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急性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儿童血清和脑脊液中肿瘤坏死因子(TNF)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ELISA法测定颅内感染患儿 ,其中细菌性脑膜炎组(化脑组)20例 ,病毒性脑炎组(病脑组)22例 ,对照组16例。结果 :化脑组血清和脑脊液TNF水平(μg/L)分别为0.236±0.105、0.211±0.094 ,明显高于病脑组0.125±0.039、0.109±0.032和对照组0.125±0.039、0.109±0.032 ,其差别具有显著性意义 ;病脑组TNF水平亦明显高于对照组。将化脑组血清和脑脊液的TNF水平进行相关性分析(r=0.935,t=7.67,P<0.01)呈正相关。结论 :脑脊液TNF的水平可以作为细菌性脑膜炎的诊断指标 ,血液和脑脊液的TNF水平对鉴别细菌性和病毒性颅内感染有重要的意义 ;在病理情况下血液的TNF水平可以反映脑脊液TNF的变化 ,并为今后临床应用抗TNF抗体治疗感染性疾病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乙型脑炎患儿脑脊液细胞因子含量的变化。方法 应用免疫化学法测定了 3 8例乙型脑炎患儿脑脊液中 IL - 6、IL - 8、TNF水平。结果 乙型脑炎患儿脑脊液中 IL - 6、IL - 8、TNF含量均高于正常儿 ( P<0 .0 0 1)。结论 细胞因子不仅具有抗病毒作用 ,而且也参与了小儿乙型脑炎的病理过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化脓性脑膜炎患儿脑脊液(CSF)中的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为化脓性脑膜炎的诊断及治疗提供新的实验室依据。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的方法,测定44例化脓性脑膜炎患儿急性期和恢复期CSF中IL—8水平,并与44例非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患儿进行对照。结果化脓性脑膜炎组急性期CSF中IL—8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明显高于恢复期(P<0.05)。恢复期患儿CSF中IL—8水平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IL—8作为一种免疫因子参与了化脓性脑膜炎的病理过程,且与该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可作为临床诊断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在鉴别细菌性脑膜炎和病毒性脑膜炎的临床应用,同时将PCT与外周血CRP、血常规白细胞计数、脑脊液(CSF)细胞学检查等进行比较。方法:41名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儿在进行抗生素治疗之前进行腰穿,根据细菌培养和脑脊液细胞学检查结果,将患者分成两组:细菌性脑膜炎组和病毒性脑炎组。PCT、CRP和血常规白细胞计数在入院和治疗后分别测定。结果:细菌性脑膜炎组患儿血清PCT和脑脊液PCT浓度明显高于病毒性脑炎组(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且细菌性脑膜炎组患儿外周血PCT在经过抗生素治疗后较入院时明显下降,两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CT对早期鉴别儿童细菌性脑膜炎和病毒性脑炎具有重要临床价值,同时也是监测细菌性脑膜炎治疗效果的一个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5.
降钙素原在儿童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在急性细菌性脑膜炎及病毒性脑炎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免疫荧光法对52例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儿的血清降钙素原水平进行测定,并比较C反应蛋白、外周血白细胞计数、脑脊液白细胞数、蛋白含量对感染病因辅助诊断的价值。结果 24例急性细菌性脑膜炎患儿血清降钙素原水平明显升高,28例病毒性脑炎的血清降钙素原水平仅轻度升高(P<0.05)。而血清C反应蛋白、脑脊液白细胞数及蛋白含量在急性细菌性脑膜炎及病毒性脑炎中有重叠。结论血清降钙素原对鉴别小儿急性细菌性脑膜炎及病毒性脑炎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儿脑脊液降钙素原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 108例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儿和40例无神经系统疾病儿需腰麻的外科手术患儿采用酶联荧光分析(ELFA)技术检测患者脑脊液降钙素厚(PCT)。比较化脓性脑膜炎组、病毒性脑炎组和对照组、化脓性脑膜炎重症组和普通组、化脓性脑膜炎重症组急性期和恢复期脑脊液降钙素原水平的差异。结果化脓性脑膜炎组、病毒性脑炎组和对照组脑脊液中降钙素原水平分别为(0.57±0.88)、(0.06±0.04)、(0.07±0.03)μg/L,化脓性脑膜炎组与其他2组脑脊液降钙素原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化脓性脑膜炎重症组脑脊液降钙素原高于普通组(P<0.01);化脓性脑膜炎组急性期脑脊液降钙素原高于恢复期(P<0.01)。结论化脓性脑膜炎的患儿脑脊液降钙素原水平与疾病严重程度相关,检测患儿脑脊液降钙素原水平的变化,有助于鉴别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质,判定脑组织受损的严重程度及评估患儿的预后。  相似文献   

7.
目的检测中枢神经系统(CNS)感染患儿脑脊液(CSF)中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IGF-I)的含量变化,并分析二者在神经细胞损伤与修复中的作用。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2年6月在哈尔滨市儿童医院诊断的化脓性脑膜炎患儿40例、病毒性脑炎患儿40例、结核性脑膜炎患儿13例、以中枢神经系统非感染性疾病的40例患儿作为对照组。CSF中NSE与IGF-I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结果三观察组NSE、IGF-I含量与对照组比较均差异显著,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三观察组间NSE及IGF-I含量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NS感染患儿,CSF中NSE与IGF-I均明显增高,说明CNS感染时检测脑脊液中NSE和IGF-Ι含量变化,可以体现神经细胞损伤与修复的关系,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儿脑脊液(CSF)和血清补体C3、C4水平变化。方法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检测26例细菌性脑膜炎及24例病毒性脑炎患儿急性期CSF和血清中补体C3、C4水平,并选取上呼吸道感染患儿25例为对照组,同时检测对照组CSF及血清补体C3、C4水平,对3组进行对照分析。结果细菌性脑膜炎组CSF和血清补体C3、C4水平明显高于病毒性脑炎组和对照组(F=93.103,46.876,22.602,80.645,Pa〈0.01),病毒性脑炎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a〉0.05)。结论测定CSF和血清补体C3、C4水平有助于早期诊断及鉴别诊断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相似文献   

9.
胎膜早破孕妇血中IL-2、IL-6、IL-8和TNFα的含量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细胞因子对胎膜早破孕妇羊膜腔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ELISA法检测胎膜早破孕妇和健康足月待产孕妇血中IL 2、IL 6、IL 8和TNFα含量。结果 胎膜早破孕妇血中IL 8和TNFα的含量高于健康足月待产孕妇 ,其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5 ) ,而胎膜早破孕妇和健康足月待产孕妇血中IL 2和IL 6含量差异无显著意义 (P >0 0 5 )。结论 血中IL 8和TNFα的监测有助于羊膜腔感染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血清与脑脊液中C反应蛋白(CRP)及降钙素原(PCT)检测对颅内感染早期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 随机选取90例各型颅内感染患者(30例细菌性脑膜炎患者、30例病毒性脑膜炎患者、30例结核性脑膜炎患者)和90例非颅内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入组当天采集患者血液和脑脊液,分析样品中CRP和PCT含量.结果与非颅内感染组比较,细菌性脑膜炎组、病毒性脑膜炎组及结核性脑膜炎组早期感染患者的血清和脑脊液中CRP和PCT的含量明显升高,且细菌性脑膜炎组升高显著,以上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与脑脊液中CRP及PCT的含量水平对颅内感染的早期诊断,特别是对细菌性脑膜炎患者的早期诊断,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具有一定临床意义,值得进一步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测定了怀疑为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85例患儿脑脊液中CK-BB浓度。其中,经确诊无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儿17例,病毒性脑膜炎患儿36例,细菌性脑膜炎患儿32例,以上病例均常规作脑脊液检查,同时留取3亳升脑脊液作CK-BB浓度测定。结果显示,脑脊液中CK-BB可作为鉴别细菌性脑膜炎的一项可靠指标。  相似文献   

12.
<正>为了探讨白细胞介素(IL)-6和IL-8在细菌性脑膜炎和病毒性脑膜炎中的变化情况,对不同类型脑膜炎患者脑脊液IL-6和IL-8水平进行检测,旨在探讨其在鉴别诊断细菌性脑膜炎和病毒性脑膜炎中的价值。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09—2010年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就诊的细菌性脑膜炎患者19例,其中男性14例,  相似文献   

13.
脑脊液免疫球蛋白在中枢神经系统感染中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夏正坤 《江苏医药》1994,20(11):615-616
选择我院儿科收治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30例患儿,均采用琼脂单向免疫扩散方法测定脑脊中IgG、IgA、IgM的含量。结果发现不同类型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脑脊液中免疫球蛋白均高于正常对照组;细菌性感染脑脊液中免疫球蛋白又明显高于病毒感染,其中IgG、IgM增高较明显,而病毒性感染IgM则较低,一般以IgM大于40mg/L可排除病毒性脑膜炎;结核性脑膜炎脑脊液中免疫球蛋白又高于化脓性脑膜炎,而IgG较明显。故通过测定脑脊液中IgG、IgA、IgM的含量,对结核性、化脓性、病毒性感染有较好辅助鉴别诊断作用。  相似文献   

14.
测定了怀疑为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 85例患儿脑脊液中 CK-BB浓度。其中 ,经确诊无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儿 17例 ,病毒性脑膜脑炎患儿 36例 ,细菌性脑膜炎患儿 32例。以上病例均常规作脑脊液检查 ,同时留取 3毫升脑脊液作 CK-BB浓度测定。结果显示 ,脑脊液中 CK-BB可作为鉴别细菌性脑膜炎和病毒性脑膜脑炎的一项可靠指标。  相似文献   

15.
测定了怀疑为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85例患儿脑脊液中CK-BB浓度。其中,经确诊无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儿17例,病毒性脑膜脑炎患儿36例,细菌性脑膜炎患儿32例。以上病例均常规作脑脊液检查,同时留取3毫升脑脊液作CK-BB浓度测定。结果显示,脑脊液中CK-BB可作为鉴别细菌性脑膜炎和病毒性脑膜脑炎的一项可靠指标。  相似文献   

16.
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患者血浆细胞因子的检测及其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雷虹 《医药论坛杂志》2004,25(7):37-37,39
目的 了解病毒性心肌炎患儿急性期血浆白细胞介素 6 (IL - 6 )、肿瘤坏死因子 α(TNF α)的含量改变及其与乳酸脱氢酶同工酶 1(LDH1)的关系 ,探讨两者在病毒性心肌炎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分别采用ELISA法和酶法检测 72例病毒性心肌炎患儿的血浆IL - 6、TNF α和LDH1含量。结果 病毒性心肌炎组血浆IL - 6、TNF α和LDH1含量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1。IL - 6水平与LDH1呈负相关r =- 0 35 2 ,P <0 0 1,TNF α水平与LDH1呈正相关r =0 4 2 7,P <0 0 1。结论 IL - 6、TNF -α参与病毒性心肌炎的发病过程 ,TNF -α加重心肌损伤 ,IL - 6有防御感染作用 ,两者起不同作用 ,其检测可作为临床判断病毒性心肌炎患儿病情程度的指标。  相似文献   

17.
张丽侠  王坤  马涛 《安徽医药》2015,36(7):860-861
目的 探讨细菌性脑膜炎与病毒性脑膜炎患儿血清降钙素原(PCT)的变化特点。方法 采用化学发光分析法检测2012年8月到2014年8月收治的60例脑膜炎患儿入院时的PCT,其中细菌性脑膜炎患儿29例,病毒性脑膜炎患儿31例。结果 细菌性脑膜炎患儿的白细胞数(WBC)、血清C反应蛋白(CRP)和脑脊液白细胞数、血清PCT和脑脊液PCT均明显高于病毒性脑膜炎患儿,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CT可作为病毒性脑膜炎和细菌性脑膜炎鉴别诊断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脑脊液中前白蛋白在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儿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2005年1月~2009年1月所收治的50例颅内感染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化脓性脑膜炎15例,病毒性脑炎22例,结核性脑膜炎13例,另外取同期神经系统症状(排除中枢神经系统感染)住院的20例患儿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各组急性期与恢复期脑脊液中PA的含量。结果化脑组与结脑组急性期前白蛋白含量明显下降,而在恢复期随着病情的好转前白蛋白逐渐恢复正常,病脑组及对照组无明显变化。结论脑脊液中前白蛋白的测定对化脑、结脑与病毒性脑炎患儿的鉴别诊断及对观察化脑、结脑疗效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分析降钙素原在成人中枢神经系统感染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3月~2013年1月间在本院进行治疗的52例成人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者的临床记录资料。结果细菌性脑膜炎组的脑脊液蛋白含量、WBC数量、脑脊液细胞数量以及血清CRP含量均高于病毒性脑炎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两组的数据范围之间重叠度较高。细菌性脑膜炎组的血清PCT含量不仅高于病毒性脑炎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俨〈0.01),而且两组之间的数据基本无重叠。结论血清降钙素原可有效鉴别病毒性脑炎和急性细菌性脑膜炎,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数理医药学杂志》2021,34(5):665-667
目的:探讨脑脊液中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介素-6(IL-6)、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在小儿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某院2018年3月~2019年3月期间收治的42例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病情将其分为重症组(18例)与非重症组(24例),其中病毒性脑膜炎(VM)22例、化脓性脑膜炎(PM)20例,另选择同期进行脑脊液检测的15名正常儿童为参照组,比较各组之间的TNF-α、IL-6、NSE水平。结果:重症组的TNF-α、IL-6、NSE水平均高于非重症组;PM组与VM组的TNF-α、IL-6、NSE水平高于参照组,PM组的TNF-α、IL-6、NSE水平高于VM组,PM、VM与参照组之间两两比较,数据差异显著(P0.05)。结论:TNF-α、IL-6、NSE水平的检测在小儿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疾病的诊断中均有一定的应用价值,这些因子水平的变化能够辅助预测患儿病情严重程度,为临床治疗该疾病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