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在新生儿黄疸患儿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检测,研究血清胆红素水平对新生儿黄疸患儿听力及脑干功能影响,及早产与足月黄疸患儿BAEP变化。方法297例新生儿黄疸患儿按血清胆红素(SB)水平分为5组,比较各组新生儿BAEP异常率。297例新生儿黄疸患儿按足月与早产分为2组,比较2组新生儿BAEP异常率。结果各组患儿BAEP异常率随血清胆红素水平增高而增高(P<0.01),早产儿BAEP异常率显著高于足月儿(P<0.01)。结论新生儿黄疸患儿血清胆红素水平越高,对BAEP影响越大,血清胆红素对早产儿影响更大。对新生儿进行BAEP检测,能及早发现听力及脑干功能异常,有利于早期干预。  相似文献   

2.
胆红素脑病所致脑性瘫痪常见手足徐动症,伴高频失听、智能落后等症状。几年来我们应用药物位点注射的方法对胆红素脑病所致的早期脑损伤进行治疗,取得满意疗效。1资料和方法1.1资料本组41例病例为我科200101~200502门诊及住院患儿,男35例,女6例;<2月16例,2月~3月8例,3月~5月7例,>5月10例;早产儿28例,足月儿13例;有胆红素脑病病史18例,有高胆红素血症病史18例,有迁延性黄疸5例。入选病例均有四肢肌张力增高、ATNR姿势异常明显、竖头不稳或头颈歪斜、目光呆滞、听力反应迟钝等症状。1.2方法NS100ml 维生素B1400mg 维生素B121mg、脑苷肌…  相似文献   

3.
新生儿黄疸(又称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是新生儿期血清胆红素浓度增高而引起的皮肤、巩膜及黏膜等黄染的症状,可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两种,部分病理性黄疸可致中枢神经系统受损,产生胆红素脑病[1].我们对我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184例新生儿黄疸进行观察、治疗及护理,均能尽快找出原因,及时治愈,从而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早期干预对早产儿神经心理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早期干预对早产儿存活后神经心理发育的影响.方法 将92例早产儿分为有系统干预的甲组58例和未干预乙组34例,2组基本情况比较无显著性差异;均进行体格发育及神经系统检查;0~6岁小儿神经心理发育量表测定.早期干预即丰富环境、语言、视、听、触觉刺激,有脑损伤者同时给予药物治疗及物理治疗等综合疗法.结果 体格发育、神经心理发育:甲组明显高于乙组(P<0.01).结论 早期干预可增强早产儿体格、神经心理发育,降低早产儿发育落后水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52项神经运动检查法在高危早产儿脑瘫早期筛查的效果。方法对363例2009—2012年在我科就诊的28~32周高危早产儿在出生后1个月、3个月、6个月分别做52项神经运动检查。若检查时发现异常(其中2项检查结果异常),可严密观察并嘱家长1个月后复查,若仍异常即刻在我科开始早期干预治疗;若3项以上检查结果异常,立即在我科开始早期干预治疗。并设立未进行早期筛查的正常早产儿302例作对照组。所有患儿均随访观察至36个月。用Gesell量表检查孩子的智能及运动发育状况。结果用此方法发现疑似脑瘫患儿81例,其中早期干预早产儿组52例,未干预组16例。另外10例为一过性运动发育落后。筛查的阳性可靠率92.85%,脑瘫的发病率3.0%。经过早期干预治疗,至36个月时早期干预早产儿组确诊脑瘫5例,未干预组17例。结论 52项神经运动检查法是早期发现高危早产儿脑瘫的较好方法,有助于早产儿脑瘫的早发现、早期干预治疗,可明显减少早产儿脑瘫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行为神经评分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3-02—2014-10本院儿科收治的142例诊断为高胆红素血症的足月新生儿为观察组(血清总胆红素≥342μmol/L为观察A组,221μmol/L血清总胆红素342μmol/L为观察B组),并选择同期出生的70例正常足月新生儿为对照组。对观察组患儿行血清总胆红素水平动态监测,分别在总胆红素≥342μmol/L、221μmol/L血清总胆红素342μmol/L、黄疸高峰期和黄疸消退期进行NBNA评分,将所得NBNA评分与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NBNA评分随血清总胆红素水平的升高而降低,且观察组A、B NBNA评分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黄疸消退期的NBNA评分较黄疸高峰期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BNA评分随着血清总胆红素水平的升高而降低,NBNA评分可早期发现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导致的神经行为能力异常,有利于早期合理治疗,改善患儿预后,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早期干预及家庭干预对早产儿体格、智能、运动发育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102例早产儿随机分为观察组(n=58例)和对照组(n=44例),观察组按0~2 岁早期干预大纲进行干预训练,并于出院后常规出院指导基础上进行6个月的家庭护理干预;对照组按诊疗常规予常规治疗及护理,不实施干预,常规出院指导, 出院后不施加任何干预.每3~6 个月随访1次,2组均随访至2岁,观察由专人定期行体格发育与神经系统检查及智力测定.结果 观察组早产儿智力发育指数,运动发育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 < 0.01) .结论 实施早期干预及家庭干预明显降低脑瘫发生率及早产儿发育落后,并促进生长发育, 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新生儿黄疸时的脑干功能及听力情况,早期评估预后。方法120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按血清胆红素测定结果分组,轻度组(<205μmol/L)35例,中度组(205~342)μmol/L组77例,重度组(>342μmol/L)8例,对照组60例,给予脑干诱发电位检查。结果高胆红素症患儿各波潜伏期、波峰间期均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轻度组听阈增高率明显低于中度组和重度组;脑干传导异常率依次递增。结论胆红素对新生儿听力可造成损害,血清胆红素值越高损害越大,黄疸新生儿均应行脑干诱发电位检查,早期发现听力损伤情况,早期治疗可提高预后。  相似文献   

9.
目的 总结枕下经小脑幕入路松果体区肿瘤切除术后产生脑积水的原因及处理经验.方法 对11例术后脑积水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8例脑积水出现在术后2周以内,定为早期脑积水,其中7例进行脑室外引流,引流时间5~8 d;3例脑积水出现在术后2周以上的放疗期间,定为迟发性脑积水,均行脑室镜下第三脑室底造瘘术.结果 松果体区肿瘤术后脑积水病人占同期松果体区肿瘤手术的16.2%.7例经脑室外引流治疗的早期脑积水病人恢复良好,拔除外引流管后无需内引流;1例未行脑室外引流者死亡.3例迟发性脑积水病人症状均缓解,继续放疗,完成计划的照射剂量.结论 松果体区肿瘤术后脑积水是常见并发症.早期脑积水的主要原因系静脉损伤性脑肿胀,多为暂时性;迟发性脑积水系局部黏连所致,需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早产儿脑损伤的发生率和发病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河南省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早产儿的临床资料,对1周内头颅超声的检查情况进行分析,对不同胎龄、体重的早产儿脑损伤的发生率、损伤程度及并发症进行分析。采用SPSS 13.0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100例早产儿中53例发生早产儿脑损伤,发生率为53%(53/100),不同胎龄与不同体重早产儿脑损伤发生率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胎龄越小、体重越低的早产儿出血程度在Ⅲ级及以上的发生率越高(P<0.05)。结论早产儿脑损伤程度与胎龄、体重的因素密切相关,头颅超声作为早产儿脑损伤早期诊断方式较可靠,为早期发现和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内科治疗早期高血压性脑出血的治疗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年龄40~58岁、发病时间<24 h、出血量<30 mL、无明显意识障碍并经CT确诊早期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32例,进行内科治疗并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本组中31例经内科治疗后病情恢复良好,1例经内科治疗24 h后出现呕吐症状加重,经及时转科行微创术后病情...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对降低新生儿黄疸指数的效果。方法选择160例剖宫产正常足月新生儿,按出生顺序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2组新生儿均进行母乳喂养,早开奶,促进胎便排出,减轻黄疸。干预组在母乳不足时按需添加配方奶,结合抚触、游泳护理,直到出院。每日经皮测胆红素的方法测胆红素值。并观察记录新生儿第一次排胎便时间及转黄时间。结果干预组新生儿胆红素值低于对照组,新生儿第一次排胎便时间提前,生理性黄疸程度轻。2组有明显差异(P<0.01)。结论早期护理干预能减轻生理性黄疸的程度,减少病理性黄疸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早产儿颅内出血的观察及护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提高颅内出血早产儿存活率及生存质量.方法 对46 例颅内出血早产儿神经、呼吸、循环系统进行详细观察和护理.结果 全组病例除2 例放弃治疗,1 例死亡,其余43 例均治愈出院.结论 及时发现病情变化,早期观察和护理非常重要,可降低病死率,减少后遗症.  相似文献   

14.
背景:胆道并发症是原位肝移植后常见的并发症,也是目前导致肝移植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 目的:评价经T型管及其窦道治疗原位肝移植后胆道狭窄的可行性。 方法:纳入原位肝移植后出现胆道狭窄的16例患者,共行胆道造影和气囊扩张成形术46次,其中1例行胆道支架置入。单例最多行胆道造影和气囊扩张成形术11次。对患者进行随访观察。 结果与结论:2例胆道狭窄合并胆瘘患者和1例单纯吻合口狭窄患者,经气囊扩张和胆道引流后痊愈。5例肝内外胆管多发狭窄患者,气囊反复扩张胆道狭窄段后,4例狭窄纠正而获得痊愈;1例气囊扩张治疗后出现肝内血肿,再次行肝移植。8例肝内外胆管多发狭窄合并胆泥的患者,经反复球气扩张后,6例狭窄明显减轻,黄疸缓解;1例置入胆道支架,后因支架管阻塞而再次肝移植;1例治疗后狭窄仍存在,黄疸无缓解而再次肝移植。提示经T型管及其窦道治疗原位肝移植后胆道狭窄具有操作简单、成功率高、痛苦小、创伤轻以及可重复等优点,是治疗原位肝移植后胆道狭窄的有效方法。但部分患者狭窄及梗阻难以纠正,需要再次肝脏移植。  相似文献   

15.
新生儿黄疸蓝光照射治疗及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新生儿黄疸蓝光照射治疗有效的护理措施。方法对112例新生儿黄疸需蓝光治疗的患儿,进行光疗仪器的准备、光疗前及光疗后的护理。结果核黄疸死亡1例,放弃治疗3例,出现全身皮疹2例,余106例均痊愈出院。结论应用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疗效确切,及时有效的护理对患儿的康复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岩斜区脑膜瘤的显微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岩斜区脑膜瘤显微手术的治疗效果. 方法 对21例行显微手术治疗的岩斜脑膜瘤患者(采用枕下乙状窦后入路3例,幕上下经岩骨乙状窦前入路18例)的临床资料及手术效果进行分析. 结果 肿瘤获全切(Simpson I、Ⅱ)11例,次全切(Simpson Ⅲ)5例,大部分切除4例,部分切除1例.术后死亡1例.术后早期出现动眼神经瘫5例,面神经功能障碍4例,后组神经瘫2例,对侧肢体轻瘫2例.术后随访3个月~4年,3例不完全动眼神经瘫1个月后恢复,2例完全损伤未恢复:4例面神经功能障碍中3例3个月后恢复,1例未恢复;2例后组神经瘫术后1周全恢复;2例对侧肢体功能障碍,术后1个月恢复.5例患者术后行γ刀治疗.没有病例出现术后复发. 结论 岩斜区脑膜瘤手术入路的选择是关键,乙状寞前人路是目前最有效的手术入路.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经颅多普勒(TCD)对外伤性脑血管痉挛的诊断价值及外伤性脑梗死的早期预防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348例颅脑损伤病人的临床资料,均行TCD监测及CT检查.将TCD诊断为脑血管痉挛的病人按血管痉挛程度分为轻度、中度、重度组,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TCD监测发现外伤性脑血管痉挛179例(51.44%),其中轻度组92例,中度组60例,重度组27例;其多在伤后2~3 d出现,持续5~7 d,10~14d后缓解.CT证实发生外伤性脑梗死24例,其中外伤性脑血管痉挛中度组4例,重度组20例;经统计学分析,脑血管痉挛严重程度与外伤性脑梗死的发生存在正相关(P<0.01);经治疗1个月后GOS预后评分:恢复良好3例,轻度残疾8例,重度残疾7例,死亡6例.结论 TCD诊断外伤性脑血管痉挛安全、无创、有效,对早期预防外伤性脑梗死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 验证经翼点入路显微手术治疗颅内前循环动脉瘤的效果,探讨该术式的手术并发症.方法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常州第二人民医院阳湖院区神经外科自2002年1月至2012年1月经翼点入路显微手术治疗颅内前循环动脉瘤患者61例,分析总结患者的疗效和并发症.结果 本组患者中60个动脉瘤行夹闭术,3个行动脉瘤包裹术.61例患者中50例(81.97%)恢复良好;5例术后出现对侧偏瘫;4例出现癫痫;1例植物性生存;1例死亡.38例术后行DSA检查,14例行CTA检查,显示动脉瘤均消失,载瘤动脉恢复畅通;术后1~12月进行复查,7例出现精神障碍,8例术侧出现颞肌萎缩,3例患者出现脑积水,行脑室-腹腔分流术后痊愈;7例形成下肢静脉血栓,行积极抗凝治疗后痊愈;5例出现动脉眼神经麻痹症状,6~12个月后均恢复良好;2例因损伤眶上神经出现眼睑下垂;此外1例患者出现颅内感染,1例出现脑梗死.结论 显微直视下切除或夹闭动脉瘤是治疗颅内前循环动脉瘤的一项有效方法,早期进行动脉瘤夹闭术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总结垂体脓肿的临床特征与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7例垂体脓肿病人的临床资料,均采用显微外科手术治疗,其中经额下入路3例,经鼻蝶入路4例.结果 本组垂体脓肿合并垂体腺瘤2例,合并颅咽管瘤1例,单纯垂体脓肿4例.术后出现尿崩症和低钠血症2例,无其他严重并发症.随访1~3年,均未见肿瘤及脓肿复发;临床症状不同程度改善.结论 垂体脓肿容易误诊,综合影像学表现和临床表现有助于早期诊断,手术以经蝶入路为首选,术后予抗炎、激素替代治疗.  相似文献   

20.
重症颅内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超早期手术夹闭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颅内动脉瘤破裂超早期手术治疗的可行性和治疗效果.方法 13例不同部位颅内动脉瘤患者,经三维CT造影(30-CTA)检查证实后即在24h内全麻下行开颅动脉瘤夹闭术,其中6h内手术5例、6-24h手术8例.术前Hunt-Hess分级:Ⅳ级10例,V级3例.术后根据出院时COS结果评价治疗效果.结果 术中发生动脉瘤破裂并临时阻断4例,分离困难6例;术后出现脑积水并行脑室腹腔分流术3例,肺部感染3例,下丘脑反应伴上消化道出血2例,额叶梗死1例;出院时效果良好6例;预后差5例;死亡2例.结论 对Hunt-Hess分级Ⅳ~V级的患者实施超早期手术治疗可避免动脉瘤早期再次破裂出血;3D-CTA的应用使超早期手术成为可能.改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