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中医药学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传承与创新相结合,是延续中医药事业的根本途径。名老中医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在中医药发展中至关重要,其传承模式也随着时代发展而逐渐多元化。然而,大量隐性知识存在于中医临床诊疗过程中,极大地增加了名老中医学术传承的难度。人工智能技术目前在现代医学诊疗中已有了初步应用,它可以拓展人类局限的数据存储和计算分析能力。与人工智能相结合的中医传承模式,可以深度挖掘名老中医学术思想,为中医学的传承发展贡献力量。本文主要介绍名老中医学术传承现状,探讨并展望人工智能在名老中医学术传承中的应用以及前景。  相似文献   

2.
传统中医药与现代生命科学有着不同的理论基础,但两者对生命健康的认识存在许多相通之处。随着现代生命科学的不断发展,中医与现代生命科学的碰撞和对话已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焦点。人们在深入到细胞乃至分子层次认识各种生命现象的同时,在现代生命科学的带动下,对中医药的认识也得到不少新的启发。本文通过对中医阴阳平衡理论与细胞氧化还原平衡之间的相关性,探讨阴阳平衡理论的微观表现,以期为中医药现代化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3.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随着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的迅猛发展,中医药与AI的结合将可以为中医药的传承和现代化提供助力。本研究将从搭建AI中医专家系统入手,阐述AI对提高中医诊断的作用,物联网搭建AI中医药服务,存在的问题和对策,以及中医药人工智能化的前景,以图为中医药的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 考证升降散的关键信息。方法 通过对历代中医药古籍文献研习,训词释句,正本清源,梳理升降散发展变迁、用法用量、辅料引药、禁忌等关键信息;以现行标准规范为依据,结合药图著作、地方志,厘清升降散中僵蚕、蝉蜕、姜黄、大黄的名称、基原、炮制、产地、用药禁忌等关键信息。结果 升降散的关键信息总结为:出自清·杨栗山《伤寒温疫条辨》,由川大黄(生)四钱、广姜黄(去皮)三分、白僵蚕(酒炒)二钱、全蝉蜕(去土)一钱组成;对应现代炮制品及剂量:大黄14.92 g、姜黄1.12 g、炒僵蚕7.46 g、蝉蜕3.73 g。结论 该研究为升降散的传承与创新提供参考与依据。  相似文献   

5.
双相情感障碍(Bipolar disorder, BD)是一种复杂精神疾病,以躁狂或轻躁狂发作与抑郁发作循环、交替、反复出现为症状表现,具有高度异质性临床表现和病理学特征。现有以心境稳定剂及抗精神药物为主的药理学及非药理学治疗方式效果欠佳且副作用多。以整体观念、辨证论治为特点的中医疗法,恰契合因机体复杂性而引发疾病本质,在BD防治方面具备独特优势。本文总结归纳了BD的中医学认识、中医辨证分型、中医药治疗BD的内治法与外治法应用,详细阐述了中医药辨证论治的病因病机、治法治则、方药配伍,总结了情志护理、针灸疗法、八段锦、耳穴贴压、拔罐等多种特色疗法,发现中医药治疗BD均可获得良好效果,且不良反应率低。同时探讨了目前中医药治疗BD存在的弊端及不足,促使中医药治疗更加科学化、严谨化、多样化,为中医药临床提供更多选择,为更好地继承与发扬中医药传统文化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6.
从我国中药类产品出口角度,研究中药相关标准法规对我国进出口贸易的意义。针对我国中药提取物和中药材出口情况,提出要借助国际标准化组织(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ISO)平台,推进我国中药国际标准的制定工作;完善修订我国药典法规,争取参与国外药典法规的修订;针对中成药出口情况,提出可以借鉴日本汉方药,开展经典名方研究;为防止发达国家利用资金和技术上的优势在传统知识基础上无偿进行二次开发,或进行中药、中成药专利抢注以获取高额利润,提出要谨防我国中草药被生物盗版,及早建立中医药古籍保护制度。  相似文献   

7.
中医药文本命名实体识别在中医药文本挖掘中占有重要地位,本文通过BiLSTM-CRF方法实现对中医医案文本进行命名实体识别,不仅实现了基本命名实体识别,通过对数据集按照中草药、疾病和症状三个类别进行标记,还能够进行命名实体类别识别。对中医药相关医案进行规整的10292条句子进行序列标注,基于word2vec的向量构建,从而进行模型训练迭代,得到了准确率为97.23%,召回率为89.47%,F值为88.34%的中医药命名实体识别模型。各类别识别中,中草药类别识别精准率为94.41%,召回率为94.36%,F值为94.38%;疾病类别精准率为80.92%,召回率为80.92%,F值为80.92%;症状类别精准率为75.68%,召回率为81.68%,F值为78.56%,人工测试模型效果较好,能够对医案数据进行实体识别。命名实体识别模型较多,但用于中医药相关命名实体识别模型数量微乎其微,构建中医药相关命名实体识别模型,将更加有效的推动中医药文本挖掘发展。  相似文献   

8.
名老中医代表了当代中医学术的最高水平,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面向名医名家为代表的传承对象,提出加快推进活态传承,本文结合近三十年中医药传承研究进展,提出名老中医药专家活态传承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为对活态传承的意义认识不够、重视不够,活态传承制度有待进一步完善,对活态传承缺少制度体系保障,对活态传承的内容认识不统一,对活态传承的方法选择欠科学,对活态传承效果评价不足,对活态传承支持不足等。提出名老中医药专家活态传承研究应从以下方面着手,一是提高对活态传承的重视,加大资金投入、加强政策保障、加强人才培养、组织协调;二是规范活态传承对象筛选;三是加强活态传承内容的研究,确定传承内容规范,具体包括传承名老中医的哲学观点及学术思想、老中医成长成才之路及其传承脉络、古代及当代经典名方、经验方、名老中医全生命周期学术活动及成果、名老中医诊疗活动及过程记录、名老中医药学家的访谈记录、老药工经验、名老中医药学家的操作技术、名老中医参政议政工作、名老中医药学家的临床经验、方法技术成果转化应用记录、民族医药经验、名老中医药学家经验传承相关成果等;四是建立科学可行的活态传承研究方法;五是完善活态传承制度;六是优化活态传承模式;七是建立科学、全面的活态传承效果评价体系。名老中医药学家的传承工作任重而道远,对传承内容、方法及效果等方面均需要不断探索,形成行业普遍认可并可推广,社会及经济效益整体提升,传承促进创新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9.
目的 国家印发《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指出要依托现有资源建设国家和省级中医药数据中心,以信息化支撑中医药服务体系建设。本文提出活态中医药传统知识数据库的构建思路和具体实施,为推动中医药知识信息化和推广中医药保护提供参考。方法 主要采用文献分析法了解国外数据库进展,梳理国内中医药数据库运行经验,剖析活态中医药传统知识数据库的建设和运行的实际问题,明确数据库建设思路与意义。结果 国家利用资源建立中医药传统知识保护数据库,信息化在知识的保护和传承创新方面发挥一定的作用,但世界上许多传统知识较为丰富的国家和地区,如印度、韩国等已经走在在传统知识数据保护的前列,我国数据库建设和应用仍需要研究、探索和改善,中医药传统知识的保护和分类建设亟需加强,数据信息挖掘与共享合作等规范需要确立。结论 国家高度重视中医药的传承与发展,要以信息化支撑中医药传统知识体系建设,活态中医药传统知识数据库系统帮助数据信息收集整理的同时,也对中医药传统知识的专家人才队伍和技术标准化体系建设有积极作用,以及将来中医药行业规范化建设形成坚实的数据基础。  相似文献   

10.
自2019年12月武汉爆发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以来,确诊和死亡病例急速增加,疫情迅速蔓延全球,引起了全世界的广泛关注。面对疫情,各地区积极采取应对措施,努力探索有效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方案。目前,针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特效药尚未研制出来,西医现主要采取在有效隔离的基础上对症下药和支持治疗;中医以辩证论治的思想,个性化使用中成药和方剂。中西医结合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在临床上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已被广泛应用。本文基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7版,以下简称《诊疗方案》),文献以及网络报道和通告,对新型冠状病毒用药进行总结,以期为后续中西医结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论中医现代化的研究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明雪 《中医药导报》2005,11(10):1-2,12
文章认为,对中医学的研究要遵循其自身发展规律,应在继承与创新的基础上,通过方法论的研究、整理文献、多学科共融、吸纳现代医学分子生物学研究技术等方法,逐步构建中医现代化的方法体系.  相似文献   

12.
自本刊1999年第10期刊出南京中医药大学博士后秦国政的“21世纪中医学的出路在于建设和发展现代中医学”一文之后 ,引起了广大中医药界同仁的深思 ,诸多专家、学者均投稿本刊 ,就中医学的出路、中医学的生存与发展及中医现代化等问题各抒己见 ,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 ,为此 ,我刊自本期起特辟“新世纪论坛”专栏 ,不定期刊发大家的观点 ,本期特别推出云南昆明市中医医院孙雯霞等的“新世纪前夕论中医现代化” ,作为观点之一以供参考 ,望各位同道继续来稿参与该专题的讨论。 中医现代化并不等于“中西医结合” ,而是要借鉴并超越“中西医结合” ;中医现代化必须研究“知识经济”的影响与要求 ,最主要的是要实现现代高效的中医药教育 ;发展现代中医药事业必须运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机制 ,适应和遵从现代科技的发展趋势 ,实行多学科融合 ,加强学科发展。  相似文献   

13.
张天奉  曹洪欣 《辽宁中医杂志》2006,33(11):1398-1399
中医现代化是中医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重要问题,也是中医学术界关注和讨论的热点。尽管中医现代化已经走过了几十年的艰辛历程,人们对中医现代化的理解和认识仍然存在一定的分歧,综合起来,大致有以下几种观点,即中西医结合论、科学论、重构论和主体论。  相似文献   

14.
基于传统的中药现代化与质量评价-继承与创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前,评价中药材质量的传统西方模式已捉襟见肘,化学和生物指纹图谱成为保留和表达完整质量信息的可行模式,但采用指纹图谱模式表达中药的质量也有如何传承(至少是保留)中医药传统文化底蕴的问题。本文对此进行了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15.
2006年7月8-9日,本刊第四届编委会扩大会议暨学术交流座谈会在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简称:中科院大化所)隆重召开。会议秉承“继承、发展、创新、国际化”宗旨,共同研讨了杂志使命、发展目标和中医药现代化发展战略、前沿交叉、中药中医研究、国际化等重大问题,与会代表参观了中科院大化所组分中药组、生物分子高分辨分离分析及代谢组和药物化学组等实验室,重点了解了该所主持承担的中科院重要方向项目-“基于现代理论和技术的复方中药系统研究”所获得的重要进展,并开展了热烈的讨论和交流,彼此都感到很有收获。本文系中科院高技术局秦伟副局长的会议演讲。演讲阐述了作者自2003年布署中科院中药现代化科研工作以来的思考。全文简明扼要,人们从中可以认识和了解中科院全面、系统地开展传统中医药研究所持有指导思想与工作原则,并得到有益的启示。应广大读者要求,本刊在此刊载,以飨读者。[编者按]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学习中医的发展过程,分析中医形成的条件和基础,了解中医内涵,判断中医发展方向。方法:从政治、经济、哲学等多角度剖析中医的发展过程,总结其发展规律,分析目前中医之困局,从而提出应对之策。结果:“新中华医学”的发展是未来中医发展的必由之路,它不仅仅包括狭义的传统医学,也包括中华民族在现代化过程中不断学习和创新的内容。结论:要破解目前中医之困局,必须首先由思想上摆脱桎梏,从而改革体制,才能促进中华医学之崛起。  相似文献   

17.
目前随着越来越多的美国人接受中医治疗,中医药在美国的发展也迸发着朝气与活力。从最早上个世纪70年代刮起的针灸热开始,这股中医药的热潮持续发挥着它巨大的作用与影响。通过近十年的文献整理,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中医药在美国的发展现状:1)中药在美国的发展;2)针灸在美国的发展;3)中医药在美国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相似文献   

18.
现代生物技术在中药现代化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前,在我国中药产业呈持续发展趋势的同时,也存在着中药材质量不稳定、品种混乱、无严格的质量标准体系等诸多问题,所以应用现代生物技术完善其不足,势在必行。自20世纪80年代PCR技术问世至今,现代生物技术领域进入了一个新时代,并且在中药现代化研究中展示出良好的应用前景。例如,用分子标记技术进行中药材的甄别和品种选育;利用遗传转化、组织和细胞培养手段进行药用植物的保护等。该文对现代生物技术在中药现代化的应用进行了全面、深入的论述。  相似文献   

19.
中医学的成功在于,至今中医的理论和实践仍在为人类的健康作着贡献。在信息时代,这门古老的学科面临新的挑战。为了谋求学术的发展,学科的现代化,本文从中医学知识工程建立的思路、内容、规则、方法、实践、意义和发展的前景等诸方面,阐述知识工程技术在中医学术研究中的作用,及其对中医现代化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中医知识工程的建立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医学的成功在于,至今中医的理论和实践仍在为人类的健康作着贡献。在信息时代,这门古老的学科面临新的挑战。为了谋求学术的发展,学科的现代化,本文从中医学知识工程建立的思路、内容、规则、方法、实践、意义和发展的前景等诸方面,阐述知识工程技术在中医学术研究中的作用,以其对中医现代化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