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6,(21)
目的探讨声触诊组织成像与定量(VTIQ)技术在甲状腺微小癌(TMC)的诊断价值,并与声触诊组织定量(VTQ)技术和声触诊组织成像(VTI)技术比较。方法回顾分析经病理证实的92个甲状腺微小结节(最大径≤10 mm)的VTIQ、VTQ与VTI的图像资料。VTIQ与VTQ以剪切波速度(SWV)值表示,以病理学为金标准,绘制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获取VTQ及VTIQ的SWV截断值,SWV≥截断值归为恶性结节,反之归为良性结节。探讨VTIQ、VTI、VTQ及VTI-VTIQ、VTI-VTQ诊断TMC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性。结果 92个甲状腺微小结节中,病理证实良性结节44个,恶性结节48个。VTI诊断TMC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性为79.17%、86.36%、82.61%;VTQ及VTIQ的SWV截断值分别为2.74 m/s及2.67 m/s,两者诊断TMC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性分别为75.00%、84.09%、79.35%及85.42%、81.82%、83.69%。VTI-VTQ及VTI-VTIQ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性分别为85.42%、86.36%、85.87%及91.66%、86.36%、89.13%。联合诊断TMC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95和0.890,Z检验比较AU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8<0.05),VTI-VTIQ诊断优于VTI-VTQ诊断。结论 VTI、VTQ与VTIQ技术都能客观反映组织的硬度,诊断优势依次为VTIQ、VTI、VTQ。而联合诊断中VTI-VTIQ优于VTI-VTQ,VTIQ技术和VTI技术在诊断TMC方面能够相互补充、提高诊断能力。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声触诊组织量化成像(virtual touch tissue imaging quantification,VTIQ)技术对颈部恶性淋巴瘤与反应性增生淋巴结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45枚颈部恶性淋巴瘤淋巴结的常规超声及VTIQ图像资料,并选择48枚颈部反应性增生淋巴结做对照,描述两者二维超声图像特征及彩色多普勒淋巴门血管模式,并测量其VTIQ剪切波速度(shear wave velocity, SWV),以病理诊断为金标准,分析颈部恶性淋巴瘤与反应性增生淋巴结剪切波速度之间的差异,并绘制受试者操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曲线,评价VTIQ鉴别颈部恶性淋巴瘤与反应性增生淋巴结的价值。结果 恶性淋巴瘤淋巴结SWV值为3.37±0.93m/s,反应性增生淋巴结SWV值为2.20±0.49m/s,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498,P值0.001)。构建SWV的ROC曲线后,其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为0.904, SWV值为2.54m/s时是鉴别颈部恶性淋巴瘤与反应性增生淋巴结的诊断最佳界点,诊断颈部恶性淋巴瘤与反应性增生淋巴结的准确性88.2%、灵敏性88.9%、特异性87.5%、阳性预测值87%、阴性预测值89.4%、优势比56。结论 VTIQ技术对鉴别颈部恶性淋巴瘤与反应性增生淋巴结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声触诊组织成像定量(VTIQ)技术鉴别诊断乳腺不同大小良恶性实性结节的价值。方法纳入175例经病理学证实的女性乳腺肿瘤患者共193个实性结节,根据结节最大径将其分为≤10 mm组、>10 mm且<20 mm组及≥20 mm组,行VTIQ成像检查,获得结节内部的平均剪切波速度(SWVmean)。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绘制SWVmean诊断乳腺不同大小实性结节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其诊断效能。结果 193个结节中,良性101个、恶性92个;良性结节中61.39%(62/101)为纤维腺瘤,恶性结节中80.43%(74/92)为浸润性导管癌。3组不同大小结节良恶性构成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良恶性结节间SWVmea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SWVmean诊断≤10 mm组、>10 mm且<20 mm组及≥20 mm组良恶性结节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7[95%CI(0.64,0.90)]、0.88[95%CI(...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声触诊组织成像量化(VTIQ)评估痉挛型脑性瘫痪(简称脑瘫)患儿康复疗效的价值。方法 将40例脑瘫患儿随机分成2组,每组20例。在康复训练基础上,对A型肉毒杆菌毒素(BTA)组患儿行BTA治疗;BTA+体外冲击波治疗(ESWT)组加行ESWT。于治疗前和治疗后1、4、12、16周进行改良Ashworth痉挛量表(MAS)评估,并测量小腿三头肌的剪切波速度(SWV)。结果 2组患儿治疗前后MAS评分和SWV总体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与治疗前相比,BTA组患儿于治疗后4周MAS评分和SWV下降至最低(P均<0.05);BTA+ESWT组患儿于治疗后1周即刻出现MAS评分和SWV明显下降(P均<0.05)。随着治疗后时间延长,2组患儿MAS评分和SWV均逐渐升高,但与治疗前相比差异仍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VTIQ能够客观、定量反映痉挛肌的硬度变化,可作为评估痉挛型脑瘫患儿康复治疗效果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声触诊组织量化成像(virtual touch tissue imaging quantification,VTIQ)技术测量剪切波速度以及速度比值对乳腺良恶性结节鉴别的诊断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后病理证实的46例患者46个乳腺实性病灶的VTIQ图像资料。测量良恶性病灶、周围乳腺腺体组织在VTIQ上的剪切波速度(Shear wave velocity,SWV),计算良恶性病灶SWV平均值以及良恶性病灶与周围乳腺腺体组织SWV平均值比值,绘制受试者操作特性(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曲线,并进行曲线下面积比较,分析评估VTIQ技术对乳腺良恶性结节鉴别的诊断价值。
结果 46个乳腺病灶中,恶性病灶18个,良性病灶28个。良恶性病灶的SWV值有统计学意义(p<0.05)。良恶性病灶与周围乳腺腺体组织SWV值比值有统计学意义(p<0.05)。良恶性病灶SWV值ROC曲线:AUC为0.875,截断值为4.52,准确性84.80%,敏感性88.89%,特异性82.14%。良恶性病灶与周围乳腺腺体组织SWV值比值ROC曲线:AUC为0.902,截断值为1.25,准确性84.80%,敏感性94.44%,特异性78.57%。两组数据ROC曲线下面积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VTIQ技术对乳腺良恶性结节鉴别有一定诊断价值,无论是剪切波速度还是速度比值均可对临床诊断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6.
声触诊组织量化和弹性成像技术评价乳腺良、恶性肿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声触诊组织量化(VTQ)和弹性成像技术诊断乳腺良、恶性肿瘤的价值。方法对86例乳腺病变患者术前分别进行常规超声、弹性超声及VTQ检查,对各病灶进行弹性成像评分和VTQ速度分组,并与病理结果对照。结果乳腺良、恶性肿瘤弹性超声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良性肿瘤中弹性超声评分为1~3分者占为68.09%(32/47),恶性肿瘤中弹性超声4~5分者占82.05%(32/39)。乳腺良、恶性肿瘤的VTQ速度值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超声、弹性超声、VTQ技术联合应用的诊断准确率达91.86%。结论联合应用常规超声、弹性成像、VTQ技术,可显著提高诊断乳腺良、恶性肿瘤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声触诊组织成像量化技术在睾丸良、恶性病变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睾丸良性病变患者31例,恶性病变患者31例,采用声触诊组织成像量化技术检测睾丸病灶内部及正常睾丸剪切波速度(shear wave velocity,SWV),并与同期体检健康者50例(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睾丸良性病灶内部和恶性病灶内部SWV[(1.12±0.37)、(2.36±0.41)m/s]高于对照组正常睾丸组织[(0.81±0.14)m/s](P〈0.05),睾丸恶性病灶内部SWV高于良性病灶(P〈0.05);绘制ROC曲线,病灶内部SWV诊断睾丸恶性病变的AUC为0.856,95%CI为0.786~0.947,最佳诊断截点为2.04m/s;与组织病理结果进行对照,病灶内部SWV≥2.04m/s诊断睾丸恶性病变的敏感性为82.6%,特异性为85.4%,准确率为84.8%。结论 声触诊组织量化技术可定量评价睾丸病变组织的硬度,在睾丸病变定性诊断中有较高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声触诊组织量化技术(virtual touch quantification,VTQ)测量肝脏剪切波速度无创评估乙型肝炎患者肝纤维化程度的临床价值.方法 运用VTQ技术对246例受试者测量肝脏剪切波速度(shear wave velocity,SWV),包括60例健康志愿者(归为S0期)、53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按肝穿病检结果分为S0~S4期)及133例临床诊断的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归为S4期);将所得的SWV值按纤维化分级进行分析.结果 肝脏剪切波速度值与肝纤维化分级的相关系数为0.87 (P<0.001),肝脏剪切波速度值随着肝纤维化的进展而增加.诊断S≥3和S=4期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AUROC)分别为0.99、0.98,诊断的临界值分别为1.69 m/s、1.88 m/s,对应的灵敏度分别为0.93、0.96,特异度分别为0.96、0.94.结论 基于VTQ技术的肝脏剪切波速度在无创诊断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程度方面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声触诊组织定量(VTQ)技术在乳腺良、恶性病灶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VTQ定量技术对48例共50个病灶进行研究,其中良性病灶31个,恶性病灶19个,所有病例均经手术切除或穿刺组织活检证实.利用ROC曲线对测量结果进行分析,评价VTQ技术的诊断价值并确定诊断界值.结果 良、恶性病灶的VTQ值分别为(2.45±0.49)m/s和(5.87±3.31)m/s,恶性病灶的VTQ值明显大于良性病灶,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75,P<0.01),3例恶性病灶的VTQ值>10.00 m/s(VTQ值显示极限为10.00 m/s).ROC曲线下面积为0.868±0.061,95%的置信区间为0.749~0.986,当诊断界值为3.595时,VTQ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3.7%和100.0%.结论 VTQ技术可以客观地反映组织硬度,在乳腺良、恶性病灶的鉴别诊断中具有较好的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二维超声(2D-US)、实时组织弹性成像(UE)及声触诊组织量化(VTQ)技术对乳腺浸润性导管癌(IDC)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188例患者共213个乳腺病灶术前分别行2D-US、UE及VTQ检查,对各病灶2D-US声像图表现进行超声乳腺影像报告数据系统(BI-RADS-US)分类,UE采用5级评分法判断结节性质,VTQ技术定量测定结节内剪切波速度(SWV)。绘制ROC曲线,比较2D-US、UE、SWV曲线下面积(AUC)。结果 2D-US诊断IDC的敏感度为82.35%(126/153),特异度为71.67%(43/60),准确率为79.34%(169/213)。UE诊断IDC的敏感度为86.27%(132/153),特异度为73.33%(44/60),准确率为82.63%(176/213)。良性及恶性结节的SWV别为(3.09±1.26)m/s、(6.83±2.18)m/s(P<0.05);以3.59 m/s作为诊断恶性病灶的最佳截断值,VTQ诊断IDC的敏感度为86.93%(133/153),特异度为76.67%(46/60),准确率为84.04%(179/213)。2D-US、UE、SWV诊断乳腺IDC的AUC分别为0.811、0.843、0.89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US、UE及VTQ均有助于鉴别诊断乳腺良性结节及乳腺IDC,UE优于2D-US,VTQ可获得客观的量化指标,重复性好,优于UE和2D-US。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比较声触诊组织量化(VTQ)技术、声触诊组织量化成像(VTIQ)技术对不同大小乳腺良恶性肿块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行手术切除并经病理证实的219个乳腺肿块,根据肿块的最大径分为3组:5~10 mm(S1组)、11~20 mm(S2组)、21~39 mm(S3组)。术前经VTQ检查获得剪切波速度(SWV)值(SWVVTQ),经VTIQ检查获得SWV最大值(SWVmax)和SWVmax与同深度周围腺体SWV的比值(SWVratio)。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比较两种声触诊组织定量技术对不同大小乳腺良恶性肿块的诊断价值。结果 3组组内乳腺良、恶性肿块SWVVTQ、SWVmax、SWVratio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3组乳腺恶性肿块SWVVTQ(F=35.037,P<0.001)、SWVmax(F=30.771,P<0.001)、SWVratio(F=6.866,P=0.002)比较总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除S2与S3组间SWVratio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52),余两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VTQ及VTIQ技术诊断S2和S3组乳腺恶性肿块的AUC均>0.90。S1组SWVVTQ与SWVmax及SWVratio的AUC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2组和S3组SWVVTQ、SWVmax及SWVratio的AUC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对于最大径>10 mm的乳腺肿块,VTQ、VTIQ技术的诊断价值相当,均可较好地应用于良恶性的鉴别诊断;对于最大径≤ 10mm的乳腺良恶性肿块的鉴别,VTIQ技术较VTQ技术具有更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声触诊组织成像量化(VTIQ)技术、钼靶X线及二者联合诊断乳腺良恶性病灶的价值。方法 对99例患者(110个乳腺病灶)行术前VTIQ成像和钼靶X线检查,获得病灶的剪切波速度平均值(SWVmean),并进行乳腺影像报告与数据系统(BI-RADS)分类。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分别绘制SWVmean、钼靶X线及二者联合诊断乳腺病灶良恶性的ROC曲线,评价其诊断效能。比较VTIQ技术、钼靶X线及二者联合诊断乳腺良恶性病灶的AUC的差异。结果 乳腺良性病灶SWVmean为(3.03±0.78)m/s,恶性为(5.61±2.11)m/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SWVmean诊断乳腺良恶性病灶的截断值为3.93 m/s,钼靶X线为BI-RADS 4B类。VTIQ技术、钼靶X线及二者联合诊断乳腺良恶性病灶的AUC分别为0.870 、0.749 和0.873,VTIQ技术与钼靶X线、二者联合与钼靶X线的AUC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36、0.015),二者联合与VTIQ技术AU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08)。结论 VTIQ技术与钼靶X线联合诊断乳腺良恶性病灶具有较高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应用声触诊组织量化(VTQ)技术测量肝硬化食管胃静脉曲张(EGV)患者接受\"内镜下食管胃静脉套扎及硬化治疗\"前后肝脏、脾脏剪切波速度(LSWV、SSWV),与内窥镜检查所示EGV程度对照,观察LSWV、SSWV评价临床干预肝硬化并发EGV的效果。方法 对42例肝硬化并发中-重食管胃静脉曲张患者,于治疗前及4周后以VTQ测量其SSWV、LSWV值,记录并比较治疗前后内镜所示EGV程度及SSWV、LSWV变化。结果 中、重度EGV患者SSWV值不同。治疗后4周SSWV值下降,以下降0.13 m/s为临界值判断手术有效性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61.50%和100%;中、重度EGV患者间LSWV值及治疗前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Sarin分型各型EGV之间SSWV、LSWV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VTQ测量SSWV评估临床干预中-重度EGV效果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应用声触诊组织量化成像(VTIQ)技术观察不同分子分型乳腺癌超声弹性特征。方法 对101例术前乳腺癌患者行常规超声及VTIQ检查,观察肿块边缘带、中央区及周围组织弹性特征,测量其剪切波速度最大值(SWVmax),分析不同分子分型乳腺癌的超声弹性特征。结果 Luminal型弹性特征多为边缘优势型,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过表达型主为中央优势型,三阴性多为均匀型(P<0.05)。各分子分型肿瘤边缘带SWVmax Luminal A > Luminal B > HER-2过表达 > 三阴性(P<0.05),中央区SWVmax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周围组织SWVmax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乳腺癌弹性特征及SWVmax与其分子分型相关,肿瘤边缘带弹性特征尤为重要,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不同分子分型乳腺癌的生物学特点。术前VTIQ有助于制定治疗方案及评估预后。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 利用声触诊组织定量技术(VTQ)比较各类甲状腺弥漫性疾病横向剪切波速度(SWV)变化特点。方法 将甲状腺弥漫性疾病入组病例,按病种分为五组: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组(Graves病)(A组,45例),青春期甲状腺肿组(B组,30例),甲状腺功能减退组(C组,42例),桥本氏甲状腺炎组(D组,43例),亚急性甲状腺炎组(E组,30例)。利用VTQ技术分别检测正常对照组(F组,40例)和甲状腺弥漫性病变组(190例)SWV值,比较、分析各类甲状腺弥漫性疾病SWV变化特点。结果 A组SWV值为(2.31±0.42)m/s,B组SWV值为(1.72±0.39) m/s,C组SWV值为(2.86±0.80)m/s,D组SWV值为(2.64±0.54)m/s,E组SWV值为(4.48±2.01)m/s,F组SWV值为(1.89±0.38)m/s。两两比较各组间的差异,除F组(正常对照组)与B组(青春期甲状腺肿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他们与其他各组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Graves病组)除与D组(桥本氏甲状腺炎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其他各组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甲状腺功能减低组)与A组(Graves病组)、B组(青春期甲状腺肿组)、E组(亚急性甲状腺炎组)及F组(正常对照组)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与D组(桥本氏甲状腺炎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组(桥本氏甲状腺炎组)与A组(Graves病组)和C组(甲状腺功能减低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其他三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声触诊组织定量技术(virtual touch tissue quantification,VTQ)在狼疮肾炎((lupus nephritis,LN)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108例病理证实为LN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不同病理类型分为4组:正常肾小球型(Ⅰ型),系膜增生型(Ⅱ型),局灶节段型(Ⅲ型),弥漫增生型(Ⅳ型),同时选取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检测各组肾皮质的横向剪切波速度(shear wave velocity,SWV),并对各组进行活动性指数(AI)及慢性指数(CI)评分,分析其与SWV值的相关性。结果SWV诊断Ⅰ型,Ⅱ型,Ⅲ型,Ⅳ型LN的界值分别为2.13 m/s(敏感度为75%,特异度为87%),2.37 m/s(敏感度89%,特异度90%),2.56 m/s(敏感度为93%,特异度为94%),2.91 m/s(敏感度为80%,特异度为87%);各LN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各型LN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随着病理类型严重程度的增加,各型LN的AI与CI评分均呈逐步升高,且的Ⅳ型的AI评分大于10分,CI评分大于6分。各型LN的AI、CI评分与SWV值均无相关性。结论VTQ可以无创地反映肾脏组织弹性即硬度,可以对狼疮性肾炎的肾脏病变的程度进行评价,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声触诊组织量化成像(VTIQ)联合超声造影(CEUS)鉴别诊断TI-RADS 4类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价值。方法 对经手术切除及术后病理证实的86例TI-RADS 4类甲状腺结节患者的98个结节(以45个良性结节为良性组,53个恶性结节为恶性组)于术前行VTIQ及CEUS检查,获取结节剪切波速度最大值(SWVmax)、最小值(SWVmin)、平均值(SWVmean)、病灶最大值与周围正常组织的比值(SWVratio)及CEUS特征,建立VTIQ联合CEUS的Logistic回归模型;以AUC比较VTIQ、CEUS及二者联合回归模型对TI-RADS 4类良恶性甲状腺结节的鉴别诊断效能。结果 恶性组SWVmax、SWVmin、SWVmean、SWVratio值均高于良性组(P均<0.05)。CEUS强化程度、强化均匀度、强化方式、环状增强、消退方式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SWVmean(>2.96 m/s)、强化程度(低增强)是诊断TI-RADS 4类恶性甲状腺结节的重要指标(P均<0.05)。SWVmean、CEUS及Logistic回归模型诊断TI-RADS 4类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AUC分别为0.862、0.835和0.933。结论 VTIQ及CEUS均可鉴别TI-RADS 4类甲状腺良恶性结节,二者联合可明显提高诊断效能。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