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即在外周静脉置入的中心导管,将导管的尖端置于右心房的正上方。PICC因其创伤小、并发症少、安全性高且静脉穿刺成功率高等优点广泛应用于临床。近年来,隧道式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隧道式PICC)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隧道式PICC是一种通过建立皮下隧道,使导管出口位置远离穿刺位置的置管方法,本文将对隧道式PICC的穿刺静脉、导管出口位置、并发症及置管效果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外周静脉植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术是指通过外周静脉,将导管插入到锁骨下静脉,或者上腔静脉的置管方法,也称之为外周中心静脉置管术[1].由于高龄患者往往患有多种慢性病,住院时间长,疾病反复发作,PICC以其穿刺成功率高,患者痛苦少,操作简单、安全,不需要局部麻醉及缝线等优点为其提供了一条无痛性的输液管道,有效保护了血管.但也出现一些并发症,据国外文献报道置管后堵管发生率10%以上,做好护理尤其重要.本科室自2012年4月-2013年5月共有35例高龄患者使用PICC导管进行输液,有11例出现导管不同程度堵塞.本文对这些高龄患者PICC置管的护理及术后出现导管堵塞的处理对策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ICC)是经外周静脉(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头静脉)穿刺插管并使其尖端位于上腔静脉内的深静脉导管植入技术,且PICC是护士操作,具有安全、可靠、留置时间长、并发症少等优点,更重要的是可以减轻肿瘤化疗反复使用钢针浅静脉穿刺给患者造成的痛苦。与此同时也给带管出院患者和家属及医护人员带来了新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经外周静脉穿刺植入中心静脉置管(PICC),由于成功率高、节省时间和人力、不需局部麻醉和缝针、不限制患者臂部活动、患者痛苦时间短等优点[1],临床应用日趋广泛。但是在静脉置管操作及护理不当时,容易引起感染、出现送管困难、导管异位、导丝拔除困难,心律失常等异常情况。我科2003~2006年共行PICC置管77例,在临床应用中,我们对置管过程中异常情况的原因及处理措施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正>自我管理指的是在卫生保健专业人员的协助下,个人承担一些预防性或治疗性的卫生保健活动,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术(PICC)自我管理能力是指PICC置管患者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下,通过日常生活中对导管的防护、带管运动的管理、日常导管的观察、导管异常情况应对、导管维护信息获取、维护依从性管理、使患者树立PICC导管管理的信心,  相似文献   

6.
PICC置管在临床中的应用与护理措施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朱艳艳 《现代医药卫生》2006,22(14):2208-2209
外周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的穿刺点在外周静脉(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头静脉)。PICC导管可降低颈部和胸部插管的严重并发症,减少频繁静脉穿刺的痛苦和不适,避免药物引起的外周静脉炎及组织外渗性损伤。PICC导管因一次性置管成功率高、节省时间和人力,并发症少、操作简单安全。不需要局麻、不需要缝针、不限制病人臂部活动,病人痛苦时间短,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PICC一次置管最长可以保留近2年时间。  相似文献   

7.
目的 通过分析患者从外周静脉植入PICC导管存在的不安全隐患,探索护理方法及对策.方法 总结63例PICC置管患者的置管情况,分析其中的安全隐患.结果 严格遵守操作规程,认真做好PICC的护理,提高安全意识,避免不安全隐患,减少并发症,延长PICC导管的使用寿命.结论 经外周静脉置管,对于需要反复多次进行静脉穿刺的肿瘤患者、危重患者抢救及静脉营养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经外周静脉置入的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相对于其他部位的中心静脉导管,操作安全,并发症少,留置时间长,尤其是肿瘤患者、危重症患者、长期静脉治疗患者需输注高刺激性、高渗性药物,应用PICC导管优势更明显,近几年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因PICC导管留置时间  相似文献   

9.
《中国执业药师》2009,(4):15-16
经外周插管的中心静脉导管(英文名称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简称PICC),主要由外周静脉导管、穿刺针和导引套管组成,临床主要用于支持性静脉输液治疗及血液取样。目前,PICC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但PICC在临床应用中也存在一定的风险。  相似文献   

10.
李建平  徐桂芝  武晓红  韩彦霞 《河北医药》2011,33(19):3014-3015
肿瘤患儿应用经外周置人中心静脉导管(PICC),不仅减少重复静脉穿刺的痛苦,更重要的是避免化疗药物对外周静脉的损伤和局部组织的刺激,从而保护外周静脉,减少局部不良反应,保证化疗全过程的顺利进行。由于肿瘤患儿年龄小、活泼好动、保护意识差等特点容易发生PICC导管末端断裂,影响导管正常使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外周静脉植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成功率及其并发症形成的原因。方法 151例PICC患者,均行超声引导下经上肢浅静脉(贵要静脉)植入静脉导管,且拔管前超声常规检查置管静脉。结果 (1)151例患者贵要静脉内径2mm的148例,其中,141例贵要静脉主干明显且经腋静脉、锁骨下静脉至上腔静脉,一次性成功植入静脉导管132例(132/148,占89.19%),9例(9/148,占6.08%)因操作原因失败,另7例(7/148,占4.73%)贵要静脉主干不明显未能植入上腔静脉而入皮下浅静脉;其余3例患者贵要静脉内径1.8mm,均未能成功植入静脉导管。(2)132例成功PICC患者,临床静脉给药治疗结束,拔管前超声检查15例(15/132,占11.36%)静脉导管周和(或)静脉壁形成血栓,回顾发现该类患者静脉导管沿导丝植入前均用碘伏擦拭消毒。结论贵要静脉内径、走形及正确的操作是PICC成功的因素,碘伏消毒静脉导管可导致静脉血栓形成,超声引导对PICC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李金粉 《北方药学》2011,8(12):96-96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是由外周静脉插管,顶端位于上腔静脉或锁骨下静脉的置管术。具有操作简单、留置时间长、并发症少等优点而被广泛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发生异常情况的原因及处理措施。方法对62例行PICC患者的相关资料进行调查统计。结果 62例行PICC的患者中发生送管困难4例,导管异位7例;置管期间发生静脉炎4例,堵管3例。结论应用PICC存在风险和并发症,应严格遵循操作程序,正确评估患者,并做好患者置管期间的宣教及加强护士专科知识的培训。  相似文献   

14.
PICC是经外周静脉插入的中心静脉导管,是静脉输液的安全可靠通道[1]。与传统的中心静脉置管相比,PICC操作简单、安全、穿刺成功率高、并发症少,为抗生素、肿瘤化疗、完全胃肠外营养  相似文献   

15.
马健 《中国医药指南》2012,(34):651-653
目的保护白血病患者的外周静脉,防止化疗药物导致的血管损害,减少渗漏性损害和静脉炎的发生。方法首选患者贵要静脉,次选肘正中静脉或头静脉插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并于植入后X线确认管端位置正确——上下腔静脉中下三分之一处。结果本组白血病静脉化疗患者89例,3例并发静脉炎,未出现大出血、管塞、气胸、导管脱出或移位、深静脉血栓等现象。置管成功率为96.63%。结论 PICC置管是一种安全、并发症少、留置间长、创伤小、感染概率小的静脉通道,应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6.
郭玲 《青岛医药卫生》2021,53(4):310-311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是指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的中心静脉导管,PICC 经上肢的贵要静脉、头静脉、肘正中静脉穿刺置管,导管的末端位于上腔静脉下 1/3 处或上腔静脉和右心房交界处的中心静脉导管[1].PICC具有减少频繁静脉穿刺...  相似文献   

17.
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与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彦华 《中国医药》2008,3(12):811-811
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是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头端送达上腔静脉接近心房人口处的导管。我们于2007年1月至2007年10月对780例肿瘤患者使用PICC,取得满意的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专业护士对患者和家属的健康教育以及地、市以下医院外科护士的外周中心静脉导管的维护培训,规范妇科肿瘤患者携带外周中心静脉导管出院的维护操作规程。方法PICC专业护士做好患者及家属的健康教育,同时举办省级PICC导管维护继续教育学习班。结果有效地降低了外周中心静脉导管并发症的发生率,延长了PICC导管的留置时间,使PICC技术在我科得到了较快的推广。结论通过专业护士对患者和家属的健康教育以及举办省YLPICC导管维护继续教育学习班,提高了妇科肿瘤患者携带外周中心静脉导管出院的维护水平,降低了外周中心静脉导管并发症的发生率,保证了PICC导管的留置时间,从而达到妇科肿瘤患者的治疗目的。  相似文献   

19.
PICC的临床应用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技术,是指经外周静脉(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头静脉)穿刺插管,使导管尖端定位于上腔静脉的方法[1]。PICC于20世纪90年代开始应用于临床,具有操作简单、穿刺成功率高、带管时间长(7 d至1年)、并发症少等优点,它为患者提供了一条无痛性的、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不同静脉置管方法在颅脑损伤危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96例置管患者随机分为外周静脉穿刺导人中心静脉置管(PICC)组48例和锁骨下静脉组48例,分别观察两种方法置管的1次置管成功率、并发症及置管时间的长短。结果PICC组一次置管成功率为100%,而锁骨下静脉置管组的一次置管成功率为67.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ICC组导管留置时间长于锁骨下静脉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锁骨下静脉组发生导管相关性感染、邻近动脉损伤、导管脱落的例数较多,而PICC组发生静脉炎的例数则高于锁骨下静脉置管组。结论PICC导管的穿刺简便易行,并发症少,可长期留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