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下颌骨髁状突是下颌骨骨折的常见发病区,占下颌骨骨折的8%~35%[1]。自1805年Desaut最早发表有关髁状突骨折治疗的观点,190多年来,随着对骨折认识加深,诊断和治疗手段也不断发展,但在治疗方法选择上,仍存在颇多争议。1 髁状突骨折的诊断和分类随X线片技术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2.
3.
目的:探讨下颌骨髁状突骨折的治疗技巧。方法:对我科收治的15例髁状突骨折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2~3年的术后随访观察,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都取得了较好效果。结论:治疗方法应根据患者年龄、骨折部位、移位程度、咬合关系紊乱和下颌运动障碍情况等因素综合考虑决定;尽可能进行保守治疗。对于严重移位而难以复位的和粉碎性的髁状突骨折,或不能进行保守治疗的病例,主张手术复位固定。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随着交通事故和工伤的增多.颌面部骨折病人迅速增长.并且由于CT检查技术的普及以及三维重建的应用.下颌骨髁状突矢状骨折得到明确的诊断和定位.近几年来本院共收治了下颌骨颏部骨折合并髁状突矢状骨折脱位的病人6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正>髁状突骨折是下颌骨骨折的好发部位,约占下颌骨骨折的25%~52%,儿童颌骨骨折以下颌骨骨折为主,骨折部位以颏部及髁状突多见[1]。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局部肿痛,关系紊乱和下颌运动障碍,  相似文献   

6.
下颌髁状突骨折治疗的临床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髁状突是下颌骨骨折的好发部位,约占下颌骨骨折的24%~51%,儿童可高达41%~66%。本文对笔者经治的66例髁突骨折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探讨其损伤特点,治疗方法及疗效等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7.
下颌骨髁状突骨折的治疗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在下颌骨骨折中,髁状突骨折占了大约30%,严重的下颌功能障碍与此密切相关。随着对髁状突骨折预后认识的不断深入,特别是下颌骨骨折愈合的生物力学的研究和内固定器械的进一步改进,以及对髁状突骨折的精确解剖复位和颞下颌关节生理功能正常恢复的要求,显著促进了髁状突骨折手术治疗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髁状突游离再植术在髁状突颈部高位骨折开放复位固定术中的应用。方法:采用颌后切口,下颔支部垂直斜形截骨,取出升支后缘骨块,:将髁状突游离取出,体外与升支后缘骨块复位固定后再植入,最后复位固定升支截骨部。结果:10例14侧采用本方法复位固定,经1周~3年临床观察,面部形态及张口咀嚼功能均满意。结论:髁状突颈部高位骨折并严重移位、脱位者,可用本方法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手术与保守治疗对下颌骨单侧髁突明显移位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将49例下颌骨单侧髁突明显移位骨折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24例)采用手法复位,观察组(25例)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2组分别于治疗后4周及6个月复查,对咬合关系、开口度、开口型、面型、颞下颌关节区感觉功能5个项目恢复达标情况及总有效率进行比较。结果 2组患者治疗后均能准时复诊。治疗后4周复查:观察组开口度、咬合关系恢复达标例数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4周和6个月复查:2组面型恢复达标例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开口型、颞下颌关节区感觉功能恢复达标例数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个月复查:2组开口度、咬合关系等恢复达标例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复查,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保守治疗相比,对下颌骨单侧髁突明显移位骨折患者实施内固定手术治疗,能较准确进行骨折对位,并可尽早行功能训练,有助于咬合关系、颞下颌关节区感觉功能的良好恢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髁状突骨折手术治疗的途径和可行性。方法:采用耳屏前入路或耳屏与颌下联合入路进行髁状突的复位、固定及关节囊的修复。结果:本组16例共20经术后平均4个月的随访,面部形态在本对称,张口度正常,无关节紊乱及面神经功能障碍,结论:关节囊外移位性髁状突突骨折采用切开复位坚固内固定方法治疗。可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1.
不同方法治疗下颌骨髁突骨折预后效果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髁突骨折手术治疗与非手术治疗的预后效果。方法:髁突骨折41例(51侧),其中单侧31例,双侧10例。7例(9侧)采取非手术治疗,34例(42侧)采取手术治疗。术后复查3~6个月32例,6个月以上9例。结果:3例关节疼痛,为手术治疗。3例张口受限,2例为手术治疗,1例为非手术治疗;3例错,2例为手术治疗,1例为非手术治疗;3例面神经损伤,为手术治疗。结论:对于高位髁突骨折,尤其是移位不明显髁突矢状骨折,应采取非手术治疗;而对于严重移位、脱位骨折,建议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下颌髁状突骨折的最佳手术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31例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下颌髁状突骨折病例资料,同时配合门诊复查、电话随访等手段获得相关信息。结果经过长达2 a的随访观察,绝大多数病例手术后骨折完全愈合,脸型、咀嚼功能、咬合关系、开口度等均恢复理想,1例出现面神经功能异常,经早期功能锻炼后恢复正常;1例术后创口感染,经过切开引流、抗炎后治愈;1例钛板固定3个月出现排异反应,行取出术。结论开放手术治疗是成人下颌髁状突骨折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两种颌后入路治疗下颌骨髁突颈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68例成人下颌骨中低位髁突颈骨折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经颌后入路,分别采用腮腺前缘入路及腮腺后下极入路,解剖复位髁突骨折行坚强内固定术。结果:68例患者均取得良好解剖复位,咬合关系恢复良好,无关节强直出现。A组2例出现面神经麻痹。B组1例出现涎瘘,4例出现面神经麻痹症状。结论:颌后入路可有效治疗髁突骨折,且腮腺前缘入路较腮腺后下极入路减少了手术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评价耳屏前切口在髁状突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中的治疗范围和术后并发症的情况。方法:对我科2008年1月~2010年12月采用耳屏前切口对48例髁状突骨折患者行内固定并做回顾并电话及患者复诊回访,然后收集资料进行总结。结果:48例患者中一例一年后失访,其余47例患者全部恢复良好,无明显并发症。结论:耳屏前切口因其损伤小、能在直视下操作等优点,仍是各型髁状突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较好的手术入路之一。  相似文献   

15.
随着意外伤害的逐年增多,由于颌面部处于暴露部位,受伤的机率也随之增大,颌面骨样骨折在其中占有一定的比例。下颌骨占居面下1,3区域,极易受到意外打击致伤。发生在下颌骨的骨折约占面骨骨折病2,3,故下颌骨骨折为颌面外科的常见病、多发病,但青少年髁突矢状骨折(sagitrtal fracture of the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成人髁状突颈部骨折的有效治疗手段。方法:随机抽取我院52例(67侧)成人髁状突颈部骨折的病例,根据手术和保守治疗的适应证,分手术治疗组(切开复位钛板内固定)和保守治疗组(手法复位+牙弓夹板固定+颌间弹性牵引),根据治疗后咬合关系、面型、最大开口度和其他并发症的情况,对比两种方法的治疗效果。结果:经过6~36个月随访,手术治疗后平均最大开口度38mm,95%咬合关系良好,无明显的面型改变。保守治疗后平均最大开口度为33mm,83.3%咬合关系良好,口腔卫生相对较差。通过t检验,P0.05,两组治疗效果在最大开口度、面型、平均牵引时间等方面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对于成人髁状突颈部骨折,在无严格手术禁忌症的情况下,应尽可能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全牙列牙合垫式保持器及吊颌帽弹性牵引在替牙期儿童髁状突骨折治疗的价值。方法:选取19例替牙期下颌骨髁状突骨折合并上颌前牙外伤性松动的患者,用全牙列牙合垫式保持器结合吊颌帽弹性牵引进行治疗。结果:所有患儿松动牙固定良好,咬合关系正常,无张口受限。X线片骨折复位良好。结论:全牙列牙合垫式保持器结合吊颌帽弹性牵引是一种治疗替牙期儿童下颌骨髁状突状突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采用锥形束CT(CBCT)髁状突体积分析进行髁状突骨折后患者颞下颌关节(TMJ)骨性形态测量的价值。方法 选择2017年1月至2019年5月髁状突骨折患者28例,获取CBCT图像,比较健、患侧手术前后TMJ骨性形态指标(两侧的髁状突体积)。结果 术后患侧髁状突体积大于健侧(P<0.05),并明显小于术前(P<0.05)。结论 单侧髁状突骨折前后的体积变化与健侧有显著差异,这可能是术后TMJ功能评定的新标准。  相似文献   

19.
三维CT(Three-DimensionalComputedTomography,3DCT)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成像技术,由于所呈现的是立体图象,并可根据需要任意旋转电子图来显示要观察的区域犤1-3犦,特别适宜于对颌面部结构复杂骨的骨折诊断。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1996年8月至2001年2月,对52例临床疑有下颌骨髁状突骨折的患者进行了三维CT检查。其中男性41例,女性11例;年龄6~63岁,平均25岁;车祸伤34例,坠跌伤12例,拳击伤6例。全部患者撞击着力点在颌面颊或颏部。2.检查方法:使用SOMATONPlus-4螺旋CT,先…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侧向拉力螺钉技术治疗髁突囊内矢状骨折的应用及疗效。方法:对22例患者(30侧)髁突囊内矢状骨折经耳前途径行髁突游离复位。结果:术后三维CT示骨折断端对位对线良好,髁突解剖复位。患者手术切口均为一期愈合,未见感染发生,4周后复查患者咬合关系均正常,术后1年张口度均恢复正常。结论:侧向拉力螺钉固定髁突囊内矢状骨折的方法简便可靠、疗效确切,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