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探讨初次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中重度髋关节疼痛发生影响因素分析。 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7年9月在四川省巴中骨科医院初次接受全髋关节置换术的完整成年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翻修手术、长期慢性疼痛、合并恶性肿瘤、精神疾病等情况的病例排除在外。记录患者的性别、年龄、身体质量指数、合并症、置换类型、术前评估、术中指标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等资料。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分析观察患者术后中重髋关节疼痛的发生率及上述资料与髋关节中重度疼痛发生的相关性。 结果共有476例(476例髋)患者纳入研究,中重度疼痛发生率为9.66%。单因素分析显示,置换部位、疾病类型、高血压、吸烟、饮酒不是影响初次髋关节置换术后中重度疼痛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性别(χ2=6.145)、年龄(χ2=7.847)、身体质量指数(χ2=14.704)、髋关节活动时间(χ2=8.043)、糖尿病(χ2=10.356)、美国麻醉师协会(ASA)分级(χ2=10.654)、入路方式(χ2=6.746)、假体类型(χ2=5.917)、手术时间(χ2=5.024)、下肢深静脉血栓(χ2=11.145)、术后C反应蛋白(CRP)值(χ2=7.494)是影响初次髋关节置换术后中重度疼痛的危险因素(P<0.05)。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身体质量指数≥28 kg/m2[OR=3.224,95%CI (2.059,8.159)]、下肢深静脉血栓[OR =6.902,95%CI (4.574,13.589)]是影响全髋关节置换术后中重度疼痛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年龄≥60岁[OR =0.718,95%CI (0.611,0.829)]、关节活动时间>2 d [OR =0.624,95%CI(0.417,0.852)]是全髋关节置换术后中重度疼痛的保护性因素(P<0.05)。 结论初次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中重度髋关节发生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临床应综合考虑这些因素,以降低全髋关节置换术后中重度疼痛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切口愈合不良的相关危险因素,为临床决策提供指导。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9年7月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骨关节外科收治的单侧、新发股骨颈骨折、髋关节关节炎及股骨头坏死等并行单侧全髋关节置换或翻修患者,排除合并肿瘤、严重营养不良、经治疗后血糖、血压不能达到标准、合并凝血功能障碍或其他血液系统疾病、近期感染病史及局部皮肤条件较差的患者。根据术后是否发生伤口愈合不良分为两组。比较两组患者之间年龄、性别、身体质量指数(BMI)、术前白蛋白水平、糖尿病、高血压、长期激素应用史、术区多次手术史、手术时间、术前抗凝、术中皮下电刀止血、术后24 h引流量、术后是否输血等相关因素对伤口愈合的影响,应用R语言及Empower Stats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依据数据类型,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或卡方检验;利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对不同危险因素进行分析,计算各因素比值比(OR)及95%置信区间(CI)。 结果本研究共纳入研究对象432例,其中术后发生伤口愈合不良事件患者43例。年龄(t=2.907,P<0.05)、BMI(t=15.399,P<0.001)、糖尿病(χ2=111.86,P<0.001)、术区多次手术(χ2=50.135,P<0.001)、长期激素应用史(χ2=144.31,P<0.001)、手术时间(t=12.334,P<0.001)及术后是否输血(χ2=88.725,P<0.001)在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将单因素分析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及术前白蛋白水平、皮下电刀止血等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中发现,年龄[OR=1.784,95% CI=(1.254,2.234),P=0.006]、BMI [OR=2.587,95%CI=(1.647,4.950),P=0.016],手术时间[OR=8.643,95%CI=(2.331,15.471),P=0.001]及术区多次手术[OR=3.218,95%CI=(2.461,4.339),P=0.041]是全髋关节术后发生伤口愈合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高龄、肥胖、手术时长及术区多次手术是全髋关节置换术后伤口愈合不良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对存在有这些因素的患者,应早期诊断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分析不同手术方式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优劣势。方法 分析2020年2月至2022年2月本院收治的股骨颈骨折患者共92例,研究人员根据患者选择的手术方式不同,将92例患者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52例,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对照组40例,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结果 手术治疗后3个月、半年及1年,观察组的髋关节Harris评分均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手术治疗后1年,观察组的临床疗效有效率(96.15%)明显高于对照组(8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7341,P<0.05);手术治疗后3个月及6个月,观察组的VAS评分均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9.62%)明显少于对照组(2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7533,P<0.05)。结论 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颈骨折的中远期疗效更佳,在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身体状态评估的情况下,建议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影响髋关节置换术后并发症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16 年2 月—2018 年7 月在我院行髋关节置换术的114 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术后临床结局分为并发症组29 例、无并发症组85 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及术后并发症。采用多元逐步Logisitic 回归分析筛选影响患者临床结局的独立危险因素,并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进行验证。结果:两组性别、吸烟史、饮酒史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年龄、体质指数(BMI)、糖尿病、高血压、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搬运不当、长期应用激素、输血、术后C 反应蛋白(CR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多元逐步Logistic 分析结果显示,年龄≥ 60 岁、BMI ≥ 24 kg/m2、糖尿病、手术时间≥ 2 h、住院时间≥ 15 d、术后搬运不当、输血过多、术后CRP ≥ 10 mg/L 是影响髋关节置换术后发生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P < 0.05)。列线图预测模型经Bootstrap法重复抽样进行内部验证和外部验证,C 指数分别为0.817 和0.795,区分度较好。结论:年龄大、BMI 大、有糖尿病、手术时间长、住院时间长、术后搬运不当、输血过多、术后CRP 大是影响髋关节置换术后发生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预测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的列线图模型具有良好的区分度与准确度,临床工作中应考虑对这些因素进行针对性防控,以降低髋关节置换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4,(24):2219-2223
[目的]比较微创半髋(minimally invasive surgery of hemiarthroplasty,MIS-HA)与微创全髋关节置换术(minimally invasive surgery of total hip arthroplasty,MIS-THA)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短期临床疗效。[方法]对2011年2月2014年4月因股骨颈骨折施行微创前外侧入路髋关节置换的120例患者120髋(年龄>70岁),分为微创半髋组和微创全髋组,各60例60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围手术期出血量、输血量、血红蛋白含量、住院时间、并发症、VAS疼痛评分、HHS评分及SF-36评分的差异。[结果]平均随访18个月(142014年4月因股骨颈骨折施行微创前外侧入路髋关节置换的120例患者120髋(年龄>70岁),分为微创半髋组和微创全髋组,各60例60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围手术期出血量、输血量、血红蛋白含量、住院时间、并发症、VAS疼痛评分、HHS评分及SF-36评分的差异。[结果]平均随访18个月(1432个月)。两组相比手术时间、围手术期出血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组切口长度、输血量、术后血红蛋白含量、住院时间、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微创全髋组HHS评分和SF-36评分优于微创半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无术中术后骨折、感染、脱位、血管神经损伤、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结论]微创前外侧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具有创伤小、关节稳定性良好、并发症少、恢复快等优点,适合老年股骨颈骨折(GardenⅢ、Ⅳ型)患者。  相似文献   

6.
目的 比较全髋关节置换和半髋关节置换治疗老年GardenⅢ、Ⅳ型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方法 将86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全髋组(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术,43例)和半髋组(采用半髋关节置换术,43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输血例数、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采用髋关节Harris评分评价髋关节功能。结果 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3~12个月。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全髋组长(多)于半髋组(P 0. 05)。术后髋关节功能优良率全髋组高于半髋组(P 0. 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全髋组低于半髋组(P 0. 05)。两组住院时间、输血例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 全髋关节置换与半髋关节置换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各有优劣,需把握合适的适应证,根据患者的身体条件和对术后功能需求选择合适的手术方案。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影响髋关节置换术后持续疼痛的危险因素。 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7年6月在增城区新塘医院和南方医院严格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收集的髋关节置换术的81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临床资料,观察临床资料与术后持续性疼痛的相关性,单因素分析采用卡方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逻辑回归(logistic)分析。 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吸烟不是影响髋关节置换术后持续性疼痛的因素(χ2=0.814,P>0.05),性别、年龄、身体质量指数、饮酒、长期镇痛药物应用、置换类型、假体类型、手术时间、麻醉持续时间、髋关节活动时间、术后C反应蛋白(CRP)是影响髋关节置换术后持续性疼痛的因素(χ2=11.826、14.705、12.344、4.184、15.279、10.140、9.837、8.862、16.019、12.864、23.485,P<0.05)。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岁、身体质量指数>28 kg/m2、髋关节活动时间≤2 d是影响髋关节置换术后持续疼痛的独立危险因素(waldχ2=13.716、18.948、15.423,P<0.05)。 结论髋关节置换术后持续性疼痛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临床工作中应考虑对这些因素进行针对性防控,以降低髋关节置换术后持续性疼痛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Cable-Ready索绑系统应用于不同类型股骨假体的全髋关节置换术(THA)后的股骨假体周围骨折临床效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医医院行手术治疗的THA术后股骨假体周围骨折的79例患者,根据初次THA所使用的股骨假体类型,分为生物型假体组(47例)、骨水泥假体组(32例)。t检验或秩和检验、卡方检验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骨折临床愈合时间,髋关节功能评分量表Harris评分及并发症。 结果两组患者的性别(χ2=0.855)、年龄(t=-1.132)、股骨假体周围骨折的温哥华分型(χ2=0.349)、住院时间(t=-0.872)、骨折愈合时间(t=-1.336)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生物型假体组的手术时间(t=-5.860)、术中出血量(t=-50.128)比骨水泥假体组少(P<0.05)。两组患者发生股骨假体周围骨折前的髋关节Harris疼痛评分(t=-1.897)、功能评分(t=1.75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后1年评估Harris评分,疼痛情况(Z=-1.157)、功能情况(Z=-0.540)与受伤前比较,评分变化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两组患者术后1年的Harris畸形评分(t=-0.858)、关节活动度评分(t=-1.23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随访期间生物型假体组出现共计7例并发症;骨水泥型假体组出现共计6例并发症,两组的并发症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06,P>0.05)。 结论Cable-Ready索绑系统应用于生物型假体和骨水泥型假体的股骨假体周围骨折的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基本一致,但应用生物型假体的患者可节约手术时间、减少出血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氨甲环酸对老年股骨颈骨折半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围手术期失血量及输血率的影响。方法将2014年8月至2017年1月广州市正骨医院收治的120例行半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纳入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成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60例,试验组术前静滴氨甲环酸,对照组术前予同剂量生理盐水。记录两组患者围手术期总失血量、术后引流量、输血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围手术期总失血量、术后引流量分别为(827±72)m L、(301±93)m L和(1210±110)m L、(591±102)m 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输血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平均输血量及并发症发生率并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对于老年股骨颈骨折半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应用氨甲环酸可有效减少围手术期失血量,降低输血率,且不会增加术后血栓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老年尿毒症患者行人工髋关节置换围手术期风险因素,总结处理经验,为临床处理此类患者提供参考。[方法]2009年9月2013年7月本院收治6例老年尿毒症患者,男4例,女2例,年龄512013年7月本院收治6例老年尿毒症患者,男4例,女2例,年龄5164岁[(60.5±4.89)岁],血液透析持续时间1.064岁[(60.5±4.89)岁],血液透析持续时间1.06.0年[(3.0±2.35)年],血液透析周期46.0年[(3.0±2.35)年],血液透析周期48次/月[(6.67±1.75)次/月],股骨颈骨折4例,粗隆间骨折1例,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松动1例,左髋4例,右髋2例,入院至手术时间38次/月[(6.67±1.75)次/月],股骨颈骨折4例,粗隆间骨折1例,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松动1例,左髋4例,右髋2例,入院至手术时间316 d[(7.33±5.09)d],均合并一种或几种内科疾病。术前积极治疗合并症,改善贫血及纠正凝血功能异常,术前1 d均行无肝素血液透析,次日在腰硬联合麻醉下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其中5例选择骨水泥型人工股骨头假体,1例翻修患者选择骨水泥型全髋关节假体,术中备自体血液回收。术后留置引流,予抗炎、输血、补充白蛋白等对症支持处理,根据输液量于手术当日或次日行无肝素血液透析,术中术后严格控制液体量,定期血液透析,指导功能锻炼,2周后伤口分两次间断拆线。[结果]本组6例患者手术时间5016 d[(7.33±5.09)d],均合并一种或几种内科疾病。术前积极治疗合并症,改善贫血及纠正凝血功能异常,术前1 d均行无肝素血液透析,次日在腰硬联合麻醉下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其中5例选择骨水泥型人工股骨头假体,1例翻修患者选择骨水泥型全髋关节假体,术中备自体血液回收。术后留置引流,予抗炎、输血、补充白蛋白等对症支持处理,根据输液量于手术当日或次日行无肝素血液透析,术中术后严格控制液体量,定期血液透析,指导功能锻炼,2周后伤口分两次间断拆线。[结果]本组6例患者手术时间50190 min[(83.3±52.8)min],术中出血400190 min[(83.3±52.8)min],术中出血400800 ml[(600±141)ml],自体血液回输230800 ml[(600±141)ml],自体血液回输230660 ml[(378±178)ml],输入浓缩红细胞2.0660 ml[(378±178)ml],输入浓缩红细胞2.05.5 U[(3.58±1.20)U],血浆1505.5 U[(3.58±1.20)U],血浆150500 ml[(304±146)ml],术中、术后无感染,无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发生。6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2500 ml[(304±146)ml],术中、术后无感染,无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发生。6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225个月[(9.33±7.84)个月],术前、术后髋关节Harris评分(14.00±2.05)分、(93.22±1.20)分,优4髋,良2髋,术前、术后髋关节Harris评分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尿毒症患者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只要围手术期处理得当,手术是安全可行的,但术中操作要细致、轻柔、熟练,尽量减少手术时间及创伤,骨水泥型人工股骨头置换是该类患者手术治疗首选,术后应用抗凝药物必须权衡利弊。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利伐沙班联合局部注射氨甲环酸在初次单侧全髋置换术(THA)中应用效果。 方法纳入标准:年龄≥60岁、初次单侧THA、无利伐沙班和氨甲环酸过敏史。排除标准:发生过深静脉血栓、肺栓塞或术前血管彩超异常;血常规异常及凝血功能紊乱;心脑血管意外史;严重心肺肝肾功能不全。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于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骨科行初次单侧THA的符合入选条件的患者146例,分为利伐沙班联合氨甲环酸组(实验组73例)和利伐沙班组(对照组73例),对以下计量指标进行t检验:年龄、体重指数、手术时间、总失血量、术中失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前及术后第3天血红蛋白、红细胞比容和凝血指标、术后6个月Harris评分。对以下计数指标进行卡方检验:性别构成、疾病类型、输血例数。 结果两组患者的年龄(t=0.657,P> 0.05)、性别(χ2=0.068,P>0.05)、体重指数(t=1.026,P>0.05)、疾病类型(χ2=0.383,P>0.05)及手术时间(t=0.193,P>0.05)之间的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表明两组患者具有可比性。实验组与对照组在失血总量(t=16.876,P<0.05)、术后引流量(t=15.203,P<0.05)、输血例数(χ2=6.032,P<0.05)、术后第3天血红蛋白值(t=4.874,P<0.05)、红细胞比容(t=5.768,P<0.05)方面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失血总量、术后引流量、输血例数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实验组术后第3天血红蛋白值、红细胞比容均明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术后均无血栓事件发生。 结论局部使用氨甲环酸联合利伐沙班在老年初次单侧THA术中不仅不影响患者全身的凝血系统,能有效预防下肢深静脉栓塞,而且还可以明显减少出血。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加长的中远端稳定的生物型股骨柄假体人工半髋关节置换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 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09年1月到2015年12月绵阳市骨科医院94例75~95岁高龄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分为骨水泥组和生物组各47例,纳入标准为患者外力创伤后经诊断为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无手术绝对禁忌证。骨水泥组给予骨水泥假体人工半髋关节置换,生物组给予加长生物型假体人工半髋关节置换。用SPSS 23.0软件包用t检验比较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围术期总失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初次下地煅炼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3月、6月、12月Harris评分,用χ2检验2组优良率。 结果生物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低于骨水泥组(手术时间:t =3.733,术中出血量:t =2.207,均为P<0.05),2组围手术期失血量、初次下地煅炼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相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生物组和骨水泥组切口感染发生率相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生物组深静脉血栓和心肺事件发生率与骨水泥组相比较均显著降低(深静脉血栓:χ2 =4.642,心肺事件:χ2 =6.409,均为P<0.05)。2组术后3月、术后6月、术后12月Harris评分相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3月、6月、12个月手术效果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加长的远端稳定的生物型股骨柄假体人工半髋关节置换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可获得与骨水泥型假体一样的临床效果,且可减少创伤和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侧卧位直接前方入路(L-DAA)与后外侧入路(PLA)在单侧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临床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8月至2017年12月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遂宁市中心医院关节外科行单侧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共93例,纳入初次单侧置换患者,排除双侧或不能耐受手术的患者。按照手术入路不同分为L-DAA组(45例)及PLA组(48例)。所有手术均由同一组医师完成。对两组患者的身体质量指数(BMI)、围手术期各项指标(手术时间、失血量、术前血红蛋白值、术后第1天及第7天血红蛋白值、切口长度、平均住院日)、术前及术后Harris髋关节评分、术前及术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等计数资料采用t检验分析;术后影像学评价、术中及术后并发症等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两组患者均获得有效随访,随访时间6~16个月,平均(11.7±1.6)个月。所有患者术后均未出现深静脉血栓、感染等严重并发症。两组在BMI值、术前Harris评分、术前血红蛋白值、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后影像学评价、术前及术后VAS评分以及平均住院日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的失血量、术后第1天及第7天血红蛋白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后外侧入路组的失血量更多,而术后第1天和第7天的血红蛋白值更低(t =0.361、0.484,均为P < 0.05);同时术后3个月患侧Harris髋关节评分L-DAA组高于PLA组(t =0.572,P < 0.05);术后6个月Harris髋关节评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L-DAA组术后均未发生人工关节脱位,PLA组术后出现2例人工关节后脱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0.465,P < 0.05)。L-DAA组术中发生2例股骨近端骨折,PLA组术中未发生股骨近端骨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 =0.587,P < 0.05)。 结论两种THA手术入路均能取得良好的近期临床疗效,其中L-DAA相较于PLA而言能减少手术创伤,更快恢复日常生活能力,有利于术后早期康复,符合快速康复(ERAS)理念。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服用氯吡格雷的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尽早手术的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1月至2017年4月期间北京积水潭医院创伤骨科连续收治的242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资料。将服用氯吡格雷且停药4 d以内手术患者纳入研究组,共20例,年龄中位数为80(77,81)岁;男6例,女14例。手术方式:股骨颈骨折空心钉固定2例,...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半髋置换股骨柄在股骨近端髓腔不同形态固定方式对高龄股骨颈骨折疗效的影响。 方法回顾分析2007年1月至2017年2月在东莞市人民医院关节外科分别连续收治的75岁以上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100例,纳入标准:Garden Ⅲ、Ⅳ型、骨折前尚能独立行走;排除标准:股骨颈病理性骨折、同侧髋骨关节炎、严重内科疾病不能耐受手术。分为骨水泥组和生物组。骨水泥组行骨水泥股骨柄双动头置换术,生物组行生物双动头置换术,对比骨水泥组与生物组术中并发症,术后假体周围骨折情况,股骨近端髓腔Noble分型,股骨假体的初始位置,假体松动情况及其末次随访时的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差异,计量资料对比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卡方检验。 结果100例患者均获得随访平均(15 ± 3)个月。骨水泥组术中出现明显骨水泥反应2例,未出现死亡病例,术后有2例出现假体周围骨折(Vancouver分型VB2型和VC型)。生物组术中出现股骨距骨折6例(Vancouver分型VAL型),术后假体周围骨折2例(Vancouver分型均为B2型),术后3个月内出现髋关节后脱位1例。术后3个月内死亡2例,均为肾功能衰竭患者。股骨柄的位置安放在内或外翻位>3°为异常时,100例中仅生物组1例烟囱型髓腔出现内翻位置达4°,异常率仅为1%。骨水泥型股骨柄容易出现外翻位放置,生物型股骨柄容易出现内翻位放置。术后末次随访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骨水泥组和生物组优良率分别为89%和83%,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4,P>0.05)。 结论生物无领矩形股骨柄(LCU股骨柄)与有领骨水泥股骨柄(Classic股骨柄)双动头置换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在股骨近端不同类型的髓腔中均能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围手术期发生心力衰竭的相关危险因素。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0月至2017年1月因髋部骨折于秦皇岛市第一医院住院治疗的225例患者,其中心衰组64例、非心衰组161例,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的基本情况、相关检查结果及术中、术后管理因素等,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老年髋部骨折围手术期发生心力衰竭的相关危险因素。 结果心衰组与非心衰组在年龄、收缩压、入院至手术时间、ASA分级、系统疾病数超过4种、合并心血管疾病、低血红蛋白量、手术方式、输血量≥400 ml、术中补液量大、每日液体出入量差值大、输注血白蛋白、术后电解质紊乱等方面具有统计学差异(χ2=19.861,χ2=7.075,χ2=8.732,χ2=25.504,χ2=29.226,χ2=45.825,χ2=14.362,χ2=6.662,χ2=8.190,χ2=7.216,χ2=30.086,χ2=10.122,χ2=12.079,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示系统疾病数超过4种、合并心血管疾病、低血红蛋白量、电解质紊乱、围手术期液体"正平衡"、ASA分级Ⅱ级以上为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围手术期发生心力衰竭的独立危险因素(OR:5.769,95% CI:1.212~36.243;OR:9.576,95% CI:2.118~45.387;OR:3.686,95% CI:1.313~10.349;OR:6.584,95% CI:1.217~26.744;OR:14.114,95% CI:5.021~42.342;OR:6.012,95% CI:3.245~11.329)。 结论老年髋部骨折围手术期发生心力衰竭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围手术期准确的风险评估、早期治疗合并症、减少手术创伤以及完善术后补液是减少此类患者发生心力衰竭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术前应用三维可视化技术结合术中超声实时引导在可切除原发性肝癌腹腔镜手术中应用的近期效果及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21年1月至2022年3月行腹腔镜肝切除术的68例原发性肝癌患者资料,根据术前是否行肝脏三维重建及术中超声引导,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术前增强CT检查后行手术规划,观察组术前在增强CT的基础上采用三维可视化技术进行肝脏三维重建,拟定手术方案,术中行超声实时引导。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方式、术中出血量、术中输血比例、肝门阻断时间、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住院时间。 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更少,术中输血比例更低,术中肝门阻断时间、手术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更短(均P<0.05)。对照组6例患者中转开腹,两组手术方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70,P=0.033)。观察组术后总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11.8% vs 35.3%,χ2=5.231,P=0.022)。 结论术前三维可视化技术结合术中超声引导在可切除原发性肝癌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有助于制定个体化手术策略,提升临床治疗效果,减少术中出血和肝门阻断时间,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对腹腔镜肝切除手术的发展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与半髋关节置换术在高龄老年人(≥85岁)股骨颈骨折中的疗效比较。方法本组在2004年至2007年共收治67例股骨颈骨折的高龄患者,其中17例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其余50例采用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随访3个月~4年,平均3.1年。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并发症、关节功能等进行比较。结果全髋关节置换组的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费用等明显要多于半髋关节置换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时间、并发症、关节功能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高龄老年人(≥85岁)股骨颈骨折的治疗尽可能采用简单有效的手术方法,半髋关节置换术完全可以满足该类患者的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