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本文采用微量量热法从生物热活性角度、结合UPLC法, 首次探讨生物检测中药固体制剂体外溶出度的可行性, 旨在弥补单纯化学方法难以客观反映中药固体制剂溶出度检测的不足。以银黄片为模型药, 考察在pH 6.8 (磷酸盐缓冲液) 溶出介质中, 不同溶出时间的银黄片溶出液对金葡菌抑制作用, 测定金葡菌生长代谢热曲线特征谱图, 得到一系列生物热动力学参数, 提出基于生物热活性所得银黄片的累积溶出度, 并与UPLC法测定绿原酸和黄芩苷两个指标成分所得的溶出度运用f2相似因子法进行相关性评价。结果显示, f2相似因子均大于50, 表明两方法所测的溶出度具有较好的相关性。生物热活性检测有望成为中药固体制剂的体外溶出度评价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 考察自制伊潘立酮片(1 mg规格)与参比制剂的溶出度一致性。方法 用HPLC法测定伊潘立酮在不同pH溶出介质中的溶解度,绘制伊潘立酮“pH-溶解度”曲线,测定自研制剂与参比制剂在4种不同pH溶出介质(0.1 mol/L HCl溶液、pH 4.5醋酸盐缓冲液、pH 6.8磷酸盐缓冲液、水)中的溶出度,绘制溶出曲线,用相似因子法进行拟合。结果 在所选4种溶出介质下,自研制剂与参比制剂的溶出曲线相似因子f2值均大于50。结论 自研制剂与参比制剂能够达到体外溶出一致。  相似文献   

3.
《中南药学》2019,(3):321-331
阐述中药整体质量控制标准体系构建方法和中药一致性评价核心方法,提出中药拉平投料基本操作方法;阐述中药标准制剂概念和构建方法,剖析中药5种质量控制模式基本内涵,指出中药标准制剂控制模式的优越性和先进性;增加【定量指纹检查】项是控制中药整体质量批间一致性的关键;用宏定性相似度(Sm)> 0.90,宏定量相似度(Pm)在80%~120%作为整体控制方法是提升我国中药整体质量的首要前提;用中药紫外全指纹溶出度测定法监控中药主组分化学指纹的整体溶出行为的一致性。可见,基于系统指纹定量法的标准制剂控制模式和拉平投料技术是实现中药整体质量批间一致性控制的保证和检验中药主组分物质的整体质量平衡传输的有效方法,可实现中药整体质量批间一致性的控制;基于三固色谱柱和指纹系统定量校正因子校正,采用《中国药典》指标成分的精准定量和标准指纹图谱整体定量检查法可实现中药整体质量批间一致性的宏观定量的精准控制;中药紫外全指纹溶出度测定法能代表中药所有主组分的溶出度,其在中药固体制剂工艺一致性评价中具有高效、便捷、准确和可靠的特点。  相似文献   

4.
中药固体制剂溶出度测定有关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金华 《北方药学》2013,(5):113-114
溶出度检测,是控制固体制剂质量的重要手段,目前已成为制药工业质量控制项目的重点。本文就中药固体制剂溶出度的影响因素、测定意义、溶出度研究试验主要包括内容、改善中药固体制剂溶出度的方法及注意事项做了简要概述。  相似文献   

5.
董宪凤 《海峡药学》2012,24(8):11-14
描述了中药固体制剂溶出度研究现状及新进展,溶出度依据及目前检测方法;通过分析现行中药固体制剂溶出度评价的局限性,提出其质量控制评价的新模式。从化学和生物双重角度共同把关中药固体制剂溶出度,建立标准溶出谱,体现中医药的整体观,弥补现行"惟成分论"的中药质量控制和评价方法的不足。  相似文献   

6.
目的 开展体内外相关性试验以探讨国内生产的呋塞米片的药物溶出度试验是否可以替代生物等效性试验。方法 选择呋塞米片受试与对照制剂,按照中国药典要求和光纤药物溶出度实时测定仪测试方法,监测呋塞米累积溶出百分率并计算f2相似因子,测定2种制剂的体内血药浓度并计算药动学参数,测算其体内吸收分数、生物利用度和生物等效性,分析呋塞米片体内外试验的相关性。结果f2相似因子方法评估,受试与对照制剂的呋塞米溶出曲线相似,2种制剂的主要药动学参数tmaxCmax、AUC0-24和AUC0-∞、生物利用度和生物等效性均差异明显,其体内百分吸收系数和体内外试验的相关性较差。结论 国内生产的呋塞米片的药物溶出度试验尚不能替代生物等效性试验。  相似文献   

7.
目的 考察雷贝拉唑钠肠溶片的溶出度,评价其体外溶出一致性。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雷贝拉唑钠肠溶片含量,并进行专属性、回收率、精密度、稳定性等方法学考察,以原研药为参比制剂,采用篮法考察国产雷贝拉唑钠肠溶片在pH 1.2、6.8、8.0三种溶出介质中的溶出度并绘制溶出曲线,其中在pH8.0溶出介质中考察了转速(100、75 r/min)对药物溶出行为的影响,以f2相似因子法比较溶出曲线的相似性。结果 色谱条件为色谱柱:Diamonsil C18(150 mm×4.6 mm,5 μm);流动相:0.015 mol/L磷酸氢二钠溶液(磷酸调节pH值至7.0)-乙腈55:45;体积流量1 mL/min;柱温30℃;检测波长290 nm;进样量20 μL。方法学验证结果均符合检测要求。国产雷贝拉唑钠肠溶片在pH 1.2溶出介质中溶出曲线与参比制剂一致,在pH 6.8溶出介质中仅有1个厂家的溶出曲线与参比制剂相似,在pH 8.0溶出介质中有2个厂家的溶出曲线与参比制剂相似,且不同转速对药物的溶出行为无明显影响,其余厂家溶出曲线与参比制剂均有较大差异,且在3种溶出介质中没有与参比制剂溶出曲线均相似的厂家。结论 国产雷贝拉唑钠肠溶片仿制药与参比制剂的体外溶出行为不一致。  相似文献   

8.
目的 开发缬沙坦仿制片,并对其进行体外质量一致性评价。方法 以缬沙坦原研制剂(80 mg)为对照药品,单因素实验考察影响缬沙坦溶出度的处方因素及制备工艺参数,从而确定最佳处方和制备工艺,并测定自制片和原研药在4种溶出介质的溶出过程,采用相似因子(f2)法对两者的溶解曲线进行相似性评价。结果 3批缬沙坦仿制药在磷酸盐缓冲液(pH6.8)中15 min内溶出85%,在水、pH1.2盐酸溶液、pH4.5醋酸盐溶液中的f2均大于50。结论 以溶出度为主要考察指标,通过单因素实验开发的缬沙坦片仿制药与原研药体外溶出具有一致性,质量符合要求。  相似文献   

9.
中药药物固体制剂溶出度研究概况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赵明 《安徽医药》2007,11(2):171-173
阐述了中药固体制剂溶出度研究现状,体外溶出度试验的意义和影响固体制剂溶出度的因素,以及改善口服固体制剂溶出度的方法, 提出溶出度研究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建立非诺贝特片溶出度曲线测定方法,评价国内10家仿制药产品与原研药品溶出曲线的相似性。方法 用含0.025 mol·L-1 SDS的pH 1.0盐酸溶液、pH 4.0缓冲液、pH 6.8缓冲液和水溶液4种溶出介质,分别考察非诺贝特片仿制药与原研片的溶出状况,并通过计算相似因子(f2)评价溶出曲线的相似性。结果 国内仅1家企业产品与原研片在4种溶出介质中的溶出曲线均相似,其余企业产品与原研片相比溶出行为均不一致。结论 该方法适用于非诺贝特片的溶出曲线测定,可为非诺贝特片质量一致性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目前仿制药在我国医药市场占据很大规模,口服固体制剂一致性评价得到的关注最多。其中药品的体内外相关性一直是研究者关注的重点及难点,如何通过控制再评价品种与参比制剂体外某些特性(如溶出、制剂学因素等)的相似,达到两者体内生物等效,对于缩短药品的一致性评价进度,降低研究成本具有重大的意义。就目前口服固体制剂一致性评价体内外相关性的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开展口服固体制剂一致性评价研究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李黎明  ;李文武 《中国药房》2014,(27):2572-2574
目的:了解中药制剂致严重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和规律,为临床合理使用中药制剂提供参考。方法:对2009-2012年河南省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数据库中收集到的中药制剂613例严重ADR报告,分别按年度分布、患者性别与年龄、剂型、ADR发生时间、累及系统/器官等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中药制剂致严重ADR报告数呈逐年增加的趋势;45岁以上的患者398例,占64.93%;中药注射剂严重ADR发生率、严重程度远高于其他中药制剂;在30 min内发生的ADR 473例,占77.16%;ADR可累及多个系统/器官,主要临床表现为呼吸困难、胸闷、过敏性休克、皮疹等变态反应。结论:中药制剂ADR具有普遍性;应加强对中药制剂,特别是注射剂ADR的监测;继续深入开展中药注射剂安全性再评价工作,防止严重ADR重复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近年来中药口腔生物黏附制剂的研究概况作一综述。方法根据国内外文献资料进行整理归纳。结果中药口腔生物黏附制剂是一种新型的药物释放系统,是以生物黏附材料为药物载体,通过生物黏附作用,长时间黏附于黏膜而发挥疗效,从而延长制剂在口腔中的滞留时间,控制药物的释放速度和释药量,使制剂产生最佳疗效。结论中药口腔生物黏附制剂对于治疗口腔局部病变方面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熊微  方建国 《中国药房》2014,(3):193-195
目的:为医疗机构研发注册中药制剂提供参考。方法:从市场、政策分析入手,结合选题思路、工艺摸索和质量控制等内容,探讨医疗机构开发中药制剂的优势及药学研究中应该注意的问题。结果:医疗机构中药制剂多来源于医疗机构的协定处方,但在研究中还需要注意选题必须要有特色,立足于临床,体现中医药的特点;处方应精准简练;要根据临床应用、药物性质和工艺条件来确定剂型,科学、合理地选择工艺条件和评价指标;按照要求完成质量控制和稳定性研究。结论:医疗机构应发挥自身优势,推动特色中药制剂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金荞麦片溶出度测定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以金荞麦片为模型药,探讨中药固体制剂的溶出度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桨法,75 r/min,以0.25%十二烷基硫酸钠(SDS)1 000 mL为溶出介质,自身对照,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在280 nm波长下测定溶出度。结果 建立的方法分辨率高,重现性好。结论 中药固体制剂溶出度的测定方法的建立,对于提高药品质量和有效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构建以中药质量为核心的中药学专业课程群的模式。实现课程群建设的创新,形成以"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三步递进"的实施方案,并付诸实践;实现教学团队建设的创新,使新的教学团队消除学科界限,营造教师之间互相学习的风气;开展多元化改革模式,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通过正确的专业性引导为国家培养优秀的专业技术人才。  相似文献   

17.
中药指纹图谱研究的重要性及注意事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前中药的质量问题是中药现代化进程的重要问题之一,由于中药的产地,采摘时间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中药的质量,因此需建立简洁可靠的方法来检验中药的质量,指纹图谱技术不仅方便而且可靠,是一种理想的中药质量的鉴定方法。  相似文献   

18.
林兰  牛剑钊  宁保明  陈华 《中国药事》2013,(10):1018-1020,1024
目的 为进一步提高我国药品技术监管水平提供参考.方法 介绍国外的药品评价方式及技术,分析我国评价技术中存在的不足.结果与结论 提出未来相关技术监管工作发展方向的建议,即加强原料、辅料、处方、工艺的研究,完善溶出度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19.
中药学教学内容的深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洪寅 《药学教育》2008,24(1):32-34
中药学教学内容改革是提高中药学教学质量的关键。中药学教学要通过药证结合,更加体现中医辨证用药的整体理念;注重方药结合,更加突出中医理法方药、遣药组方的整体观念;紧密结合临床实际,增加中药临床新用,进一步充实教学内容;引进现代相关学科新知识,以现代药学知识印证传统药性功用;调整中药学教学内容,依据专业特点,合理构建不同层次教学内容。从以上五个方面深化中药学教学内容改革,以适应现代中医药教学的需要。  相似文献   

20.
目的为医院中药房开展中药临床药学工作提供参考。方法查阅近年相关文献,并结合自身工作,对中药房如何立足现有条件开展中药临床药学工作的情况进行归纳、整理、分析。结果作为一种促进中药临床合理用药手段,中药房可以从转变观念,不断提升自身素质;严把中药饮片质量、调剂关;向医护人员和患者提供药物信息;中药不良反应监测等方面逐步开展中药临床药学工作。结论中药房在中药临床药学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应当加以重视,积极开展。优质有效的中药临床药学工作能够更好地服务于临床和患者,值得推广和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