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 探讨胆囊切除术与再发胆总管结石的关系。方法 本院普外科行手术或经内镜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 ( EST)治疗的原发性胆总管结石患者 193例 ,调查所有患者既往行胆囊切除术的情况 ,计算原发性胆总管结石患者中为胆囊切除术后再发胆总管结石的比例。结果 胆囊切除术后再发胆总管结石患者 31例 ,占 16 .1% ,其性别、年龄分布与原发性胆总管结石患者相比无差别 ,行胆囊切除术与再发胆总管结石的平均时间间隔为 8.1± 6 .3年。结论 胆囊切除术后再发胆总管结石为胆道系统的常见疾病 ,再发胆总管结石的发生除了可能与手术本身相关外 ,更可能与胆囊结石形成时既已存在的成石条件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开腹胆囊切除术后再手术的原因。方法对8例经腹胆囊切除术后再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再次手术的原因为出血1例,合并肝外胆管结石1例,肝内胆管结石1例,胆囊癌2例,先天性胆总管扩张症胆管损伤1例,漏诊胃癌、结肠肝曲癌各1例。结论胆囊切除术后再手术的主要原因为术前误诊、漏诊及操作不当。正确的术前诊断和细致的手术操作是避免胆囊切除术后再手术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从距今2100多年前湖南省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的女尸解剖中便发现有原发性胆管结石和肝内胆管结石,这是有关肝内胆管结石的最早记载.距今130年(1882年),柏林医生Carl Langenbuch完成了世界上第一例胆囊切除手术,标志着胆道疾病外科治疗的开始.55年前(1958年),黄志强教授在重庆西南医院首次报道以肝叶切除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开创了肝内胆管结石外科治疗的新篇章,"去除病灶,取尽结石,矫正狭窄,通畅引流,防治复发"成为肝内胆管结石外科治疗的方针.肝切除术的广泛使用,明显提高了肝内胆管结石治疗的远期效果.  相似文献   

4.
胆囊切除术后近期黄疸的预防和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胆囊切除术后近期黄疸的预防和处理对策.方法 回顾总结分析11266例开腹单纯胆囊切除术后1周内发生黄疸43例临床资料.结果 手术后1周内出现黄疸43例,占同期开腹胆囊切除术的0.38%.其中内科性黄疸18例,外科黄疸25例.经B超,ERCP,MRCP和肝酶谱及再手术等证实:肝外胆管或右肝管结扎9例,胆总管遗漏结石6例,残留胆囊或胆囊管结石4例,胆瘘4例,毛细胆管肝炎4例,乙肝或肝炎后肝硬化5例,输血后黄疸2例,胆道出血2例,肝右动脉结扎2例,不明原因黄疸5例.再手术18例,死亡1例.结论 详细的病史资料、充分的术前检查、细致的手术操作是预防胆囊切除术后黄疸的必要前提.胆囊切除术后近期黄疸需根据不同原因而行相应处理.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留置皮下通道、多种术式联合应用治疗肝内胆管结石及再发结石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1993年4月至2007年11月收治的116例采用留置皮下通道、狭窄纠正、病肝切除联合治疗肝内胆管结石及再发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结石位于左半肝占23.3%(27/116),右半肝占13.8%(16/116),同时位于左、右半肝占62.9%(73/116).结石合并狭窄占69.0%(80/116).结果 108例获得随访,中位随访时间6.2年.随访患者中胆管炎发作占13.9%(15/108);再发结石占23.1%(25/108);新发现胆管狭窄占8.3%(9/108).通过皮下通道切开引流取石占25.0%(27/108).结论 留置皮下通道、多种术式联合应用治疗肝内胆管结石及再发结石安全、有效、微创、简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胆囊切除术后再手术的原因,以减少再手术。方法对1996年6月至2006年6月胆囊切除术后再手术128例作回顾性研究。结果再次手术的原因为合并肝外胆管结石41例,肝内胆管结石20例,胆管损伤38例,十二指肠乳突旁憩室9例,胆囊癌8例,先天性胆总管囊肿12例。结论胆囊切除术后再手术有疾病本身的特点,也有医源性的原因;如能做好正确的术前诊断和术中细致手术操作部分胆囊切除术后再手术的发生是可避免的。  相似文献   

7.
逆行胆道引流术在原发性胆管结石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探索在原发性胆管结石手术中保留胆囊的手术方法。方法:对21例原发性胆管结石病人在手术中逆行经胆道置管引流术。其中10例肝外胆管结石者在明确胆道远端通畅、结石已取净、胆囊无增厚粘连及结石后,逆行穿刺经右肝置管外引流。另11例肝内胆管结石者,行肝部分切除,经肝断面胆管残端或联合总胆管切开探查取石,从肝断面胆管残端置管逆行引流,切开的总胆管原位缝合关闭。结果:术后经引流管造影显示肝外胆管无明显狭窄及成角,胆囊显影良好。术后随访6个月-9年,B超检查无胆管狭窄及复发结石,所有保留的胆囊未形成结石。结论:两种逆行引流术式对肝外胆管及保留的胆囊无不良影响;原发性胆管结石术后保留的胆囊内不易形成结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皮下通道胆囊肝胆管成形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效果。方法2001年6月~2008年5月,采用皮下通道胆囊肝胆管成形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43例。在清除结石、解除肝内外胆管狭窄、肝门整形的基础上,利用胆囊壶腹部切开相应大小的切口与切开的胆管吻合,并适当游离胆囊,使其底部可以被固定到切口皮下。要求术中基本取尽肝内结石或切除病灶。结果同时行肝切除18例(41.9%)。术后残石率39.5%(17/43)。该术式联合肝切除与未联合肝切除的残石率分别为27.8%(5/18)、48.0%(12/25)。术后出现1例胆漏,1例真菌感染。43例随访1~83个月,平均27.6月。再发胆管炎和结石3例,胆管炎发作1例,再发结石1例,均通过皮下通道切开引流、取石而治愈。结论皮下通道胆囊肝胆管成形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安全、有效、微创、简便。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非扩张性肝外胆管结石的病因、诊断,分析内窥镜下十二指肠乳头切开术(endo-scopic sphincterotomy,EST)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1993-2001年治疗的68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界定非扩张性肝外胆管结石的概念,对该类患者采取EST+网篮取石治疗,术后进一步通过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或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结果 非扩张性肝外胆管结石多为继发性胆总管结石,多数直径≤0.5cm,少数为原发性胆总管结石,常合并十二指肠乳头肌狭窄或十二指肠乳头旁想室。结论 逆行性胰胆管造影(enda-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检查对非扩张性肝外胆管结石诊断阳性率高,EST治疗非扩张性肝外胆管结石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0.
18 079例胆石病患者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分析我院近6年所收治胆石病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根据中华医学会胆道外科学组制定的全国胆石病临床调查表,对我院6年期间(2000年1月-2005年12月)经手术治疗的18 079例胆石病患者分为:胆囊结石组、胆总管结石组、肝内胆管结石组、胆囊 胆总管结石组、胆总管 肝内胆管结石组、胆囊 肝内胆管结石组、胆囊 胆总管 肝内胆管结石组,进行分组统计.观察各组发病年龄、性别、职业、地域等回顾性临床流行病学资料,经计算机整理后应用SPSS10.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胆囊结石的比例显著升高(81.77%),并随年龄增长而增加,胆囊结石病发病的高峰年龄为40~69岁,占胆囊结石总例数的76.8%;胆囊合并胆总管结石以及单纯胆总管结石的发病高峰年龄为70~79岁,占该两组病人数量的31.29%;肝内胆管结石的高发年龄为40~59岁,占该组的55.94%;胆囊合并肝内胆管结石的高峰年龄为60~69岁,明显高于全国的统计数字,与饮食习惯及人口老龄化关系密切.不同部位胆石病男女比例明显不同,女性患者构成比明显高于男性患者.结论:随着经济不断发展胆石病的病种构成已经发生明显变化.胆石病占我院住院病人的比例较高,其中胆囊结石的构成比明显高于其他部位的胆石病患者,所收治患者中在发病高峰年龄、性别、职业构成均存在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超高龄肝胆管结石病患者手术治疗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2年10月唐山市开滦总医院收治的196例超高龄(≥80岁)肝胆管结石病患者的临床资料.196例肝胆管结石病患者均行手术治疗.术后采用电话和门诊复诊方式进行随访,随访时间截至2013年5月.结果 入院后24 h内行急诊手术58例,其余138例患者平均入院7.4 d(1.0~18.0 d)后施行手术.50例患者行腹腔镜手术,其中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43例、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7例;146例患者施行开腹手术,其中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78例、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43例、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肝部分切除术25例.全组患者手术时间为(78±16) min,术中出血量为15 ~300 mL.治愈194例;死亡2例;术后37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18.88%(37/196).163例患者获得随访,随访率为83.16% (163/196),中位随访时间为26个月(7~ 52个月).12例患者术后结石复发,结石复发率为7.36% (12/163).结论 对于超高龄肝胆管结石病患者,选择合理手术方式,其手术治愈率高,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结石复发率低,可取得较理想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腹腔镜肝切除术在肝内胆管结石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2003年11月至2012年11月期间采用腹腔镜肝切除术治疗的35例肝内胆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手术方式包括腹腔镜肝左外叶切除、左半肝切除、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探查取石、胆道镜探查取石、T管引流等。结果 35例患者的手术均完全在腹腔镜下完成,平均手术时间为205 min(150~370 min),术中平均出血量为330 mL(50~1 000 mL)。术后患者痛苦轻,均未用止痛药。术后1 d即可下床活动,2 d恢复流质饮食,术平均后住院时间为12.3 d(4~15 d)。无死亡病例;手术优、良率分别为71.4%和25.7%。结论选择合适的病例,腹腔镜肝切除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是一项微创、有效的可供选择的治疗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应用经皮经肝穿刺同期胆道镜治疗复发性肝胆管结石的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10月~2016年6月22例复发性肝胆管结石患者,在同一次麻醉下,B超引导下经皮经肝胆道穿刺成功后,同期行胆道镜碎石取石的手术疗效。结果 21例患者穿刺后。取石成功,仅1例穿刺失败后中转开腹;1次取尽结石成功17例(81.0%),2次取尽结石者3例,3次取尽结石者1例,无严重并发症及死亡。随访至今无发现结石复发。结论对于复发性肝胆管结石患者,严格把握适应证,经皮经肝穿刺胆道镜同期治疗是可行、有效和安全的。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胆囊在肝内胆管结石手术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并论证保留胆囊的可行性。方法 收集1994~2002年所有肝胆管结石病人的临床资料,总结既往胆囊切除的情况和原因;研究存在胆囊的肝胆管结石病人的胆囊功能状况。介绍一种应用完整胆囊解除肝门胆管狭窄的新术式——皮下通道型胆囊肝胆管成形术(STHG),并总结其临床疗效。结果 8年间肝胆管结石病人共计247例,81例已切除胆囊,占32.8%,胆囊存在的肝胆管结石病人166例,其中胆囊形态功能正常者125例,占75.3%。其中有102例实施了STHG,不但保留了胆囊,而且使它发挥下列重要作用:①纠正肝门狭窄,改善肝内胆管的引流;②提高肝内胆管中胆汁酸浓度,从而防止该处色素结石复发;③保留了肝外胆管及Oddi括约肌的功能,防止肠胆反流;④为日后处理肝内结石复发提供一条便利通道。结论 肝胆管结石病人大多数胆囊功能正常。STHG应用正常完整的胆囊作为肝门胆管狭窄的修补材料,其术后近远期疗效好,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肝胆管结石合并肝胆管癌的临床诊治特点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肝胆管结石合并肝胆管癌的临床表现及诊治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54例肝胆管结石合并肝胆管癌的临床资料、诊断及治疗情况。结果结石伴发肝胆管癌的发生率为11.8%。由于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该合并症术前诊断困难,术前能明确诊断者仅占11.1%。根治性切除率仅占51.8%,根治性切除者预后较未切除者为好(P≤0.05)。结论长期反复发作的肝胆管结石易合并胆管癌,该病早期诊断困难,疗效差,预后不良,因此,肝胆管结石,特别是反复发作的肝胆管结石应及早手术。对于术中确诊为肝胆管癌者,应争取行根治性切除,可能获得良好的预后。  相似文献   

16.
肝内结石症再次手术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肝内结石术后结石再发或再次手术与结石所在部位的关系,以建立其适当的手术治疗原则。方法 对我科1990~1995年间行手术治疗的226例(男94例,女132例)肝内结石病例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226例中接受再次手术(2~4次胆道手术)者l0l例(占44.7%),其中第一次手术未诊断出肝内结石,在院外仅施行胆囊切除术者2l例(20.8%),行胆总管切开取石术72例(71.3%),有6例(5.9%)曾行左肝叶切除,2例(2.0%)行胆管空肠吻合术。再次手术之死亡率为5.0%(5/101),而初次手术者为零。结论 一般肝内结石症手术方法是依其结石所在部位而定,若为原发性(I型或IE型)行肝叶切除为佳,可减少结石再发之困扰。但若为继发性(IE型或IE型)则考虑其它方法,一般而言,胆管空肠吻合术或胆总管末端切开术之适应病例渐减。肝内结石症之治疗方式是多样的,需了解肝内结石部位及分型,才能选择适当方法是相当重要的。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肝胆管结石病规范化治疗的临床意义。方法 行手术治疗的肝胆管结石病患者130例,根据治疗原则和手术方式分为规范化治疗组(71例)和传统方法治疗组对照组(59例)。比较两组患者间术后并发症(胆漏、出血和肝功能不全发生率)以及治疗效果(结石残留、结石复发和二次手术率)。结果规范化治疗组术后胆漏8例、出血5例、肝功能不全11例,对照组分别为6例、4例、10例,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结石残留10例、结石复发6例、二次手术13例,对照组为47例、30例、32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规范化治疗在肝胆管结石病中具有较低的术后结石残留率、结石复发率和二次手术率,能够改善肝胆管结石病的治疗效果和预后。  相似文献   

18.
肝胆管结石合并肝内胆管癌1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肝胆管结石合并肝内胆管癌的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两院在1996年1月至2005年12月,15例肝胆管结石合并肝内胆管癌的临床资料,并对其诊断、治疗和预后进行总结。结果15例肝内胆管癌的发生率占同期肝内胆管结石患者的4.3%(15/350)。术前诊断率为40%(6/15)。5例行根治性切除(33.3%),术后平均生存27个月。姑息性手术治疗10例,术后平均生存8个月。结论对50岁以上,病史较长,反复胆管炎发作,短期内消瘦,进行性黄疸加重的肝胆管结石病人,应高度警惕并发胆管癌可能。提高疗效的关键是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争取根治性切除。  相似文献   

19.
免T管腹腔镜辅助肝切除治疗肝内外胆管结石1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不放置T管的腹腔镜辅助肝切除治疗肝内外胆管结石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 11例左肝内胆管结石,其中合并胆总管结石8例,胆囊结石5例。采用腹腔镜辅助规则肝切除,均经左肝管残端插入电子胆道镜肝外胆管取石和右肝管探查,不切开胆总管,不放置T管引流。结果 11例手术均获得成功,其中腹腔镜辅助肝左外叶切除5例,左半肝切除6例。手术时间110~150min,平均128min;术中出血50~150ml,平均95ml。术后无并发症。术后住院5~10d,平均7d。11例随访2~16个月,平均7.6月,优10例,良1例,无结石残留、复发。结论 腹腔镜辅助左肝切除、经左肝管残端胆道镜取石,不放置T管,有利于降低手术难度,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并发症,是可供选择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