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儿童结直肠息肉是临床中无痛性便血、腹痛和肛门肿物突出最主要的就诊原因。根据临床表现和组织学结构上的差异分类,早期诊治不影响生长发育及营养吸收。发现息肉应行内镜下息肉切除,若幼年性息肉合并腺瘤或为腺瘤性息肉,需定期行结肠镜复查。目前内镜下高频电凝电切术联合金属钛夹是治疗儿童结直肠息肉的主要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2.
结直肠息肉是儿童消化道常见疾病之一,内镜检查及内镜下息肉切除是目前主要诊断及治疗方式。针对息肉分类选择适宜的切除方式对减少术后并发症至关重要。该文主要围绕儿童结直肠息肉内镜下切除方法的选择原则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3.
儿童结直肠息肉的治疗主要包括内镜微创治疗和外科手术治疗。内镜微创治疗是目前首选的治疗方式。诊疗全流程的有效护理配合可明显提高内镜下结直肠息肉切除的治疗效果,并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该文就儿童结直肠息肉内镜微创治疗的术前、术中及术后护理随访等内容展开综述。  相似文献   

4.
小儿结、直肠广基息肉的内镜下套扎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小儿结、直肠带蒂息肉可采用内镜下高频电凝切除方法进行治疗 ,但对于广基息肉 ,高频电凝切除受到限制。我们从 1998年 4月开始采用内镜结扎方法治疗结、直肠无蒂息肉 ,现报告如下。对象与方法一、临床资料  1998年 4月~ 2 0 0 2年 4月本院经结肠镜检查的患儿中 ,发现结、直肠无蒂或亚蒂息肉 43例 ,男 3 2例 ,女 11例 ,年龄 4~ 12岁。主要表现为大便带血。直肠息肉 3 5例 ( 47枚 ) ,乙状结肠息肉 5例 ( 5枚 ) ,降结肠息肉 3例( 3枚 ) ,息肉直径 0 .7~ 2 .0cm。所有息肉在治疗前均取活检送病理排除恶性病变。二、治疗器械 能安装多连…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儿童结肠息肉的内镜、病理特点及内镜治疗进行探讨总结。方法收集2002年11月至2009年9月肠镜检出并肠镜下切除的儿童结肠息肉121例临床资料,患儿采用Olympus PCF240I电子肠镜行全结肠检查,Olympus UES-30高频电凝电切摘除结肠息肉治疗。结果121例结肠息肉患儿皆因便血就诊,部分伴有黏液便,病程1周~8年。其中单发息肉94例(77.7%),2枚息肉6例(5.0%),多发性息肉21例(17.3%)。其中结肠息肉病5例,息肉直径0.3~4cm,形态山田Ⅰ型~Ⅳ型,病理为幼年性息肉、炎性息肉、息肉样形成和管状腺瘤。121例以山田Ⅳ型、幼年性息肉为主,其中结肠息肉中幼年性息肉共107例(占88.4%)。5例结肠息肉病中发现1例息肉恶变。115例在全身麻醉下行内镜高频电凝、电切治疗,无1例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结肠息肉是儿童较常见的疾病之一。儿童中若出现便血、贫血或直肠息肉脱垂、肠套叠等表现时,应及时进行全结肠镜检查。发现息肉应行内镜下息肉切除。若幼年性息肉合并腺瘤或为腺瘤性息肉,需定期结肠镜复查,或有便血应随时复查。结肠息肉病者在内镜下切除有困难时,建议行外科手术切除。  相似文献   

6.
小儿肠息肉内镜治疗:附584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进一步探讨内镜下利用高频电流治疗小儿肠息肉的体会,作者对584例结肠处肉患儿应用纤维结肠镜行高频电凝电切灼除息肉患儿并对其中4例小肠息肉者,采用经肠切口插入纤维结肠镜的方法配合外科治疗小肠息肉,全组共电凝切切结肠息肉738枚,小肠息肉43枚本组幼掉性息肉占88.8%。全部病例严重并发症。作者体会肠下高频电灼除术儿童结,直肠从有效而安全的方法;剖胜利术经肠切口插入纤维结肠镜可一次清除小肠全部息肉  相似文献   

7.
结直肠息肉是儿童常见病,是儿童无痛性便血的常见病因。随着儿童结肠镜检查技术的推广,越来越多的结直肠息肉患儿得到了诊断和治疗。结直肠息肉多在幼儿期、学龄前期出现症状,通过结肠镜检查,能够确认息肉的部位、大小、数量,能够进行病理检查确定其性质。儿童结直肠息肉有炎性息肉、错构瘤性息肉、腺瘤性息肉等多种类型。儿科医生需要提高认识,对有症状或有相关家族史的患儿积极进行结肠镜检查。  相似文献   

8.
目的 总结金属止血夹用于儿童粗蒂息肉切除的经验并对其应用技术、疗效及安全性进行探讨。方法  2 0 0 1年 10月~ 2 0 0 2年 12月 ,利用富士 2 0 0型电子结肠镜、富士XQ2 0 0圈套器以及止血夹推送装置 (HX 5QR 1)和金属钛止血夹 (MD 85 0 ) ,对 5例直径 >1 0cm粗蒂息肉 ,采用止血夹钳夹结扎加电凝切除法 ,即利用止血夹钳夹息肉近基部蒂柄 ,完全阻断息肉血流 ,再行圈套电凝电切。本组 5例术前进行肠道准备 ,手术在静脉麻醉下进行 ,术后收集组织进行病理检查。结果 共切除息肉 6枚。其中横结肠息肉 2枚 ,降结肠息肉 4枚 ;幼年性息肉 3枚 ,腺瘤性息肉 3枚。所有息肉均完整切除 ,无出血及穿孔并发症 ;术后患儿症状消退。结论 金属止血夹能有效防止粗蒂息肉切除中的出血和穿孔并发症。内镜下金属止血夹加电凝切除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儿童胃肠粗蒂息肉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儿童肠息肉继发肠套叠的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分析27例肠息肉继发肠套叠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27例患儿中,男17例、女10例,中位年龄5岁(11个月~16岁),中位病程3 d(4 h~13年),中位住院时长9 d(5~14 d).主要表现为阵发性腹痛,其次为恶心、呕吐.27例患儿均给予空气灌肠整复,1...  相似文献   

10.
儿童食管狭窄主要是良性狭窄。明确狭窄部位病因、病变性质及病变部位的形态结构,制定适宜的内镜下治疗策略是保证成功治疗的关键。食管狭窄内镜治疗包括内镜下球囊扩张术、内镜下放射状切开术、药物注射、内镜下支架置入术、磁性压榨吻合等方法。所有这些方法各有其优缺点。良性狭窄的治疗需要重复多次,存在一定风险。应根据病变特点综合运用各种治疗方法从而达到最佳治疗效果。因此,术前做好食管狭窄评估,选择适宜的治疗方式,对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降低成本,保证患儿基本营养供给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杨洪彬  方莹 《临床儿科杂志》2023,(11):808-810+845
Peutz-Jeghers综合征(Peutz-Jeghers syndrome,PJS)在儿童时期的危害主要是息肉相关并发症,消化道反复生长的、多发的、巨大息肉引起肠套叠或肠梗阻,往往需要多次外科开腹手术治疗。随着儿童消化内镜技术的发展,预防性切除胃肠道息肉,极大地降低了PJS患者在儿童时期的开腹率。文章对儿童PJS患者内镜术前诊断、检查时机、术前评估、治疗原则、治疗技巧及术后管理等进行概述,以期为儿童PJS内镜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积极开展遗传性代谢疾病诊断与治疗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奏炯 《中华儿科杂志》2001,39(9):513-514
随着疾病谱的变化 ,既往较少见的遗传性疾病在儿科临床实践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近年来生物化学和分子遗传学的迅猛发展 ,使既往许多不被认识的遗传性代谢疾病得以诊断或治疗。据统计 ,权威的《孟德尔人类遗传学》1965年初版时仅收录10 0 0多个病种 ,到 1998年底达 10 0 0 0种 ,截至 2 0 0 1年 6月已达 12 65 4种 (常染色体遗传病 1184 1种、X连锁遗传病 717种、Y连锁遗传病 37种、线粒体遗传病 5 9种 )。其中已获得明确基因定位的就达90 0 0多种 (OMIMStatisticsforJune 3,2 0 0 1.http :/ /www .ncbi .…  相似文献   

13.
儿童颅内囊性病变的神经内镜手术治疗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儿童颅内囊性病变的神经内镜微侵袭手术治疗。方法 对6例小儿颅内囊性病变采用神经内镜手术,其中颅咽管并积水行囊壁大部切除 内镜下分流术,蛛网膜囊肿行囊壁部分切除 脑池交通术各2例,血管网织细胞瘤切除,畸胎瘤并积水行肿瘤部分切除 分流术各1例。结果 6倒均痊愈出院。MRI复查囊腔消失,并脑积水缓解。结论 神经内镜治疗小儿颅内囊性病变创伤小,手术简单,安全。  相似文献   

14.
遗传性血小板减少症(hereditary thrombocytopenia,HT)是一类由于遗传基因变异导致的血小板减少的出血性疾病。HT可以表现为单纯血小板减少或合并综合征,临床表现复杂,多于儿童期起病。HT的临床特点是血小板功能障碍、病程不稳定以及具有其他疾病易感性。由于致病基因的不同,HT的治疗方式和预后均不同。对于HT患儿的临床管理中出血的评估很重要,此外血小板输注、血小板生成素受体激动剂、造血干细胞移植、基因治疗也为HT治疗打开新思路。该综述总结了HT的研究进展,旨在帮助临床医生全面识别HT,采取积极有效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儿童肠息肉的临床特征及继发肠套叠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2669例肠息肉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继发肠套叠,分为肠套叠组(n=346)和非肠套叠组(n=2323)。比较分析两组患儿的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儿童肠息肉继发肠套叠的危险因素。结果62.42%肠息肉患儿为学龄前儿童,男女比例2.08∶1,92.66%以便血起病,94.34%为左半结肠及直肠息肉。继发肠套叠346例,发生率为12.96%(346/2669)。息肉越大、多发息肉(≥2个)、分叶形息肉是继发肠套叠的危险因素(分别OR=1.644、6.034、93.801,P<0.001)。结论儿童肠息肉好发于学龄前,男性多见,多数以便血起病,好发部位为左半结肠及直肠;息肉越大、多发息肉、息肉形态为分叶形,继发肠套叠的风险越高,需尽早内镜干预,以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儿童黑斑息肉综合征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近10年来收治的9例黑斑息肉综合征患儿的诊断及治疗经过。结果9例均有皮肤、黏膜色素沉着,其中6例反复出现腹痛,8例有消化道出血,5例有不同程度肠梗阻。5例有胃内息肉,5例有小肠息肉,8例有结肠息肉,均为典型的错构瘤样息肉。经单纯内镜治疗4例,手术治疗5例,手术切除受累肠段同时加内镜摘除散在息肉1例。1例患儿母亲患有胃息肉,其余均无家族史。获随访3例,1例胃内残留息肉,2例未见异常。结论儿童期黑斑息肉综合征诊断较为容易,胃及结肠息肉多行内镜下切除术;小肠息肉因易发生出血、肠梗阻,而内镜治疗易致肠穿孔及出血,宜手术治疗,切除息肉密集肠管,对散在息肉术中宜配合内镜逐个摘除,或切开肠壁摘除。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单气囊小肠镜(SBE)对儿童黑斑息肉综合征(PJS)患者小肠息肉治疗和随访的应用价值。方法 2009年5月至2012年11月湖南省儿童医院收治应用SBE对临床证实或怀疑为PJS的7例患者进行检查和治疗,主要观察指标包括SBE检查治疗完成情况、小肠息肉切除成功率和切除数量、操作时间和并发症等。结果共对7例患者进行了18次检查(男4例,女3例,年龄范围4.4~14岁,经口检查9次,肛门9次),平均检查时间120 min(95~180 min),6例患儿有小肠多发息肉,在小肠镜下行了散发息肉的切除,共切除小肠散发息肉16颗。本组SBE镜下治疗小肠息肉的病例无肠穿孔、肠梗阻、大出血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SBE为儿童PJS患者提供了一种新的监控和治疗小肠息肉的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经口内镜下低温等离子封闭内瘘口治疗儿童梨状窝瘘的手术方法及预后。方法:收集2018年1月至2020年4月河南省儿童医院收治的31例先天性梨状窝瘘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7例,女14例,年龄范围为21 d至9岁,中位年龄为3岁2个月。31例患儿均为左侧发病,16例患儿有脓肿切开引流史。术前CT检查显示脓肿内有...  相似文献   

19.
结直肠幼年性息肉是儿童最常见的肠息肉类型,以间歇性无痛性便血为主要临床表现,诊断首选结肠镜检查,一旦发现立即切除.目前该病变的病因及发病机制仍不清楚,一般认为该病变为良性错构瘤,组织学上以黏膜固有层间质的增生、炎性细胞浸润及腺体的囊性扩张为特点.该文对儿童结直肠幼年性息肉的临床表现、组织学特点、生物学特性、诊疗方法、病因及分子机制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Peutz-Jeghers综合征(PJS)患儿的临床特点及内镜下切除患儿PJS巨大息肉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19年1月至2022年8月于儿童消化科住院治疗的11例PJS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患儿首次入院平均年龄为(8.7±3.0)岁,所有患儿均有口唇、指、趾端黑斑(100%)。双气囊小肠镜(DBE)检查16次,2例患儿完成全消化道检查,发现>3 cm息肉共18枚,小肠12枚(66.7%)、胃1枚、结肠5枚,分别于胃镜、DBE、结肠镜下切除。经口小肠镜患儿术后均有咽痛(100%),腹胀2例次,呕吐1例次,迟发性出血1例次,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 DBE可有效清除消化道息肉,对儿童PJS的治疗具有一定安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