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 探索自然环境与川藏铁路等重大工程双重影响下喜马拉雅旱獭鼠疫自然疫源地地表景观特征、演变规律及其流行病学意义。方法 基于2010—2021年四川境内川藏铁路沿线喜马拉雅旱獭鼠疫自然疫源地连续土地利用,NDVI等地理环境数据,借助土地利用转移矩阵、NDVI趋势分析、景观指数等研究方法,定量分析鼠疫自然疫源地地理格局变化及其与喜马拉雅旱獭数量之间的关联。结果 2010—2020年间,优势植被类型是草地,各类用地间转移平缓,植被覆盖整体平缓上升24.78%,植被改善区面积占比75.84%,各类草地聚集性加强,地类分化加剧,喜马拉雅旱獭密度下降;2020年后用地转移相对加剧,以林地、草地之间转换为主,各类草地分散扩张,类间边界逐渐弱化,喜马拉雅旱獭密度上升。结论 自然和人为活动双重扰动加剧了川藏铁路沿线喜马拉雅旱獭鼠疫自然疫源地地表景观格局变化,破坏了鼠疫自然疫源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2007-2010年德格县鼠疫自然疫源地相关标本的检测结果,为四川省喜马拉雅旱獭鼠疫自然疫源地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鼠疫常规监测中的喜马拉雅旱獭等材料进行鼠疫菌分离培养、鼠疫间接血凝实验(IHA)和鼠疫反向血凝实验(RIHA)。结果 2007-2008年,细菌培养活体喜马拉雅旱獭223份,分离鼠疫菌2株,细菌培养自毙喜马拉雅旱獭汉89份,分离鼠疫菌27株;IHA检测喜马拉雅旱獭血清229份,阳性血清4份I,HA检测牧犬血清105份,阳性血清7份I,HA监测藏系绵羊血清117份,阳性血清0份;RIHA检测喜马拉雅旱獭脏器悬液89份,阳性32份,阳性率36.00%。结论 2007-2010年每年都分离出鼠疫菌,说明四川省德格县喜马拉雅旱獭鼠疫自然疫源地处于活跃期,应加强人间鼠疫监测,防止人间鼠疫发生。  相似文献   

3.
1963年玉树地区首次从鼠疫患者尸体中检出鼠疫菌,同期开展的鼠疫自然疫源地调查结果支持该地区被判定为喜马拉雅旱獭鼠疫自然疫源地。喜马拉雅旱獭鼠疫每年4-lO月均有流行;藏系绵羊自然感染鼠疫导致的人间疫情从10月至翌年1月。  相似文献   

4.
青海省乌兰县两起人间鼠疫疫情的调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青海省乌兰县系青藏高原喜马拉雅旱獭鼠疫自然疫源地组成部分,以喜马拉雅旱獭为主要宿主。人间鼠疫时有发生。现将两起鼠疫疫情调查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青藏高原喜马拉雅旱獭鼠疫流行特征研究概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青藏高原喜马拉雅旱獭鼠疫自然疫源地是我国最活跃的鼠疫疫源地之一,特别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动物疫情连年不断,且在局部地区呈现暴发流行并时有波及到人间。该文系统分析了青藏高原喜马拉雅旱獭鼠疫疫源地的地理、动物鼠疫及人间鼠疫流行规律、鼠疫病原学特性以及鼠疫监测的现状,为进一步发展和调整防控对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喜马拉雅旱獭鼠疫疫源地面积大,染疫动物和昆虫种类多、且分布广,鼠疫菌毒力强,人间鼠疫多为重型,病死率高.因此,对鼠疫疫情的及时判定处理,显得十分重要.本研究应用辣根过氧化物酶结合鼠疫F1单克隆抗体(HRP-F1McAb)免疫染色法对一起人间鼠疫进行诊断,取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四川省1981-2010年鼠疫防治的研究结果,为四川鼠疫防控工作提供对策与依据。方法统计、整理、分析四川省1981-2010年鼠疫相关工作资料,实验方法按照"鼠疫诊断标准"进行。结果通过调查,细菌学检测材料42 429份、分离鼠疫菌183株,鼠疫间接血疑试验血清29 980份、阳性251份,鼠疫放射免疫沉淀试验标本7 611份、阳性79份,鼠疫反向血疑试验检测标本833份、阳性31份,发现染疫动物7种,染疫媒介3种,发现青海田鼠型鼠疫菌和喜马拉雅旱獭型鼠疫菌,鼠疫发生在2县5个乡镇。结论证实了四川鼠疫自然疫源地的存在,发现了青海田鼠疫源地和喜马拉雅旱獭鼠疫自然疫源地。  相似文献   

8.
1979—1988年我国人间鼠疫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分析了1979~1988年中国人间鼠疫疫情。十年中,在四种类型鼠疫自然疫源地、行政区划的六个省、自治区24个县发生鼠疫病人99例,死亡55例,病死率为55.56%。其中90%以上鼠疫患者、全部肺鼠疫病人及死亡病例均发生在中国西部旱獭疫源地。剥食、接触疫獭和其它染疫动物是动物鼠疫传入人间的主要途径。据疫情分析,提出了今后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德格县喜马拉雅旱獭鼠疫自然疫源地鼠疫流行状况。方法对喜马拉雅旱獭等材料进行细菌分离培养、鼠疫间接血凝试验(IHA)和反间接向血凝试验(R IHA)。结果细菌培养检测自毙喜马拉雅旱獭18份,分离鼠疫菌10株,细菌培养检测活体喜马拉雅57份,分离菌株2株;IHA检测旱獭血清56份、阳性1份,牧犬血清24份、阳性2份;RIHA检测组织悬液18份,阳性9份均为旱獭。结论从喜马拉雅旱獭分离出鼠疫菌,说明四川省德格县2009年正在发生动物鼠疫流行。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调查四川地区是否存在喜马拉雅旱獭鼠疫疫源地.方法 应用现场调查和实验室检测相结合方法,调查宿主动物及媒介蚤携带鼠疫菌的状况.结果 四川省德格县境内调查发现宿主动物10目30种(亚种);常见宿主动物为喜马拉雅旱獭和高原鼠兔,发现蚤类3科7属7种,喜马拉雅旱獭为鼠疫菌主要储存宿主,斧形盖蚤和谢氏山蚤为主要媒介,分离鼠疫菌13株;鼠疫间接血凝试验(IHA)阳性血清8份,牧犬血清最高滴度1:10 240,鼠疫反向血凝试验(RIHA)阳性19份,旱獭最高滴度1:409 600.四川省德格县境内鼠疫疫源地面积约4545 km2.结论 四川省存在喜马拉雅旱獭鼠疫自然疫源地.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四川省巴塘县是否存在鼠疫自然疫源地,为四川鼠疫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2011年应用现场调查和实验室检测相结合对巴塘县进行调查研究.结果 在巴塘县采集相关动物标本,细菌检测动物材料31份,从1只自毙旱獭中分离鼠疫杆菌1株;鼠疫间接血凝试验(IHA)检测动物血清72份,其中旱獭血清20份、犬血清52份,从牧犬血清中检出阳性10份,阳性率19.23%,滴度为1∶160~40 960.结论 巴塘县为喜马拉雅旱獭鼠疫自然疫源地.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对2012年四川理塘县人间鼠疫疫情综合处置分析,为今后有效预防和控制鼠疫疫情积累经验。方法依据《国家鼠疫控制应急预案》、《人间鼠疫疫区处理标准及原则(GB15978-1995)》、《鼠疫诊断标准(WS279-2008)》和《四川省鼠疫应急预案》,对鼠疫患者与接触者进行隔离管理,并对隔离区和现场进行相关卫生学处置,鼠疫细菌培养、鼠疫间接血凝试验(IHA)、鼠疫反向血凝试验(RIHA)和鼠疫胶体金免疫层析法(GICA),按照卫生部行业标准-《鼠疫诊断标准(WS279-2008)》执行。结果细菌检测患者体材料15份、细菌阳性5份,确诊病例为腺型继发败血型鼠疫。自毙旱獭1份分离鼠疫菌1株;IHA检测接触者人体血清23份、结果阴性;RIHA检测病人体材料15份、阳性7份,滴度1∶80~40960不等;鼠疫胶体金免疫层析法(GICA)抗原检测病人体材料15份、阳性7份;旱獭检材1份RIHA和GICA抗原检测均阳性。结论鼠疫疫情发生后,根据鼠疫传播特点,因地制宜,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者等效防措施,防止了鼠疫疫情扩散;同时证实理塘县为喜马拉雅旱獭鼠疫自然疫源地。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四川省巴塘县是否存在鼠疫自然疫源地,为四川鼠疫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2011年应用现场调查和实验室检测相结合对巴塘县进行调查研究.结果 在巴塘县采集相关动物标本,细菌检测动物材料31份,从1只自毙旱獭中分离鼠疫杆菌1株;鼠疫间接血凝试验(IHA)检测动物血清72份,其中旱獭血清20份、犬血清52份,从牧犬血清中检出阳性10份、阳性率19.23%,滴度为1∶160~40 960.结论 巴塘县为喜马拉雅旱獭鼠疫自然疫源地.  相似文献   

14.
2008年德格鼠疫自然疫源地实验检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德格县喜马拉雅旱獭鼠疫自然疫源地情况。方法对2008年在德格县捕获的喜马拉雅旱獭等材料进行细菌分离培养、胶体金免疫层析法(GICA)与鼠疫间接血凝(IHA)和反向血凝(RIHA)。结果细菌培养检测自毙喜马拉雅旱獭26份,分离鼠疫菌9株;IHA检测旱獭血清79份、阳性3份,牧犬血清29份、阳性3份;RIHA检测组织悬液30份、阳性9份均为旱獭;GICA检测旱獭血清79份、阳性2份,牧犬血清29份、阳性9份,藏系绵羊血清32份、阳性8份;GICA抗原检测组织悬液30份,阳性11份(旱獭10份、家猫1份)。结论从德格县喜马拉雅旱獭分离出鼠疫菌,说明四川省德格县2008年正在发生动物鼠疫流行。  相似文献   

15.
2007-2009年四川省旱獭鼠疫流行病学监测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分析四川省2007-2009年喜马拉雅旱獭鼠疫流行态势,为四川鼠疫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全国鼠疫总体规划"和"四川省鼠疫监测方案"及实施细则进行调查。结果2007-2009年调查发现:每个年度均发生喜马拉雅旱獭动物鼠疫流行;发现染疫动物3种,包括喜马拉雅旱獭、牧犬和藏系绵羊;分离鼠疫菌25株,鼠疫间接血凝试验(IHA)阳性血清9份、旱獭血清最高滴度1∶10240,鼠疫反向血凝试验(RIHA)阳性28份、旱獭最高滴度1∶409600;发现蚤类4科10属11种,主要传播媒介为斧形盖蚤和谢氏山蚤。结论喜马拉雅旱獭动物鼠疫呈连续流行态势。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蒙古国、中国内蒙古范围内人间鼠疫、鼠间鼠疫流行及宿主变化情况。方法搜集、整理蒙古国、中国内蒙古近60年人间鼠疫流行及2000—2010年鼠间鼠疫流行及宿主变化情况资料。结果1964—2010年,蒙古国感染鼠疫患者224例,大多发生在8、9月份,男性的感染机率明显高于女性;1950—2010年,中国内蒙古感染鼠疫患者330例,主要发生在4~8月,感染人群主要是野外作业接触者;中国内蒙古地区的4型鼠疫疫源地在2000—2010年共检出鼠疫菌1256株,鼠间鼠疫的流行强度由强到弱依次为:长爪沙鼠疫源地鄂尔多斯高原地区〉长爪沙鼠疫源地乌兰察布高原地区〉布氏田鼠疫源地锡林郭勒高原〉达乌尔黄鼠疫源地察哈尔丘陵地区〉蒙古旱獭疫源地呼伦贝尔高原、达乌尔黄鼠疫源地松辽平原地区;蒙古国有多个省、县鼠间鼠疫流行,疫情严重的是戈壁阿尔泰省、前杭盖省和库苏古尔省;蒙古国、中国内蒙古长爪沙鼠的鼠密度明显在逐年增高。结论蒙古国与中国内蒙古鼠间鼠疫广泛存在,近年来有逐渐增长的趋势;人间鼠疫的感染率、病死率及流行强度在整体降低;蒙古国的流行强度要远远高于中国内蒙古地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