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 探讨立体定向穿刺引流术和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中等量高血压性基底节区出血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7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61例中等量高血压性基底节区出血的临床资料,31例采用立体定向穿刺引流术(引流组),30例采用开颅血肿清除术。结果 随访3~9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4个月。与开颅组相比,引流组手术时间明显缩短(P<0.05)、术后1周GCS评分明显提高(P<0.05)、术后3个月改良Rankin量表评分明显提高(P<0.05)。但两组术后残余血肿体积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与开颅血肿清除术相比,立体定向穿刺引流术治疗高血压性基底节区出血创伤小、疗效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微创穿刺引流术后醒脑静注射液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08-01—2013-12我院收治的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分别行微创穿刺引流与联合醒脑静注射液治疗。结果治疗2周后观察组治疗显效率与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2周2组患者的脑水肿体积明显减小,血清AQP4水平明显降低;观察组术后脑水肿体积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血清AQP4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术后应用醒脑静注射液能够明显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减轻术后脑水肿的症状,降低炎性介质水平,具有较高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立体定向引流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的手术时机。方法将78例行立体定向引流术的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依据手术距发病时间分为三组,观察三组术后引流时间、残余血肿量、引流量和治疗效果的差别。结果在引流时间和残余血肿量、引流量方面,早期组和后期组均小于超早期组(P〈0.05);三组治疗的优良率由高到低依次为:早期组(74.29%)〉后期组(66.67%)〉超早期组(62.5%)。结论对基底节区脑出血行立体定向引流术,7-24h是最佳治疗时机。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机器人辅助下立体定向微创穿刺抽吸及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HICH)的临床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安徽省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外科自2019年10月至2022年2月收治的33例HICH患者,其中10例采用机器人辅助下立体定向微创穿刺抽吸及引流术治疗(机器人组),12例采用CT辅助定位微创穿刺抽吸及引流术治疗(CT定位组),另11例行常规药物保守治疗(对照组),比较手术组的手术时长、血肿清除率、使用尿激酶次数、引流管留置时间,比较3组患者治疗期间肺部感染率、NICU住院时间、甘露醇使用时间、72 h脑水肿体积以及入院即刻和术后1、3、5、7、14 d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情况。 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手术组治疗期间肺部感染率降低、NICU住院时间减少、甘露醇使用时间缩短、72 h脑水肿面积减小、不同时间的NIHSS评分明显改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CT定位组比较,机器人组血肿清除率提高,使用尿激酶次数减少,引流管留置时间缩短,肺部感染率降低,NICU住院时间减少,甘露醇使用时间缩短,72 h脑水肿体积减小,不同时间的NIHSS评分明显改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机器人辅助下立体定向微创穿刺抽吸及引流术治疗HICH能更彻底清除血肿、减少术后并发症,更有助于提高患者术后神经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立体定向穿刺引流和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两种手术方法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47例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立体定向穿刺引流组和小骨窗开颅组,通过两组患者术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并发症比较,评定疗效。结果立体定向引流组患者术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小骨窗开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立体定向穿刺引流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创伤小、疗效确切、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CT辅助下立体定向穿刺引流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100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采取CT联合定向立体式穿刺引流手术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结果 2组治疗后NIHS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对照组治疗后7d、1个月、3个月NIHSS评分均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观察组各生存指标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CT辅助穿刺引流手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的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神经功能,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小骨窗微创开颅术和颞叶微创穿刺引流术两种术式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4例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按手术方式不同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36例采用颞叶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观察组38例行小骨窗微创开颅术,对2组患者术后相关临床指标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术后血肿清除率观察组优于对照组,2组术后病死率、再出血率及术后肺部感染、消化道出血等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生存患者远期生活质量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骨窗微创开颅术较颞叶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具有更好的临床疗效,可提高中等量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远期预后。  相似文献   

8.
穿刺引流术对脑出血后脑水肿及预后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基底节高血压脑出血后穿刺引流术和药物保守洽疗对脑水肿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基底节高血压脑出血患者62例,随机接受经额叶血肿穿刺引流术(微创组)或单纯药物治疗(对照组)。分别于治疗第3和14天时评价治疗前后血肿和脑水肿体积改善程度、再出血发生率、血肿完全吸收时间,以及微创组患者血肿引流时间、血肿清除率、手术后并发症和手术安全性。结果住院期间两组患者均未发生再出血,对照组有6例患者(20%)于治疗开始3d内因严重脑水肿致脑疝形成改行开颅血肿清除术,微刨组穿刺引流术后无一例发生穿刺相关性脑出血、颅内感染及死亡。微创组患者血肿完全吸收时间[(7.41±5.84)d]短于对照组[(23.15±8.49)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9.897,P=0.000)。治疗第3天时两组患者脑水肿体积比较,对照组[(58.42±11.56)ml]明显大于微创组[(8.47±7.76)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242,P=0.000);治疗后6个月时,两组患者预后良好率比较,微创组(30例,93.75%)优于对照组(20例,66.67%;P=0.007)。结论穿刺引流术可减轻脑出血后脑水肿程度,具有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良好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CT辅助下立体定向穿刺引流术治疗老年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的疗效及其并发症。方法将发病24 h内的80例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分为穿刺引流术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分别采用CT辅助下立体定向穿刺引流术和药物保守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治疗时间、并发症、治疗后的神经功能恢复,以及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评分。结果引流术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2.5%,对照组则为32.5%。引流术组的住院时间(17.6 d)、最终NIHSS评分(3.28分)和总有效率(92.5%)均明显优于对照组(24.6 d,4.00分和77.5%)。结论 CT辅助下立体定向穿刺引流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创伤小,可以明显减少各种并发症,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减少花费。与保守治疗相比,能促进患者神经功能的早期恢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立体定向血肿穿刺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方法,手术时机、手术技巧和疗效。方法选取108例中等量及小量脑出血患者,采用立体定向微创血肿穿刺引流治疗。结果治疗前和治疗后1周、2周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差异有显著性(P<0.05),且治疗病程缩短。结论应用立体定向血肿穿刺引流术治疗中等量和小量脑出血,具有损伤小、安全性高、方法简便、手术定位准确、并发症少、神经功能缺损恢复快、缩短疾病疗程等优点。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研究CT实时引导下软通道穿刺手术和小骨窗微创开颅手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方法选取266例出血量在20~40毫升的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其中208例采用CT实时引导下软通道穿刺血肿腔手术(穿刺组),58例患者行微创开颅手术(开颅组)。两组病人从住院天数、水肿期意识加深情况、再出血率及预后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两组在平均住院天数(穿刺组11.53±0.418天VS开颅组11.30±0.778天)、入院3天GSC评分下降(穿刺组1.53±0.160分VS手术组1.48±0.232分)及再出血率(穿刺组1.92%VS开颅组1.72%)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在出院时NIHSS评分提高方面,穿刺组较开颅组提高更显著(穿刺组2.98±0.247分VS开颅组2.05±0.186分,P 0.05)。结论对于基底节区中度脑出血患者,血肿腔穿刺手术和微创开颅手术比较,前者预后改善较后者明显。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矢量定位法细孔钻颅治疗基底节脑出血的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40例高血压性基底节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0例患者应用矢量定位法经额细孔钻颅穿刺引流血肿(矢量组),20例患者采用传统定位经额细孔钻颅穿刺引流血肿(传统组).对两组患者的首次穿刺成功率、术中调管次数、穿刺道出血率以及术后血肿清除率指标进...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神经导航下钻孔引流术治疗伴神经功能障碍的中小量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16-06—2019-06收治的伴神经功能障碍的中小量(15~40 mL)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87例,其中常规保守治疗36例(对照组),导航下钻孔引流术(钻孔组)51例,对比分析钻孔组与对照组患者入院时、入院3周时、入院3个月时瘫痪程度评分、皮质脊髓束的改善情况。结果钻孔组入院后3周、入院后3个月瘫痪程度评分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后3周、3个月内囊FA值钻孔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3周后、入院3个月后DTT结果显示,2组治疗后患侧CST均有不同程度的恢复,但钻孔组优于对照组。结论神经导航下钻孔引流是治疗基底节区中小量高血压脑出血的有效手段,创伤小且能有效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CT引导立体定向血肿抽吸术与内科保守治疗基底节区中等量出血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01—2015-11我院收治的自发性基底节区出血(出血量20~50 mL)患者58例,分为立体定向手术组(32例)和内科治疗组(26例),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定2组治疗前及治疗后14、30d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并随访评估2组治疗后90d扩展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E)。结果立体定向手术组血肿完全清除24例(75%),次全清除8例(25%)。手术组患者治疗后14dNIHSS评分低于内科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组患者治疗后30dNIHSS评分低于内科组(P0.05),且治疗后90dGOS-E评分高于内科组(P0.05),2组发病后30d内病死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引导立体定向抽吸术可较快清除幕上20~50mL的脑内血肿,手术安全有效且损伤小,远期疗效优于内科保守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比较研究CT实时引导下软通道穿刺手术和小骨窗微创开颅手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方法 选取266例出血量在20~40毫升的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其中208例采用CT实时引导下软通道穿刺血肿腔手术(穿刺组),58例患者行微创开颅手术(开颅组)。两组病人从住院天数、水肿期意识加深情况、再出血率及预后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在平均住院天数(穿刺组11.53±0.418天VS开颅组11.30±0.778天)、入院3天GSC评分下降(穿刺组1.53±0.160分VS手术组1.48±0.232分)及再出血率(穿刺组1.92% VS开颅组1.72%)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在出院时NIHSS评分提高方面,穿刺组较开颅组提高更显著(穿刺组2.98±0.247分VS开颅组2.05±0.186分,P<0.05)。结论 对于基底节区中度脑出血患者,血肿腔穿刺手术和微创开颅手术比较,前者预后改善较后者明显。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经中央沟下点入路显微手术治疗优势半球高血压性基底节区出血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2018年福建省宁德市医院神经外科显微手术治疗的70例优势半球高血压性基底节区出血的临床资料。采用经中央沟下点入路35例(改良组),采用颞中回入路35例(对照组)。结果 两组术后次日残余血肿量无显著差异(P>0.05)。改良组术后1月语言能力和术后3月GOS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与传统颞中回入路相比,经中央沟下点入路显微手术治疗优势半球基底节高血压性基底节区出血,失语程度轻,恢复快。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立体定向加血肿腔内置管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的效果.方法 对33例脑出血患者,采用立体定向定位,血肿腔内置管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生存32例,死亡1例,病死率为3%,恢复良好24例,占72.8%,中残7例,占21.2%,重残1例,占3%,随访期内再死亡1例.结论 该术式操作较简单,置管位置准确,损伤少,再出血发生率低,手术效果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