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正恶性综合征(neuroleptic malignant syndrome,NMS)是抗精神病药物所致的严重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高热、肌强直、意识障碍及肌酶升高,好发于突然停用或更换抗精神病药物时[1-3]。我科2018年5月收治1例继发横纹肌溶解的NMS患者,本文分析其临床资料并进行文献复习,探讨NMS严重并发症的处理方法,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恶性综合征的临床特点,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例确诊的恶性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2例均有抗精神病药物服用史,临床表现为发热、肌强直、肌酶增高、意识障碍及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影像学等检查排除其他疾病,综合治疗有效。结论恶性综合征临床少见,多有抗精神病药物服药史,主要与药物影响脑内递质有关,肌酶增高为主要诊断依据,及时治疗大多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帕金森病(PD)撤药恶性综合征( Malignant syndrome,MS)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该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结合文献进行分析讨论。结果:本例PD患者因突然自行停用PD治疗药物而诱发MS,主要临床表现为高热、原有的PD症状加重(肌张力显著增高、静止性震颤)、意识障碍及血清肌酸激酶(CK)升高,经过及时予以美多芭、物理降温、抗炎、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治疗,患者病情明显好转。结论:MS是PD患者药物治疗过程中的严重并发症,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意识障碍、肌强直、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及血清CK增高。抗PD药物治疗的突然中断或减量是其主要诱因。多数患者经过早期及时治疗,预后良好。并发横纹肌溶解、DIC及急性肾功能衰竭是导致患者死亡率上升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类恶性征合综(neuroleptic malignant syndrome,NMS)是精神安定药治疗中最严重的并发症。临床表现为肌强直、高热、精神障碍和平衡失调。该综合征偶尔发生在帕金森病患者停服抗帕金森症药物之后。作者报道1例女性帕金森病患者经前期并发NMS的罕见病例。  相似文献   

5.
恶性症候群(NMS)是抗精神病药引起的严重并发症之一,主要临床表现为高热、意识障碍、肌强直和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其发生多与强化治疗、合并用药及注射长效制剂有关。早期发现、及时治疗,可获痊愈。如处理不当,易致死亡。本文报告6例,并对NMS的临床特点、发病机理、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问题加以讨论。  相似文献   

6.
抗精神病药所致恶性综合征的死亡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恶性综合征(NMS)是一种抗精神病药引起的危及生命的副作用,其特征是高热、植物神经紊乱、肌强直、意识障碍,实验室检查发现横纹肌溶解。 近年报道NMS的死亡率在逐渐下降。1970年前为76%,2970~1950年为22.7%,1980年以后为14.9%。鉴于这种状况,有必要对NMS的危险因素和死亡率进行综合评价。 方法:采用详细的75项记录表对资料进行系统编辑,包括:(l)根据Pope制订的NMS诊断标准。(2)标明所用制剂。(3)标注患者的年龄及性别。(4)最后结果(生存/死亡)。作者回顾了用英、法文发表的128篇文献中的202例病例报告。男性121例(6。%),平均年龄33.25…  相似文献   

7.
恶性症状群(简称NMS)是抗精神病药物所引起的一种罕见的并发症,其特点是:持续性高热,出汗、肌强直、各度不同的意识障碍,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和心血管系统症状,本对15例患进行临床研究,结果表明,大剂量药物,高效价药,联合用药,气温过高,伴躯体疾病发生NMS的可能性大,由于NMS起病急,症状重,进展快,死亡率高,因此临床上应做到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减少死亡。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帕金森病(PD)非运动症状(NMS)的临床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共126例P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NMS量表对患者进行评估,筛选存在NMS的PD患者,对其NMS进行分析,并对NMS的PD患者与无NMS的PD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分析,对导致PD患者出现NMS的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结果 126例PD患者中,出现至少一项NMS的患者共有77例(61.11%),主要包括认知功能障碍、精神障碍、睡眠障碍、感觉障碍、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经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发现,导致PD患者出现NMS的相关因素主要为临床类型、病情分级、病程。结论 PD患者的非运动症状发生概率相对较高,主要表现为认知功能障碍、精神障碍、睡眠障碍、感觉障碍、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其发生主要与临床类型、病情分级以及病程有关。  相似文献   

9.
神经松弛剂所致的恶性综合征(NMS)是神经松弛剂治疗时一种可导致患者死亡的严重并发症。其临床表现为高热、肌肉强直、植物神经功能案乱和意识障碍。这些症状是由于神经松弛剂对多巴胺(D—2)活性(主要  相似文献   

10.
神经松弛剂性恶性综合征(NMS),以肌强直、过高热、意识障碍和植物神经功能障碍为特征,1960年法国首次报导,至今世界上报告已逾60例。NMS 的发生率不明,Delay和 Deniker 在氟哌啶醇治疗的数百例中发现5例,提出发生率约为0.5—1.0%,若这一数字可靠,则大多数 NMS 皆被忽视了。在美国,50年代晚期和60年代早期对NMS 的病例报告甚少,此可能由于漏诊,或由于未能把 NMS 从神经松弛剂引起的很多神经系合并症中区别出来所致。近来美国也有某些 NMS 的病例报告,但在多数精神病学或精神药理学教科书中仍很少叙及。在世界文献中,NMS 由长效氟奋乃静引起者仅16例,而美国的报告皆系此药所致。由于停药后 NMS 多可完全恢复,因此有些病例仍可能  相似文献   

11.
恶性综合征(NMS)是抗精神病药物最严重的不良反应之一,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是精神科常见的危重症之一。常伴有意识障碍、肌强直、吞咽困难,患者无法由口进食,加上消耗性体质,营养低于机体需要量,胃肠内营养液价格低于肠外营养液,同时胃肠内营养液可维持肠道菌群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帕金森病(PD)非运动症状(NMS)的发病情况及其在评估帕金森病严重程度中的作用。方法选择我院2010-10—2014-06门诊及住院210例PD患者为观察组;选取同期门诊就诊的非PD患者180例为对照组。采用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筛查量表对2组的NMS发病情况进行调查,分析PD患者的NMS临床特征及其在评估帕金森病严重程度中的作用。结果观察组NMS发生总数为1~23项,平均(11.7±5.3)项,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各项NMS发生率比较,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分析显示,PD患者NMS发生项数与病程和病情严重程度具有相关性(P0.05)。结论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睡眠障碍、焦虑、抑郁是PD患者最常见的非运动症状,NMS发生总数与PD患者病程及病情严重程度相关,可以作为评价PD严重程度和进展的一项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临床异质性的帕金森病(Parkinson’disease,PD)患者非运动症状(non motor symptom,NMS)发生及分布的特点,及NMS发生的相关因素。方法 PD患者使用统一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评价量表(Unified Parkinson's Disease Rating Scale,NMSS)、H-Y分期、统一PD评定量表(Unified Parkinson’s Disease Rating Scale,UPDRS)Ⅲ部分评分进行评定。171例分组:以发病年龄为标准分为早发组(≤50岁)、晚发组(50岁);以性别为标准的男性组、女性组;以运动障碍表现为依据的分为混合组、震颤组和强直组;以H-Y分级严重度为标准分为早期、中期、晚期组,比较各组NMS发生的程度、频率及常见症状表现的差异,分析NMS相关影响因素。结果全组PD患者出现至少一项NMS症状者占94.15%,情感障碍、睡眠、便秘及嗅觉/味减退程度最重,发生频率最高的为NMS。异质性分组分析提示,NMS在不同的临床类型的PD患者中发生的程度和频率有轻微差异,其中在≤50岁组PD患者性欲改变最突出,值得关注;男性入睡困难和白天嗜睡的睡眠障碍多见,女性则自我感觉悲哀,情绪低落等抑郁症状稍突出;震颤型较易出现出汗增多,混合及强直型情绪低落悲哀多见;早期及中期的PD患者的嗅觉减退、便秘、睡眠问题突出,但疾病进入晚期情感问题明显加重。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PD患者NMS的发生与年龄、病程、H-Y分期、UPDRSⅢ评分呈正相关(P=0.00)。结论针对临床异质性的PD患者应关注不同类型的NMS,寻求相应的干预策略和治疗措施,提高个体化治疗的精准性,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氯氮平中毒所致的恶性症状群(简称NMS)临床表现为持续高热、出汗、肌强直及程度不同的意识障碍、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和心血管系统症状等。本对10例氯氮平中毒患的抢救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大剂量用药、突出用药、空气高温潮湿、过冷、伴躯体疾病发生NMS的可能性大,同时精神科病人的院外护理也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5.
恶性症状群(下称NMS)是一组罕见的,且有可能致命的神经阻滞剂的特异反应。临床特点是:肌强直、发热、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和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NMS1968年由法国精神病学家Delay命名。直到八十年代才引起各国学者的重视。本文据不全统计资料约有170例NMS患者,其中包括shalev等收集的英、法文  相似文献   

16.
抗精神病药物(又称神经阻滞剂)所致的恶性症状群(以下简称NMS)是一种突发而凶险的药物不良反应,临床症状以高热、肌张力增高、大汗及意识障碍为主,死亡率极高。Delay(1963)和Lemperier(1968)均报告NMS的发生率在0.5%—1%之间。Kellam(1987)报告六十年代以前NMS的死亡率高达67%,之后有逐渐下降趋势。Shalev(1989)报告近年来NMS的死亡率为11.6%,且主要死于并发症(如:肺部感染、肾功能哀竭、呼吸循环功能衰竭及水、电解质、酸硷平衡失调等)。因此早期诊  相似文献   

17.
莫旺综合征(Morvan's syndrome)是由获得性神经性肌强直(肌肉不自主抽搐以及肌肉僵硬),肌无力,严重失眠,过度出汗和由脑病引起的意识模糊、幻觉和认知功能障碍组成的综合征,是一种罕见的自身免疫性脑炎,伴有抗电压门控钾通道(voltage-gated potassium channel,VGKC)抗体异常,抗VGKC抗体包括抗接触蛋白相关蛋白2(contactin-associated protein-like 2,CASPR2)抗体、抗富亮氨酸胶质瘤失活蛋白1(leucin-rich glioma-inactivated 1 protein,LGI-1)抗体及其他抗体[1-2]。本病症状形式多样,易被临床医生忽视或误诊为抑郁障碍、睡眠障碍、代谢性疾病等,早期诊断与免疫治疗有助于改善预后。目前国内对本病研究较少。本文报道1例误诊为抑郁症的莫旺综合征患者临床资料及诊治经过,结合文献对该病进行复习,以提高临床医生对莫旺综合征的认识。  相似文献   

18.
<正>帕金森病(Parkinson disease,PD)是以静止性震颤、运动迟缓、肌强直和姿势平衡障碍为主要表现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1])。既往认为PD是一种单纯的运动障碍性疾病,但随着对PD认识的逐步提高以及临床研究的进展,PD的非运动症状(non-motor symptoms,NMS)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2015年国际运动障碍协会也把NMS纳入PD的诊断标准~([2])。  相似文献   

19.
精神药物致恶性综合征3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精神药物所致恶性综合征(NMS)的临床特征,并探讨NMS发生的影响因素. 方法:对32例精神药物所致NMS患者进行临床分析. 结果:精神药物致NMS男性多见于女性,青壮年居多,传统抗精神病药、多种抗精神病药联用、增加剂量过快是产生NMS危险因素. 结论:临床应尽量减少合并用药、加量过速,以免导致NMS.  相似文献   

20.
<正>恶性综合征(Neuroleptic Malignant Syndrome,NMS)首先由Deley等[1]于1960年报道,是一种与抗精神病药物治疗有关的严重并发症,以高热、肌强直、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和精神状态的改变为特征[1-2]。目前,国内尚无恶性综合征严重程度评定量表。现介绍一种恶性综合征评定量表——Francis-Yacoub恶性综合征评定量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