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目的 探讨气管切开术中应用倒“U”形气管粘膜软骨瓣替代传统手术方法的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总结分析1999年以来,在气管切开术中采用倒“U”形气管黏膜软骨瓣98例,并与同期传统手术方式气管切开患者90例进行比较。结果 1例脱管及喉气管狭窄发生.仅5例颈部皮下气肿.经过适当处理自行消失。而传统手术方式盲目性大,并发症多。结论 与传统手术方式相比倒“U”形气管黏膜软骨瓣制作简单,效果确切。能有效地预防喉气管狭窄等严重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气管切开的有效方法,评估并规避术中风险,最大限度减少并发症。方法分析380例患者行气管切开术的情况,按切开气管前壁的方法,分气管纵向直切口57例;椭圆形切口21例;倒U形舌瓣切口302例。结果椭圆形切口21例,未出现任何并发症;倒U形舌瓣切口302例,1例气胸进行了抢救,余均未出现任何并发症;纵向直切口57例,1例成人和3例小儿进行了抢救,3例脱管,3例套管气囊漏气,2例套管断裂。结论①倒U形舌瓣切口切开气管前壁的方法在置入气管套管方面较直切口及椭圆形切口更容易,并发症显著减少,可作为常规术式,用于临床推广。②儿童患者为防气管狭窄不宜行气管软骨造口,可采用气管纵向直切口,由麻醉师先行气管插管再行气管切开,直视下逐步回撤插管,置入套管准确无误、固定牢靠后再予拔除,则可明显缩短手术时间并有效规避术中风险。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气管切开的术式,以减少术后并发症。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自1990年9月以来,在气管切开术中采用倒U形气管粘膜软骨瓣及在全喉切除术中用U形气管粘膜软骨瓣的经验。结果:在应用此法112例中,无严重并发症发生,尤其未发生喉气管狭窄。在全喉切除术中应用U形气管粘膜软骨瓣的14例,术后人武部拔除气管导管,无须终生带管。结论:倒U形及U形气管粘膜软骨瓣制作简单,能有效地预防喉气管狭窄等严重并发症,值  相似文献   

4.
《延边医学院学报》2019,(4):290-291
[背景]观察倒"U"形气管黏膜软骨瓣技术在气管切开术中的应用效果.[病例报告]选择自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间行倒"U"形气管黏膜软骨瓣气管切开术的127例患者,观察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127例患者均未发生喉气管狭窄、皮下气肿、大出血及呼吸骤停等严重并发症.[讨论]应用倒"U"形气管黏膜软骨瓣技术行气管切开术有利于手术的顺利完成,便于术后换管,且可减轻患者痛苦,减少气管狭窄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改良气管切开术在临床头颈部烧伤患者急救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有头面颈部中度以上面积烧伤并吸入性损伤患者行改良气管切开术(长切口、倒"U"形瓣、切口凡士林纱条填塞)临床资料。结果 23例患者术中顺利导入气管导管,术后早期出血及皮下气肿各1例,经处理后治愈;未见大出血及胸膜损伤等术中并发症,无迟发性出血、气管狭窄、术后脱管、拔管困难等术后并发症。结论改良气管切开术在头颈部烧伤并吸入性损伤患者急救中便于插管及术后更换套管,可减少术中术后出血风险,值得在烧伤患者急救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气管切开术(tracheotomy)是耳鼻咽喉科临床抢救措施之一,及时、合理和安全的实施气管切开术可以保障气道通畅,便于进行呼吸管理。1970年,Dukes首次报道气管切开术中应用倒“U”形气管黏膜软骨瓣代替传统直切口,但因每个术者的观念和偏好不同,目前各种气管切开术式并存[1]。回顾我院自2006-02~2007-02气管切开术的病例,其中经倒“U”形瓣气管造口的68例,效果良好,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68例病人中,男42例,女26例,年龄21~75岁,平均年龄48岁。急性喉炎、会厌炎4例,颅脑外伤、脑血管意外46例,格林巴利2例,有机磷中毒、CO中毒2例,咽喉部肿瘤12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1例,肺移植术后1例,其中23例气管切开术前已预先经口气管插管,1例环甲膜切开后改行气管切开术。1.2手术方法病人平卧位,肩下垫枕,摆正头位。颈前消毒铺巾,常规局麻下行颈前正中竖切口或横位上弧形切口,切开皮肤及皮下组织,沿颈前正中白线逐层钝性分离至气管前筋膜,必要时处理甲状腺峡部,使充分暴露颈部2~4环气管,确认无误后,于2~3环间前壁以尖刀做一倒“U”形切口,钩镊或组织钳提起黏膜软骨瓣后,吸除气管...  相似文献   

7.
气管切开术是切开颈段气管前壁 ,建立一暂时或永久性新呼吸通道的手术。术中气管切口惯用纵形切口 ,在气管切口扩张器引导下插入气管套管。这种方法在临床应用中多有不便。而行气管造口术的圆形切口 ,拔管后又存在周围肉芽组织长入气管内导致气管狭窄的可能。 1990年至今 ,我们对气管切开患者采用“∩”型切口未出现严重并发症。报告如下。1 1 临床资料 共行气管切开 2 1例 ,男性 18例 ,女性 4例 ,年龄 2 5~ 6 3岁间 ,其中脑外伤 2例 ,脑血管疾病 4例 ,余为颈部手术前的预防性手术。术后 2例出现轻度皮下气肿 ,余无并发症出现。1 2 手术…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经皮扩张性气管切开术行气管切开及气道套管插入的方法与效果。方法:在内科ICU病房内,采用一步性扩张气管切开术,对35例患者进行气管切开,同时采用纤维支气管镜对其中l0例患者进行气道内检查。结果:按照操作规程,均完成了气管切开及气管套管的插入,平均操作时间为5.4min.所有患者在带管过程中及拔管后,未发现有气道狭窄的发生,无瘘管或瘘道形成,且创口愈合良好。结论:经皮扩张性气管切开术操作简便易行,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气管切开术的临床经验,熟练掌握手术技巧,减少手术并发症,提高危重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143例气管切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直接气管切开89例,术中发生窒息2例,呼吸心跳骤停5例,术后出血6例,颈部皮下气肿3例;气管插管后气管切开54例,无术中窒息、呼吸心跳骤停、术后出血、皮下气肿等并发症发生。所有患者术后随访0.5~1年,术后气管套管脱出2例,122例均成功拔管,21例因原发病未治愈或加重致全身器官衰竭或放弃治疗而死亡,均与气管切开无关。结论:气管切开术是抢救严重呼吸困难及管理昏迷患者呼吸道的一种好方法,必须熟练掌握技术操作。必要时气管插管后再行气管切开。  相似文献   

10.
倒"U"型气管黏膜软骨瓣在气管切开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气管切开术是耳鼻咽喉一头颈外科常见手术。传统的手术方法为垂直切开第2~5气管环中2个气管环[1]。在实际应用中,尤其是在要求插入带气囊的气管插管或套管时,常感切口较小,插入困难,并常发生气管环断端刺破气囊等情况。1970年D ukes首先报道在气管切开术中应用倒“U”型气管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经皮旋转扩张气管套管导入术与传统气管切开术在重型颅脑创伤患者救治中的应用。【方法】对武警医学院附属医院脑系科中心NICU内60例重型颅脑创伤患者分别行经皮旋转扩张气管套管导入术及传统气管切开术,2组各30例。观察2组患者气管切开操作时间,切口大小、术中出血情况、疤痕大小、气胸及皮下气肿发生率及伤口感染等手术并发症情况。【结果】与传统气管切开相比,经皮旋转扩张气管套管导入术操作时间明显缩短,手术并发症明显减少。【结论】经皮旋转扩张气管套管导入术是一种快速、安全、简易的气管切开技术。  相似文献   

12.
正气管切开手术是耳鼻喉科的常见手术,主要用于抢救急性喉梗阻的病人。近年来随医学发展,需要行气管切开手术的患者明显增多。气管切开手术时选择哪一种气管切口,对能否顺利置入气管套管、保持气道通畅,以及对术后预后中减少气管狭窄发生因素的影响尤为关键[1-2]。本院于2007-2012年开展169例气管切开手术,其中84例采用倒"U"形气管切口,顺利置入气管套管,手术结果满意,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84例患者中,男性55例,女性29例,年龄18~86岁,平均年龄49.2岁。其中重型颅脑外伤41例,脑出血、脑梗塞21例,呼吸衰竭17例,术前准备预防  相似文献   

13.
1病例简介 例1,女,10岁,17kg。因反复咳嗽5天,呼吸急促1h入院,诊断为“急性喉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立即在全麻下行“气管切开术”,置入金属气管切开套管。气管切开术后,经抗炎、雾化吸入、吸氧等治疗,患儿呼吸急促明显改善,但堵管后仍有呼吸不畅、轻微气促,外科医生考虑患儿可能有先天性喉气管狭窄,于入院后第8天拟行支气管镜检术。入手术室后,监测生命体征在正常范围。全麻诱导以力月西2mg、氯胺酮30mg静脉注射,术中麻醉维持以氯胺酮10mg分次静脉注射,异丙酚1mg/min,持续静脉泵入,保留自主呼吸。术者退出气管切开套管,从气管切开口插入支气管镜,探查发现患者喉部狭窄水肿,气管起始处狭窄。其间两次SpO2进行性下降,最低降至75%,  相似文献   

14.
于卫华 《中国现代医生》2009,47(30):138-139
目的观察气管切开术中应用舌形气管黏膜软骨瓣加缝线牵引的疗效。方法对164例气管切开病人,采用舌形切口切开气管前壁,在舌形瓣中上处加缝线牵引。结果164例气管切开术插管均一次成功,换管方便,脱管急救及时。随访无气管狭窄。结论气管切开术中应用舌形气管黏膜软骨瓣加缝线牵引具有损伤轻、操作简单、插管直观的优点,在换管及脱管急救中有独特的优势。  相似文献   

15.
气管切开术并发症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董金叶  刘文霞 《医学争鸣》2008,29(2):174-174
1临床资料气管切开术患者312(男207,女105)例,年龄5~76(平均43.6)岁.其中严重的颅脑外伤、高血压脑出血、脑血栓等脑部疾患198例,喉癌57例,喉梗阻Ⅲ。紧急气管切开术22例,慢性阻塞性肺病21例,颈部外伤8例,大面积烧伤5例,气管异物1例.患者仰卧,麻醉成功后,于甲状软骨角至胸骨上切迹连线的中点沿皮纹横行切开皮肤和皮下组织,分离颈前筋膜及肌层,牵开甲状腺峡部,暴露气管软骨环,于2—3气管软骨环间用尖刀横行切开气管前壁,分别向两侧后下方延长,形成倒“U”型瓣,轻提并翻起软骨瓣,吸除气管内分泌物,插入气管套管.彻底止血,缝合切口.气管套管留置时间7d~3mo,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气管切开术出现并发症的原因及预防对策。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3年6月226例在我院行气管切开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发生并发症的情况。结果:226例患者出现气管切开并发症10例(4.42%,10/226),其中伤口出血2例、皮下气肿2例、纵隔气肿及气胸各1例、脱管2例、套管堵塞1例、肺部感染1例。结论:气管切开术可产生各种并发症,故应早期诊断其病变的性质、程度以及有效治疗情况,在施行气管切开术时均应做好各种不同段并发症的预防,出现异常情况能给予及时处理,以避免并发症发生或降低危险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脑出血患者气管切开术后应用可抽液式气囊套管结合改良式护理的研究。方法于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80例脑出血气管切开患者按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实验组40例。对照组采用普通金属气管套管(内套管可取出),按气管切开术后常规护理。实验组采用一次性可抽液式气囊套管,结合改良式气切术后护理。对两组并发症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发生气管切口出血2例,切口感染2,误吸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2.5%;对照组发生切口出血3例,切口感染3例,气道误吸7例,并发症发生率为3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出血气管切开患者采用可抽液式气囊套管,给予改良式气管切开术后护理,可明显减少患者气道误吸等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形黏膜软骨瓣在气管切开术中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廖首本 《右江医学》2007,35(5):577-578
气管切开术是抢救危重患者常用的外科手术,目前,气管切开术的适应证已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其适用范围已大为扩展.但气管切开术也带来很多并发症,如皮下气肿、纵隔气肿、拔管困难,尤其是脱管等致命并发症的发生,自2002年~2006年我们采用∩形气管黏膜软骨瓣行气管切开术102例,在术中插管、术后换管及脱管急救中效果满意,并发症少,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介绍弧形切开气管插管术与常规气管切开术术后并发症的临床分析。方法:将63例需做气管切开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行常规气管切开术。观察组在行气管造瘘口时弧形切开气管。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9%(1/35)对照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7.9%(5/28)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弧性气管切开术手术操作安全。术后并发症少,创伤小,并可避免严重并发症发生,可替代常规外科气管切开术。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食管癌术后气管切开引起严重并发症处理的选择。方法:对我院自1992年9月至2002年12月间食管癌术后行气管切开术病人50例气管切开时机和严重并发症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发生并发症11例,其中肺部感染9例,气管出血2例,其中拔管困难4例,死亡(包括自动出院)5例。结论:食管癌术后行气管切开要慎重,选择适当时机,以免引起严重并发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