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神经疾病     
神经疾病省次就神经系统疾病的发病机理而言,具有特征性的是众多的不明原因的神经细胞逐渐死亡,即所谓神经变性性疾病。长期以来,尽管在临床及病理方面,尤其是在生化学、药理学等方面的研究均经巨大的努力,但揭示神经疾病发病机制,仍是困难重重。直到八十年代分子生...  相似文献   

2.
神经疾病     
近年来,对神经疾病的关注明显加深,在这个领域的研究,也取得了惊人的进步。本文主要是综述1986年9月至1987年8月的国内外文献,介绍一下神经学方面的进展情况和当前存在的问题。一、肌肉疾病在这个领域,最近遗传基因解析显著发展起来。由于利用多型性DNA 片段进行链锁分析的方法,在1985年成功地进行了假性肥大型营养不良症(DMD)部分DNA 片段的克隆化。继而,通过世界上20多个单位的合作,对于多数的DMD 和BMD(性链锁遗传的缓慢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的病例,研究了那个被命名为pERT87的克隆有无缺失的情况。结果表明,约有4~5%的缺失率。经进一步研究发现,从pERT87的部位得到的亚克隆之一是从人胎儿骨骼肌得到的RNA 和杂种形成的。利用这种RNA,成功地进行了具有辅助作用的cDNA 的克隆化。这种物质有可能成为DMD 和BMD 的遗传基因的  相似文献   

3.
神经疾病     
关于神经疾病分子生物学的研究,数年来有了飞跃的发展,本文就近年来发表的各神经疾病文献做一介绍。一、肌肉疾病目前已证实,在Duchenne型肌营养不良症(DMD),证明在于缺少dystrophin,而在正常肌肉中,与dystrophin相关连的糖蛋白(DAG)起着稳定细胞膜构造的作用。可是DMD肌肉的DAG不仅比正常基因蛋白产物减少,而且比其他组织也少,有人曾推测这在肌肉坏死中起一定作用。此外在面肩胛肱骨营养不良症(FSH),可见在第4号染色体上发现了FSH的DNA,并可见因子短缩。  相似文献   

4.
神经疾病     
1995年一年内科学的进展专辑──神经疾病黑岩义之回顾一年来神经内科领域所取得的成果,会发现基因学、免疫学、流行病学、影像学、电生理学、病理学等各种方法学(methodology)领域的研究均取得长足的进步。研究包括脑全体或局部机能两个方面。一、脑血...  相似文献   

5.
神经疾病     
一、脑血管疾病最近,由于影像诊断的进步,无症状性脑梗塞病变的存在得到证实。有梗塞灶而无症状的无症状性脑梗塞是否真的无症状尚存疑问。有报道发病后3天以内完全恢复的脑缺血发作,虽然大多数不遗留明显瘫痪等后遗症,但生活质量及工作能力下降。为了有效地预防无症状性脑梗塞的进展,有必要建立重视脑功能、社会心理因素的治疗方法。脑血管疾病的原因,引人注目的是狼疮抗凝因子及抗心肌脂质抗体(ACLA,anticardiolipin antibody)等抗  相似文献   

6.
神经疾病     
一、帕金森病在中枢神经变■■■病中,帕金森病的病理及生化改变了解得最为清楚,以此为基础,治疗上也取得了很大成绩,成为变性性疾病研究的典范。帕金森病治疗的根本是左旋多巴补充治疗。但是近年来在左旋多巴长期使用中出现减效及断续(on and off)现象等,成为今后研究的重点。 1.左旋多巴缓释剂 1989年11月出版的《神经病学》杂志专门介绍了左旋多巴缓释剂。记录了1989年4月伦敦讨论会的精神,着重讨论了5个方面的问题。①常规左旋多巴治疗存在的问题,②缓释剂的药代动力学,③症状变化的治疗,④缓释剂治  相似文献   

7.
8.
神经疾病     
一、脑血管病对缺血性脑血管病(TIA、RIND、脑梗塞)的治疗,目前以前列腺素代谢为中心,以阿斯匹林(抑制T_xA_2生成剂)和ticlopidine(升高环磷腺甙浓度,抑制TxA_2药物)等为主。最近多提倡用小剂量阿斯匹林,认为每天用阿斯匹林40mg 即可奏效。Weksler 把血小板凝集功能和TXB_2作为指标进行研究,发现不论aspi-rin 用量多少,也不分性别,伍用潘生丁的时间,其疗效均无明显差别。日本也经双盲法测定ticlopidine 有一定的疗效。  相似文献   

9.
神经疾病     
一、神经免疫学领域1.多发性硬化症(MS)及脊髓炎 过去认为,高加索系白人易患MS,与HLAⅡ型抗原基因、HLA-DRB11501关系最密切。但日本人的MS与特定HLA的关系尚无定论。从日本人MS患者的临床表现来看,可分为病灶仅限局在视神经和脊髓的亚洲型(视神经脊髓型MS)和大脑、小脑及其他中枢神经系统也有病灶的多病灶的西方型(普通型MS)。也有的日本人是西方型MS,与HLA-DRB11501有关,亚洲型MS仅和HLA-DPB10501有关。亚洲型和西方型比较,前者的特征有:①发病年龄大;…  相似文献   

10.
神经疾病     
刘振春 《日本医学介绍》1989,10(12):536-537,558
神经学最新的进展有两个方面,第一是利用生物工程学手段的研究增加;第二由于MRI、PET、SPECT等新图像诊断技术的普及使诊断疾病能力以及对疾病的了解有了进步。另外,也有尚未应用这些些新技术或者应用还有困难,仍继续努力进行传统的检查手段的领域。本文就以上两方面最近的重要进展做如下介绍。一、Duchenne型肌营养不良症的肌表面膜异常很早以前,就推测Duchenne型肌营养不良症(DMD)有某种膜异常。也就是说,由于膜异常而使物质从细胞质中外漏,从而引起诸如血清中CK活性上升等。反之由于大量钾流  相似文献   

11.
神经疾病     
神经疾病田中章景等一、神经变性疾病进入90年代,分子遗传学取得令人瞩目的进步,相继发现了多种遗传性神经变性疾病的原因基因异常,很多研究报道了有关这些疾病的病态及根本的治疗方法。过去的一年此领域的进步是显著的。1.Friedreich失调症(FRDA)...  相似文献   

12.
本文阐述了代表性的神经变性疾病如帕金森病、阿尔茨海默病、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脊髓小脑变性、Huntington病及球脊肌萎缩症的最新见解。并应用分子生物学手法,在细胞水平上阐明了神经变性疾病的病理生理。神经变性疾病的共同特点是在细胞核或细胞质内有包涵体。神经变性疾病的共同特点是有蛋白凝集体形成,适合蛋白构造疾病(prorein conformation diseases)的概念。  相似文献   

13.
从1981年起,对免疫性神经疾病开展了新的研究,其对象不只是多发性硬化症、重症肌无力,还包括与免疫有关的所有神经疾病。在免疫疗法,神经系统与免疫系统的关系等方面均取得巨大成就。本文以这两种疾病为中心加以介绍。多发性硬化症本症系脑及脊髓中出现新旧、大小不同的各种病灶,病灶处胶质细胞增殖变硬,故称为硬化症。与多样化病灶相对应,临床上也出现时间与空间上的多样化症状,留有多种后遗症,造成严重障碍。日本于1972、1982年对本症分别进行了同一形式的全国调查,其结果几乎相同,患病率低于欧美各国,为每100万人中2~4人,小儿约占8%。  相似文献   

14.
由于冠状动脉等病因性疾病不断增加,心源性猝死的比例在逐年增高。据国内外资料显示,冠心病引起的猝死占心源性猝死的70%~90%左右,因此该病越来越受到医学界的瞩目。本专辑选自《日本臨?》2005年第63卷第7期“突然死”专辑,选文13篇,从不同的角度对心源性猝死进行阐述。内容详尽新颖,有较高的参考价值。全文由大连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姜一农教授、柯若仪教授、赵广东教授和高亚杰教授审校。  相似文献   

15.
袁承雄 《日本医学介绍》1994,15(11):503-505
从急救医疗角度看急性心肌梗塞在东京都,怀疑为急性心肌梗塞的患者必须收容于CCU,以最大限度地挽救生命。都内21所医院CCU设施与东京都消防厅急救队、都医师会、都卫生局四者协力,于1987年建立了心脏循环系统急救医疗体系(CCU网),并进行运营。设立C...  相似文献   

16.
从法医病理学角度看猝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猝死是近年来基础和临床医学中重要的研究课题。本刊已于1991年第9期从预防医学、流行病学角度,发表了《猝死的预防》专辑。编后,读者们要求本刊能再对猝死的病理及临床加以介绍。为此,本刊从1991年《综合临床》第46卷第6期《突然死》特集中,选出论著10篇编成本专辑,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17.
从东洋医学角度看神经病学一、东洋医学的神经病学东洋医学很早就用“麻木”一词表示神经障碍。而现代医学分为感觉性麻痹、运动性麻痹及混合性麻痹;又按损伤部位分为中枢性和末梢性。脑脊髓疾病几乎均引起神经麻痹。末梢性指局限在四肢的神经炎、骨骼、肌肉的损伤及循环...  相似文献   

18.
近年医学取得长足进步,神经肌肉疾病治疗的进步让人瞩目。不仅开发出针对以前不能治疗疾病的治疗方法和对症疗法,对于生活习惯、病因等都有了更深的理解,从而对并发症的预防亦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19.
肥胖就是身体脂肪绝对或相对的异常蓄积状态,即所谓的脂肪过多症。由于身体脂肪是能量的储存形式,因而治疗肥胖就是人为造成能量不足以动员身体脂肪,从而减少体内脂肪的量。造成能量不足状态,无外乎以下三种方法:减食而减少摄取能量;加大运动量而多消耗能量;以上两方面同时运用。理论上虽然简单,实际却遇到如下难题:①减食同时,产生空腹感,进而丧失食后的精神满足。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神经疾病治疗进展的重点主要是药物疗法。虽然其中多数还是对症治疗,不过近10多年来神经病学领域的特点是,随着病因和病理生理的阐明渐渐开始了较为恰当的治疗。目前可以说“神经疾病能诊断而不能治疗”的时代已成过去。过去1~2年来治疗方法的进步主要是从免疫学角度对胶原病和迟发感染的治疗,以及锥体外系运动障碍新治疗药的开发。其内容有:1)新治疗法的创立及对该疗法的正确评价;2)从以往的治疗中选出最有效的方法并选定其具体治疗方式;3)随着治疗方法进步而带来的副作用及其对机体的有害作用方面对策的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