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 了解河北省初中生尝试吸烟情况及相关影响因素,为开展控烟干预工作和提出控烟政策提供支持。方法 2021年8—11月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河北省初中在校学生为调查对象,使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制定的《2021年中国青少年烟草流行调查问卷》,调查学生基本情况、烟草使用情况、二手烟暴露和烟草广告获取等信息,分析学生尝试吸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结果 河北省31 486名初中生中,尝试吸烟者3049人,加权后尝试吸烟率为9.42%(95%CI:8.00~11.05),男生明显高于女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过去30 d内有过烟草广告及促销暴露的学生为17 139人,烟草广告及促销暴露率为54.36%,其中,在电视或视频暴露最高比例为48.67%(95%CI:46.65%~50.70%),其次在互联网暴露比例为15.41%(95%CI:14.60%~16.27%);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男生(OR=1.594,95%CI:1.997~2.709)、二年级(OR=1.320,95%CI:1.108~1.574)、1周零花钱>40元(OR=1....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广州市黄埔区初中生尝试吸烟行为的影响因素。方法用自填式调查问卷对广州市黄埔区全区初中生进行调查,问卷内容主要包括初中生的基本情况和校内环境,校内环境包括学校类型、教师和同学吸烟以及学校禁烟情况等,采用单因素x2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对初中生基本情况及校内环境与尝试吸烟行为关系进行研究。结果共调查18所学校,调查学生8131人,其中1316人尝试过吸烟,尝试吸烟率为16.18%(1316/8131)。多因素分析结果示,年龄〉15岁相对于〈12岁(OR=3.12),成绩较差初中生相对于优秀的(OR=1.95),月零花钱有1~49、50~100、〉100元相对于无零花钱(OR=1.41、1.55、2.34),任课教师吸烟相对于不吸烟(OR=1.73)、有同班同学吸烟相对于无同班同学吸烟(OR=2.02)、经常见到校内有人吸烟相对于没见过校内有人吸烟(OR=2.07)的初中生尝试吸烟的可能性更高;女同学相对于男同学(OR=0.20)、区级学校相对于省市级学校(OR=0.67)、有教师在校禁烟规定相对于无老师在校禁烟规定(OR=0.74)的初中生尝试吸烟的可能性更低。结论影响初中生尝试吸烟的因素来自各方面,学校控烟工作应注重方法而非强制规定。 相似文献
3.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2015,(5)
目的探讨闸北区初中生尝试吸烟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开展学生烟草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概率比例规模(PPS)抽样的方法,抽取6所初级中学的36个班共1,245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在单因素分析结果的基础上,应用Logistic多因素分析初中生尝试吸烟行为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青少年尝试吸烟率为4.9%,其中男性占5.6%,女性4.2%。单因素分析表明:年级(年龄)、吸烟对人的形象、未来将会使用烟草态度、社交场合中对吸烟态度、朋友和学校建筑内外老师吸烟、烟草零售点有烟草广告、拥有印有烟草产品的物品、电视节目中看到烟草品牌及互联网中看到烟草广告与青少年尝试吸烟行为相关(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表明:朋友吸烟、吸烟对人的形象、拥有印有烟草产品物品以及电视节目中看到烟草品牌4个因素是青少年尝试吸烟发生的主要影响因素(P0.05)。结论青少年尝试吸烟行为不容乐观,制定积极有效的综合防护策略和干预措施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4.
5.
探索基于性别的青少年尝试吸烟行为影响因素,为制定针对此人群的控烟干预措施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4 665名初中生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内容包括一般人口学特征,吸烟相关知识和态度、行为情况,被动吸烟和健康教育等.采用含潜变量的多群组路径分析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男生和女生的吸烟尝试率分别为18.5%和7.1%.“同伴吸烟”和“吸烟有害信念”分别是男生和女生尝试吸烟行为的最大影响因素,标准化总效应值分别为0.26和-0.24.“学校控烟教育”对女生的尝试吸烟行为产生消极效应(标准化总效应值为-0.01),而对男生不产生效应;“学校教职工吸烟”对男生“吸烟有益信念”的影响大于女生,标准化直接效应值分别为0.17和0.09.结论 学校开展的控烟干预需将性别因素考虑其中,制定出综合性和针对性的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6.
四川省部份城乡初中生吸烟状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四川省初中生吸烟的现状。方法:取整群抽样法选择城市及农村中学各2所,采用无记名自填式问卷调查。结果:初中生吸烟率9.09%,其中城市学生为8.32%,农村学生为10.80%,两者间差异有显著性(P<0.025),农村学生吸烟率高于城市学生。在吸烟原因、吸烟地点、吸烟同伴、烟草来源等方面城乡学生的情况基水一致。结论:四川省初中生吸烟现象在全国属较高水平,有关部门应针对具体情况及时地开展有效的控烟活动。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山东省青岛市初中生尝试吸烟状况及影响因素,为制定青少年控烟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于2014年9-11月,抽取青岛市44所初中6 155名初中生为调查对象,采用全球青少年烟草流行核心问卷调查青少年烟草使用和戒烟情况、二手烟暴露情况、获得卷烟的途径、烟草使用认知等。对数据加权后,采用SPSS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青岛市初中生尝试吸烟率为7.3%,男生尝试吸烟率为11.0%,高于女生的3.5%;初三学生尝试吸烟率为10.3%,高于初二学生的6.7%,初二学生高于初一学生的3.7%;城市学生尝试吸烟率为8.4%,高于农村学生的6.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尝试吸烟的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级、性别、城乡等个体因素,家庭环境因素,社会环境因素以及吸烟认同度均对初中生尝试吸烟率有显著影响(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初二、初三、男生、父母中有人吸烟、朋友中有人吸烟、看到教师吸烟、接触过烟草产品广告和营销的初中生尝试吸烟的危险度高。结论 青岛市初中生尝试吸烟率受个人、家庭、学校、社会环境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8.
9.
了解甘肃省初中学生吸烟现状及相关影响因素,为青少年控烟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从甘肃省8个县区抽取3 500名在校初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获得完整有效资料3 324份.结果 初中生现在吸烟率为7.7%,尝试吸烟率为22.2%,男生尝试吸烟率(37.2%)高于女生(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44.673,P<0.01).尝试吸烟的学生报告通常在学校、家庭和朋友家吸烟的比例分别为17.0%,10.7%和6.7%.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男生、年级较高、朋友吸烟、认为吸烟使人更有吸引力、在室内公共场所暴露二手烟、过去30 d看到过烟草广告的初中学生尝试吸烟的风险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OR值分别为5.595,0.770,5.473,1.761,1.943,1.262,P值均<0.05).结论 甘肃省初中学生吸烟状况较严重,尝试吸烟的影响因素较为广泛.需要社会、学校和家庭共同干预,减少初中学生的吸烟行为. 相似文献
10.
青岛市初中生吸烟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青岛市初中生的吸烟行为及其相关因素,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抽样法选取初中生897名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初中男生尝试吸烟率高于女生,差异有显著性。男女生吸烟行为与多种因素有关。男生中,学习成绩、每周可以自由支配的零用钱、对吸烟行为的认识、拒绝别人递的烟是否礼貌、给来自己家的客人递烟是否是一种礼节、是否应该严格执行青岛市公共场所禁烟的规定、是否喜欢与吸烟的人呆在一起、在100名与自己年龄相仿的人每月至少吸烟1次的人数、好友中有多少人至少每月吸1次烟等是尝试吸烟行为的影响因素;女生中,家里吸烟的准则、拒绝别人递的烟是否礼貌、在100名与自己年龄相仿的人每月至少吸烟1次的人数、好友中有多少人至少每月吸1次烟等是尝试吸烟行为的危险因素。结论干预初中生吸烟行为应从家庭、学校、社会等全方位人手进行综合干预。 相似文献
11.
世界卫生组织报道,烟草使用每年导致全球近600万人死亡并造成数千亿元的经济损失[1]。长期吸烟者中约1/2死于心脏病、慢性肺病及癌症等[2]。近年来国内外对发展中国家吸烟人数逐年增多已有大量报道,并且吸烟者年龄逐年下降,尤其是中小学生吸烟人数成为新增吸烟人数的重要组, 相似文献
12.
《河南预防医学杂志》2015,(6)
目的了解郸城县青少年吸烟行为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有效地控烟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取分层整群抽样法,应用中国青少年健康相关行为调查组编制的《中国青少年健康相关行为调查问卷(初中)》,对郸城县6所初中18个班1 250名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尝试过吸烟(包括只吸一口)的学生占24.1%,其中男生为36.2%,女生为10.3%;农村为33.2%,县直为2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第一次吸烟时年龄小于13岁的学生占17.5%;吸烟的学生中29.2%的香烟来自于商店或者烟摊,68.0%的学生能从商店或烟摊买到香烟;在过去7天里,45.6%学生在同一房间或同一交通工具里属二手烟暴露,其中男生为26.1%,女生为19.5%;农村学生为52.5%,县直学生4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郸城县青少年尝试吸烟现象比较普遍,使用烟草情况依然严峻,商店向未成年人售烟普遍存在,学生二手烟暴露严重。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大连市青少年学生吸烟行为流行状况及影响因素,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大连市城乡4 084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青少年学生的现在吸烟率为2.25%,其中男生为3.51%,女生为0.87%;小学高年级(四至六年级)学生为0.46%,初中生为0.56%,高中生为1.42%,职高学生为9.00%,大学生为12.30%。首次尝试吸烟年龄未满9岁的占15.93%,未满11岁的占29.67%,未满13岁的占46.15%。10~22岁青少年学生被动吸烟率为38.27%。尝试吸烟率,农村初中(χ2=6.071,P=0.014)、城区高中(χ2=12.667,P<0.001)、农村高中(χ2=4.815,P=0.028)、职业高中(χ2=13.286,P<0.001)、大学(χ2=16.420,P<0.001)都有性别差异,男生高于女生;农村初中男生高于城区初中(χ2=7.007,P=0.008)。有不... 相似文献
14.
北京市初中生吸烟相关行为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北京市初中生的吸烟情况,为开展学校控烟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随机选取北京市25所中学的2328名初中生,使用"全球学校学生健康调查(GSHS)"项目问卷进行调查。结果尝试吸烟率、过去30d烟草使用率、过去7d周围人吸烟率男生高于女生,并随着年级升高逐渐升高。随年级升高,父母或监护人吸烟的比例升高。教师传授吸烟有害知识比例高于传授如何拒绝吸烟的比例。尝试吸烟组过去7d里身边有人吸烟、父母或监护人中有人吸烟等问题的比例高于尝试吸烟组,但与同学相处愉快、父母或监护人常检查作业、教师教过如何应对压力的比例较低。结论青少年预防与控制吸烟应以低年级、男生为重点,加强相关技能培训,加大学校、家庭和社会环境控烟力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十堰市城区不同类型学校中学生吸烟状况以及对吸烟危害的认知现状,探讨吸烟行为的影响因素,为控烟及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取分层随机抽样法,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十堰城区14所中学共1 632名学生进行吸烟状况调查。结果 调查对象的尝试吸烟率为30.13%,男生45.24%,女生14.03%;初中生的吸烟严重程度和高中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开始吸烟的主要原因为好奇、环境影响;中学生对吸烟危害性的认识充分;大多数吸烟学生认为能够戒烟。结论 十堰市城区中学生吸烟现象普遍,周围人群的吸烟行为对中学生产生吸烟行为影响较大,应采取早期干预、开展健康教育等综合性措施,使中学生自觉抵御烟草,降低吸烟率。 相似文献
16.
了解青岛市初中生被动吸烟现状及对二手烟危害的认知情况,为制定特定领域控烟政策、加大特殊人群的控烟工作力度提供有效参考和科学依据.方法 通过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于2014年9-11月,抽取青岛市44所初中6 155名学生为调查对象,采用全球青少年烟草流行核心问卷调查青岛市初中生被动吸烟情况和二手烟危害认知等.结果 青岛市初中生被动吸烟率为54.8%,城市(60.4%)高于农村(49.9%).过去7d内,各类场合被动吸烟率从低到高分别为公共交通工具(11.7%)、家(29.6%)、室内公共场所(36.1%)、室外公共场所(40.5%).在过去30 d内,32.1%的初中生看到有人在学校吸烟,其中6.0%的初中生反映几乎每天看到教师在学校吸烟.81.1%的学生认为被动吸烟对身体健康有危害,分别有60.6%和62.0%的学生支持在室内公共场所和室外公共场所禁烟.结论 青岛市初中生被动吸烟状况亟待改善,学生对被动吸烟的危害认知有待提高.应积极采取措施减少烟草使用,降低二手烟暴露水平,努力创建无烟环境. 相似文献
17.
18.
19.
目的了解丽水市中学生吸烟行为和尝试吸烟的相关影响因素,为开展学校控烟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以全球学校学生健康调查(GSHS)问卷为基础设计调查问卷,按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336名学生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丽水市中学生吸烟率为6.83%,尝试吸烟率为10.56%。通过吸第一支烟而逐渐成为吸烟者占尝试吸烟人数的64.71%。好奇,想试试占尝试吸烟动机的50.00%;教师、朋友等吸烟行为是尝试吸烟相关影响因素。结论中学生吸烟率较低,但尝试吸烟率较高,需引起关注。 相似文献
20.
了解聋哑初中生自伤情况及影响因素,为聋哑学生自伤行为进行干预和矫治提供依据.方法 在全国部分地区抽取7所聋哑学校211名学生进行自伤行为问卷调查.结果 聋哑中学生最近1 a内自伤行为报告率为83.4%.各年级聋哑学生自伤行为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P>0.05).不同性别聋哑生在故意拽头发、故意抓伤自己自伤行为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11.55,6.40,P值均<0.05).农村聋哑生故意打自己、咬自己、故意割伤自已发生率均高于城市聋生(x2值分别为11.82,10.04,8.33,P值均<0.05).结论 自伤行为在聋初中生群体中普遍存在,且发生率较高.应该有目的地进行干预,避免发生自伤行为.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