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探讨两种方法治疗Rockwood Ⅲ型及以上肩锁关节脱位的疗效及术后康复训练依从性对疗效的影响。方法将60例Rockwood Ⅲ型及以上肩锁关节脱位患者按手术方式分为:锁骨钩钢板组(30例)和Endobutton组(30例),采用肩关节Constant评分评估功能恢复情况,对术后康复训练依从性对疗效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5~24个月。两组患者术后Constant功能评分均优于术前(P0.05),Endobutton组术后6个月的Constant功能评分优于锁骨钩钢板组(P0.05),但术后15个月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15个月康复训练依从组和部分依从组Constant功能评分均优于不依从组(P0.05)。结论 Endobutton技术重建喙锁韧带治疗Rockwood Ⅲ型及以上肩锁关节脱位更利于患者早期功能恢复,肩锁关节脱位术后的康复训练及患者的依从性对肩关节的功能恢复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微创双切口双Endobutton钢板解剖重建喙锁韧带治疗老年肩锁关节完全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9-12—2016-12采用微创双切口双Endobutton钢板解剖重建喙锁韧带治疗21例老年RockwoodⅢ、Ⅴ型肩锁关节脱位。结果 21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50(12~79)个月。术后所有患者肩关节上举及负重运动时无明显疼痛,其中19例肩关节外展活动度良好,可上举过头顶且与健侧无明显差异。末次随访时UCLA评分平均26.4(17~30)分,疼痛VAS评分平均1.6(0~4)分,肩关节功能Constant评分平均92.5(64~100)分;术后1年按Karlsson标准评定疗效:优18例,良3例。结论采用微创双切口双Endobutton钢板解剖重建喙锁韧带治疗老年RockwoodⅢ、Ⅴ型肩锁关节脱位可取得良好的疗效,手术操作简单、软组织损伤小、术后患者康复时间明显缩短,无需二次手术取出内固定。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双Endobutton钢板技术与锁骨钩钢板内固定治疗RockwoodⅢ~Ⅴ型肩锁关节脱位的中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9-06—2014-05分别采用双Endobutton钢板与锁骨钩钢板内固定治疗的40例RockwoodⅢ~Ⅴ型肩锁关节脱位。比较2组术后3个月、1年的患肩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Constant肩关节功能评分。结果 40例术后均随访满1年。Endobutton钢板组手术时间长于锁骨钩钢板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Endobutton钢板组的Constant评分及VAS评分均优于锁骨钩钢板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2组术后1年Constant评分及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1年Constant评分及VAS评分均优于术后3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Endobutton钢板组1例出现复位丢失,1例出现肩部疼痛;锁骨钩钢板组未出现复位丢失,但5例肩部疼痛。结论双Endobutton钢板内固定治疗RockwoodⅢ~Ⅴ型肩锁关节脱位的中期效果与锁骨钩钢板内固定并无明显差异,但Endobutton钢板内固定对肩关节功能影响小、术后肩痛发生率低、内固定不必取出。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解剖重建喙锁韧带治疗Rockwood Ⅲ及以上肩锁关节脱位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22例肩锁关节脱位患者,其中男15例、女7例,新鲜脱位16例,陈旧性脱位6例,Rockwood Ⅲ型7例、Ⅳ型1例、V型14例。手术方式选择为双束Endobutton解剖重建技术。分别于术后3、6和12个月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及Constant肩关节功能评分,摄双侧肩关节正位X线片,测量患侧及健侧喙锁间距。 结果此研究平均随访时间为(17.7±4.0)个月。疼痛视觉模拟评分从术前的平均5.0分下降到术后12个月的0.2分,Constant肩关节功能评分从术前的平均44.3分提高到术后12个月的93.7分。患侧喙锁间距从术前的平均21.0 mm下降到术后12个月的8.5 mm。所有病例随访过程中均无肩锁关节再脱位、锁骨喙突骨折等严重并发症发生。 结论双束Endobutton解剖重建喙锁韧带是安全可靠的新术式,其应用于Rockwood Ⅲ-V型新鲜或者陈旧性肩锁关节脱位的手术治疗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双Endobutton钢板微创内固定治疗RockwoodⅢ~Ⅴ型肩锁关节脱位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3-02—2015-04采用双Endobutton钢板微创内固定治疗的22例RockwoodⅢ~Ⅴ型肩锁关节脱位。结果 22例均获得随访6~18个月,平均12个月。患者肩关节活动恢复正常,均未出现内固定松动、再次脱位等。术前肩关节功能Constant-Murley评分(59.09±4.25)分,术后3个月(93.41±1.50)分,术后6个月(94.90±1.34)分;术后3个月Constant-Murley评分较术前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术后6个月Constant-Murley评分与术后3个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72)。末次随访时疗效采用肩关节功能Constant-Murley评分标准评定:优20例,良2例。结论双Endobutton钢板微创内固定治疗RockwoodⅢ~Ⅴ型肩锁关节脱位充分发挥了微创技术的优势,由于创伤小、固定可靠、功能恢复理想、术后无需二次手术取出内固定等优点使患者容易接受。  相似文献   

6.
沙卫平  严飞  陈国兆 《骨科》2017,8(4):268-272
目的 探讨Triple-Endobutton钢板在治疗RockwoodⅢ型及以上肩锁关节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治疗的RockwoodⅢ型及以上肩锁关节脱位病人50例,根据病人收治入院时间先后分为: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采用钩钢板治疗的25例RockwoodⅢ型及以上肩锁关节脱位病人,纳入钩钢板组;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予Triple-Endobutton钢板手术治疗的25例RockwoodⅢ型及以上肩锁关节脱位病人,纳入Endobutton组.比较两组病人术后3、6、9个月的患侧肩膀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并采用Constant-Murley评分评定肩关节功能.结果 病人全部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9~12个月,平均为10个月.术后3个月Endobutton组的VAS评分及肩关节Constant-Murley评分明显优于钩钢板组(均P<0.05);术后6、9个月Endobutton组的VAS评分优于钩钢板组(P=0.005,P=0.009),而Constant-Murley评分与钩钢板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P=0.061).结论 Tri-ple-Endobutton钢板重建喙锁韧带治疗肩锁关节脱位,能有效降低术后肩部疼痛,对肩关节功能影响小,有利于肩关节功能的早期恢复,临床治疗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Triple-Endobutton钢板在治疗RockwoodⅢ度以上肩锁关节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自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采用钩钢板治疗RockwoodⅢ度以上肩锁关节脱位患者25例,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Triple-Endobutton钢板手术治疗RockwoodⅢ度以上肩锁关节脱位25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6个月的患侧肩膀视觉模拟评分(VAS),并采用Constant-Murley评分进行肩关节功能评定。结果:所有患者获得随访,时间6-12个月,平均9个月。术后3月Endobutton组的VAS评分及肩关节Constant-Murley评分明显优于钩钢板组(P<0.05);术后6月Endobutton组的VAS评分优于钩钢板组(P<0.05),而Constant-Murley评分与钩钢板组无明显统计学差异。结论:Triple-Endobutton钢板重建喙锁韧带治疗肩锁关节脱位能有效降低术后肩部疼痛,对肩关节功能影响小,有利于肩关节功能的早期恢复,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锁骨远端钩钢板与双Endobutton内固定治疗RockwoodⅢ~Ⅴ型肩锁关节脱位的疗效。方法对126例RockwoodⅢ~Ⅴ型肩锁关节脱位患者分别使用锁骨远端钩钢板(钩钢板组,66例)或双Endobutton技术(双Endobutton组,60例)进行内固定治疗。结果 126例均获得随访,时间12~18个月。钩钢板组l例浅表组织感染,双Endobutton组2例内固定物移位。术后12个月时,患肩肩锁关节间隙宽度、肩峰上缘-锁骨远端垂直距离、疼痛VAS评分、肩关节功能Constant评分以及术后并发症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钩钢板组32例出现肩锁关节退变表现,双Endobutton组15例出现肩锁关节间隙增宽,两组影像学变化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锁骨远端钩钢板与双Endobutton内固定治疗RockwoodⅢ~Ⅴ型肩锁关节脱位各有优势,疗效无明显差异;治疗可根据患者病情、医疗条件、术者对不同手术方法的熟练程度等选择合适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三Endobutton钢板解剖重建喙锁韧带治疗肩锁关节脱位的初步临床疗效。方法对25例肩锁关节脱位患者应用三Endobutton钢板解剖重建喙锁韧带治疗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结果 25例均获随访,时间14~29个月。X线检查证实肩锁关节脱位均完全复位。肩关节外展活动范围术前为40°~80°,术后为140°~150°。肩关节功能按Constant标准,评分术前为(66.5±3.2)分,术后3个月为(90.5±2.3)分,术后6个月为(93.5±3.1)分。结论三Endobutton钢板解剖重建喙锁韧带治疗肩锁关节脱位固定确实,不损伤关节面,术后患者可以早期功能锻炼,无需二次手术,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0.
胡文跃  俞冲  黄忠名  韩雷 《中国骨伤》2015,28(6):500-503
目的:探讨双Endobutton钢板联合Ⅰ期肩锁韧带修复治疗Ⅲ度以上肩锁关节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0年1月至2013年9月, 手术治疗56例RockwoodⅢ度以上肩锁关节脱位的患者, 其中男20例, 女36例;年龄32~52岁, 平均38.5岁;左侧25例, 右侧31例;受伤至手术时间3~14 d,平均7 d.术前均诊断为肩锁关节脱位(RockwoodⅢ度以上),手术采用双Endobutton钢板进行喙锁韧带重建, 同时行带线金属骨锚钉修复肩锁韧带。观察患者术后并发症情况, 并采用Karlsson评定标准及Constant-Murley评分进行肩关节功能评定。结果:所有患者获得随访, 时间8~24个月, 平均11个月。术后6个月随访时根据Karlsson评定标准A级42例, B级13例, C级1例。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总分由术前的(42.80±5.43)分提高至术后6个月的(91.75±4.27)分。术后6个月各项评分均优于术前(P<0.05),其中优48例, 良7例, 差1例。所有患者随访期间均未出现肩关节粘连, 钢板螺钉松动、断裂。结论:双Endobutton钢板重建喙锁韧带联合Ⅰ期肩锁韧带修复治疗Ⅲ度以上肩锁关节脱位早期临床疗效满意, 有利于肩关节功能早期恢复。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喙锁+肩锁韧带重建治疗陈旧性Rockwood III型肩锁关节脱位的疗效。 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20年12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收治的14例确诊为陈旧性肩锁关节脱位患者,其中男8例、女6例,平均年龄(37.2±10.1)岁,平均受伤时间(13.4±3.5)个月,累及优势侧肩关节7例,均行关节镜下喙锁+肩锁韧带重建手术。术后所有患者分别于不同时间点随访(术后1、3、6、12个月),进行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和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Los Angeles,UCLA)评分。 结果14例确诊为陈旧性肩锁关节脱位患者(均为Rockwood III型)进入研究并完成手术,12例获得完全随访,平均随访(26.3±8.6)个月(12~36个月)。患者术前和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VAS评分分别为(5.667±0.414)分、(5.583±0.288)分、(4.583±0.229)分、(2.833±0.271)分、(0.538±0.193)分,与术前相比,所有患者在术后3个月、6个月和12个月随访时均显示疼痛减轻,术后6个月和12个月疼痛减轻的程度与术前相比(VAS评分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患者术前和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UCLA评分分别为(19.083±0.468)分、(18.583±0.434)分、(21.000±0.628)分、(25.750±0.579)分、(32.750±0.509)分,与术前相比,所有患者在术后3个月、6个月和12个月随访时UCLA评分与术前相比均有提高,术后6个月、12个月随访时UCLA评分改善的程度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 结论关节镜下喙锁+肩锁韧带重建可以用较小的创伤达到帮助陈旧性肩锁关节脱位患者减轻疼痛和改善肩关节功能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采用带袢纽扣钢板(Endobutton)重建喙锁韧带治疗RockwoodⅢ-Ⅴ型肩锁关节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0-03-2012-06采用双Endobutton技术重建喙锁韧带治疗19例RockwoodⅢ-Ⅴ型肩锁关节脱位,术后根据Karlsson评价标准进行术后评估。结果 所有患者获得随访12-18个月,平均14.3个月,参照Karlsson评价标准进行疗效评价:优10例,良7例,优良率89.5%,无再脱位及其他并发症。结论 应用Endobutton技术治疗RockwoodⅢ-Ⅴ型肩锁关节脱位近期疗效满意,具有解剖复位,符合生物力学特点,手术创伤小,术后功能恢复好,治疗费用低等优点。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改良钛缆系统结合肩锁韧带修复治疗肩锁关节脱位临床效果。 方法对2014年1月至2019年3月期间在本院使用改良钛缆系统结合肩锁韧带修复进行治疗的21例肩锁关节脱位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包括脱位类型、受伤原因、手术时间、关节活动范围、X线片检查结果、美国肩肘协会评分(American shoulder and elbow surgeons,ASES)、Constant肩关节评分及Karlsson术后疗效评价。 结果21例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3.05 ±2.62)个月,手术时间(50.57±8.13)min,术前等待时间(2.71±1.35)d。肩关节活动范围:前屈(167.14±5.19)°,后伸(41.14±2.20)°,外展(167.24±7.07)°,外旋(52.10±4.99)°,内旋(83.33±3.61)°。ASES评分(94.19±4.01)分(86.67 ~ 100分),Constant评分(92.95±4.98)分(78 ~ 99分),根据Karlsson术后疗效评价标准:优为15例(71.4%)、良为6例(28.6%)。 结论改良钛缆系统结合肩锁韧带修复技术治疗肩锁关节脱位可以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重建喙锁韧带治疗急性肩锁关节脱位的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自2010—09--2012—02对28例急性肩锁关节脱位行同种异体肌腱移植结合双带袢钢板重建喙锁韧带术治疗。结果本组获12~29个月。平均17.2个月的随访,肩外形正常,X线复查肩锁关节解剖关系正常。参照Karlsson标准行肩关节功能评定:优25例。良3例。结论应用同种异体肌腱移植结合双带袢钢板重建喙锁韧带治疗肩锁关节脱位,可长期恢复肩锁关节的解剖关系、维持喙锁间隙、术后并发症少,术后配合个性化的康复计划,肩关节功能恢复满意。  相似文献   

15.
闵小军  潘昭勋  孙超  杨晓明  杜德凯 《骨科》2017,8(5):360-364,378
目的 探讨关节镜下重建喙锁韧带并修复肩锁韧带治疗RockwoodⅢ型肩锁关节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我科2011年3月至2016年8月收治的60例RockwoodⅢ型肩锁关节脱位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34例,女26例;左肩36例,右肩24例.年龄为23~48岁,平均年龄为(29.3±6.2)岁.受伤至手术时间为3~12 d,平均为(6.1±2.5)d.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两组:修复组30例,使用关节镜下Endobutton技术重建喙锁韧带,采用5#爱惜帮聚酯纤维缝线修复肩锁韧带;对照组30例,使用关节镜下Endobutton技术重建喙锁韧带,不修复肩锁韧带.比较两组病人术后1年的肩锁关节前后位X线片的喙锁间隙数值以及术后1年的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结果 随访时间为14~24个月,平均为(16±2.7)个月.所有病人手术切口均一期愈合,愈合时间为14~18 d,平均为(13±3.8)d,均无血管神经损伤.术后1年,修复组的喙锁间隙数值为(12.9±0.6)mm,优于对照组的(13.6±1.1)mm;修复组的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总分为(91.1±2.4)分,优于对照组的(86.3±3.5)分;上述指标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关节镜下应用Endobutton技术重建喙锁韧带同时修复肩锁韧带治疗RockwoodⅢ型肩锁关节脱位,有利于肩锁关节稳定性及肩关节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Endobutton带袢钢板内固定与锁骨钩钢板内固定手术治疗Rockwood Ⅲ型肩锁关节脱位的中长期临床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中山市中医院关节科诊治为Roockwood Ⅲ型肩锁关节脱位并行手术治疗的患者,入选病例74例,其中采用Endobutton带袢钢板内固定(Endobutton钢板组)25例、采用锁骨钩钢板内固定(锁骨钩钢板组)49例。随访观察比较两组患者视觉模拟评分法、肩关节功能评分、肩关节功能优良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 结果视觉模拟评分方面,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肩关节功能评分(Constant-Murley评分)、肩关节功能优良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方面,Endobutton钢板组均明显优于锁骨钩钢板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本研究随访的研究患者中,采用Endobutton带袢钢板内固定手术治疗Rockwood Ⅲ型脱位中长期治疗效果较好,术后并发症较少,是治疗肩锁关节Rockwood Ⅲ型脱位较好的方法,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比评估双骨道四袢与单骨道双袢固定修复急性肩锁关节Rockwood Ⅴ型脱位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5月至2016年5月于深圳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关节镜下双骨道四袢与单骨道双袢固定修复急性肩锁关节Rockwood Ⅴ型脱位的所有患者,其中入选82例手术患者,四袢双骨道组与双袢单骨道组各41例。术后2年内随访观察患者的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 、患者恢复运动时间、恢复运动患者数量、Constant功能评分、Karlsson肩锁关节功能评分,并通过影像学观察评估喙锁关节和肩锁关节的间隙。 结果术后2年内末次随访X线片显示四袢双骨道组患侧平均喙锁关节和肩锁关节的间隙与双袢单骨道组对比明显减小,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袢单骨道组患者健侧平均喙锁关节和肩锁关节的间隙与患侧对比明显减小,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然而四袢双骨道组患者健侧平均喙锁关节和肩锁关节的间隙与患侧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末次随访患肢疼痛均有明显减轻,术前与术后VAS评分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四袢双骨道组重返运动的时间较双袢单骨道组明显缩短,重返患者数目明显多于双袢单骨道组,且Constant功能评分、Karlsson肩锁关节功能评分均明显优于双袢单骨道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四袢双骨道组并发症明显少于双袢单骨道组。 结论采用关节镜下双骨道四袢固定治疗Rockwood V型脱位,方法固定可靠,并发症少,较双袢单骨道固定效果更佳,是治疗急性肩锁关节Rockwood V型脱位损伤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Twin Tail TightRope带袢钛板Y型固定术治疗急性肩锁关节脱位的早期临床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昆明市第一人民医院采用Twin Tail TightRope带袢钛板内固定系统在关节镜下行Y型固定治疗急性肩锁关节脱位患者共16例。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及Constant-Murley评分评估手术效果。 结果所有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3~12个月,平均(6.48±1.51)个月。术后无血管、神经损伤及切口感染,末次随访时均未发生复位丢失、锁骨应力性骨折、喙突切割等并发症。末次随访时VAS评分(0.36±0.04)分较术前(7.46±1.24)分降低,Constant-Murley评分(90.07±3.13)分较术前(46.13±3.25)分提高。 结论采用Twin Tail TightRope带袢钛板Y型固定术治疗急性肩锁关节脱位可有效解决术后水平、前后方向不稳定问题,此技术具有较低的锁骨、喙突骨折发生率,关节镜下操作可以减少手术损伤、提高精准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TightRope带袢钛板系统治疗RockwoodⅢ、Ⅴ型肩锁关节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8例RockwoodⅢ、Ⅴ型肩锁关节脱位患者采用TightRope带袢钛板系统内固定治疗。术后6个月参照肩关节Karlsson和Constant-Murley评定标准进行疗效评估。结果48例均手术顺利,未发生血管、神经损伤,术后均未出现术口感染、皮肤坏死等并发症。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9~24个月。术后6个月,采用Karlsson标准评定疗效:优40例,良7例,差1例,优良率97.9%;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总分(93.42±3.59)分,较术前(51.36±6.27)分明显提高(P<0.05)。结论TightRope带袢钛板系统治疗RockwoodⅢ、Ⅴ型肩锁关节脱位具有切口小、患者活动早、并发症少、无需取出内固定等优点。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带袢钢板与锁骨钩钢板治疗肩锁关节脱位的近期疗效。方法将44例RockwoodⅢ型以上的肩锁关节脱位的患者按治疗方式分为带袢钢板组(19例)和锁骨钩钢板组(25例)进行手术治疗。术后定期随访,观察并比较疼痛视觉评分(VAS)、肩关节活动度(包括肩关节外展、外旋及内旋的角度),应用Constant-Murley评分和Karlsson分级评估手术疗效。结果 44例均获得随访,时间10~18(12.3±1.5)个月。末次随访时,Constant-Murley评分和Karlsson分级优良率评分,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VAS和肩关节活动度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带袢钢板与锁骨钩钢板两种手术方法治疗肩锁关节脱位近期疗效相当,但带袢钢板能更好地改善患肩关节早期的疼痛和活动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