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随着百白破(DPT)三联制剂免疫覆盖率的逐年提高,我国的白喉发病得到了有效控制,发病率和死亡率显著下降。年发病率由20世纪50~60年代的(10~20)/10万,降至70年代的3/10万,自80年代降至1/10万以下[1],近几年保持在001/10万很低的水平。我区已连续20多年无白喉病例。为巩固计划免疫工作成果,考核计划免疫工作质量和效果,掌握人群免疫水平,2002年我区开展了白喉免疫水平的监测工作。现将监测结果报告如下:1 材料和方法11 材 料锡克氏试验毒素系卫生部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生产,由省疾控中心统一供应,批号为0103011,失效期为2003年3月。12 …  相似文献   

2.
六十年代初,白喉是我区儿童常见的急性传染病。近年来,由于积极开展预防工作,发病率已显著下降。现将我区1958—1983年26年来白喉的流行病学资料分析如下。一、历年发病率:根据26年的疫情资料。我区历年白喉发病率以1965、1966两年为最高,其发病率分别为12.9/10万、5.71/10万(见表1)。自各县市逐步开展了以百  相似文献   

3.
<正> 白喉是我市主要传染病之一。多年来由于坚持使用百白破三联和白破二联制剂进行广泛地预防接种。白喉发病率自1972年起已下降至5/10万~0.38/10万的低水平散发状态。1986年首次出现无病例报告。为了了解我市易感人群对白喉的免疫状况,配合计划免疫,做好该病的监测工作,我们于84、85、86年分别抽查1岁~7岁儿童90名,110名,100名做锡克氏试验,其阳性率分别是32.2%,  相似文献   

4.
流行性乙型脑炎(下简称乙脑)是危害儿童身体健康较严重的一种传染病。自1974年推行乙脑疫苗免疫以来,发病率持续控制在较低水平,流行特征也发生了变化。现将1964~1989年本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分析报告如下。一、调查结果1.免疫前后流行特征:疫苗免疫前的1964~1973年的10年中,全县乙脑发病2739例,死亡432例,年发病率波动在90.3~408.2/10万之间,平均年发病率为215.72/10万。年死亡率波动在11.8~79.3/10万之间,平均年死亡率为34.42/10万(表1),流行强度大,  相似文献   

5.
建国40多年来,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武汉地区卫生防病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急性传染病的发病率由解放前的2000/10万下降到1989年的672.5/10万,1989年提前实现了以区县为单位计划免疫接种率达85%的目标,使相应的传染病基本得到了控制。近三年来,白喉、脊髓灰质炎发病率控制在0.1/10万以下,麻疹、百日咳发病率控制在10/10万以下,达到了国家规定的控制标准。疟疾由七十年代初每年发病七万余人于下降到1989年仅发病200余人。年发病率1/万以下。1986年全市消灭了丝虫病;同年我市城乡开展了“全方位灭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平湖市2010-2020年水痘疫情流行特征和疫苗使用效果,为现阶段水痘疫情防控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收集2010-2020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报告的所有平湖市水痘病例资料。分析出生队列水痘发病率、疫苗接种率及两者相关性,通过儿童免疫史分析接种2剂组和1剂组、1剂组和未接种组病例发病时间差异以及病例发病前有无免疫史情况的差异。结果 平湖市2010-2020年水痘平均报告发病率为44.22/10万,1剂次免疫策略时期水痘发病率高于2剂次免疫策略时期,城区病例构成比高于乡镇。每年4-5月份、11月至次年1月发病的两个高峰;10~14岁发病率最高,为258.48/10万。2009-2019年出生队列第1剂、第2剂水痘疫苗平均接种率分别为82.22%、72.97%,两者与水痘发病率均呈负相关(r=-0.89、-0.81,均P <0.05)。2000年1月之后出生儿童突破病例比例为15.60%,接种1剂组的发病时间迟于未接种组,接种2剂组的发病时间早于接种1剂组。1~14岁儿童水痘病例发病前1剂水痘疫苗免疫史与无免疫史、2剂水痘疫苗免疫史与1剂水痘疫苗免疫史...  相似文献   

7.
高坪区1954-1999年实施计划免疫前后麻疹疫情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对高坪区 195 4 - 1999年实施计划免疫前后麻疹疫情进行了分析 ,结果表明 ,无麻疹疫苗接种阶段 (195 4 - 196 5年 )平均发病率为 5 77.19/l0万 :麻疹疫苗不规则接种阶段 (196 6 - 1983年 )年平均发病率为 10 4 .38/ 10万 ;实施计划免疫接种阶段(1984 - 1999年 )年平均发病率为 14 .0 8/ 10万。实践证明 ,按照计划免疫程序的要求实施麻疹疫苗的接种是控制和消灭麻疹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8.
为进一步探索我县麻疹流行趋势和控制或消除麻疹的策略 ,现将我县 1989~ 1998年麻疹发病流行特征报告如下。1 资料来源疫情资料来自本县 1989~ 1998年法定传染病年报、月报 ;人口资料由县统计局提供。2 结果分析2 .1 流行特征  1989~ 1998年全县共报告麻疹 783例 ,死亡 3例 ,年平均发病率为 41.10 /10万 ,死亡率为 0 .2 5 /10万 ,发病率最高为 1989年达 14 4 .0 0 /10万 ,1990年后发病率持续下降 ,但疫情仍不稳定 ,间隔 1~ 2年仍有局部暴发或流行 ,见表 1。表 1 那坡县 1989~ 1998年麻疹发病与死亡情况年份发病数发病率 ( /10万 )…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韶关市白喉流行趋势,评估流行病学及免疫学效果,制定针对性措施防止白喉疫情的反复。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从流行病学、血清学等角度分析白喉流行病学及免疫学效果。结果随着疫苗接种率的提高,人群免疫水平达到并维持较高水平,白喉发病率自1959年的48.13/10万降至1989年的0.07/10万,1991年报告最后1例白喉病例,死亡率由6.19/10万降至1987年的0.02/10万,并经17年的流行病学、免疫学监测及法定传染病漏报调查证实,该市连续17年无白喉病例报告,成本效益比为1:12.53。结论韶关市在疫苗高接种率的干预下,实现了消除白喉的目标,社会及经济效益显著。但仍需继续做好免疫接种及监测工作,加强成人发病研究,严防白喉重新流行。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推广和应用在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高发区实施以疫苗接种为主的新防控对策成果,为指导我区HFRS的防控,制定预防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呼伦贝尔市已完成HFRS疫苗突击接种的四个旗,分别对每年新进入高危年龄的人群(发病率100/10万的乡镇,10岁人群;发病率高于50/10万低于100/10万的乡镇16岁人群)和(发病率高于10/10万低于50/10万的乡镇,20~59岁男性人群),实施杭州天元公司出品的双价HFRS疫苗接种,免疫接种率在80%以上。结果通过3年(2005~2007年)项目实施,重点地区HFRS发病率和死亡率分较接种前下降40.41%和76.47%。结论在HFRS高发地区实施大人群突击性免疫接种后,每年只免疫新进入高危年龄段的人群,可以巩固突击免疫的成果,使发病持续下降。  相似文献   

11.
1967年以来,我省白喉年发病率一直控制在0—0.22/10万之间,但1985年因局部地区暴发流行,使发病率上升到0.32/10万。为进一步采取控制措施,我们随机抽取西宁市6—15岁学令儿童988名,进行白喉HA抗体测定,从一个断面了解人群易感程度。  相似文献   

12.
白喉是由白喉杆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严重危害少年儿童的身体健康及生命。现将白喉流行特征简要分析如下。1 资料来源辽宁省 1 95 0~ 2 0 0 0年疫情资料、省统计局人口资料等。2 结 果2 .1流行强度 我省白喉疫情 5 0年~ 6 0年代初的发病率处于较高水平 ,年均发病率达 9.5 2 / 1 0万 ,死亡率 0 .72 / 1 0万 ,病死率 6 .83% ,白喉发病占传染病发病顺序第七位。发病率、死亡率一般维持在 1 .0 1~ 5 1 .35 / 1 0万、0 .1 1~ 2 .96 / 1 0万 ,病死率在 5 .2 5 %~ 1 5 .71 %波动。 1 95 3、1 96 1年有两次发病高峰 ,持续 2~ 3年 ,…  相似文献   

13.
按全市统一安排,我区从1969年开始,每年对易感儿开展麻疹疫苗预防接种,麻疹发病率显著下降。开展接种以前,流行年年发病率为1448~2124/10万,非流行年为600~900/10万。开展接种以后,改变了隔年发病上升的规律,年发病率显著降低,一般在100~300/lO万,个别年份超过400/10万,少数年份低至50/10万以下。但14年来,虽然预防接种工作逐年改善,而麻疹发病率始终未能稳定下降至最低水平,而且1979年及1982年发病显著增多(402/10万,233/10万)。为了解我区麻疹发病不能控制至最低水平的原因,摸索现阶段麻疹的发病因素,我们于1983年6~8月,对本区1982年部份麻疹病例进行了调查。  相似文献   

14.
广泛开展日喉类毒素预防接种,可以控制白喉的发生和流行。然而在预防接种工作抓的不扎实地区,由于人群免疫水平下降,可发生白喉流行。本文就固原地区1963~1980年的18年间白喉流行情况报告于下:流行病学特点一、历年来发病:1963~1980年间,除1968年及1979年未发生病例外,以1965年发病率最高,达18.67/0万;其次是1966年(8,55/10万),见表1。  相似文献   

15.
自开展麻疹疫苗免疫接种工作以来 ,特别是实施计划免疫后 ,该县麻疹发病率逐年下降 ,1987年降至最低水平(0 .33/ 10万 )。 1990年发生麻疹流行 ,发病率 189.2 1/ 10万 ,死亡率 0 .32 / 10万。主要是基础免疫工作薄弱 ,小年龄组儿童抗体水平低。为总结麻疹防治工作经验 ,加速控制麻疹规划实施 ,对该县 1987~ 1997年麻疹发病情况及人群免疫水平进行分析 ,为我市消除麻疹提供切实可行的免疫策略。1 资料与方法1.1 资料来源  1987~ 1997年麻疹发病疫情报告资料 ;1990年麻疹流行有关调查数据 ;1989、1990年人群免疫水平监测资料 ;1994、1997…  相似文献   

16.
<正> 张如凯郑严怀(怀远县卫生防疫站)1982年以来我县脊髓灰质炎(简称脊灰)发病呈明显下降趋势,但1989~1991年发生57例,平均发病率为1.83/10万;病例以散发病为主,全县14个区疫情波及12个区,但亦有相对集中的;全年均有病例发生,8~9月占42.1%、1~3月占24.6%;患者最大年龄3岁、最小3个月,一岁组病例占52.6%。在流行因素调查中发现有45.6%未服苗、进行一程接种占31.6%、二程接种占8.8%、完成三程接种的仅有12.3%、有一例接种史不详。由此可见,计划免疫落实不利是造成脊灰流行的根本原因,其次疫情报告不及时,在24小时内进行报告的仅有2例,最长  相似文献   

17.
解放以来由于白喉予防接种的实施和逐渐普遍,白喉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也显著降低,呼和浩特市的本病发病为数亦少,1966年以前仅有24例报告、发病率在0.19-1.08/10万之间,以后至今未见报告,为查清当地人群中对本病的免疫状态,分别于1959年和1981年对市区部分人群应用锡克氏试验方法进行了调查,调查对象为0-9岁的儿童,第一次受试234人,阳性率为85.9%,第二次受试189人,阳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近年来鲤城区麻疹流行特征和流行因素,为制定和调整消除麻疹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4~2010年鲤城区麻疹疫情监测资料进行流行病学描述和分析。结果:2004~2010年网络直报系统共报告确诊麻疹病例数116例,年均发病率为6.55/10万,其中2009~2010年确诊麻疹病例数2例,发病率较前5年比较急剧下降,从2007年的最高发病率18.44/10万,降至2009~2010年的0.39/10万;发病呈现2个高峰,第一个高峰在3~8月份,第二个高峰在12月份,病例主要集中在外来人口聚集的江南街道和浮桥街道,在0~1岁组和20~30岁组发病比例有明显上升趋势。免疫规划监测系统共报告确诊病例数123例,其中流动占52.03%,无免疫史或不详占91.87%,流动人口病例的免疫率明显低于本地人口。结论:麻疹监测系统较网络直报系统敏感,影响我区麻疹发生和流行的因素是易感者的积累、流动人口的聚集、常规免疫和入托入学查验证后的补种工作不够落实,经过2008年的查漏补种和2009~2010年两轮的强化,麻疹疫情迅速得到遏制,继续加强流动人口管理,开展有针对性的预防接种,消除免疫空白点,提高人群麻疹免疫水平,是实现2012年麻疹发病率控制在1/100万以下目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完全免疫(fully jmmunization)是指进行过全程基础免疫或在此基础上按期进行过加强注射而尚处于有效期内而言。这是人群对白喉免疫程度极重要指标,也是预防以至消灭白喉流行的关键性问题之一。据氏报告,苏联列宁格勒市对1-12岁儿童完全免疫率达95-97%,使1959年白喉发病率降为0.7/10万(比1952年下降127倍)。这说明了,广泛进行完全免疫已达到大大降低白喉发病率,是完全可能的。至于免疫对白喉带菌的影响,过去认为,应用类毒素进行白喉免疫,是抗毒素性,而不是抗菌性的,因此,只能起中和外毒素的作用,而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了解吉林省2005-2014年流行性腮腺炎(流腮)的流行病学特征,为进一步防控流腮炎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对2005-2014年吉林省疾病监测系统报告的流腮病例进行描述分析.结果 2005-2014年吉林省共报告流腮病例49 185例,无死亡病例,年均报告发病率为17.92/10万.2008年发病率最高为26.58/10万,其次为2012年,为25.37/10万,2014年发病率最低13.08/10万.有明显的季节性,为双峰分布,4-7月和11月至翌年1月为高峰期.9个市、州均有病例报告,病例数最多是长春市(13 534例,27.53%),发病率最高为四平市(25.26/10万);延边州2013-2014年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发病率分别为30.24/10万、40.46/10万.0~14岁儿童占78%,发病以学龄儿童为主,9岁发病率最高,为195.99/10万,其次为6岁(159.07/10万)和7岁(150.52/10万);0~14岁人群平均发病率为99.14/10万,≥15岁人群发病率为2.04/10万.男女性别比为1.66:1,0~14岁人群为2.49:1,≥15岁人群为1:1.34.男性发病率(22.08/10万)高于女性(13.74/10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0~14岁人群中男性发病率(119.35/10万)是女性(66.52/10万)1.79的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15岁人群发病率女性(7.34/10万)高于男性(5.51/10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针对重点人群和流行季节,加强疫情监测;借鉴国内外经验,建议流腮疫苗的接种程序由1剂次增至2剂次,在学龄前完成第2剂次,以降低15岁以下人群流腮的高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