBMVM,体温38.5℃、头痛及意识障碍发生率TBM组高于VM,脑脊液(cerebrospinal fluid,CSF)腺苷脱氨酶(ADA)TBM[(12.13±28.52)U/L]与VM及CNM[(4.48±2.84)U/L、(3.09±1.63)U/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SF糖CNM为(1.57±0.99)mmol/L,与TBM及VM[(1.84±0.93)mmol/L、(2.42±0.75)mmol/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SF氯TBM为(110.14±8.64)mmol/L,与VM[(116.54±7.33)mmol/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SF蛋白TBM为(1811.70±1285.70)mg/L,与CNM[(1158.60±875.50)mg/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周后TBM与VM比较[(1416.90±1017.40)mg/Lvs.(734.30±556.50)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颅压CNM[(305.00±53.17)mmH2O]与TBM[(241.23±80.32)mmH2O]及VM[(220.80±71.77)mmH2O]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年龄、病程、体温、头痛、意识障碍,血及CSF的ADA,CSF糖、氯、蛋白,颅压及影像学检查对TBM和非结核性脑膜炎的鉴别诊断有意义。  相似文献   

5.
《陕西医学杂志》2015,(5):624-626
目的:观察艾滋病(AIDS)合并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者脑脊液细胞学特点。方法:将AIDS并发中枢神经系统感染36例和新型隐球菌脑膜炎(CM)28例患者脑脊液标本进行离心,瑞士染色,部分标本同时进行阿利新兰染色。结果:36例AIDS并发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者中28例脑脊液异常,异常率为77.8%。其中20例为CM,占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55.6%;本组共送检脑脊液次数40次,白细胞总数正常或轻度升高,淋巴细胞反应32例,占80%;淋巴细胞为主的混合细胞反应4例,占10%;单核细胞反应4例,占10%;可见少量嗜酸性粒细胞,未见浆细胞;化脓性脑膜炎2例;病毒性脑炎6例。结论:AIDS患者合并中枢神经系统感染以CM多见,青壮年患者好发;炎性反应不强烈;白细胞总数正常或轻度升高;很少出现混合细胞反应;细胞分类多数以淋巴细胞为主,少有激活的淋巴细胞,极少数表现为一过性单核细胞升高,无单核吞噬细胞和浆细胞,可见少量嗜酸性粒细胞。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脑脊液中肿瘤坏死因子 ( TNF)检测对颅内感染的诊断意义。方法 :对 60例不同病因的脑膜炎患者脑脊液 ( CSF)中肿瘤坏死因子 ( TNF- α)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 :化脓性脑膜炎患者 CSF中 TNF- α含量较病毒性脑膜炎患者及正常对照组均有显著增高 ( P<0 .0 1 ) ,而病毒性脑膜炎患者 CSF中 TNF- α含量与正常组比较无明显差异 ( P>0 .0 5 )。结论 :CSF中 TNF- α检测可作为常规鉴别细菌性与非细菌性脑膜炎的指标  相似文献   

7.
应用脑脊液细胞玻片离心法,对192例经住院临床确诊的4种中枢神经系统(CNS)传染性疾病住院病人脑脊液嗜碱性粒细胞(basos)进行了检查,并将4个亚组之阳性率进行比较,卡方检验表明,脑猪囊虫病与结核性脑膜炎/化脓性脑膜炎/病毒性脑膜炎之间有极显著差异(P<0.001)。作者等还指出,脑脊液中 basos 阳性率增高与嗜酸性粒细胞、浆细胞阳性率增高之同时存在,对脑猪囊虫病的诊断及其与置面的3种脑膜炎之鉴别诊断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结核性脑膜炎(TBM)的临床诊断.方法:对45例IBM和40例病毒性脑炎(病脑)患者的临床症状及辅助检查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颅神经损害在TBM组发生率较高(P<0.05),发热、头痛、呕吐、精神异常、意识障碍、脑膜刺激征及颅内压等两组间无差别.TBM组结核菌素试验阳性率显著高于病脑组(P<0.05),而血沉无明显差异.TBM组EEG、头颅CT及MRI表现异常亦均高于病脑组(P<0.05).TBM组脑脊液的蛋白、免疫球蛋白IgG和IgM高于病脑组(P<0.05),而氯化物低于病脑组,葡萄糖及免疫球蛋白IgA两组之间无差别.TBM组脑脊液的中性粒细胞百分率、混合型细胞反应均高于病脑组,而淋巴样细胞反应低于病脑组(P<0.05).结论:综合分析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尤其是脑脊液细胞学检查结果,对TBM的诊断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为探讨肿瘤坏死因子(TNFa)在细菌性脑膜炎致病机理中的作用,测定了50例细菌性脑膜炎患者脑脊髓液(CSF)中TNFa的含量,结果表明90%(45/50)细菌性脑膜炎患者CSF中TNFa含量升高(>64pg/ml),其中以化脓性脑膜炎升高最为显著,提示TNFa直接参与了细菌性脑膜炎的致病过程。而非细菌性脑膜炎患者CSF中TNFa含量并不上升。因此检测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者CSF中TNFa含量不失为一项较好的鉴别细菌性和非细菌性脑膜炎的指标。  相似文献   

10.
对45例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者行脑脊液(CSF)细胞学检查,其中结核性脑膜炎(结脑)15便,病毒性脑炎(病脑)21例、化脓性脑膜炎(化脑)5例、隐球菌脑膜炎(隐脑)4例。结果:结脑CSF细胞学呈混合细胞反应12例(80%),淋巴细胞反应3例(20%);病脑呈转化线淋巴细胞反应8例(38%),淋巴细胞反应7例(33.3%);化脑呈大量嗜中性粒细胞反应,隐脑呈混合细胞反应,1例细胞学检出球菌。  相似文献   

11.
报道21例以酸性非特异性酯酶(α-荼醋酸酯酶)标志脑脊液中T淋巴细胞/淋巴细胞的结果:脑肿瘤组5例(不包括CNS淋巴瘤):仅37.2±10.91%,结核性脑膜炎(结脑)5例:66.0±18.81%;对照组7例:53.0±8.85%,脑肿瘤组阳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2),结脑组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二例CNS淋巴瘤均阴性,符合B细胞淋巴瘤的实际病理学表现。非特异性酯酶染色简便易行,其脑脊液淋巴细胞初步观察结果显示能较准确地评价CNS疾病的细胞免疫功能,可应用于临床检测。  相似文献   

12.
一例26岁男性患者,因“阵发性头痛6 d,加重伴恶心呕吐1 d”入院。头颅CT检查提示左侧额颞顶枕部慢性硬脑膜下血肿伴中线移位,急诊行左颞顶钻孔引流术。术后6 d头痛复发。头颅MRI提示左侧额颞顶枕部硬脑膜、大脑镰、左侧小脑幕广泛增厚伴强化,全脑软脑膜强化。腰椎蛛网膜下腔穿刺检查结果提示颅内压增高,脑脊液IgG水平升高。脑膜活检病理学检查提示脑膜纤维组织增生伴大量炎性细胞浸润。诊断特发性肥厚性硬脑膜炎,给予皮质激素冲击治疗后恢复良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脑脊液中 Ig A、Ig G、Ig M及α2 -巨球蛋白 (α2 - MG)对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儿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应用速率散射比浊法检测 5 4例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儿脑脊液中的 Ig A、Ig G、Ig M及α2 - MG的含量 ,并与 1 5例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 :对照组各项指标均在正常范围内 ,感染组中结核性脑膜炎 (结脑 )、化脓性脑膜炎 (化脑 )各项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 ( P<0 .0 1 ) ;其中结脑以 Ig G增高为主 ( P<0 .0 0 1 ) ,化脑以 Ig M增高为主 ( P<0 .0 0 1 ) ,病毒性脑膜炎 (病毒脑 )的各项指标未见明显变化 ( P>0 .0 5 )。结论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儿的血脑屏障可受到不同程度损害 ,脑脊液中 Ig A、Ig G、Ig M及 α2 - MG的检测对结核性 ,化脓性及病毒性感染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4.
报告11例 CNS 正常儿科住院儿童及8例病毒性脑膜炎、13例结核性脑膜炎和13例化脓性脑膜炎患儿和的脑脊液溶菌酶测定结果,其(?)±SD 分别为0.3±1.0、0.9±2.3、56.7±18.3及78.2±38.0mg/L。脑脊液溶菌酶含量测定可用于早期鉴别诊断病毒性脑膜炎与结核性脑膜炎(P<0.001),并在治疗过程中有助于结核性脑膜炎与化脓性脑膜炎间的鉴别。  相似文献   

15.
本文就1968——1987年20年间所收治的262例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以下简称流脑)病例加以分析、发现自采用流脑疫菌预防以来发病人数明显减少,1980年后仪收治25例。其中暴发型41例、死亡17例(41.5%)。实践证明积极治疗休克是提高治愈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囊虫性脑膜炎的临床特点分析(附24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囊虫性脑膜炎的发病特点和正确诊断思路。 方法 回顾性分析 24 例囊虫性脑膜炎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及实验室检查的有关资料。 结果 本病临床表现以头痛、头晕多见, 可伴颅内压增高颅神经麻痹,发热和脑膜刺激征相对少见,血及脑脊液囊虫抗体阳性。 结论 临床上应与其他类型的脑膜炎相鉴别,吡喹酮与丙硫咪唑联合治疗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1985年至1989年收治的小儿化脓性脑膜炎96例作简要分析。主要临床表现是发热、惊厥、呕吐、精神萎靡、凝视、前囱饱满、颈抵抗、病理反射阳性等。19例作头颅 CT 检查,17例有阳性发现。治疗以青霉素加氯霉素为主。必须掌握激素应用指征防止副作用。治愈53例占55.2%。强调应早期诊断早期治疗,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8.
19.
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3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30例隐球菌性脑膜炎的临床资料,以期提高对隐球菌性脑膜炎的认识。方法回顾性总结近30例隐球菌性脑膜炎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误诊情况及治疗。结果采用二性霉素B、氟康唑和(或)5-氟胞嘧啶联合治疗,总有效率为78.6%。8例无效病人中7例死于脑疝。结论隐球菌性脑膜炎误诊率高,减少病死率的关键在于提高警惕,早期诊断,合理使用抗真菌药物,治疗仍首选二性霉素B加氟康唑和(或)5-氟胞嘧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