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心肌梗塞后左室重构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描述了心肌梗塞后左室重构的病理过程、从细胞分子水平探讨了其发生机制,并对左室重构的防治作了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2.
心肌梗塞后左心室重构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本文对心肌梗塞后左心室重构的表现,相关因素,临床意义,机制和对策作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3.
心肌梗塞后心室重构的细胞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大鼠心肌梗塞模型,通过观察急性期(梗塞后2天)和慢性期(梗塞后一月)小面积及大面积梗塞的心脏血液动力学参数和心室形态学指标包括左室腔横径、室壁增厚等,对急性心肌梗塞后心室重构的细胞基础作了阐明。  相似文献   

4.
心肌梗塞后左室重构是目前临床研究的重要课题,而再灌注是心肌梗塞的重要治疗措施之一,本文就再灌注在限制左室重构中的作用及研究近况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晚期再灌注对心肌梗塞后左室重构及预后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晚期再灌注对心肌梗塞后左室重构及预后的影响广州医学院第二附院心内科马礼坤综述同济医科大学附属同济医院心内科余枢审校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均表明心肌再灌注的效果具有时间依从性。心肌梗塞(MI)早期(<6小时)梗塞相关的冠脉再通,恢复有效的前向血流,可挽救濒...  相似文献   

6.
急性心肌梗塞后左室重构:危害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急性心肌梗塞(AMI)以后,大多数病人左室梗塞区域和非梗塞区域的心肌结构和形态会发生一系列变化,称为左室的重构(ventricular remodeling)。近年来,左室的重构问题已越来越受到重视。不少心血管病学家观察到,左室重构不仅使心肌梗塞(MI)病人左室功能严重减退,并发症出现率明显增加,而且病人的死亡率也明显增加。因此,限制或减少AMI后的左室重构已成为当前心血管领域中最重要研究内容之一。本文综述AMI后左室重构的机理及其危害和目前所采取的对策。 1急性心肌梗塞后左室重构的发生机理 1.1梗塞区的膨胀:梗塞区的膨胀是AMI后左室重构的第一个原因。在心肌坏死后的  相似文献   

7.
8.
应用二维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对68例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的左室重构(LVR)变化进行了观察。结果显示,心肌梗塞后LVR早期(3~6周)左室舒张末内径(LVDd)、左室舒张末容积(EDV)、左室收缩末容积(ESV)、左室收缩期最大室壁应力(Edb)、左室收缩末期室壁应力(Esb)、平均室壁应力(meanb)、二尖瓣舒张晚期血流速度峰值(PVA)、左房张力(LAT)、左房射血力(LAF)及峰值充盈速度(PFR)显著增大(P<0.01-0.001),射血分数(EF)、心输出量(CO)、左室收缩期圆周指数(LVSCI)、平均周边纤维缩短速率(MVCF)、二尖瓣舒张早期血流速度峰值(PVE)及PVA/PVE显著降低(P<0.01-0.001)。LVR晚期(6-12个月),EDV、ESV增加,EF、CO及LVSCI降低(P<0.001);与LVR早期比较,PVE、PVA及LAF无显著性差异(P>0.05)。提示AMI后LVR的主要病因是梗塞区膨展、左室扩张、容量负荷及室壁应力增加,从而导致心肌梗塞并发症;ESV、EDV及EF可作为了解远期AMI患者预后的最佳指标。  相似文献   

9.
本文论述了急性心肌损伤后心室的重建过程,影响心室重建的因素以及药物治疗和其效果。  相似文献   

10.
急性心肌梗死早期左室重构与发病时间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张水旺  李丽  郭文玲 《中华内科杂志》1999,(2):107-109,I003
目的 采用心肌静息门控单光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摄影术(GSPECT)研究了急性心肌梗列死(AMI)早期左室的重构特点。方法 AMI患者37例,根据发病时间分作四个亚组,第一亚组(16例),第二亚组(7例),第三亚组(11例)和第四亚组(3例),患者发病时间分别为≤3小时,〉3小时 ̄≤6小时,〉6小时 ̄≤12小时和〉12小时。患者入院后即注射显影剂^99m锝甲氧基异丁基异腈,2小时后采用双探头GSPEC  相似文献   

11.
急性心肌梗塞后左室重构的超声心动图分析黄织春1付巴彦2(1内蒙古医学院附属一院心内科呼和浩特0100502内蒙古巴盟乌拉特中旗医院内科)关键词心肌梗塞左室重构超声心动描记术急性心肌梗塞后常可导致左室梗塞区和非梗塞区的结构和形态变化,称为左室重构。左室...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曲美他嗪对老年心肌梗塞后左室功能不全患者室壁运动积分指数(VMI)、左室射血分数 (LVEF)和血流动力学参数的影响。方法:选择心肌梗塞后左室功能不全患者(LVEF 为32±8%)30例,分为2组, 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口服曲美他嗪60 mg/d,分3次服用,对照组仅使用常规治疗,两组均治疗6个月。治疗前、后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及血流动力学参数测定。结果:曲美他嗪治疗后 VMI 显著下降(下降22.61%),LVEF 显著升高(升高18.98%),心脏指数(CI)显著升高(升高13.29%);对照组分别下降8.21%,4.94%,升高2.70% (P 均<0.01)。心率×收缩压乘积、周围血管阻力两组均无明显差异(P 均>0.05)。结论:曲美他嗪可改善老年心肌梗塞后左室功能不全患者的 VMI 和 LVEF。  相似文献   

13.
心肌梗塞后左室重构对心功能的影响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28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应用门电路心血池显像(SPECT)测定左室功能,结果显示急性心肌梗塞后心脏扩大者左室的收缩及舒张功能比心脏无扩大者明显下降,演变为陈旧性心肌梗塞后,部分患者心脏缩小.心功能改善,预后良好;部分患者心脏进一步扩大,甚至形成室壁瘤,心功能进一步下降,临床上出现充血性心力衰竭.且心功能与左室大小成反比,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14.
急性心肌梗塞后左室舒张功能影响因素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探讨急性心肌梗塞(AMI)左室舒张功能的变化及影响因素,我们用脉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测量了72例AMI患者的左室舒张功能,并用多元逐步回归对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72例病人中E/A<1者41例,占56.9%。AMI后左室舒张功能除受年龄影响外,梗塞面积的大小直接影响左室舒张功能,但与梗塞部位无关,梗塞前心绞痛可减轻梗塞后左室舒张功能的损害,是通过减小梗塞面积而实现的。溶栓治疗可以改善心肌梗塞后的左室舒张功能。  相似文献   

15.
急性心肌梗死后左室重构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认为应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能影响急性心肌梗死后的左室重构,如:在其演进期应用,可抑制循环和局部组织的血管紧张素Ⅱ的形成,使血管扩张,减轻左同荷,减少心肌需氧量,从而限制梗塞范围,减轻左室重构,在再灌注前应用,有利于清除氧自由基,而减轻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16.
血管转素转换酶抑制剂与左室重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7.
18.
急性心肌梗死后左室重构相关因素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相似文献   

19.
心肌梗死后左室重构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左室重构是急性心肌梗死后心脏对心肌损害所引起的代偿性动态反应的必须过程。由于左这到重构引起左心室扩大而导致的心力衰竭是心肌梗死远期心性死亡的重要因素,所以近年来左室重构的研究已成为心血管领域中极受关注的研究课题。本文简述了心肌梗死后左室重构发生的机理、有关因素、治疗和目前的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20.
急性心肌梗死后左室重构的临床危险因素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左室重构的临床危险因素进行评估。方法将进入本观察的51例患者,按溶栓治疗后有无Q波形成,分为Q波组和非Q波组,全部患者入住CCU,并在入院即刻,入院后8、16、24、48、72h分别进行血清心肌酶学检查。对其中34例患者在心梗后1周、6周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并测定左室质量指数。结果Q波组血清CPK峰值(1347.58±220.33)IU,左室质量指数分别为234.82±92.36(1周),271.52±93.12(6周)均明显高于非Q波组,随访半年表明新近出现心衰明显高于非Q波组。结论溶栓后的有Q波出现,血清CPK峰值高于500IU,左室质量指数>220g/m3,是急性心肌梗死后左室重构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