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对比分析胃间质瘤与非胃间质瘤的CT征象及病理分级之间的差异,探讨胃肠间质瘤(GIST)的恶性风险与发生部位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择经手术病理证实且CT资料完整的64例GIST患者资料,按照病灶发生部位将其分为胃间质瘤组与非胃间质瘤组。采用秩和检验对比分析两组之间CT影像学征象及病理学差异。其中对间质瘤的生长方式比较采用Kruskal-Wallis检验,余均采用Mann-Whitney检验。结果当肿瘤直径≤5 cm,非胃间质瘤恶性风险明显高于胃间质瘤(P<0.05);且CT征象分别为圆形、腔内生长方式、无坏死、轻中度强化时,非胃间质瘤组与胃间质瘤组恶性风险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对比:胃间质瘤肿块>5 cm、有坏死、重度强化者及发生转移的肿瘤恶性风险更高;非胃间质瘤组内3种生长方式对应的风险程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腔内生长方式的恶性风险显著性高于腔外生长方式(P=0.042),且肿瘤有坏死比没有坏死恶性程度更高(P=0.001)。结论非胃来源间质瘤恶性风险高于胃间质瘤,且腔内生长方式的非胃来源间质瘤恶性程度更高,CT影像学征象有助于指导临床制定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2.
【摘要】目的:探讨动态增强CT(DCE-CT)对胃部异位胰腺与间质瘤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7例胃部异位胰腺及40例胃间质瘤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比较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及病灶的形态、部位、生长方式、长径、短径、边界、强化模式、胃黏膜强化、钙化、平扫和三期增强扫描的CT值和"导管征"显示率等征象的差异。结果:异位胰腺组患者的平均年龄小于间质瘤组(50.12 vs. 59.70岁;P=0.001)。异位胰腺多位于胃窦部(70.6%)、强化不均匀(52.9%)、边界欠清(29.4%)、长径-短径比值(LD/SD)相对较大;间质瘤多位于胃底部(67.5%)、呈均质性强化(75.0%)、边界清晰(97.5%)、LD/SD相对较小,四个征象的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0.041、0.011和0.002)。异位胰腺与间质瘤在动脉期、静脉期的相对CT值(病灶CT值/腰大肌CT值)及强化程度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6、0.008、0.004和0.043)。异位胰腺组中约52.9%的患者出现“导管征”。联合患者年龄、病灶的位置、囊实性和LD/SD四项指标进行鉴别诊断,ROC曲线下面积为0.941,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100%和88.2%。结论:胃部异位胰腺的临床和CT征象与胃部间质瘤之间有一定差异,多指标联合诊断可提高诊断效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胃间质瘤(GST)的CT征象与肿瘤危险度分级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106例经CT及病理证实的GST的CT征象,探讨其与肿瘤危险度分级的关系.结果 106例GST病例中,低危组46例,中危组27例,高危组33例.采用单因素分析,各组GST在肿瘤大小、形态、生长方式、边界、密度、实性部分强化程度、远处转移方面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在年龄、性别、瘤体部位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采用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肿瘤大小、形态和生长方式在预测GST恶性风险方面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GST的CT征象有助于评估GST的危险度分级,肿瘤大小、形态和生长方式可预测GST的恶性风险.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螺旋CT对胃间质瘤的诊断及危险度的评估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4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胃间质瘤患者的临床、影像及病理资料,并将CT特征与其危险度的分级进行对照研究。结果在54病例中,高危险度16例,中危险度11例,低危险度27例。胃间质瘤的液化坏死、瘤内气体、迂曲血管、最大径及LD/SD值在不同危险度患者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形状、生长方式及瘤内的钙化灶在不同危险度患者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静脉期及延迟期腹主动脉、肝门静脉及下腔静脉的CT值与相应时期肿瘤实质CT差值的比值在各危险度患者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CT扫描能清楚显示胃间质瘤发生部位、肿块大小、形态、密度、生长方式、钙化、液化坏死、瘤内气体及迂曲血管等征象,CT对胃间质瘤危险度的分级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CT征象与病理及免疫组化指标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15例胃肠道间质瘤患者的CT征象及临床病理资料,观察CT影像学征象,记录GIST患者的病理资料及免疫组化指标如核分裂象(/50HPF)、Ki-67增值指数、CD117、DOG-1、CD34等。结果胃肠道间质瘤的危险度分级与患者的性别、肿瘤大小、发病部位、生长方式、形态、轮廓、肿瘤成分、强化方式、肿瘤有无血管、有无周围浸润、有无溃疡、瘤内有无气体、有无钙化、有无坏死、延迟期CT值、Ki-67增值指数、核分裂象(/50HPF)、CD34等存在明显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肠道间质瘤的危险度分级与患者的年龄、肿瘤强化程度、平扫CT值、动脉期CT值、静脉期CT值及免疫组化指标CD117、DOG-1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肠道间质瘤CT征象与其病理危险度分级具有密切的相关性,根据其CT征象对判定肿瘤的恶性程度及指导临床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螺旋CT分析胃间质瘤的生长方式与病理及预后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螺旋CT分析胃间质瘤(GST)的生长方式与病理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对43例能完全切除的GST患者的CT资料和病理切片(含免疫组织化学检查)重新复核并进行随访,分析原发肿瘤的生长方式与病理及预后的关系。结果43例胃间质瘤中,良性9例,恶性34例。对比分析表明,GST的良恶性与生长方式关系密切,17例既向腔内生长又向腔外生长的GST患者中,16例病理证实为恶性,有5例在3年内复发。结论呈现腔内/外生长的GST提示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7.
多排螺旋CT在胃肠道间质瘤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胃肠道间质瘤CT征象,评价CT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病理证实为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GIST)患者的CT平扫和双期增强螺旋CT扫描.结果:13例GIST发生在胃10例,十二指肠1例,肠系膜2例;良性2例,潜在恶性3例,恶性8例;多为边界清楚、圆形或类圆形、密度均匀的肿块.良性GIST多强化均匀;恶性者密度不均匀,强化不均匀.结论:CT能准确显示GIST的部位、形态和大小,鉴别肿瘤良恶性,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8.
腔外型胃肠道间质瘤的螺旋CT诊断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评价螺旋CT及重建技术对腔外型胃肠间质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对我院2003年1月~2007年12月经手术病理和免疫组织化证实的15例腔外型胃肠间质瘤的螺旋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腔外型胃肠间质瘤的螺旋CT表现特征为:①肿块与胃肠道管壁呈宽基相连,多呈分叶状,边缘见"钻角"征象;②肿块腔内缘见有不规则龛影;③肿块密度不均匀,增强扫描动脉期呈中度不均匀强化,门脉期明显强化;④肿块边界不清及邻近结构侵犯是恶性间质瘤的征象.结论:螺旋CT及重建技术对腔外型胃肠间质瘤的定位、定性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多排螺旋CT对最大径<5 cm的胃小间质瘤与胃小神经鞘瘤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或免疫组化证实为胃神经鞘瘤14例,胃间质瘤51例患者的临床及影像检查资料;采用Fisher,s确切概率对2组患者的CT表现包括病变的形态、边界、生长方式、强化方式及程度、溃疡及病灶内低密度影进行记录及统计学分析.结果 与最大径<5 cm胃小间质瘤相比,胃小神经鞘瘤多表现为强化均匀,腔外或腔内外生长方式,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病灶内低密度影及腔内面溃疡形成在胃小间质瘤中更常见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胃小间质瘤相比,胃小神经鞘瘤CT多表现为均匀强化,腔外或腔内外生长方式.多排螺旋CT在胃小间质瘤与胃小神经鞘瘤的鉴别诊断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0.
【摘要】目的:回顾性分析胃底间质瘤的增强MSCT影像特征,探索其与病理分级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和免疫组化证实的49例胃底间质瘤的增强MSCT征象。统计病变数目、大小、生长方式、有无溃疡、有无坏死、有无消化道出血、外生型是否侵及胃脾韧带、动脉期和静脉期的CT值、强化程度。根据病理危险度分级,对比分析上述MSCT征象;并与文献中胃间质瘤和小肠间质瘤的CT征象对比分析。结果:最大径>5cm与≤5cm的胃底间质瘤的危险度分布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r=0.709)。腔内生长、腔内外生长、腔外生长的胃底间质瘤危险度分布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1,r=0.317)。有、无溃疡的胃底间质瘤危险度分布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r=0.459)。有、无坏死的胃底间质瘤危险度分布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r=0.561)。与小肠间质瘤比较,危险度为高危或非高危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7,RR=2.096);生长方式、有无溃疡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与胃间质瘤相比,生长方式、有无溃疡、有无坏死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P<0.001、P<0.001)。结论:胃底间质瘤MSCT影像表现具有一定特征,高危险度的病灶较大(>5cm)、腔外生长为主,溃疡、坏死发生率较高。胃底间质瘤危险度为高危的概率高于小肠间质瘤。与胃间质瘤不同,胃底间质瘤以腔内生长多见,腔内生长者以中危险度及以下为主,胃底间质瘤更容易出现溃疡、坏死。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腔外型胃间质瘤的CT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5例腔外型胃间质瘤的CT表现。所有患者均行CT平扫和双期(肝动脉期,门静脉期)增强扫描。结果:15例腔外型胃间质瘤均分布在胃的周围,其中与胃之间有密切关系者9例,与胃之间关系不明确者6例。表现为囊性病灶5例、囊实性病灶7例和实性病灶3例,双期增强扫描示肿瘤实质部分均呈明显强化。结论:腔外型胃间质瘤的CT表现有一定特征性,熟悉其表现将能提高对其诊断准确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胸腺瘤的CT征象与Masaoka临床-病理分期以及预后影响因素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4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胸腺瘤患者术前的CT资料和一般临床资料,比较侵袭性与非侵袭性胸腺瘤的CT表现,并对7例复发患者的CT征象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45例中,非侵袭性胸腺瘤11例,侵袭性胸腺瘤34例,CT上二者在形态不规则、边缘毛糙/不清、肿瘤内有囊变/坏死或钙化、纵隔脂肪层浑浊/消失、大血管浸润、心包受侵以及不均匀强化中有显著差异(P<0.05).7例患者术后出现复发或转移,与边缘毛糙/不清、淋巴结肿大、胸膜受侵、大血管浸润及其他脏器受侵有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 CT有助于术前鉴别侵袭性与非侵袭性胸腺瘤,为设计合理治疗方案以及术后判断预后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增强CT对贲门部胃平滑肌瘤与胃间质瘤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与免疫组化证实的贲门部25例胃平滑肌瘤与16例胃间质瘤的CT资料,对两组患者的CT表现,包括累及胃食管连接部(esophagogastric junction,EGJ)、生长方式、形态、强化方式、平衡期与门脉期强化比较、强化程度、溃疡、坏死、长径、短径、长径/短径进行统计,并对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或Fisher’s确切概率法,对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若P0.05认为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与胃间质瘤相比,胃平滑肌瘤多累及EGJ、轻中度强化、平衡期与门脉期强化相比较低或类似、长径/短径1.3(P值依次为0.000、0.000、0.001、0.007)。结论 MSCT增强扫描对于贲门部胃平滑肌瘤与胃间质瘤有很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与术后病理对照及相互间比较,对比分析超声双重造影( DCUS)和增强CT在胃间质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7月~2014年12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均接受DCUS和增强CT检查的40例胃间质瘤患者临床资料。所有病灶均经手术病理证实。对比DCUS与增强CT对胃间质瘤病灶的检出率,对比对胃间质瘤定位诊断和定性诊断的正确率。结果40例胃间质瘤中病理诊断为低危24例,高危16例。 DCUS对胃间质瘤病灶的检出率为98%(39/40),增强CT对胃间质瘤病灶检出率93%(37/40),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615)。DCUS定位诊断正确率为97%(38/39),增强CT定位诊断正确率为70%(26/37),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01)。 DCUS定性诊断正确率为87%(34/39),增强CT定性诊断正确率为89%(33/37),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1.00)。结论 DCUS在胃间质瘤病灶的定位能力上明显优于增强CT,但在胃间质瘤的检出能力上和在胃间质瘤生物学行为的诊断能力上与增强CT相近,因此可作为增强CT的重要补充甚至替代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GIST)的MSCT表现及误、漏诊原因,提高对该病的诊断准确性.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79例经病理证实的初诊的GIST患者的临床病理及MSCT表现.结果 79例中,CT定位正确66例(83.54%),其中定位食管2例,胃44例,小肠11例,结直肠7例,胃肠道外2例;CT确诊58例(73.4%),其中食管1例,胃41例,小肠9例,结直肠6例,胃肠道外1例;误诊主要疾病是平滑肌瘤、胃/肠癌、胃/肠淋巴瘤、纤维瘤等.10例(12.66%)伴发其他肿瘤,其中6例伴发其他肿瘤的间质瘤和1例间质瘤伴发神经纤维瘤病漏诊.结论 对肿块与胃肠道关系的错误判断和对间质瘤伴发肿瘤的认识不足是误、漏诊的主要原因;多方位观察、充分充盈胃肠道的薄层增强CT扫描可准确评判肿块与肠管的关系及其供血血管的来源;充分认识间质瘤伴发其他肿瘤的特点,有助于提高CT对GIST的诊断准确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超声征象预测胃间质瘤生物危险度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并分析经病理学检查证实的148例胃间质瘤的超声征象与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预测胃间质瘤生物危险度的独立影响因素,建立回归方程,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logistic回归模型的预测价值。结果:超声征象中瘤体最大径、回声、囊性变、形态、边界、血流信号在低危组与中高危组胃间质瘤中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瘤体生长部位、患者发病年龄、性别、有无症状,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瘤体的最大径、回声、形态均为鉴别不同危险度胃间质瘤的独立影响因素(OR值分别为1.34、3.81、2.64,P值分别为0.03、0.02、0.04)。构建的回归方程为logistic(P)=-3.03+0.30×最大径+1.34×回声+0.97×形态,以预测概率P=0.50作为阈值,其鉴别不同危险度胃间质瘤的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度分别为78.2%、77.1%及77.7%...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良性胃间质瘤的CT诊断要点。方法分析经手术病理和免疫组织化学证实的26例良性胃间质瘤患者的CT资料,且均行螺旋CT平扫及三期增强扫描,探讨原发肿瘤的影像学特点,总结CT诊断要点。结果对26例良性胃间质瘤患者的肿瘤形态、生长方向、位置、强化方式、有无坏死、有转移等CT表现进行对比分析,其中肿瘤大小、形态、位置以及早期血行转移是有效的恶性胃间质瘤的CT诊断要点。结论 CT对良性胃间质瘤的诊断具有较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18.
复发性脑膜瘤的CT表现特征及其病理基础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回顾性研究36例复发性脑膜瘤,发现其CT 表现特征为:存在手术性改变征象,直接征象特殊,间接征象不明显。这些特征与复发瘤本身的病理变化以及前次手术所致的病理改变有关。文中还对复发性脑膜瘤CT 检查时应注意的问题和对早期复发征象的认识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64层螺旋CT胃灌注成像在胃癌及胃间质瘤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经手术病理证实的73例胃癌及43例胃间质瘤患者行64层螺旋CT灌注成像扫描,经ADW4.3工作站处理,得出相关灌注参数及灌注图像,并进一步分析不同分化程度胃癌及胃间质瘤与其灌注参数之间的关系.结果 胃癌灌注参数:血流量(BF)、血容量(BV)、平均通过时间(MTT)、表面通透性(PS)值分别为(121.6±61.06) ml·100 g-1·min-1,(10.45±7.09) ml/100 g,(6.89±3.59) s,(26.31±14.99) ml·100 g-1·min-1;良性胃间质瘤灌注参数BF、BV、MTT、PS值分别为(77.28±25.57) ml·100 g-1·min-1,(7.91±2.84) ml/100 g,(7.37±2.38) s,(13.99±4.06) ml·100 g-1·min-1;恶性胃间质瘤灌注参数BF、BV、MTT、PS 值分别为 (95.13±29.75) ml·100 g-1·min-1,(8.21±2.65) ml/100 g,(7.33±1.83)s,(14.15±4.04) ml·100 g-1·min-1.不同分化程度胃癌(分化组与未分化组)灌注参数值P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分化程度胃间质瘤(良性与恶性)灌注参数BF、BV、MTT、PS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胃癌与恶性胃间质瘤灌注参数BF、MTT、PS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64层螺旋CT灌注成像对于进一步明确胃癌及胃间质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较大的临床应用价值,并对其治疗及预后方面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胃间质瘤的术前诊断方法和有效的治疗手段。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32例胃间质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胃间质瘤缺乏典型的临床表现,半数以上可有消化道出血,还可表现为腹痛、腹部不适及腹部包块。27例胃镜发现异常,28例腹部CT检查均发现异常。本组32例均经手术及术后病理证实,免疫组化检查CD117阳性30例(93.7%),CD34阳性23例(71.9%)。手术切除后5例复发者二次手术治疗,2例行姑息性减瘤手术者于6月内死亡。结论电子胃镜、超声内镜、消化道钡餐透视、腹部CT检查有助于手术前诊断,免疫组织化学检查可确诊胃间质瘤,手术后应行定期检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