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探讨神经内科患者PICC导管围留置期间护理方法。回顾实践及文献,对神经内科留置PICC导管的患者进行包括穿刺及拔管在内全程护理进行总结。PICC导管留置期间,为保证导管有效留置,应在留置前做好充分准备工作,留置时尽量提高一次置管成功率,留置期间及时处理并发症,导管固定妥善,做好维护工作以防堵管。拔管时注意速度,妥善处理伤口。  相似文献   

2.
肿瘤患者PICC导管血栓形成及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对224例肿瘤患者PICC置管血栓形成及其相关因素进行分析,以减少血栓形成的发生.方法 2003-05~2006-03,对我科224例PICC置管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24例中发生血栓形成者24例,占10.7%.经统计学分析,导管规格的不同及材质的不同与血栓形成的发生率有显著相关性.结论 PICC置管应选择较细及材质柔软的导管,以降低血栓形成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PICC配合输液泵在脑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护理方法。方法对82例脑出血患者应用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ICC)联合输液泵进行输液,观察对输液治疗质量及对静脉炎的影响。结果应用PICC配合输液泵输液既能保证输液顺利进行、给药剂量准确、静滴速度时间无误差,又能预防减少静脉炎的发生。结论 PICC配合输液泵用于脑出血患者静脉输液是安全可行的,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 异位妊娠破裂腹腔内出血并休克的护理。方法 对病人必须紧急救治,以熟练操作技能,积极扩容,从速完成术前准备,及早手术止血,同时做好各项护理。结果密切监测病情动态变化,认真做好各项护理,促进术后早日康复。结论落实各项抢救措施和护理措施,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目的 异位妊娠破裂腹腔内出血并休克的护理。方法 对病人必须紧急救治,以熟练操作技能,积极扩容,从速完成术前准备,及早手术止血,同时做好各项护理。结果 密切监测病情动态变化,认真做好各项护理,促进术后早日康复。结论 落实各项抢救措施和护理措施,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目的 总结PICC在颅脑术后镇静镇痛病人中的应用及护理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1月至2022年11月行PICC置管的88例神经重症的临床资料,总结护理经验。结果 88例中,脑出血56例,颅脑损伤9例,脑梗塞19例,脑积水2例,颅内肿瘤2例。颅脑术后镇静镇痛期间,进行PICC置管,均一次性置管成功,带管时间15~104 d,平均(35.98±22.63) d。未发生导管相关并发症。结论 神经外科重症病人颅脑术后镇静镇痛期间进行PICC置管,能避免二次镇静药物使用,降低药物不良事件、再出血风险,提高穿刺成功率,保证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7.
异位垂体腺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垂体腺瘤是颅内常见的良性肿瘤,起源于垂体前叶细胞,位于蝶鞍内.垂体腺瘤发生在其他部位者极为少见,称为异位垂体腺瘤(EPAs).异位垂体腺瘤的诊断早在1909年就有报道,70年代后期以后随着诊断设备等技术的提高,报道例数逐渐增多.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血液净化治疗股静脉留置导管的护理.方法 对108例进行血液净化治疗的患者留置股静脉导管后的护理及采取的护理措施.结果 108例病人中5例感染,3例堵管,经处理后均完成了治疗.结论 股静脉留置导管局部异常的原因,根据发生原因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  相似文献   

9.
经外周静脉插管的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因其穿刺操作安全、简便,穿刺成功率高,并发症少,可自我护理而广泛应用于临床。我科自2002-10在老年心脑血管患者中应用PICC,收到一定效果。但在使用过程中发现,使用平均时间短,  相似文献   

10.
PICC穿刺失败原因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外周中心静脉导管(PICC)是经外周静脉送入中心静脉的导管,适应于需要长期静脉输液、化疗、胃肠外营养的病人及早产儿。因有效保护外周静脉,避免静脉炎的发生,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相对于传统中心静脉置管(CVC)能减少穿刺危险,留置时间长等优点,在临床应用越来越广泛。但在临床穿  相似文献   

11.
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ICC),是由外周静脉穿刺置管,导管尖端位于上腔静脉的穿刺技术.血液病患者病情重、病程长、治疗多,应用PICC置管不仅可以减少重复静脉穿刺的痛苦,更重要的是可以避免化疗药物对外周静脉的损伤和局部组织的刺激[1].我科自2006-06~2009-03对220例血液病患者进行了PICC置管,通过系统、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计划,及时给患者提供了正确的全程护理和指导,取得良好的健康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12.
脑灰质异位MRI的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脑灰质异位MRI的特征。方法 分析19例脑灰质异位的MRI影像学资料。结果 根据脑灰质异位的形态和颁布可将其分为:室管膜下型(7例),T1WI见双侧室管膜下多个光滑的结节状灰质信号的块影,部分结节突入脑室,使之受压变形;皮质下局灶型(8例),T1WI见异位的灰质呈结节状,或向侧脑室方向深入脑白质区的板状或脑回样;带状型(双皮质型)(1例),T1WI见异位灰质呈带关弥漫颁布于脑白质内,形成“双皮质”状;混合型(3例)、IR-TSE/T1WI见室管膜下及皮质下结节状的异位灰质。结论 脑灰质异位的MRI表现具有特征性,在诊断及鉴别诊断中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人文关怀在PICC置管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 为190例患者创造良好的诊疗环境,置管前与患者良好地沟通,术中提供人性化护理,术后给予人文关怀.结果 190例患者置管顺利,使用正常,保证了治疗和护理的顺利进行.结论 将人性化护理应用于PICC置管诊疗的整个过程,使患者能够感受到护士对他们的关心、理解、尊重、帮助及人文关怀的温暖,从而获得满足感、安全感和满意度.  相似文献   

14.
导管介入溶栓治疗急性脑梗塞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应用导管介入溶栓治疗15例急性脑梗塞患者,并与对照组15例比较。结果显示出治疗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提示导管介入溶栓治疗急性脑梗塞是一种较安全而有效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5.
灰质异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灰质异位是胚胎第3~5月时移行的神经母细胞受到损害后形成的先天畸形、临床上较为罕见。自CT 和MR 问世以来,有关这种畸形的报告日益增多、它与青春期癫痫和成人癫痫之间的密切联系已受到重视.本文叙述了神经元正常移行过程,对其病理、临床表现,特征性放射学发现、诊断和鉴别诊断作了综述.  相似文献   

16.
脑灰质异位的临床与MRI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相似文献   

17.
硬膜外导管用于腰大池持续引流的可行性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硬膜外导管刖于腰大池持续引流的可行性。方法用硬膜外穿刺针进行蛛网膜下腔穿刺置管,并放置引流。结果引流效果确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硬膜外导管用于腰大池持续引流,其引流效果好,同时应采取恰当措施,以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异位胸腺瘤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胸腺瘤通常位于前上纵隔,而位于其他部位者则称为异位胸腺瘤。异位胸腺瘤临床少见,常因临床表现不典型而不易诊断。此文报道1例以肌无力为主要表现的恶性异位胸腺瘤。1临床资料患者女,43岁,因进行性四肢无力1年于2001-03-01入院。入院前1年患者开始出现四肢无力,休息后可稍缓解,无发热、咳嗽、呛咳、进食哽噎等。在作者医院门诊曾行肌电图、肌酶谱检查结果正常,诊断为“肌疲劳综合征”并给予B族维生素、能量合剂等治疗,症状缓解不明显,但生活基本能自理。入院前10 d患者四肢无力加重,走路不稳,无明显晨轻暮重,逐渐进展至起床困难、生活不能…  相似文献   

19.
预防中心静脉导管堵塞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比较脑血管病患者经锁骨下静脉置管后,两种不同通管方法与发生中心静脉导管堵塞的关系.方法 将60例中心静脉置管的患者随机分为A组肝素帽 肝素盐水通管;B组可来福接头 生理盐水通管的方法,观察导管堵塞的情况.结果 A组发生导管堵塞6例,发生率为20%;B组发生导管堵塞2例,发生率为6.67%.结论 脑血管病患者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后使用可来福接头 生理盐水通管的方法,导管堵塞发生率低,此种通管方法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大脑灰质异位(HGM)与癫痫的关系,以及手术治疗的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解放军第四五八医院神经外科自2004年5月至2006年5月收治的6例HGM所致癫痫患者的临床特点、手术方式以及随访结果. 结果 6例患者中,4例行异位灰顶切除+皮层热灼,1例行异位灰顶切除+皮层热灼+前颞叶切除.1例行单纯皮层热灼.术后随访2~4年,5例至今未见发作,1例发作明显缓解. 结论 对于HGM所致的难治性癫痫,外科手术是一个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