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3 毫秒
1.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9,(20)
目的探讨心电图在急性肺栓塞(APE)患者早期危险分层中的意义。方法选取APE高危患者90例,收集患者入院后心电图数据,碎裂QRS(fQRS)导联数、胸前导联T波的峰端间隔时间(Tp-e),aVR导联ST段抬高(STEaVR),同时对所有患者依据指南进行危险分层。使用SPSS18.0进行统计学分析处理。结果 fQRS、Tp-e、STEaVR在APE危险分层的四组间存在明显差异(P0.01),在高危组有更明显的异常,与危险分层具有显著的相关性(r=0.570、0.593、0.630,P0.01)。结论 APE患者心电图fQRS、Tp-e、STEaVR异常提示APE患者具有较高的危险性,可作为APE患者早期危险分层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急性肺栓塞不同危险分层与心电变化的关系。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急性肺栓塞患者90例,根据危险分层进行分组。其中,低危组35例,中危组30例,高危组25例。均行心电图及动态心电图检查,心电图观察指标为心率、P波、QRS波群、T波、ST段变化,动态心电图观察指标心率变异性及心律失常。结果高危组窦性心动过速、肺型P波、SⅠQⅢTⅢ、ⅢST段抬高、V1ST段抬高、V1~V4T波倒置发生率均高于低危组,高危组ⅢST段抬高、V1ST段抬高、V1~V4T波倒置发生率高于中危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高危组心率变异性指标正常RR间期标准差(SDNN)、每5min正常RR间期平均值的标准差SDANN均低于中、低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高危组患者室性心律失常、室上性心律失常、房室传导阻滞及束支传导阻滞阳性率均高于中危组和低危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急性肺栓塞时心电图改变与危险分层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心电图与超声心动图在诊断急性肺栓塞中的应用及临床意义。方法对近年来我院收治的68例经心电图检查高度怀疑急性肺栓塞患者行经胸超声心动图和肺动脉造影检查,并对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心电图示:典型的SⅠQⅢTⅢ型27例,V1、V2导联T波倒置48例,V1-V3导联T波倒置59例,V1、V2导联ST段抬高〈0.1mV者19例,V1、V2导联ST段抬高0.1-0.2mV者12例,IRBBB45例,肺型P波27例,心房颤动4例,窦速63例。超声心动图示:肺动脉分叉处血栓2例,30例典型右心增大并中度以上肺动脉高压;28例未见明显右心系统形态改变但出现轻度肺动脉高压;典型肺动脉栓塞改变32例。肺动脉造影显示:双侧肺动脉栓塞38例,右肺动脉栓塞11例,右下肺动脉栓塞10例,左侧肺动脉栓塞9例。结论心电图对急性肺栓塞的诊断和判断严重程度及预后虽然作用有限,但紧密结合病情及肺动脉造影和超声心动图检查,可减小肺栓塞心电图误诊几率。 相似文献
4.
急性肺栓塞心电图及超声心动图6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肺栓塞并不少见,发病率、误诊率、猝死率均很高,现将我院经超声心动图(UCG)确诊的6例报告如下。 1 资料及方法 1.1 本组6例均为我院住院者,男4例、女2例,年龄30~70岁,均有下肢静脉曲张病史。临床均表现为胸闷、呼吸困难、胸痛及咯血,有1例同时合并脑栓塞,均经UCG检查确诊。 相似文献
5.
心电图在急性肺栓塞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93,自引:0,他引:93
目的 探讨心电图在诊断急性肺栓塞中的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25例(26例次)确诊的急性肺栓塞患住院首次,溶栓后及出前系列心电图变化。结果 (1)急性肺栓塞心电图改变:SI>0.1mV22例次(84.6%),SIQⅢTⅢ型16例次(61.5%)。QⅢTⅢ型16例次(61.5%)。TⅢ倒置23例次(88.5%),TV1-V2倒置19例次(73.1%),TV1-V3倒置13例次(50.0%),TV1-V4倒置11例次(42.3%),TV1-V5倒置3例次(11.5%)。T波倒均呈对称性,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3例次,SV1-V5R粗纯,挫折13例次(50.0%)。(2)溶栓后心电图变化:SⅠ变浅,QRS电轴左移,QⅢ减小或消失,TⅢ倒置变浅5例次,加深6例次,TV1-V2倒加中直立变倒置13例次(56.5%),T波倒变浅或直立4例次,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消失2例次,SV1-V5R挫折,粗钝消失8例次(61.5%)。(3)出院前变化,RⅡ增加,RⅢ减小,QⅢ减小,TⅢ变直立10例次(38.5%)。TV2直立7例次(26.9%)。结论 急性肺栓塞心电图改变是非特异性的,但加能紧密结合临床,动态密切观察心电图典型,不典型或所谓“大致正常”的轻微改变是对筛选急性肺塞是有帮助的。有效溶栓治疗后,胸前导联T波倒置加深可能是右室荷减轻的一种表现。 相似文献
6.
7.
急性肺栓塞患者危险分层的生物学指标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急性肺动脉栓塞(APE)临床表现复杂,病死率高.准确地识别高危患者,及时地应用溶栓药物或血管成形术是肺栓塞治疗中极为重要的问题.APE时的生物学指标,包括肌钙蛋白,脑钠肽,尿酸等被认为是除了临床表现、心电图和超声心动之外对APE进行危险分层的重要指标.本文就近年这方面的资料进行了归纳和总结,并探讨联合使用这些指标对APE危险分层的合理方法. 相似文献
8.
急性肺动脉栓塞(APE)临床表现复杂,病死率高。准确地识别高危患者,及时地应用溶栓药物或血管成形术是肺栓塞治疗中极为重要的问题。APE时的生物学指标,包括肌钙蛋白,脑钠肽,尿酸等被认为是除了临床表现、心电图和超声心动之外对APE进行危险分层的重要指标。本文就近年这方面的资料进行了归纳和总结,并探讨联合使用这些指标对APE危险分层的合理方法。 相似文献
9.
心电图在急性肺栓塞诊断治疗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心电图在急性肺栓塞诊断治疗中的价值.方法 对30例急性肺检塞患者心电图表现进行分析.结果 30例患者心电图均有改变,表现各异.结论 心电图对肺栓塞的诊断具有比较重要的价值.多次心电图检查观察动态变化并结合临床进行全面分析,综合判断,对PTE诊断和预后的判断有更大意义. 相似文献
10.
急性肺栓塞危险分层与治疗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急性肺血栓栓塞症(急性肺栓塞)的临床谱较广,其表现主要决定于肺栓塞(PE)的面积、发展速度、原心肺功能状态、肺血管内皮功能及神经体液反应等。轻者2~3个肺段可无任何症状,重者15~16个肺段可发生休克或猝死。病情的轻重直接关系到患者的预后和治疗策略的选择,因此,近年十分重视急性肺栓塞的危险分层。以下就其有关内容做一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对急性肺栓塞的心电图特征进行总结及分析,旨在提高急性肺栓塞的诊断及治疗水平。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08年3月至2013年3月期间所收治的86例急性肺栓塞患者,回顾性分析心电图改变。结果86份心电图中,有79例心电图异常,占据总体的91.8%,有7例心电图正常,占据总体的8.2%。结论在急性肺栓塞的临床诊断过程中,心电图检查及心电图变化特征是非常重要的,具备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及价值,医务人员应当提起高度重视,并且在临床诊断中加以应用及推广。 相似文献
13.
超声心动图诊断急性肺动脉栓塞的价值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目的 :分析评价床旁超声心动图 (ECHO)在急性肺动脉栓塞 (APE)诊断中的实用价值。方法 :采用经胸ECHO对临床怀疑APE的 5 8例患者在 4~ 6h内行床旁ECHO检查。结果 :超声直接检出主肺动脉及左右肺动脉主干近端血栓者 4例 ,均被外科手术或肺动脉造影证实。本组具有典型右心负荷过重超声征象者 15例 (其中包括具有超声直接征象的 4例 ) ,核素肺灌注 通气扫描提示为双肺多发性大面积栓塞。仅右房、右室轻度增大或肺动脉轻度增宽者 19例 ,ECHO无改变者 2 4例 ,但核素肺灌注 通气扫描均提示为肺段或亚段栓塞。结论 :ECHO能够发现主肺动脉、左右肺动脉干内附壁血栓直接提示肺动脉栓塞 ,或根据右室负荷过重表现间接提示肺栓塞的可能 ,但对肺段或亚段栓塞者超声不能作出或排除诊断。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生化标记物肌钙蛋白T(cTnT)和N端B型尿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对急性肺栓塞(APE)患者进行危险分层及预后判断的临床意义。方法根据血浆cTnT和NT—proBNP水平将59例APE患者分为3组:1组(14例),cTnT〈0.1ng/ml,NT—proBNP〈100pg/ml;2组(28例),cTnT≥0.1ng/ml或NT—proBNP≥100pg/ml;3组(17例),cTnT≥0.1ng/ml且NT-proBNP≥100pg/ml,分析cTnT和(或)NT—proBNP升高对APE患者危险分层与临床预后的关系。结果三组间动脉血PaO2、P(A—a)O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进行两两比较,1、3组动脉血PaO2、P(A—a)O2分别与其他各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组、2组、3组预后不良者分别为0(0%)、7例(25.0%)、9例(5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59例APE患者中临床不良事件发生组与无临床不良事件组比较,PaO2、cTnT、NT—proBNP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联合检测cTnT和NT—proBNP在APE患者早期危险分层、指导临床决策及预后判断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超声心动图对急性肺栓塞(APE)患者肺动脉压力进行估测,探讨肺动脉高压在急性肺栓塞患者危险分层及预后评估中的价值。方法收集2010-2014年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确诊急性肺栓塞的患者77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其分为肺动脉高压组(30 mm Hg)及肺动脉高压正常组(≤30mm Hg),其中肺动脉高压组40例,肺动脉压力正常组37例,对两组间危险因素、危险分层、临床表现、血生化指标、预后进行比较;结果肺动脉高压组与肺动脉压力正常组相比,年龄偏大,危险因素中基础疾病相对较多,P0.05;肺动脉高压与危险分层之间密切相关,P0.01;肺动脉高压的程度与肺栓塞面积相关,P0.05;肺动脉高压组比肺动脉压力正常组NT-pro BNP及D-二聚体水平显著升高,P0.05,而Pa O2和Pa CO2低于肺动脉压正常组,P0.05;心电图改变中肺动脉高压组出现T波倒置及右束支传导阻滞的发生率明显高于肺动脉压正常组,P0.05;肺动脉高压组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以及临床症状中出现咯血、晕厥的概率明显高于肺动脉压正常组,P0.05;结论肺动脉高压在急性肺栓塞中与年龄、基础疾病、肺栓塞面积有关系,它在急性肺栓塞严重程度、危险分层及预后评估中有一定的价值,可以作为一项有意义的评估指标。 相似文献
16.
急性肺栓塞早期诊断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分析急性肺栓塞 (APE)患者资料 ,重点评价心电图 (ECG)在APE诊断中的作用。方法 APE患者 2 8例 ,平均年龄 (5 6± 16 )岁 ,结合临床表现、ECG和超声心动图 (ECHO)等检查 ,同时行同位素肺通气灌注扫描确诊。结果 96 4 %患者存在危险因素 ,临床表现为不同程度的低氧血症 ;92 9%有ECG变化 ,其中以ST T改变最为多见 ,占 5 7 1%。结论 ECG改变敏感性较高 ,早期发现ECG的异常变化 ,结合临床症状、血气分析对肺栓塞的及时诊断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急性肺栓塞患者危险分层的生物学指标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通过检测急性肺栓塞(APE)患者血浆中肌钙蛋白I(cTnI)及脑钠肽(BNP)的浓度,探讨联合检测cTnI和BNP对APE患者进行危险分层及预后判断的临床意义。方法:根据血浆cTnI和BNP水平将65例APE患者分为3组,Group1组(15例):cTnI<0.1μg/L且BNP<100ng/L;Group2组(30例):cTnI≥0.1μg/L或BNP≥100ng/L;Group3组(20例):cTnI≥0.1μg/L且BNP≥100ng/L,分析cTnI和(或)BNP升高对APE患者危险分层与临床预后的关系。结果:Group1组、2组、3组发生临床不良事件分别为0(0%)、7例(23.3%)、11例(5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65例APE患者中发生右心功能不全组与无右心功能不全组比较PaO2、P(A-a)O2、cTnI、BNP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相关分析显示BNP与cTnI、P(A-a)O2均呈正相关(r分别为0.46,0.49,均P<0.05)。结论:联合检测生物学指标cTnI和BNP在APE患者早期危险分层、指导临床决策及预后判断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急性肺血栓栓塞症(PTE)的发病特点及临床特征,提高临床医师对急性PTE的认识,规范PTE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2009年1月1日至2009年12月31日所有入住北京朝阳医院确诊的急性PTE患者,分析其流行病学、危险因素、临床症状、辅助检查、治疗以及临床转归情况.结果 1年内共确诊PTE 137例.住院患者PTE的发病率为0.37%,高于亚洲住院患者PTE的发病率.PTE在冬季多发,住院患者的发病率达0.52%.平均发病年龄(62.14±15.16)岁,60岁以上患者为62.77%.女性(60.58%)多于男性(39.41%).初诊科室分布广泛,以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为主要科室,为75.18%.危险因素以恶性肿瘤最高,其次为既往有静脉血栓病史.临床表现以呼吸困难为主,其次为胸闷和胸痛.血气分析表现为低氧和(或)低二氧化碳血症.心脏超声提示右心功能障碍者44例,血栓直接征象者5例.下肢静脉超声提示有67.20%的PTE患者合并下肢静脉血栓,以远端静脉多见(67.63%).溶栓抗凝治疗14例,单纯抗凝治疗122例.好转出院134例(97.08%),死亡2例(1.46%).结论 提高各临床科室医师对于急性PTE的诊断意识及治疗规范化程度,可以提高确诊率,降低病死率.急性PTE以恶性肿瘤以及静脉血栓栓塞症病史为主要危险因素.临床症状多样,以新发的呼吸困难最为常见.超声心动图及下肢静脉超声检查联合应用可作为疑诊PTE而无确诊手段时的替代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